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24948发布日期:2018-12-19 05:5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6月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us62/517232以及于2017年6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7-122414的优先权,这两个专利申请通过援引将它们整体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以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常规地,使用诸如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等的连接器电连接一对平行电路基板。这种连接器安装于一对电路基板的相互面对的表面上并且相互对接以导通。已提出一种技术,即使在受到的外力等的情况下也能防止电连接状态解除(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14是示出常规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在图中,811是第一壳体,其是用作安装在第一电路基板891上的第一连接器的壳体,911是第二壳体,其是用作安装在第二电路基板991上的第二连接器的壳体。第一壳体811设置有多个第一端子861,而第二壳体911设置有与第一端子861接触的多个第二端子961。

第一壳体811设置有锁定杆851,用于锁定与第一壳体811对接的第二壳体911。该锁定杆851包括弹簧853。当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对接在起时,由于弹簧853的拉伸的力,锁定杆851的前端部852进入并接合在第二壳体911上形成的接合孔951。通过这种结构,当受到外力等时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彼此不会解除对接,并因此确保电连接状态得以维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jph04-368783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常规的连接器中,在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左右两侧的各侧分别仅设置有彼此接合的一个锁定杆851的前端部852以及一个接合孔951。因此,在受到来自相对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对接方向倾斜的方向的外力时,例如在第二电路基板991相对第一电路基板891摆动时,锁定杆851的前端部852与接合孔951的接合状态可能被解除,且因此第一壳体811和第二壳体911的对接状态可能被解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所述常规的连接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靠性高的一种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和对接连接器被可靠地锁定以确保维持所述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

为此,一种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端子,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以及锁定装置,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形成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对接引导部,且所述对接引导部嵌合于对接连接器侧对接引导部,所述对接连接器侧对接引导部形成于对接连接器的所述对接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所述锁定装置包括以在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各所述对接引导部的滑块。各所述滑块包括左右的一对锁定突起,当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本体对接时,各所述锁定突起与安装于所述对接连接器本体的对接加强支架接合。

在另一连接器中,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连接器本体的加强支架以及推动所述滑块的推动部件,所述加强支架覆盖安装于所述对接引导部上的所述滑块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推动部件在所述锁定突起与所述对接加强支架接合的方向上推动所述滑块。

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对接引导部包括滑块保持部,所述滑块保持部沿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形成有收容所述推动部件的推动部件收容部。各滑块包括:本体部,其具有平板状且能够滑动地置于所述滑块保持部的上表面;以及推动力接受部,其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且进入所述推动部件收容部内以与所述推动部件的一端接触,且各所述锁定突起分别连接于所述本体部的左右两端,且面对所述滑块保持部的两侧的壁部件的外侧面。

在又一连接器中,各加强支架包括:第一本体部,具有平板状且以能够相对于所述本体部滑动的方式置于所述滑块的本体部的上表面;左右的一对前侧脚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左右两端且覆盖所述锁定突起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后侧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后端且与所述对接引导部对接。

在又一连接器中,各所述锁定突起包括突片,所述突片比所述前侧脚部的外侧面更向外突出。

在又一连接器中,所述加强支架还包括使基端连接于所述前侧脚部的前端的左右的一对连接臂部,在各所述连接臂部的自由端连接有与所述对接加强支架接触的接触臂部,在所述连接臂部的比所述自由端更靠近所述连接臂部的基端的位置,连接有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本体相互对接时引导所述对接连接器侧对接引导部的所述侧引导部。

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以及对接连接器,包括安装所述对接加强支架的对接连接器本体,所述对接连接器本体在所述对接连接器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的对接引导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侧对接引导部。

在另一连接器组件中,所述对接加强支架包括与所述锁定突起接合的锁定突起接合部。

根据本发明,所述连接器和与所述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被可靠地锁定。因此,所述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可靠地维持对接状态,由此获得更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a、图3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两个视图,其中图3a是俯视图,且图3b是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是示出在两个连接器对接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且是沿图8中的线a-a作出的剖视图。

