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断路器触头与银点焊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4242发布日期:2018-08-21 17:5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触头装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断路器触头与银点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断路器为一种当电路出现故障时可切断电路对其实施保护的组合开关。断路器的电磁系统中具有可供电路连接或分断的动、静触头,动、静触头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上焊接导电性能较好的银点。传统的焊接方式为手工焊接,不仅效率低,而且焊接质量难以保障。

为了提高焊接装配效率,该领域技术人员经过不断的研发,促使市场上出现了用于自动焊接触头与银点的加工设备。此类设备主要由机体、架设于机体上的转盘,转盘的边缘均布有若干夹持装置、沿转盘依次排布的用于放置触头的触头震动料盘、触头滴焊膏装置、用于放置银点的银点震动料盘、触头与银点焊接装置及产品输出装置组成。触头震动料盘及银点震动料盘分别通过输送通道与转盘上的夹持装置衔接,触头震动料盘与触头滴焊膏装置之间以及银点震动料盘与焊接装置之间分别设有可将输送通道上的工件转运至转盘上夹持装置内的输送装置。

传统的输送装置为机械手,此类机械手需在输送通道上对工件实施夹持,然后通过移动将其输送至转盘上的夹持装置处,然后再次回到输送通道处实施夹持。其往复移动行程所需要的时间则会影响到设备整体的装配效率,使此类装配设备的装配速度一直无法得到提升。

传统的焊接装置,如申请人于2017年1月19日申请了专利号为ZL201720075873.8的“断路器触头组件装配设备的立式焊接装置”。该装置包括立板及架设于立板上可沿立板往复升降的升降组件,立板上设有驱动升降组件升降的驱动机构,升降组件相对于与驱动机构联动一端的另一端处设有焊接机构,升降组件与该焊接机构之间设有弹性缓冲机构。其中的焊接机构包括有本体、插接于本体上的焊条以及将焊条与本体实施卡接的至少一块卡块,本体上设有介质进入开口、介质流出开口以及绕本体设置并与介质进入开口及介质流出开口连通的循环流道。该设备无需手动操作,可实施自动焊接,且焊接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自然冷却,焊接效率高。此装置具有与焊接机构对应设置且贴合通电实施焊接的焊接座,需焊接的工件放置于焊接座上,申请人为了实现焊接时对工件的焊接点保持精确,以及使焊接过程更为顺畅,对其作出了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焊接效率、焊接点精准、联动性好、夹持稳定、结构简单的全自动断路器触头与银点焊接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断路器触头与银点焊接设备,包括有机体、架设于机体上的转盘,转盘的边缘均布有若干夹持装置、沿转盘依次排布的用于放置触头的触头震动料盘、触头滴焊膏装置、用于放置银点的银点震动料盘、触头与银点焊接装置及产品输出装置,触头震动料盘及银点震动料盘分别通过输送通道与转盘上的夹持装置衔接,触头震动料盘与触头滴焊膏装置之间以及银点震动料盘与焊接装置之间分别设有可将输送通道上的工件转运至转盘上夹持装置内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装置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的支撑座、架设于支撑座上可升降的焊接机构、驱动焊接机构升降的升降组件及与焊接机构对应设置的焊接座,支撑座上设有供焊接座往复滑移的滑轨,支撑座上设有与升降组件联动并促使焊接座处于滑轨上位移至与焊接机构对应位置的联动组件;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有银点输送装置及触头输送装置,所述的银点输送装置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的第一安装座、与第一安装座垂直衔接的第一安装板、架设于第一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一安装板升降的第一摆台气缸、驱动第一摆台气缸升降的第一摆台气缸升降机构、与第一摆台气缸联动的第一转轴、架设于第一转轴上的第一旋转座及分别对称的设于第一旋转座两侧的第一工件夹持机构;所述的触头输送装置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的第二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垂直衔接的第二安装板、架设于第二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二安装板升降的第二摆台气缸、驱动第二摆台气缸升降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与第二摆台气缸联动的第二转轴、架设于第二转轴上的第二旋转座及分别对称的设于第二旋转座两侧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触头由触头震动料盘输出,进入到输送通道内,通过触头输送装置将其实施夹持,并转运至转盘上相应的夹持装置中。触头输送装置中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驱动第二摆台气缸处于第二安装板上实施升降。初步使用时,当第二摆台气缸上第二旋转座两侧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分别处于输送通道及夹持装置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驱动第二摆台气缸,促使第二工件夹持机构能够将的输送通道内的触头实施提取,处于夹持装置处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无需工作。