一种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8898发布日期:2018-09-04 23:0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



背景技术:

金属空气电池(即燃料金属空气电池)是以空气中的氧为正极活性物质,以金属为负极活性物质,以导电溶液(例如,水)为电解液,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一种化学电源。

金属空气电池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燃料为金属材料,如铝、镁、锌,以及锂、钠等金属;因为燃料铝、镁、锌储量很丰富,金属空气电池资源可足量供应。正极活性物质是空气中的氧气,电池本身不用携带,电池所携带的能量大小由负极金属的量决定,使得该种电池的实际比能量能够达到350Wh/kg以上(目前锂离子电池为100Wh/kg),有极大的性能优势。反应后的产物,可以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或者电能富裕地区的电能重新电解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变为金属,然后再次安装到金属空气电池放电,驱动电动车。这样就可以实现集中大规模的生产,可以减少污染,减少排放,并且可以实现集中供电,分散使用,将成本较低的电能转移到电能成本高的地方使用,将电能从能源易于获得的地方转移到能源难以获得的地方使用。可以真正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全新汽车生活。过程中实现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能源循环利用,金属空气电池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引起重视。

目前的金属空气电池一般是大型的电池组,由若干个单元体组装而成,每个单元体具有由空气电极和金属板(例如,镁板、合金板等)组成的空腔,电解液(例如,水)在空腔的上部注入,再从空腔的下部排出反应残渣。但是,这种金属空气电池体积巨大,在许多领域无法适用,为此亟需研制出小型的金属空气电池,能够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其能够容易地更换金属燃料,避免一次性电池使用后被丢弃的浪费,节约电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该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包括第一单元体,所述第一单元体包括:电路板(2)、主框架(3)、合金板(5)、外框架(6)、盖板(7)、第一空气电极(8)、轴销(9)、密封圈(10)、防水透气阀(11)、第二空气电极(12)、内压板(13);

主框架的头部设有电路板仓,电路板放在电路板仓内,主框架的主体设有格栅,主体的上面具有凹陷且通过内压板将第二空气电极粘接在主体的下面,合金板在凹陷内,合金板的头部具有引流凸起(a),主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外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通过轴销插入主框架的销孔和外框架的销孔而将主框架和外框架连接在一起,外框架上设有格栅,第一空气电极放在格栅上,通过盖板压紧并粘接,盖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密封圈固定在主框架的凹陷的周围,在主框架的右侧设有注水腔(m),防水透气阀旋紧在注水腔的入口处。

由于合金板在凹陷内,合金板的头部具有引流凸起(a),主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外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通过轴销插入主框架的销孔和外框架的销孔而将主框架和外框架连接在一起,外框架上设有格栅,第一空气电极放在格栅上,通过盖板压紧并粘接,盖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密封圈固定在主框架的凹陷的周围,在主框架的右侧设有注水腔(m),防水透气阀旋紧在注水腔的入口处,因此可以打开外框架将合金板取出,从而能够容易地更换金属燃料,避免一次性电池使用后被丢弃的浪费,节约电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的一个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的部分零件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的一个单元体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这种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该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包括第一单元体,所述第一单元体包括:电路板2、主框架3、合金板5、外框架6、盖板7、第一空气电极8、轴销9、密封圈10、防水透气阀11、第二空气电极12、内压板13;

主框架的头部设有电路板仓,电路板放在电路板仓内,主框架的主体设有格栅,主体的上面具有凹陷且通过内压板将第二空气电极粘接在主体的下面,合金板在凹陷内,合金板的头部具有引流凸起a,主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外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通过轴销插入主框架的销孔和外框架的销孔而将主框架和外框架连接在一起,外框架上设有格栅,第一空气电极放在格栅上,通过盖板压紧并粘接,盖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密封圈固定在主框架的凹陷的周围,在主框架的右侧设有注水腔m,防水透气阀旋紧在注水腔的入口处。