图10a~图10c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三个视图,其中图10a是侧视图、图10b是沿图10a中的线b-b作出的剖视图,且图10c是沿图8中的线a-a作出的剖视图。

图11a~图11c是图9中的要部的部分立体剖视图,示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在对接步骤中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其中图11a、图11b以及图11c是示出对接步骤中的各步骤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两个连接器对接完成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3a~图13c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两个连接器对接完成后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三个视图,其中图13a是侧视图,且图13b和图13c是与图10b和图10c对应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常规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第一连接器;

11、811第一壳体;

11a、111a对接面;

11b、111b安装面;

12、28b、73a凹部;

12a、113凹槽部;

13第一凸部;

14侧壁部;

15a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

15b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

21第一突出端部;

21a端壁部;

21b端部收容槽;

21c滑块后退位置限定部;

22对接凹部;

23、123内端凸部;

24侧面凹部;

25滑块下支持部;

26延长侧壁部;

26a引导部;

26b臂收容凹部;

27滑块保持部;

27a推动部件收容部;

27b推动部件停止部;

27c推动部件接受部;

27d滑块引导侧壁;

27e滑块接受部;

28滑块外支持部;

28a凸部;

50锁定装置;

51第一加强支架;

52第一本体部;

53前侧脚部;

53a前侧基板连接部;

54连接臂部;

54a侧引导部;

55接触臂部;

55a上弯曲部;

55b接触本体部;

55c下端部;

56中央引导部;

56a、156a凸部收容开口;

57后侧脚部;

57a后侧基板连接部;

61、861第一端子;

62、162尾部;

64下侧连接部;

65、165第一接触部;

66、166第二接触部;

67上侧连接部;

71滑块;

72本体部;

72a后端;

73推动力接受部;

74锁定突起;

74a倾斜面;

74b连接弯曲部;

74d滑动面;

74e、154b前端;

75突片;

81螺旋弹簧;

101第二连接器;

111、911第二壳体;

112第二凸部;

122第二突出端部;

122a锁定突起收容凹部;

122b后端凹部;

151第二加强支架;

152第二本体部;

153接触侧板部;

153a基板连接部;

154侧覆盖部;

154a锁定突起接合部;

156中央覆盖部;

157后侧覆盖部;

157b后凸部;

161、961第二端子;

164连接部;

191第二基板;

192加强板;

851锁定杆;

852前端部;

853弹簧;

891第一电路基板;

951接合孔;

991第二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a、图3b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两个视图,图3a是俯视图,图3b是侧视图。

在图中,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并且是作为形成连接器组件的一对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的一个的第一连接器。第一连接器1是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安装于作为安装部件的基板即第一基板(未在图中示出)的表面上,且与作为后述的对接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101对接。此外,第二连接器101是所述一对基板对的基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并且是表面安装型连接器,安装于作为安装部件的基板即第二基板191的表面上。

注意的是,尽管形成连接器组件的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理想地用于将作为基板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191彼此电连接,但是两个连接器即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也可用于电连接其它部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191的示例包括用于电子设备等中的印刷电路基板、柔性扁平线缆(ffc)、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等,但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基板。在本说明中,第一基板是印刷电路基板而第二基板191是柔性扁平线缆。

此外,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用于说明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各构件的操作和构造的指示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且尽管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构件处于图中所示的位置时这些指示是恰当的,但是当这些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应有不同的解释,以对应所述改变。

此外,第一连接器1具有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作为连接器本体由诸如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材料体形成。如图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大致长方体即大致长方形的厚板状的形状,在供第二连接器101嵌入的一侧即对接面11a侧(z轴正方向侧))形成有周围被包围的大致长方形的凹部12,凹部12供后述的第二壳体111嵌入。例如,第一连接器1的长度尺寸约11mm、宽度尺寸约2mm以及厚度约1mm,但这些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改。在凹部12中,作为岛部以嵌入后述的凹槽部113中的第一凸部13与第一壳体11一体形成。侧壁部14与第一壳体11一体形成、位于第一凸部13的y轴方向两侧并且与第一凸部13平行延伸。