第二摆台气缸旋转,促使处于输送通道处的触头被第二夹持机构夹持,并将该触头放置到夹持装置中,与此同时,原处于夹持装置处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被旋转至输送通道处,并对输送通道内的触头实施提取,依此循环。银点输送装置中的各部件与触头输送装置中各部件的工作原理一致,当由触头震动料盘内输出的触头经过夹持装置夹持至触头滴焊膏装置中完成上胶以及检测后,进入到与银点震动料盘对应的工位处,银点输出装置则可依次将银点输出至具有触头的夹持装置上,促使银点与触头贴合。该输送装置的设置可快速的完成工件的转运输送,而且转运行程短,为提高设备的装配效率提供了保障;待触头与银点贴合后,转盘将其旋转至焊接装置处实施焊接。通过在支撑座上设置与升降组件联动的联动组件。在焊接过程中,升降组件驱动焊接机构朝向具有焊接工件的焊接座移动,升降组件升降过程中与联动组件联动,促使联动组件驱使焊接座处于滑轨上位移,直至焊接座与焊接机构完全对应实施焊接。这样设置可促使焊接座与焊接机构实施焊接时的焊接点更为精准,无需人工操作,联动性稳定,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联动组件包括有架设于支撑座上可升降的联动条,该联动条的轴向一端通过连接条与升降组件连接,另一端处设有抵触斜面及与抵触斜面衔接的定位面,所述的焊接座朝向联动条的一端处设有可沿联动条的抵触斜面抵触滑移至定位面处并构成焊接座处于滑轨上移动的抵触件,抵触件包括有架设于焊接座上的滑轮,支撑座上设有与焊接座连接的拉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实施升降时,连接条与联动条实施联动,促使联动条处于支撑座上实施升降。在其升降过程中,联动条的抵触斜面与焊接座上的滑轮抵触,滑轮受到抵触会沿着抵触斜面滑动,焊接座也会处于滑轨上位移,当滑轮由抵触斜面进入到定位面处与定位面抵触时,焊接座滑移到位,与焊接机构实现精准的对接。滑轮的设置使抵触过程更为顺畅,不会出现卡滞的情况。当联动组件解除对焊接座的抵触后,拉簧可促使焊接座沿滑轨回复至原始位置,以便于下一次的焊接工艺。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摆台气缸通过与第一安装板呈导轨导槽配合的第一升降板连接,所述的第一摆台气缸升降机构包括有固设于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升降气缸及与第一升降气缸联动的第一拉杆,第一拉杆相对于与第一升降气缸联动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一升降板连接;所述的第二摆台气缸通过与第二安装板呈导轨导槽配合的第二升降板连接,所述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包括有固设于第二安装座上的第二升降气缸及与第二升降气缸联动的第二拉杆,第二拉杆相对于与第二升降气缸联动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板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联动性稳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工件夹持机构包括有工件夹持机构包括有分别固定设于第一旋转座两侧的夹持气缸及与夹持气缸联动的两个可场合的触头夹持块;所述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固设于第二旋转座两侧的真空泵及与真空泵连接的吸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夹持稳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夹持装置包括有固设于转盘上的夹具安装座及与夹具安装座可升降的夹持本体,所述的夹持本体包括有与夹具安装座呈导轨导槽配合的升降座、与升降座固定连接且具有夹持型腔的夹持座,夹持型腔沿夹持座的顶部开设,其具有横截面呈“V”字形的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及与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导通的竖直状的连接片插接区域,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的侧部设有限位部,且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内设有延伸凸起放置空间,所述的夹持座与夹具安装座之间设有可促使夹持座持续处于夹具安装座上部的弹性拉力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夹持座上设置“V”字形的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及与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导通的竖直状的连接片插接区域,可直接将触头插设于夹持座中,无需可驱动源以及可张合的夹持爪,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触头插设于夹持座上后,不仅夹持稳定,而且限位部的设置可防止焊接银点时触头受到外力的冲击发生变形,防止触头在于银点焊接时出现损坏,减少加工时的报废率。弹性拉力件的设置则可进一步的防止触头在焊接时受力过大而出现变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的处的限位部为设于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侧部的限位台阶;所述的夹持座相对与安装座连接一端的另一端设有可对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及连接片插接区域侧部实施封堵的封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板的设置可防止处于夹持座上的触头由夹持座的侧部脱落,提高了触头被夹持时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对夹持座上放置区域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产品输出装置包括有架设于机体上的成品输出通道、废品输出通道及与焊接装置衔接的产品转运装置。

