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3589发布日期:2018-11-16 23:3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通常包括框架和若干个电池,电池被框架包围并固定形成电池模组。通常模组通过端板(1)侧板(2)焊接形成围框结构,将电芯(3)围住。

在现有技术中,如专利文件1(cn201721115196.4)中所设计的电池模组侧板(2)设置有挡胶凸台,在实际应用中,挡胶凸台的设置使得电池模组整体的体积增大,工作时占用的空间也相应增大,因此,许多体积小的设备不便于应用此种电池模组;同时,专利文件1(cn201721115196.4)中所设计的电池模组侧板(2)的尺寸过大,将电芯(3)的顶部和底部都覆盖了,这样容易造成短路,而且不符合资源节约的原则,无形中增加了电池模组的重量。专利文件2(cn201621122034)中所设计的隔板固定在框架内,这种设计增加了框架的加工难度,同时,专利文件1(cn201721115196.4)和专利文件2(cn201621122034)在设计时未考虑电芯(3)膨胀给模组带来得影响,在工作时,随着电芯(3)的膨胀,隔板会因为电芯(3)的膨胀推力而与框架发生相对位移,电芯(3)的端面也需要膨胀空间。

因此,此种现有技术存在缺陷,缺乏市场竞争力,相关技术亟待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减小电池模组的体积和重量,同时为电芯提供膨胀空间,避免电池模组发生短路,减少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端板和电芯,若干所述电芯依次排列组成电芯组,两个所述端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端,所述缓冲垫设置于任意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还包括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两侧,所述侧板与所述端板配合形成固定所述电芯组的围框结构,所述侧板包括基板和弯曲部,所述基板的内表面喷涂有绝缘漆或贴有绝缘膜,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结构胶、导热胶或双面胶,所述弯曲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侧端,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端板配合连接。基板的内表面喷涂有绝缘漆,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发生短路,所述基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结构胶、导热胶或双面胶,使得侧板与电芯组紧密贴合,从而减小了整个电池模组的体积,用量少,相比之下可以减小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基板的顶部设置有卡槽。卡槽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侧板的用料,从而减轻侧板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为线束隔离板提供固定结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卡槽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卡槽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侧板还包括折弯部,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底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电芯组的底部配合。折弯部可以起到固定电芯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端板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缓冲凹槽。电芯膨胀时,电芯组的体积会增大,这时会挤压端板,缓冲凹槽的设置为电芯提供了膨胀空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凹槽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除此之外,缓冲凹槽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端板与所述电芯组之间设置有绝缘片,所述绝缘片具有与所述缓冲凹槽相配合的缓冲凸起。电芯膨胀时,电芯组的体积会增大,这时会挤压端板,绝缘片上的缓冲凸起为电芯提供了膨胀空间。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缓冲垫、线束隔离板和上盖,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电芯组内部,所述线束隔离板设置于所述电芯组的顶部,所述线束隔离板设置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凸,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线束隔离板。这种设计使得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完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电池模组的一种改进,所述缓冲垫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圆形、椭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除此之外,缓冲垫还可以是外方中空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电池模组的体积和重量更小,同时为电芯提供了膨胀空间,提高了端板与电芯之间的绝缘性能,使用寿命更长,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端板;2-侧板;21-基板;22-弯曲部;23-卡槽;24-折弯部;3-电芯;4-缓冲垫;5-电芯组;6-缓冲凹槽;7-绝缘片;8-线束隔离板;9-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端板1和电芯3,若干电芯3依次排列组成电芯组5,两个端板1分别设置于电芯组5的两端,还包括侧板2,两个侧板2分别设置于电芯组5的两侧,侧板2与端板1配合形成固定电芯组5的围框结构,侧板2包括基板21和弯曲部22,基板21的内表面喷涂有绝缘漆或贴有绝缘膜,基板21与电芯组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结构胶、导热胶或双面胶,弯曲部22设置于基板21的侧端,弯曲部22与端板1配合连接。基板21的内表面喷涂有绝缘漆,可以防止电池模组发生短路,基板21与电芯组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结构胶、导热胶或双面胶,使得侧板2与电芯组5紧密贴合,从而减小了整个电池模组的体积,用量少,相比之下可以减小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

优选的,端板1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缓冲凹槽6。电芯3膨胀时,电芯组5的体积会增大,这时会挤压端板1,缓冲凹槽6的设置为电芯3提供了膨胀空间。

优选的,缓冲凹槽6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除此之外,缓冲凹槽6的截面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优选的,端板1与电芯组5之间设置有绝缘片7,绝缘片7具有与缓冲凹槽6相配合的缓冲凸起。电芯3膨胀时,电芯组5的体积会增大,这时会挤压端板1,绝缘片7上的缓冲凸起为电芯3提供了膨胀空间。

本发明还包括缓冲垫4、线束隔离板8和上盖9,缓冲垫4设置于电芯组5内部,线束隔离板8设置于电芯组5的顶部,上盖9盖于线束隔离板8。这种设计使得电池模组的结构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完善。

优选的,缓冲垫4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圆形、椭圆形、扇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除此之外,缓冲垫4还可以是外方中空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电池模组在工作时,电芯3会发生膨胀,这时缓冲垫4会发生形变,为电芯3提供了膨胀空间,同时,缓冲凹槽6也为电芯3的膨胀提供了膨胀空间;绝缘片7、基板21有效地防止了短路的发生。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基板21的顶部设置有卡槽23。卡槽2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少侧板的用料,从而减轻侧板的重量,另一方面可以为线束隔离板8提供固定结构。

卡槽23的截面形状为弧形和多边形中的至少一种。卡槽23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卡槽23的数量至少为2个。卡槽23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灵活地设置。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侧板2还包括折弯部24,折弯部24设置于基板21的底部,折弯部24与电芯组5的底部配合。折弯部24可以起到固定电芯3的作用。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侧板2还包括折弯部24,折弯部24设置于基板21的底部,折弯部24与电芯组5的底部配合。折弯部24可以起到固定电芯3的作用。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