注意的是,第一凸部13和侧壁部14从凹部12的底面向上突出(z轴正方向)且沿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因此,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形成有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的凹槽部12a,凹槽部12a是沿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凹部。

在第一凸部13的两侧的侧面形成有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在侧壁部14的内侧的侧面形成有具有凹槽形状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在凹槽部12a的底面上彼此体连结。因此,第一端子收容内侧腔15a和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可以统称为第一端子收容腔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收容腔15形成于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两侧并沿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并排排列。具体地,多个第一端子收容腔15以预定的间距(例如0.35mm)形成于第一凸部13的两侧。第一凸部13的两侧也以相同的间距设置有多个第一端子61,各第一端子61是安装于第一壳体11中并且收容在相应的一个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的端子。

多个第一端子61各是通过对导电的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多个第一端子61各包括:被保持部(未示出);尾部62,连接于被保持部的下端;上侧连接部67,连接于被保持部的上端;第二接触部66,形成于上侧连接部67的内侧端附近;下侧连接部64,连接于第二接触部66;以及第一接触部65,形成于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附近。

被保持部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即第一壳体11的厚度方向延伸,是被嵌入并保持于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中的部分。尾部62弯曲连接于被保持部,并且沿左右方向(y轴方向)即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以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一基板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通常,导电迹线是信号线。上侧连接部67弯曲连接于被保持部,并且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内延伸。

第二接触部66向下(z轴负方向)弯曲形成于上侧连接部67的内侧端。第二接触部66弯曲且在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向内突出。下侧连接部64连接于第二接触部66的下端,且具有u字状的侧面形状。弯曲成u字状的第一接触部65形成于下侧连接部64的自由端的附近(即内侧上端附近)。第一接触部65弯曲且在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

第一端子61从作为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在z轴负方向侧上的表面)的安装面11b嵌入第一端子收容腔15中。第一端子61固定于第一壳体11,其中被保持部的两侧由形成于侧壁部14的内侧的侧面的第一端子收容外侧腔15b的侧壁夹持。在这种状态下,即在第一端子61安装于第一壳体11的状态,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彼此面对并且位于凹槽部12a的左右两侧。

第一端子61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且因此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从其形状可以明显看出,彼此面对的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隔能够因弹性变形而改变。具体地,当后述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插入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时,第一接触部65和第二接触部66之间的间隔因弹性变形而变大。

此外,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作为对接引导部的第一突出端部21。锁定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之间的对接状态的锁定装置50安装于各第一突出端部21。各锁定装置50包括第一加强支架51、滑块71以及螺旋弹簧81。作为凹部12的一部分的一对接凹部22设置于各第一突出端部21。对接凹部22是大致长方形的凹部,位于凹槽部12a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的状态下,后述的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对接凹部22中。

各第一突出端部21包括:延长侧壁部26,其连接于侧壁部14的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端且发挥作为对接凹部22的侧壁的作用;滑块保持部27,其具有长方体形状且沿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端壁部21a,其连接于滑块保持部27的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滑块保持部27包括:推动部件收容部27a,其为上面(z轴正方向上的面)开放的凹部;一对滑块引导侧壁27d,其是限定推动部件收容部27a在y轴方向上的两侧且沿z轴方向延伸的壁部件;推动部件接受部27c,其是推动部件收容部27a的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内壁面;滑块接受部27e,其为推动部件收容部27a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内壁面;以及推动部件停止部27b,其从滑块接受部27e突出。内端凸部23形成于滑块保持部27的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的外表面。端壁部21a是比滑块保持部27在y轴方向上的尺寸更大的厚板状的部分,且包括:滑块后退位置限定部21c,其为比滑块引导侧壁27d更向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的部分中的、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内侧的壁面;以及端部收容槽21b,收容第一加强支架51的后侧脚部57。