其中,产品转运装置包括有第三安装座、与第三安装座垂直衔接的第三安装板、架设于第三安装板上且可沿第三安装板升降的第三摆台气缸、驱动第三摆台气缸升降的第三摆台气缸升降机构、与第三摆台气缸联动的第三转轴、架设于第三转轴上的第三旋转座及分别对称的设于第三旋转座两侧的第三工件夹持机构,第三摆台气缸通过与第三安装板呈导轨导槽配合的第三升降板连接,所述的第三摆台气缸升降机构包括有固设于第三安装座上的第三升降气缸及与第三升降气缸联动的第三拉杆,第三拉杆相对于与第三升降气缸联动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三升降板连接。

第三工件夹持机构包括有分别固定设于第三旋转座两侧的第三夹持气缸及与第三夹持气缸联动的两个可张合的第三触头夹持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既可与设备的整体速度保持一致,同时可对成品及废品实施区分,从而免于后续的人工质检,降低了由人工产生的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焊接装置的联动条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头输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银点输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的触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产品输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9所示的一种全自动断路器触头与银点焊接设备,包括有机体1、架设于机体1上的转盘11,转盘11的边缘均布有若干夹持装置2、沿转盘11依次排布的用于放置触头的触头震动料盘3、触头滴焊膏装置12、用于放置银点的银点震动料盘4、触头与银点焊接装置5及产品输出装置6,触头震动料盘3及银点震动料盘4分别通过输送通道13与转盘11上的夹持装置2衔接,触头震动料盘3与夹持装置2之间以及银点震动料盘4与夹持装置2之间分别设有可将输送通道13上的工件转运至转盘11上夹持装置2内的输送装置7,焊接装置5包括有架设于机体1上的支撑座51、架设于支撑座51上可升降的焊接机构52、驱动焊接机构52升降的升降组件53及与焊接机构52对应设置的焊接座54,支撑座51上设有供焊接座54往复滑移的滑轨511,支撑座51上设有与升降组件54联动并促使焊接座54处于滑轨511上位移至与焊接机构52对应位置的联动组件55;输送装置7包括有银点输送装置71及触头输送装置72,银点输送装置71包括有架设于机体1上的第一安装座711、与第一安装座711垂直衔接的第一安装板712、架设于第一安装板712上且可沿第一安装板712升降的第一摆台气缸713、驱动第一摆台气缸713升降的第一摆台气缸升降机构714、与第一摆台气缸713联动的第一转轴715、架设于第一转轴715上的第一旋转座716及分别对称的设于第一旋转座716两侧的第一工件夹持机构717;触头输送装置72包括有架设于机体1上的第二安装座721、与第二安装座721垂直衔接的第二安装板722、架设于第二安装板722上且可沿第二安装板722升降的第二摆台气缸723、驱动第二摆台气缸723升降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724、与第二摆台气缸723联动的第二转轴725、架设于第二转轴725上的第二旋转座726及分别对称的设于第二旋转座726两侧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727。上述方案中,当触头由触头震动料盘3输出,进入到输送通道13内,通过触头输送装置72将其实施夹持,并转运至转盘11上相应的夹持装置2中。触头输送装置72中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724驱动第二摆台气缸723处于第二安装板722上实施升降。初步使用时,当第二摆台气缸723上第二旋转座726两侧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727分别处于输送通道13及夹持装置2处,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724驱动第二摆台气缸723,促使第二工件夹持机构727能够将的输送通道13内的触头实施提取,处于夹持装置2处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727无需工作。第二摆台气缸723旋转,促使处于输送通道13处的触头被第二夹持机构727夹持,并将该触头放置到夹持装置2中,与此同时,原处于夹持装置2处的第二工件夹持机构727被旋转至输送通道13处,并对输送通道13内的触头实施提取,依此循环。银点输送装置71中的各部件与触头输送装置72中各部件的工作原理一致,当由触头震动料盘3内输出的触头经过夹持装置2夹持至触头滴焊膏装置12中完成上胶以及检测后,进入到与银点震动料盘4对应的工位处,银点输出装置71则可依次将银点输出至具有触头的夹持装置2上,促使银点与触头贴合。该输送装置7的设置可快速的完成工件的转运输送,而且转运行程短,为提高设备的装配效率提供了保障;待触头与银点贴合后,转盘11将其旋转至焊接装置5处实施焊接。通过在支撑座51上设置与升降组件53联动的联动组件55。在焊接过程中,升降组件53驱动焊接机构52朝向具有焊接工件的焊接座54移动,升降组件53升降过程中与联动组件55联动,促使联动组件55驱使焊接座54处于滑轨511上位移,直至焊接座54与焊接机构52完全对应实施焊接。这样设置可促使焊接座54与焊接机构52实施焊接时的焊接点更为精准,更为快速,无需人工操作,联动性稳定,且结构简单。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联动组件55包括有架设于支撑座51上可升降的联动条551,该联动条551的轴向一端通过连接条552与升降组件53连接,另一端处设有抵触斜面5511及与抵触斜面5511衔接的定位面5512,焊接座54朝向联动条551的一端处设有可沿联动条551的抵触斜面5511抵触滑移至定位面5512处并构成焊接座54处于滑轨511上移动的抵触件541,抵触件541包括有架设于焊接座54上的滑轮,支撑座51上设有与焊接座54连接的拉簧56。