由于合金板在凹陷内,合金板的头部具有引流凸起a,主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外框架的右侧设置销孔,通过轴销插入主框架的销孔和外框架的销孔而将主框架和外框架连接在一起,外框架上设有格栅,第一空气电极放在格栅上,通过盖板压紧并粘接,盖板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密封圈固定在主框架的凹陷的周围,在主框架的右侧设有注水腔m,防水透气阀旋紧在注水腔的入口处,因此可以打开外框架将合金板取出,从而能够容易地更换金属燃料,避免一次性电池使用后被丢弃的浪费,节约电池成本。

优选地,如图1、2、3、4所示,该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还包括锁紧卡板1、第二单元体,第二单元体与第一单元体结构相同,并通过锁紧卡板将第一、第二单元体的左侧锁紧。这样就能够使用一块金属空气电池而使电池容量增大为2倍。

优选地,在所述锁紧卡板与第一单元体、第二单元体接触的边缘上设有回钩,用于将在电池合盖后将电池锁紧,实现翻盖结构密封的同时,防止电池工作后产生残渣造成的膨胀,在所述锁紧卡板的主体部分设有一排透气孔,用于对内侧电极进行气体流通。

优选地,该便携式金属空气电池包括吸水棉4,两块吸水棉将所述合金板包裹。从而使吸水棉和合金板成为一个部件,在更换电池时,只更换这个部件即可。

优选地,密封圈包括环形圈,环形圈在引流凸起处,引流凸起a穿过密封圈上的环形圈与主框架上的接线弹簧c相连接。将环形圈揭开后可将合金板的引流凸起放置于其中,对伸出密封圈10外的部分实现密封,防止密封圈10内部的空间所发生的产物影响和腐蚀电极接触点。

优选地,所述主框架3上设有第一卡槽b,所述外框架6上设有第二卡槽I,锁紧卡板1通过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锁紧和固定实现对电池翻盖的锁紧。取下锁紧卡板1可实现打开电池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10的外侧设有接线弹簧e,通过主框架3与第二空气电极12相连;在外框架6翻转闭合的过程中,接线弹簧e与位于外框架上的接线点g相连,实现第一、第二空气电极并联,引出线设在主框架的内侧并与电路板2线连接,实现电流引出;第一引线孔o和第二引线孔p分别与第一接线弹簧e、第二接线弹簧c相连,将电流引入电路板仓f,n。

优选地,在所述外框架6上设有小凹槽h,小凹槽h与所述引流凸起a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外框架6的右侧设有第二条形渗水缝隙j,所述主框架3的右侧设有与第二条形渗水缝隙j对应的第一条形渗水缝隙k。第一、第二条形渗水缝隙与位于主框架背面的注水腔m相通,当水注入注水腔后,会逐渐经过第一条形渗水缝隙k进入电池腔,同时经过第二条形渗水缝隙j使液体渗透的更加均匀快速。

优选地,在第一单元体的主框架和第二单元体的主框架合为一体后,中间留有空气间隙,在间隙侧边设置倒角L,q,用于增加进气口面积,提高空气流量。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说明:

1、将锁紧卡板1抽出后,两侧外框架6均可翻开。进行更换裹有吸水棉的合金板的操作。

2.、在使用过程中,先取下防水透气阀11,将水从水口注入注水腔内部。水通过渗水间隙k、j进入电池腔体内部,将吸水棉4注入水,从而激活电池。注水结束后将防水透气阀旋回预紧。

3、电池在合金板消耗结束后,取下锁紧卡板1,掀开外框架6将已经反应结束的合金板5连同吸水棉4一同取下。将新的合金板吸水棉部件放入,合上外框架6,锁紧电池。

4、在水充分注入电池腔体内部时,吸水棉4成饱和状态。此时可继续向注液腔m内加水,直到加满为止。在电池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的水可直接从注水腔m内经渗水间隙j、k进行补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