作为推动部件的螺旋弹簧81收容在推动部件收容部27a中。作为锁定第二连接器101的锁定机构的滑动金属配件的滑块71以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滑块保持部27。

通过对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的加工而一体形成各滑块71。各滑块71包括:本体部72,具有平板形状且沿x-y平面延伸;一对锁定突起74,经由连接弯曲部74b连接于本体部72的y轴方向上的两端;推动力接受部73,连接于本体部72的前端(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端);以及突片75,连接于锁定突起74的后端(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锁定突起74是具有平板形状的部件、沿x-z平面延伸且具有尖的前端74e。各锁定突起74的下端(z轴负方向端)面,是在x轴方向上直线延伸的滑动面74d,并且各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附近的上端(z轴正方向侧)面,是随着接近前端74e而逐渐下降的倾斜面74a。例如,倾斜面74a和滑动面74d之间的角度为45°。注意的是,这个角度可以适当设定。推动力接受部73是从本体部72的前端向下(z轴负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并且在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狭缝状的凹部73a一分为二。所述突片75是从锁定突起74的后端沿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向外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且作为操作人员等可通过视觉识别滑块71的位置的滑块视觉识别部。本体部72的后端72a也作为滑块视觉识别部。

滑块71安装于滑块保持部27以覆盖在推动部件收容部27a内收容螺旋弹簧81的滑块保持部27的周围。此时,本体部72能够滑动地置于滑块保持部27的上表面。推动力接受部73置于推动部件收容部27a中的螺旋弹簧81的前侧(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且因此接受由螺旋弹簧81向前侧施加的推动力。螺旋弹簧81的后端与推动部件接受部27c接触。当推动力接受部73由于螺旋弹簧81的推动力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移动以与推动部件收容部27a中的滑块接受部27e接触时,推动部件收容部27a的推动部件停止部27b相对地进入推动力接受部73的凹部73a中。

当各滑块71安装于滑块保持部27上时,锁定突起74的内侧面面对滑块引导侧壁27d的外侧面,滑动面74d能够滑动地由滑块下支持部25从下方支持,滑块下支持部25从滑块引导侧壁27d的下端在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且锁定突起74的外侧面的一部分面对滑块外支持部28的内侧面。滑块外支持部28从滑块后退位置限定部21c朝向前侧(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位于在滑块下支持部25的后端附近的部分的、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且在x-z平面上具有大致l字状。各滑块外支持部28包括:凸部28a,朝向上侧延伸;以及凹部28b,位于凸部28a和滑块后退位置限定部21c之间。突片75在凹部28b限定的范围内能够滑动。

滑块71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被作为加强部件(即覆盖部件)的第一加强支架51覆盖,以被保持而不脱离第一壳体11。第一加强支架51通过对导电的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加工而一体形成,且包括:第一本体部52,其具有平板形状且沿x-y平面延伸;一对前侧脚部53,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左右两端;连接臂部54,具有细长的带状且从所述一对前侧脚部53的前端向前侧延伸;侧引导部54a,连接于连接臂部54的上端;接触臂部55,连接于连接臂部54的前端;中央引导部56,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前端;以及一对后侧脚部57,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后端的左右两侧附近的部分。

各前侧脚部53是从第一本体部52的侧端向下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且使前侧脚部53的下端作为前侧基板连接部53a以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一基板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优选地,导电迹线是电源线。中央引导部56是从第一本体部52的前端向下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且使中央引导部56的下端在中央设置有收容内端凸部23的凸部收容开口56a。通过内端凸部23嵌合于凸部收容开口56a中,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第一突出端部21被定位。各后侧脚部57是从第一本体部52的后端向下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且各后侧脚部57的下端作为后侧基板连接部57a以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一基板的导电迹线(优选电源线)连结的连接垫。通过后侧脚部57嵌入端部收容槽21b中,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第一突出端部21被定位。

