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495发布日期:2018-08-29 00:55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点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器应用在3C行业标记及工业化精密加工领域,主要用于3C行业的表层冒化、划线,盲槽处理,金属或非金属镀层去除等。

现有技术中,紫外激光的产生过程为:激光光源发出泵浦激光,泵浦激光汇集到晶体模块中,泵浦激光在晶体模块中产生基础振荡并输出基频激光,基频激光摄入到声光Q开关中,声光Q开关将连续的基频激光调制为脉冲基频激光并输出,脉冲基频激光经倍频组件产生紫外激光。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脉冲基频激光长期作用在倍频组件中的镜片的某一位置上,会使该镜片在此位置上产生光斑,从而影响紫外激光的输出。现有技术中,解决此问题的方式通常是更换倍频组件,这不仅造成了零件的浪费,还增加了更换零件的劳动力,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约劳动力,并避免零件浪费的换点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换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底板、驱动电机、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第一复位弹簧以及第二复位弹簧,其中,

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底板上,所述第二凸轮和所述第一凸轮依次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凸轮具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二凸轮具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的圆形角均为180°,所述第一凸轮的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凸轮的第二曲面相对设置;

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滑动孔,所述第一调节板可沿所述第一凸轮的径向活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孔中,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第一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轮的水平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一滚轮的周面和所述第一凸轮的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沿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调节板和所述固定底板上;

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第二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凸轮的竖向方向的下方,所述第二滚轮的周面和所述第二凸轮的周面相啮合,所述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板上,安装有倍频组件的所述第二调节板上沿竖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板上,所述第二复位弹簧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调节板和所述第一调节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上沿平行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光栅传感器以及第二光栅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套装有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均具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圆心角为180°,所述第一叶片的缺口和所述第二叶片的缺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叶片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一光栅传感器中,所述第二叶片活动插设在所述第二光栅传感器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设置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之间,所述第一凸轮和所述第二凸轮之间设置有分割轮,所述分割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所述第一调节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和所述第一导轨一一对应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轨正下方,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承载板上,以对第一调节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承载板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承载板上的第一滑轨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竖向侧面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固定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和所述第一连接柱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板底部的中部设置有通过孔,所述第二调节板活动穿过所述通过孔;所述第一调节板底部的一侧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调节板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沿竖向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侧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和所述第二导轨一一对应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导轨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滑轨中,以对第二调节板的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板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调节板的侧面垂直设置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柱和所述第四连接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换点装置,其中的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第一凸轮驱动第一滚轮以及第一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复位弹簧可使第一滚轮以及第一调节板复位,第二凸轮驱动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调节板沿竖移动,同时,第二复位弹簧可使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调节板复位,且第二调节板上沿竖向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板上,第二调节板上安装有倍频组件,因此,可以调整倍频组件的位置,当倍频组件中的镜片在使用的时候,镜片的某一位置上产生光斑后,可以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进而使脉冲基频激光作用在倍频组件中的镜片的另一位置上,从而可以使该倍频组件继续使用,这样就延长了倍频组件的使用寿命,减少零件的浪费以及更换零件的劳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机在固定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底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板的驱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调节板的驱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调节在第一调节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点装置主要包括固定底板1、驱动电机2、第一凸轮3、第二凸轮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第一调节板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机在固定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机2固定设置在固定底板1上,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的一侧边垂直设置有电机安装板31,驱动电机2的固定部的周面上设置有安装法兰33,该安装法兰33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电机安装板31上,以实现驱动电机在固定底板上的安装;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活动穿过电机安装板31的中部,并向固定底板1的上方延伸。

结合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固定底板1的顶部的另一侧边垂直设置有电机挡板32,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电机挡板32中。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底板上的布置示意图,参见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叶片16、第二凸轮4、第一凸轮3和第二叶片17依次设置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第一凸轮3和第二凸轮4之间设置有分割轮18,分割轮18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以避免两个凸轮之间产生干涉;而第一叶片16和电机安装板31之间可以设置有定位轮33,该定位轮33也固定设置在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

