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结构及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9022发布日期:2018-11-07 21:0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限位结构及开关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限位结构及开关电器。



背景技术:

开关电器其具有防尘、防水等防护功能,其外壳防护等级高,适用于户内、户外严酷的工作环境,保证恶劣环境中安全用电的需求。

但是,在现有的开关电器中缺少手柄开关的限位结构,容易出现开关电器在合闸、分闸过程中因手柄旋转的惯性而产生过操作、误操作等技术问题,进而导致损坏开关电器以及与开关电器产生电气连接的电器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限位结构及开关电器,用于解决现有的开关电器中缺少手柄开关的限位结构,容易出现开关电器在合闸、分闸过程中因手柄旋转的惯性而产生过操作、误操作等技术问题,进而导致损坏开关电器以及与开关电器产生电气连接的电器设备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结构,应用于开关电器,所述开关电器包括手柄座以及设于所述手柄座上的手柄开关,所述手柄开关包括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操作部相连且穿过所述手柄座的运动部;所述手柄开关还包括一与所述手柄座接触的第一表面,所述手柄座包括一与所述手柄开关接触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产生相对运动;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一限位部运动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手柄开关的运动部和第一限位部随着所述操作部的运动而运动;所述运动部的运动行程包括令开关电器处于合闸状态的第三位置以及令开关电器处于分闸状态的第四位置;所述运动部运动至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其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者及另一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部包括转轴,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可与第一限位部产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用于限定所述第一限位部的转动;所述转轴和第一限位部随着所述操作部的转动而发生转动;所述转轴转动至所述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限位部限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者及另一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为弧形槽和弧形凸台中的一者及另一者。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槽包括至少两个与所述弧形凸台接触并产生冲击的表面,所述表面设有防护件;其中,所述防护件的材质包括橡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器还包括:手柄箱盖;所述手柄座设于所述手柄箱盖上。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柄箱盖设有通孔,供所述运动部穿过;所述通孔处设有夹于所述手柄箱盖和手柄座之间的密封垫。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垫的材料包括橡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与运动部之间螺纹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电器,包括所述限位结构。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限位结构及开关电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结构可在所述转轴转动行程中的合闸位置以及分闸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应的限位位置,通过弧形凸台卡合于弧形槽的限位位置实现对转轴的限位,从而有效防止转轴转动过度而损坏开关电器或者损坏与开关电器电气连接的电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柄开关与手柄座相结合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柄开关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柄座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关电器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1 手柄开关

111 操作部

112 转轴

113 第一表面

114 弧形凸台

12 手柄座

121 第一通孔

122 第二表面

123 弧形槽

123a 第一位置

123b 第二位置

13 手柄箱盖

A 方向

B 方向

C 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限位结构,用于限位开关电器开关手柄的合闸及分闸位置,防止开关电器开关手柄操作过度而造成损坏开关电器以及与开关电器电气连接的电器设备。下文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结构的实施方式及实现原理。

如图1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柄开关与手柄座相结合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开关11与手柄座12均为组成开关电器转换开关的部件。所述转换开关主要用于非频繁地接通和分断电路,接通电源和负载等等。

具体的,所述手柄开关11设于所述手柄座12上,所述手柄开关11包括操作部111以及与所述操作部111相连的未图示的转轴。其中,所述操作部111用于供用户直接抓握或者通过工具间接抓握后进行扭动操作,从而可带动所述转轴112进行转动以实现将开关电器合闸或分闸。

可选的,所述操作部111与转轴之间可螺纹连接。所述操作部111设有未图示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轴设有与第一安装孔匹配的未图示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有内螺纹以供未图示的带有外螺纹的螺丝插入,从而实现操作部111与转轴之间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用户可将所述操作部111沿着箭头A的方向转动90°后即能将开关电器合闸,或者将所述操作部111沿着箭头B的方向转动90°后即能将开关电器分闸。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转动方向以及转动角度只用作示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实际的应用中,开关电器也可设计为将所述操作部111沿着箭头A的方向转动60°后即可将开关电器分闸,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如图2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柄开关的示意图。所述转轴112与所述操作部111相连且穿过所述手柄座12,以将所述手柄开关11设于手柄座12上。所述手柄开关11包括一与所述手柄座12接触的第一表面113,所述第一表面113设有弧形凸台114。

如图3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手柄座的示意图。所述手柄座12包括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21用于供所述手柄开关11的转动部穿过以定位所述手柄开关11。所述手柄座12还包括一与所述手柄开关11接触的第二表面122,所述第二表面122设有弧形槽123。