第一加强支架51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以覆盖安装于滑块保持部27上的滑块71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且因此使滑块71能够滑动地被保持。此时,第一本体部52置于本体部72的上表面上,以能够相对于本体部72滑动,内端凸部23嵌合于凸部收容开口56a中,且后侧脚部57嵌合于端部收容槽21b中。后侧基板连接部57a(其为后侧脚部57的下端)从第一壳体11的安装面11b向下突出。前侧脚部53覆盖锁定突起74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且收容在侧面凹部24中,侧面凹部24是在延长侧壁部26的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壁面与滑块外支持部28的凸部28a之间形成的凹部空间。前侧基板连接部53a(其为前侧脚部53的下端)从第一壳体11的安装面11b向下突出。各连接臂部54的侧引导部54a覆盖延长侧壁部26的引导部26a的上侧和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且接触臂部55覆盖延长侧壁部26的臂收容凹部26b的上侧和内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侧引导部54a具有斜坡状的上表面,作为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相互对接时将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平滑地引入对接凹部22中的引导面。各接触臂部55包括:面朝上侧的上弯曲部55a;接触本体部55b,基端连接于上弯曲部55a的前端且向对接凹部22的内侧鼓起;以及下端部55c,其为接触本体部55b的前端。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相互对接时,第二连接器101的后述的第二加强支架151从上方接触,结果,接触本体部55b向下移位,且下端部55c向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外侧移位以变形。

在第一加强支架51由此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的状态下,如图3b所示,以第一壳体11的安装面11b为基准,上弯曲部55a的上表面的高度(z轴方向上的尺寸)大致与第一壳体11的对接面11a的高度一致。侧引导部54a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上弯曲部55a的上表面的高度,且第一本体部52的上表面的高度高于侧引导部54a的上表面的高度。第一本体部52的上表面的高度与上述的第一连接器1的厚度相当且大约为1mm。如图3a所示,第一加强支架51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的尺寸小于第一壳体11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约2mm)。两侧的突片75的端部之间的距离大约与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相同。

接下来,将说明第二连接器101的构成。

图4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的分解图。

第二连接器101包括第二壳体111,第二壳体111作为对接连接器本体由诸如合成树脂等的绝缘材料一体形成。如图所示,第二壳体111是大致长方体即具有大致长方形的厚板状的形状的部件。沿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凹槽部113以及第二凸部112一体形成在第二壳体111的嵌入第一连接器1的一侧(即对接面111a侧(z轴负方向侧))。第二凸部112是限定凹槽部113的外侧且沿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凸部。第二凸部112沿凹槽部113的两侧且沿第二壳体111的两侧形成。此外,作为对接端子的第二端子161各设置于对应的一个第二凸部112。如图所示,凹槽部113所具有的安装于第二基板191的一侧,即安装面111b侧(z轴正方向侧)被底部封闭。

所述第二端子161是通过对导电的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第二端子161包括:本体部(未示出);尾部162,连接于本体部的下端;第一接触部165,连接于本体部的上端;连接部164,连接于第一接触部165的上端;以及第二接触部166,连接于连接部164的外侧端。

本体部是周围被第二壳体111包围并被保持的未示出的部分。尾部162连接于本体部的下端、沿左右方向(即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从第二壳体111向外延伸出并且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二基板191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通常,导电迹线是信号线。

第二端子161与第二壳体111通过称为包覆成型(overmolding)或嵌件成型(insertmolding)的模制成型方法成为一体。具体地,第二壳体111通过用绝缘材料填充预先设置有第二端子161的模具的腔而成型。结果,第二端子161一体安装于第二壳体111,其中本体部埋设于第二壳体111中,并且第一接触部165的表面、连接部164的表面以及第二接触部166的表面在第二凸部112的各侧面以及对接面111a露出。第二端子161的数量和第二端子161沿左右方向布置的间距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端子61的数量和间距相同。