升降组件53实施升降时,连接条552与联动条551实施联动,促使联动条551处于支撑座51上实施升降。在其升降过程中,联动条551的抵触斜面5511与焊接座54上的滑轮抵触,滑轮受到抵触会沿着抵触斜面5511滑动,焊接座54也会处于滑轨511上位移,当滑轮由抵触斜面5511进入到定位面5512处与定位面5512抵触时,焊接座54滑移到位,与焊接机构52实现精准的对接。滑轮的设置使抵触过程更为顺畅,不会出现卡滞的情况。当联动组件55解除对焊接座54的抵触后,拉簧56可促使焊接座54沿滑轨511回复至原始位置,以便于下一次的焊接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摆台气缸713通过与第一安装板712呈导轨导槽配合的第一升降板718连接,第一摆台气缸升降机构714包括有固设于第一安装座711上的第一升降气缸7141及与第一升降气缸7141联动的第一拉杆7142,第一拉杆7142相对于与第一升降气缸7141联动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一升降板718连接;第二摆台气缸723通过与第二安装板722呈导轨导槽配合的第二升降板728连接,第二摆台气缸升降机构724包括有固设于第二安装座721上的第二升降气缸7241及与第二升降气缸7241联动的第二拉杆7242,第二拉杆7242相对于与第二升降气缸7241联动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板728连接。第一工件夹持机构717包括分别固定设于第一旋转座716两侧的夹持气缸7171及与夹持气缸7171联动的两个可场合的触头夹持块7172;第二工件夹持机构727包括固设于第二旋转座726两侧的真空泵7271及与真空泵7271连接的吸盘7272。

本实用新型是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夹持的触头如图6所示,此种触头具有平直状的连接片8及与连接片8衔接的横截面呈“U”字形的银点焊接体81,银点焊接体81的一侧设有延伸凸起82。该触头的形状较为特殊,银点焊接于银点焊接体81的顶部,因此,采用传统的夹具实施夹持,在焊接过程中容易造成该触头变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装置2包括有固设于转盘11上的夹具安装座21及与夹具安装座21可升降的夹持本体22,夹持本体22包括有与夹具安装座21呈导轨导槽配合的升降座221、与升降座221固定连接且具有夹持型腔23的夹持座222,夹持型腔23沿夹持座222的顶部开设,其具有横截面呈“V”字形的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及与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导通的竖直状的连接片插接区域232,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的侧部设有限位部233,且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内设有延伸凸起放置空间234,夹持座222与夹具安装座21之间设有可促使夹持座222持续处于夹具安装座21上部的弹性拉力件24,该弹性拉力件24优选拉簧。通过在夹持座222上设置“V”字形的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及与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导通的竖直状的连接片插接区域232,可直接将触头插设于夹持座222中,无需可驱动源以及可张合的夹持爪,成本低廉,结构简单。触头插设于夹持座222上后,不仅夹持稳定,而且限位部233的设置可防止焊接银点时触头受到外力的冲击发生变形,防止触头在于银点焊接时出现损坏,减少加工时的报废率。弹性拉力件24的设置则可进一步的防止触头在焊接时受力过大而出现变形的情况。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的处的限位部233为设于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侧部的限位台阶;夹持座222相对与夹具安装座21连接一端的另一端设有可对银点焊接体放置区域231及连接片插接区域232侧部实施封堵的封板25。封板25的设置可防止处于夹持座222上的触头由夹持座222的侧部脱落,提高了触头被夹持时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对夹持座222上放置区域的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可与设备的整体速度保持一致,同时可对成品及废品实施区分,从而免于后续的人工质检,降低由人工产生的生产成本。产品输出装置6包括有架设于机体1上的成品输出通道61、废品输出通道62及与焊接装置5衔接的产品转运装置63,成品输出通道61及废品输出通道62为两两拼接的输出管体,机体1上架设有驱动成品输出通道61及废品输出通道62滑移的分拣驱动气缸64。产品转运装置63包括有第三安装座631、与第三安装座631垂直衔接的第三安装板632、架设于第三安装板632上且可沿第三安装板632升降的第三摆台气缸633、驱动第三摆台气缸633升降的第三摆台气缸升降机构634、与第三摆台气缸633联动的第三转轴635、架设于第三转轴635上的第三旋转座636及分别对称的设于第三旋转座636两侧的第三工件夹持机构637,第三摆台气缸633通过与第三安装板632呈导轨导槽配合的第三升降板638连接,第三摆台气缸升降机构634包括有固设于第三安装座631上的第三升降气缸6341及与第三升降气缸6341联动的第三拉杆6342,第三拉杆6341相对于与第三升降气缸6341联动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三升降板638连接。第三工件夹持机构637包括有分别固定设于第三旋转座636两侧的第三夹持气缸6371及与第三夹持气缸6371联动的两个可张合的第三触头夹持块637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