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铅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42022发布日期:2018-11-14 03:1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活性物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铅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其体积和重量一直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因此目前最常见还是使用在汽车、摩托车发动之上。铅酸电池最大的改良,则是新近采用高效率氧气重组技术完成水份再生,藉此达到完全密封不需加水的目的,而制成的“免加水电池”其寿命可长达4年。

铅蓄电池的组成: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接条、极柱等。正、负极板分类及构成: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成。作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颜色区分: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pb),呈青灰色。栅架的作用: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成形。极板组:为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安装要求:安装时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在每个单体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

铅蓄电池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装置之一。它为汽车起动提供电源,使汽车电机转动,并供给汽车发动,点火及照明用电。为了使我们的蓄电池使用寿命更长、那么常见问题及排除方法是必不可少的了。

铅蓄电池在使用中会遇到活性物质脱落问题,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电解液温度过高,使活性物质膨胀、松软而易于脱落。且汽车行驶中颠簸振动,这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中排除故障的方法是:若沉积物较少时,可清除后继续使用;若沉积物较多时,应更换新极板和电解液。实践证明,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主要发生在蓄电池的放电过程中。

因此在蓄电池的使用中,通过解决蓄电池极板上活性物质脱落,可以降低故障产生及减少新电极板和电解液的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蓄电池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铅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减缓或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方法简单、方便、安全、使活性物质在电极板上的粘附性和贴合度高,不影响活性物质工作使用,降低温度对活性物质影响,延长活性物质使用寿命。

使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止铅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

(1)将微孔防脱剂在使用前60-80℃加热处理成热熔态保持待用;

(2)将需要处理的电极板的表面进行除杂除尘处理;

(3)将热熔成品微孔防脱剂采用热喷枪方式将微孔防脱剂喷涂成薄膜,薄膜厚度8-10μm,后将薄膜放置在复合机的放膜架上,通过分膜器和引膜轮引入到有聚氨酯上胶槽中,采用不同点装的上胶辊给薄膜表面上胶,并通过红外灯对上胶后的薄膜进行预热;

(4)将步骤(1)所述经过除杂除尘处理后的电极板和步骤(2)所述经过预热的薄膜,直接通过热压辊进行热压合;

(5)将经过热压贴合的复合电极板送入冷却辊进行冷却;

(6)将经过冷却辊冷却的复合电极板,进行风冷散热除杂即可得到复合贴膜的电极板,后续制备中将活性物质可以直接涂敷于电极板薄膜上。

其中上述电极板的表面除杂除尘处理方法为:通过电机暖风清除表面的灰尘,对于电极板表面难处理物质,可通过磨砂方式直至电极板表面光滑。

其中所述微孔防脱剂制备方法为:

(1)预用微孔防脱剂的制备:向水中按比例加入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纳米微孔剂、引发剂、微晶蜡,充分混合后于超声频率200khz、输出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15-40min,再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10-30min,并于0-5℃环境中静置30-45min,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10min,然后于-5-0℃环境中静置15min,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10-30min,所得混合液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混合1h,随后将混合液固液分离,所得固相用35-40℃温水水洗三次得到白球,最后将白球于60-65℃下真空干燥,即得预用微孔防脱剂;

(2)预用微孔防脱剂的预处理:向上述所制预用微孔防脱剂中加入泊洛沙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水解聚马来酸酐,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70℃保温混合30min,再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3倍重量30-35℃水,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树脂球体水洗三次,最后于60-65℃下真空干燥;

(3)预用微孔粘附树脂的改性:向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加入交联聚维酮相容剂和衣康酸酐,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12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经预处理后的预用微孔防脱剂,继续在115-120℃保温混合30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水洗三次,最后经所得树脂球体于60-65℃下真空干燥即为微孔防脱剂。

所述步骤(1)中水、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纳米微孔剂、引发剂和微晶蜡的质量比为110-180:40-55:35-40:120-200:40-45:10-20:20-45。

所述步骤(2)中预用微孔防脱剂、泊洛沙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水解聚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65-70:15-30:0.8-1.5:0.5-1.5。

所述步骤(3)中预用微孔防脱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交联聚维酮相容剂和衣康酸酐的质量比为95-100:10-20:3-5:2-8。

所述纳米微孔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0-25份、微晶纤维素6-15份、多聚谷氨酸5-10份、氢化蓖麻油5-15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0.8-10份、葡萄糖酸钠0.5-1.5份、水30-50份,其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微晶纤维素和氢化蓖麻油、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并升温90-120℃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5min,待自然冷却至40-45℃后加入多聚谷氨酸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搅拌30min形成乳液,然后加入葡萄糖酸钠,混合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冷冻室-50~-80℃保存2-4h,后将混合物取出放置于50-80℃恒温箱中将混合物溶化至常态,再次放入冷冻室2-4h,再取出放置50-80℃恒温箱中,反复操作冷冻、熔融3次,最后将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研磨制成纳米粉末,最后将纳米粉末加水制成固含量30-35wt%的乳液,即得纳米微孔剂。