此外,在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作为对接引导部的第二突出端部122。该第二突出端部122是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延伸且使两端连接于对应的一个第二凸部1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厚部件。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的状态下,第二突出端部122作为插入第一连接器1所具有的第一突出端部21的对接凹部22中的插入凸部而起作用。

作为对接加强支架的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加强支架151是通过对导电的金属板进行诸如冲压、弯曲等加工而一体形成的部件。各第二加强支架151包括:第二本体部152,沿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延伸;侧覆盖部154,其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左右两端;接触侧板部153,各连接于对应的一个侧覆盖部154的侧缘;中央覆盖部156,其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前端(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端);以及后侧覆盖部157,连接于第二本体部152的后端(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端)。

第二本体部152被设计成在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状态下足够覆盖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大部分上表面的形状和尺寸。侧覆盖部154从第二本体部152的左右两端在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且覆盖第二凸部11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附近的上表面。接触侧板部153覆盖第二凸部112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附近的外侧的侧面,且各接触侧板部153使下端作为基板连接部153a以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二基板191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优选地,导电迹线是电源线。中央覆盖部156是从第二本体部152的前端向下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且使下端在中央设置有收容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内端凸部123的凸部收容开口156a。通过内端凸部123嵌合于凸部收容开口156a中,第二加强支架151相对第二突出端部122被定位。后侧覆盖部157是从第二本体部152的后端向下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件,且使下端在中央设置有进入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后端凹部122b的后凸部157b。通过后凸部157b嵌合于后端凹部122b,第二加强支架151相对第二突出端部122被定位。

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左右两侧面形成有锁定突起收容凹部122a。各锁定突起收容凹部122a是从第二突出端部122的后端朝向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延伸的凹状空间,使宽度方向上的外侧被第二加强支架151的接触侧板部153覆盖且使对接面111a侧被第二加强支架151的侧覆盖部154覆盖。侧覆盖部154中的覆盖锁定突起收容凹部122a的部分作为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而起作用,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与已经进入锁定突起收容凹部122a中的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附近的部分接合。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前端154b是与锁定突起74的倾斜面74a接触并滑动的部分。

接下来,将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动作。

图6是示出在两个连接器对接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俯视图。图9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剖视图,且是沿图8中的线a-a作出的剖视图。图10a~图10b是示出刚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对接完成前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三个视图。图11a~图11c是图9中的主要部分的局部立体剖视图,示出在对接步骤中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图12是示出两个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立体图。图13a~图13c是示出两个连接器对接完成后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三个视图。在图10a~图10b中,图10a是侧视图、图10b是沿图10a中的线b-b作出的剖视图,且图10c是沿图8中的线a-a作出的剖视图。在图11a~图11c中,图11a~图11c是示出对接步骤中的各步骤的示意图。图13a~图13c中,图13a是侧视图,且图13b和图13c是与图10b和图10c对应的剖视图。

注意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9~图11c中,省略了剖面线。

第一连接器1安装于第一基板的表面,其中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一基板(未示出)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而且其中第一加强支架51的前侧基板连接部53a和后侧基板连接部57a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一基板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连结于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信号线。连结于与第一加强支架51的前侧基板连接部53a和后侧基板连接部57a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电源线。

类似地,第二连接器101安装于第二基板191的上表面,其中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二基板191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而且其中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基板连接部153a通过焊接等连接于与第二基板191的导电迹线连结的连接垫。连结于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信号线。连结于与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基板连接部153a连接的连接垫的导电迹线是电源线。第二基板191是柔性扁平线缆,并且加强板192在第二基板191的端部附近安装于第二基板191的与安装第二连接器101的表面相反的表面(背面)上。

首先,如图6所示,操作人员使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壳体11的对接面11a与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的对接面111a处于彼此面对的状态。