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图1~图3可知所述手柄开关11和手柄座12的装配过程如下:所述手柄开关11朝着靠近所述手柄座12的方向移动,并将所述手柄开关11的转轴112对准所述手柄座12的第一通孔121,将所述手柄开关11的弧形凸台114对准所述手柄座12的弧形槽123。所述手柄开关11继续朝着开进所述手柄座1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转轴112穿过所述第一天通孔并继续移动直至所述弧形凸台114插入所述弧形槽123内。所述弧形凸台114插入所述弧形槽123内之后,可随着所述操作部111的转动而沿着图3中箭头C的方向与所述弧形槽123发生相对滑动。

如图3所示,所述弧形槽123包括第一位置123a和第二位置123b,所述第一位置123a和第二位置123b用于限定所述弧形凸台114在顺时针方向以及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所述转轴112的转动行程包括令开关电器处于合闸状态的第三位置以及令开关电器处于分闸状态的第四位置,图中分别用“ON”和“OFF”表示开关电器的合闸状态以及分闸状态。其中,所述弧形凸台114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123a时对应于所述转轴112转动至开关电器的合闸位置,所述弧形凸台114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123b时对应于所述转轴112转动至开关电器的分闸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开关电器均不设有弧形凸台和弧形槽组成的限位结构。开关电器的操作部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当转轴转动至合闸位置时开关电器处于合闸状态并在转动至分闸位置时开关电器处于分闸状态。但转轴转动至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后,通常因自身的惯性而无法准确地停位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这种操作过度容易导致开关电器手柄开关损坏,更甚者因合闸或分闸过度而引发与开关电器电气连接的电器设备遭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结构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所述限位结构在所述转轴转动行程中的合闸位置以及分闸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应的限位位置,通过弧形凸台卡合于弧形槽的限位位置实现对转轴的限位,从而有效防止转轴转动过度而损坏开关电器。

优选的,所述弧形槽123的第三位置包括一与所述弧形凸台114发生冲击的表面,该表面设有防护件;所述弧形槽123的第四位置包括一与所述弧形凸台114发生冲击的表面,该表面设有防护件。因所述弧形凸台114随着操作部111的转动而转动时,其转动力对所述弧形槽123的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产生一冲量,且该冲量随着转动力的增加而增加,极易破坏弧形槽123以及弧形凸台114自身。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弧形槽123的第三位置以及第四位置处分别设有防护件,用于缓冲弧形凸台114与弧形槽123之间的冲击,从而增加开关电器的寿命还减少了开关电器操作带来的振动。所述防护件可采用缓冲材料,例如橡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或者气垫薄膜等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结构也可由设于所述第一表面113的弧形槽123以及设于第二表面122的弧形凸台114组成。此外,所述弧形槽123和弧形凸台114只是本实用新型限位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并不是对限位结构的一种限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也可包括弹簧并通过弹簧的拉力实现对手柄开关转动行程的限位;或者,所述限位结构还可包括一设于所述操作部转动行程内的止挡件,用于在预设位置止挡所述操作部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4所示,展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开关电器的示意图。所述开关电器还包括手柄箱盖13,用于供所述手柄座12设于其上。所述手柄箱盖13设有未图示的第二通孔,供所述转轴112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处还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位于所述手柄箱盖13和手柄座12之间。所述密封垫设于第二通孔处,不仅用于防止灰尘、水蒸气、固体颗粒、或者碎屑等杂物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而进入开关电器内部,还可用于缓冲所述手柄箱盖13与手柄座12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有效提升了开关电器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所述密封垫可采用橡胶、塑料、或者金属等材质,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开关电器,所述开关电器包括所述限位结构。因所述开关电器的实施方式与所述限位结构的实施方式雷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文中的所述限位结构的实施例完全可知晓所述开关电器的实现方式及原理,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结构及开关电器,克服了现有开关电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开关电器不设有限位结构,开关电器的操作部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当转轴转动至合闸位置时开关电器处于合闸状态并在转动至分闸位置时开关电器处于分闸状态。但转轴转动至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后,通常因自身的惯性而无法准确地停位于合闸位置或分闸位置,这种操作过度容易导致开关电器手柄开关损坏,更甚者因合闸或分闸过度而引发与开关电器电气连接的电器设备遭到损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位结构可在所述转轴转动行程中的合闸位置以及分闸位置处分别设有相应的限位位置,通过弧形凸台卡合于弧形槽的限位位置实现对转轴的限位,从而有效防止转轴转动过度而损坏开关电器。因此,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