结合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底板1上可以沿平行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光栅传感器14以及第二光栅传感器15,而第一叶片16和第二叶片17均具有缺口,缺口的圆心角为180°,第一叶片16的缺口和第二叶片17的缺口相对设置,第一叶片16活动插设在第一光栅传感器14中,第二叶片17活动插设在第二光栅传感器15中,驱动电机2启动后,可以带动第一叶片16和第二叶片17转动,不具有缺口的叶片可以周期性遮挡对应的光栅传感器,并反馈给电路使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再次按驱动电机的开关,即可再次触发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再次转动,从而实现驱动电机的可操作性的周期性运转。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滑动孔1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板的驱动示意图,结合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板7可沿第一凸轮3的径向活动设置在滑动孔11中,第一滚轮6设置在第一调节板7上,第一滚轮6设置在第一凸轮3的水平方向的外侧,第一滚轮6的周面和第一凸轮3的周面相啮合,第一复位弹簧9沿水平方向垂直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设置,第一复位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调节板7和固定底板1上,驱动电机2的转动,带动第一凸轮3转动,进而使第一滚轮在滑动孔中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调节板7沿水平方向移动,而第一复位弹簧9可以使没有支撑的第一滚轮回位,即可使第一调节板7回位。

结合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底板1的底部的两侧均可以设置有第一导轨19,第一导轨19沿水平方向垂直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设置,第一调节板7的两侧均设置有和第一导轨19一一对应的承载板20,承载板20位于对应的第一导轨19正下方,第一导轨19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承载板20上,这样,可以对第一调节板7的水平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结合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每个承载板20上均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滑轨21,第一导轨19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承载板20上的第一滑轨21中。

结合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板7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2沿水平方向垂直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设置,第一连接板22的竖向侧面垂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3,固定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柱24,第二连接柱24和第一连接柱23平行设置,第一复位弹簧9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柱23和第二连接柱24上。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底板1上设置有通孔1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调节板的驱动示意图,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滚轮6设置在通孔12中,第二滚轮6设置在第二凸轮4的竖向方向的下方,第二滚轮6的周面和第二凸轮4的周面相啮合,第二凸轮4设置在第二调节板8上,安装有倍频组件13的第二调节板8上沿竖向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板7上(如图6所示),第二复位弹簧10沿竖向设置,第二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调节板8和第一调节板7上。驱动电机2的转动,带动第二凸轮4转动,进而使第二滚轮在通孔中沿竖向移动,从而使第二调节板8沿竖向移动,而第二复位弹簧10可以使没有支撑的第二滚轮回位,即可使第二调节板7回位。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孔12可以与滑动孔2相连通设置。

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板7底部的中部设置有通过孔25,第二调节板7活动穿过通过孔25;第一调节板7底部的一侧垂直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6,第二调节板8活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6上。

进一步地,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调节板8朝向第二连接板26的侧面的两侧均可以设置有第二导轨27,第二导轨27沿竖向设置,第二连接板26朝向第二调节板8的侧面的两侧均可以设置有和第二导轨27一一对应的第二滑轨28,第二导轨27滑动设置在对应的第二滑轨18中,这样,可以对第二调节板8的竖向移动进行导向。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调节板8朝向第二连接板26的侧面垂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29,第二连接板26朝向第二调节板8的侧面垂直设置有第四连接柱30,第二复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三连接柱29和第四连接柱3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两根承载板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凸轮3具有第一曲面,第二凸轮4具有第二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半径相等,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圆形角均为180°,第一凸轮3的第一曲面和第二凸轮4的第二曲面相对设置,这样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可以按依次进行相应移动,防止二者同时移动产生干涉。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换点装置,其中的驱动电机带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第一凸轮驱动第一滚轮以及第一调节板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复位弹簧可使第一滚轮以及第一调节板复位,第二凸轮驱动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调节板沿竖移动,同时,第二复位弹簧可使第二滚轮以及第二调节板复位,且第二调节板上沿竖向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板上,第二调节板上安装有倍频组件,因此,可以调整倍频组件的位置,当倍频组件中的镜片在使用的时候,镜片的某一位置上产生光斑后,可以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进而使脉冲基频激光作用在倍频组件中的镜片的另一位置上,从而可以使该倍频组件继续使用,这样就延长了倍频组件的使用寿命,减少零件的浪费以及更换零件的劳动力。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电机可以按周期运行,因此,根据倍频组件的镜片的某处使用寿命,通过PLC智能控制驱动电机转动,进而可以实现倍频组件的镜片的自行更换。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