接下来,操作人员使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的凹槽部12a的位置对准,且使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应的对接凹部22的位置对准。然后,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朝向接近彼此的方向,即对接方向(z轴方向)移动。结果,如图11a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和第二突出端部122能够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凹槽部12a和对接凹部22中。

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之前,滑块71由于受螺旋弹簧81的推动力而被朝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推动。因此,如图11a所示,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以最大突出量突出进入对接凹部22,推动力接受部73与推动部件收容部27a中的滑块接受部27e接触,且突片75与限定凹部28b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内侧端的凸部28a接触。

当操作人员进一步在对接方向上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移动时,如图11b所示,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凸部112和第二突出端部122插入第一连接器1的凹槽部12a和对接凹部22中。此时,第一加强支架51的中央引导部56倾斜地斜向延伸。由此,与中央引导部56接触的第二突出端部122在倾斜的中央引导部56上滑动以平滑地被引导且插入对接凹部22中。第二连接器101的每个第二加强支架151的侧覆盖部154中的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前端154b在与锁定突起74的倾斜面74a接触并滑动,同时朝向第一壳体11的安装面11b相对移动。结果,锁定突起74受到朝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力,且因此抵抗推动力接受部73的推动力而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移动。

当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前端154b到达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时,如图8~图10c所示,锁定突起74朝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移位几乎最大限度,突片75接近或接触滑块后退位置限定部21c,且从外部可目视确认本体部72的后端72a接近第一本体部52的后端。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几乎完全插入在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接触部66之间。

接下来,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前端154b进一步朝向第一壳体11的安装面11b相对移动。当前端154b越过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时,如图12和图13a~13b所示,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相互对接完成。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完成时,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插入在各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接触部66之间。结果,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触部65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触部165接触,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触部66与第二端子161的第二接触部166接触。结果,与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该连接垫与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连接)连结的导电迹线和与第二基板191上的连接垫(该连接垫与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连接)连结的导电迹线导通。第二加强支架151插入在第一加强支架51的内侧。结果,第一加强支架51的左右的接触臂部55的接触本体部55b与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左右的接触侧板部153接触。结果,与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该连接垫与第一加强支架51的前侧基板连接部53a或后侧基板连接部57a连接)连结的导电迹线和与第二基板191上的连接垫(该连接垫与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基板连接部153a连接)连结的导电迹线导通。

当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完成时,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前端154b与锁定突起74的倾斜面74a解除接触。因此,滑块71由于推动力接受部73所施加的推动力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的内侧移动。如图11c所示,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及其附近进入锁定突起收容凹部122a内以与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接合。结果,包括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第二加强支架151不能在与对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位。因此,第一加强支架51和第二加强支架151的结合状态得以维持,因此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状态被锁定。

如上所述,彼此对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通过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与所述对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接合而被锁定。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形成于各滑块71的在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各滑块71安装于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所述一对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形成于第二加强支架151的在第二壳体11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第二加强支架151安装于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的两端。因此,可避免滑块71和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姿势不稳定。滑块71强度高从而不太可能变形。因此,即使受到解除对接的大的外力,也不会解除锁定,从而不会解除对接。

通过前侧基板连接部53a连接于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覆盖并保持滑块71的第一加强支架51连接于第一基板。前侧基板连接部53a是所述一对前侧脚部53的下端,所述一对前侧脚部53位于接近与第二加强支架151的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接合的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的位置。所述一对后侧脚部57嵌合于端部收容槽21b中。因此,使得第一加强支架51相对第一突出端部21的姿势稳定,并且其为后侧脚部57的下端的后侧基板连接部57a连接于前侧基板连接部53a以及第一基板上的连接垫。这确保即使在施加将会使对接解除的大的外力时,也能够维持第一加强支架51和第一基板之间的连接并由此确保不会被解除锁定,从而不会被解除对接。