所述交联聚维酮相容剂是由聚维酮经改性处理后制成的纳米粉体,其制备方法为:向聚维酮中加入交联聚维酮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先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125℃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环氧大豆油,继续在120-125℃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以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40-50℃,并加入40-50℃水,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静置1h,过滤,所得固体于75-80℃下烘干,最后送入纳米研磨机中得到交联聚维酮相容剂。

所述聚维酮、交联聚维酮、烯丙基缩水甘油醚、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环氧大豆油和水的质量比为35-40:5-10:0.8-1.5:2-5:0.1-0.5:80-120。

本发明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针对蓄电池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方便,简单、安全无毒,不损伤蓄电池蓄电能力,且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在电极板上粘附性和贴合度高,不影响活性物质和电解液工作使用率,且能保护活性物质有效、牢固的贴合在极板上,降低温度对活性物质影响,延长活性物质使用寿命。

2、本发明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中,微孔防脱剂结构中具有微孔结构,贴合电极板使用时,不影响活性物质和电解液的工作,且加强活性物质在电极板的粘附性;

3、本发明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中微孔防脱剂薄膜贴合于电极板后,还可以起到促进电极板抗氧化、防腐蚀、耐老化的作用,可进一步增强电极板的抗氧化、防腐蚀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止铅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

(1)将微孔防脱剂在使用前60-80℃加热处理成热熔态保持待用;

(2)将需要处理的电极板的表面进行除杂除尘处理;

(3)将热熔成品微孔防脱剂采用热喷枪方式将微孔防脱剂喷涂成薄膜,薄膜厚度8-10μm,后将薄膜放置在复合机的放膜架上,通过分膜器和引膜轮引入到有聚氨酯上胶槽中,采用不同点装的上胶辊给薄膜表面上胶,并通过红外灯对上胶后的薄膜进行预热;

(4)将步骤(1)所述经过除杂除尘处理后的电极板和步骤(2)所述经过预热的薄膜,直接通过热压辊进行热压合;

(5)将经过热压贴合的复合电极板送入冷却辊进行冷却;

(6)将经过冷却辊冷却的复合电极板,进行风冷散热除杂即可得到复合贴膜的电极板,后续制备中将活性物质可以直接涂敷于电极板薄膜上。

其中上述电极板的表面除杂除尘处理方法为:通过电机暖风清除表面的灰尘,对于电极板表面难处理物质,可通过磨砂方式直至电极板表面光滑。

其中所述微孔防脱剂制备方法为:

(1)预用微孔防脱剂的制备:向水中按比例加入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纳米微孔剂、引发剂、微晶蜡,充分混合后于超声频率200khz、输出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40min,再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20min,并于0-5℃环境中静置35min,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10min,然后于-5-0℃环境中静置15min,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15min,所得混合液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混合1h,随后将混合液固液分离,所得固相用35℃温水水洗三次得到白球,最后将白球于60℃下真空干燥,即得预用微孔防脱剂;

(2)预用微孔防脱剂的预处理:向上述所制预用微孔防脱剂中加入泊洛沙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水解聚马来酸酐,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保温混合30min,再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3倍重量35℃水,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树脂球体水洗三次,最后于65℃下真空干燥;

(3)预用微孔粘附树脂的改性:向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加入交联聚维酮相容剂和衣康酸酐,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15℃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经预处理后的预用微孔防脱剂,继续在120℃保温混合30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水洗三次,最后经所得树脂球体于60-65℃下真空干燥即为微孔防脱剂。

所述步骤(1)中水、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纳米微孔剂、引发剂和微晶蜡的质量比为160:40:40:120:40:20:20。

所述步骤(2)中预用微孔防脱剂、泊洛沙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水解聚马来酸酐的质量比为65:15:1:0.8。

所述步骤(3)中预用微孔防脱剂、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交联聚维酮相容剂和衣康酸酐的质量比为95:15:5:5。

所述纳米微孔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15份、微晶纤维素10份、多聚谷氨酸5份、氢化蓖麻油8份、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5份、葡萄糖酸钠1.5份、水50份,其制备方法为:向水中加入微晶纤维素和氢化蓖麻油、马来酸酐接枝相容剂,并升温100-105℃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5min,待自然冷却至40℃后加入多聚谷氨酸和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搅拌30min形成乳液,然后加入葡萄糖酸钠,混合均匀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冷冻室-50~-80℃保存4h,后将混合物取出放置于60℃恒温箱中将混合物溶化至常态,再次放入冷冻室2h,再取出放置50℃恒温箱中,反复操作冷冻、熔融3次,最后将混合物送入喷雾干燥机中,干燥所得颗粒经研磨制成纳米粉末,最后将纳米粉末加水制成固含量30wt%的乳液,即得纳米微孔剂。