与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接合的所述一对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设置成靠近第二加强支架151的侧覆盖部154和接触侧板部153之间的连接部分即弯曲部,且因此具有高强度而难以变形。这确保即使在施加会使对接解除的大的外力时,也能够确保防止锁定突起74和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接合状态被解除,从而确保对接不会被解除。

此外,如图13a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对接完成的状态下,安装于的已安装有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基板191上的加强板192的背面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与第一连接器1的第一加强支架51的上表面在z轴方向上的位置几乎相同。

当需要将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解除时,操作人员使用例如具有一对薄的臂部件(诸如一对镊子)的未示出的夹具,使臂部件的前端与突片75接合,以使突片75朝向滑块后退位置限定部21c变形。结果,锁定突起74朝向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变形,且锁定突起74的前端74e及其附近后退到锁定突起收容凹部122a的外侧。因此,锁定突起接合部154a的接合解除。然后,操作人员可以在与对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使第一连接器1和/或第二连接器101移动,使得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彼此的对接解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第一端子61,安装于第一壳体11;以及锁定装置50,安装于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包括形成于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第一突出端部21,且第一突出端部21嵌合于在第二连接器101的第二壳体11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形成的第二突出端部122。锁定装置50包括安装于对应的一个第一突出端部21以在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上能够滑动的滑块71,各滑块71包括左右一对锁定突起74,且当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11对接时,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分别与安装于第二壳体111的第二加强支架151接合。

因此,滑块71的强度提高且姿势稳定。这确保相互对接的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被锁定,且确保维持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101的对接状态,因此可靠性更高。

锁定装置50还包括安装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一加强支架51以及推动滑块71的螺旋弹簧81,第一加强支架51覆盖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上的滑块71的外侧的至少一部分,且螺旋弹簧81在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与第二加强支架151接合的方向上推动滑块71。因此,滑块71在可靠地安装于第一突出端部21的同时可自动地滑动,使得第二加强支架151能够可靠地被接合。

第一突出端部21包括滑块保持部27,滑块保持部27形成有收容螺旋弹簧81的推动部件收容部27a且沿第一壳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滑块71包括:本体部72,其具有平板状且能够滑动地置于对应的滑块保持部27的上表面;以及推动力接受部73,其连接于本体部72的前端且进入对应的推动部件收容部27a以与对应的螺旋弹簧81的一端接触,且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连接于本体部72的左右两端并且面对滑块保持部27的两侧的滑块引导侧壁27d的外侧面。采用这种结构,滑块71可以姿势稳定地平滑滑动。

各第一加强支架51包括:第一本体部52,其具有平板状且以相对本体部72能够滑动地置于对应的滑块71的本体部72的上表面;左右的一对前侧脚部53,其分别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左右两端且覆盖所述一对锁定突起74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后侧脚部57,其连接于第一本体部52的后端且与第一突出端部21对接。这种结构确保滑块71被第一加强支架51保持,因此可防止对接因解除锁定而被破坏。

各所述锁定突起74包括突片75,突片75向外突出超出前侧脚部53的外侧面。这种结构使得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锁定突起74的位置,因此能够确认锁定突起74是否与第二加强支架151接合。

各第一加强支架51还包括使基端连接于前侧脚部53的前端的左右的一对连接臂部54,在各连接臂部54的自由端连接有与对应的第二加强支架151接触的接触臂部55,在连接臂部54的比自由端更靠近连接臂部54的基端的位置,连接有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1相互对接时引导第二突出端部122的侧引导部54a。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壳体11的第一突出端部21由第一加强支架51恰当地保护以在对接动作期间不会损伤或破损。此外,这种结构确保第一加强支架51和第二加强支架151维持接合,且因此确保第一加强支架51和第二加强支架151维持导通状态,因此提高可靠性。

本发明仅提供一个示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修改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附图中的各部件的宽度、厚度、形状等被示意性地示出,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解释。

注意的是,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说明了与优选和示范性实施例有关的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总结本说明书的公开内容当然可以想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各种其他实施例、修改和变化。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可适用于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