所述交联聚维酮相容剂是由聚维酮经改性处理后制成的纳米粉体,其制备方法为:向聚维酮中加入交联聚维酮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先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保温混合30min,再加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环氧大豆油,继续在120℃下保温混合30min,所得混合物以10℃/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40℃,并加入45℃水,以10℃/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0min,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静置1h,过滤,所得固体于75℃下烘干,最后送入纳米研磨机中得到交联聚维酮相容剂。

实施例2:

一种防止铅蓄电池电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止铅蓄电池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的方法:

(1)将微孔防脱剂在使用前60-80℃加热处理成热熔态保持待用;

(2)将需要处理的电极板的表面进行除杂除尘处理;

(3)将热熔成品微孔防脱剂采用热喷枪方式将微孔防脱剂喷涂成薄膜,薄膜厚度8-10μm,后将薄膜放置在复合机的放膜架上,通过分膜器和引膜轮引入到有聚氨酯上胶槽中,采用不同点装的上胶辊给薄膜表面上胶,并通过红外灯对上胶后的薄膜进行预热;

(4)将步骤(1)所述经过除杂除尘处理后的电极板和步骤(2)所述经过预热的薄膜,直接通过热压辊进行热压合;

(5)将经过热压贴合的复合电极板送入冷却辊进行冷却;

(6)将经过冷却辊冷却的复合电极板,进行风冷散热除杂即可得到复合贴膜的电极板,后续制备中将活性物质可以直接涂敷于电极板薄膜上。

其中上述电极板的表面除杂除尘处理方法为:通过电机暖风清除表面的灰尘,电极板表面难处理物质,通过磨砂方式直至电极板表面光滑。

其中所述微孔防脱剂制备方法为:

(1)预用微孔防脱剂的制备:向水中按比例加入苯乙烯、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纳米微孔剂、引发剂、微晶蜡,充分混合后于超声频率200khz、输出功率200w下超声处理30min,再于微波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25min,并于0-5℃环境中静置35min,混合均匀后继续微波处理10min,然后于-5-0℃环境中静置15min,混合均匀后再次微波处理15min,所得混合液以5℃/min的降温速度降温至0-5℃保温混合1h,随后将混合液固液分离,所得固相用35℃温水水洗三次得到白球,最后将白球于60℃下真空干燥,即得预用微孔防脱剂;

(2)预用微孔防脱剂的预处理:向上述所制预用微孔防脱剂中加入泊洛沙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和水解聚马来酸酐,并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5℃保温混合30min,再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3倍重量35℃水,继续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回流状态保温混合15min,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所得树脂球体水洗三次,最后于60℃下真空干燥;

(3)预用微孔粘附树脂的改性:向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加入交联聚维酮相容剂和衣康酸酐,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20℃保温混合15min,再加入经预处理后的预用微孔防脱剂,继续在115℃保温混合30min,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水洗三次,最后经所得树脂球体于60℃下真空干燥即为微孔防脱剂。

对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进行试验考察,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方法实施的防止活性物质脱落,对蓄电池的各项性能考察,观察蓄电池及活性物质使用情况,并以市场蓄电池为对照;其考察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上述检测指标检测方法:

低温起动能力:方法是蓄电池在(-18±1)℃的环境条件下,用起动电流放电60s,单体电池平均电压不得低于1.4v。

充电接受能力。它表示蓄电池在0~30℃的环境条件下,用实际容量的1/10电流值放电5h。然后立即转入0±1℃温度条件下,静置20~25h,再用恒压充电,10min后,测试并记录充电电流与c1/20(c1指20h率实际容量,ah)的比值,不应小于2。

荷电保持能力:铅酸蓄电池在(40±2)℃的水浴中,开路静置21天(免维护蓄电池开路静置49天),用低温起动电流放电30s,单格平均电压不低于1.20v。

循环耐久能力:a类电池(90ah以下)进行三个循环耐久试验单元后,开路静置72h。然后按起动电流进行低温起动,放电30s,单格平均电压不得低于1.20v。

耐振动性:将充足电后的电动汽车蓄电池储存24h,在频率为30~35hz、加速度为30m·s-2,垂直振动2h;然后在(25±2)℃下,用起动电流放电60s,单格平均电压不低于1.2v。

水损耗(适用于免维护蓄电池)。蓄电池充足电后,在(40±2)℃的水浴中,6v电池恒压保持在(7.20±0.02)v,12v电池恒压保持在(14.4±0.05)v,充电500h,6v蓄电池水耗应不大于3g/ah,12v蓄电池水耗应不大于6g/ah。

气密性:将蓄电池充入或抽出空气,达到20kpa时,保持3~5s,压力不应有变动。

由以上结果显示:

本发明微孔防脱剂应用于蓄电池电极板后,蓄电池各项性能指标等同于或优于对照蓄电池,且实施例中活性物质并未出现脱落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