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4139发布日期:2019-02-15 20:0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制造领域,具体为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对电池等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以往的手工生产已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所以,自动加工设备应运而生,但是,目前的电池自动加工设备有些工序还需要手工操作,导致生产效率比较低下,而在全自动的电池加工设备普遍体积偏大,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

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工作面,所述工作面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架、用于输送电芯的上料机构、用于给极耳进行矫正的矫正机构、用于给电池加底垫的加底垫机构、用于检测底垫是否完好的检测机构、以及用于推送电池壳的入料机构、用于回收废料电池的废料收集机构和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料斗,所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还包括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转盘机构垂直于所述工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机构包括:固定座、转盘和固定组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的中心处,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上且与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转盘垂直于所述工作面设置,且所述转盘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固定组件等距绕所述转盘的几何中心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电芯定位夹模、夹模定位块、推料杆组件,所述夹模定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上靠近圆周边缘的一端,所述电芯定位夹模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上且与所述夹模定位块活动抵接,所述推料杆组件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电芯定位夹模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边相抵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推料杆组件包括:推料杆、轴套和限位块,所述推料杆容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推料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上,另一端容置于所述轴套内,所述轴套与电芯定位夹模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上且与所述轴套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推料杆的移动。

上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通过转盘机构的设置,使电芯的上料、矫正、电池加底垫、检测底垫是否完好、推送电芯入电池壳等步骤都可以一体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转盘机构与工作面垂直且竖立式放置,节省了空间,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的转盘机构组合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工作台10,工作面11,上料机构20,矫正机构30,加底垫机构40,检测机构50、入料机构60、电池料斗70,转盘机构80,固定座81,转盘82,固定组件83,凹槽821,电芯定位夹模831,夹模定位块832,推料杆组件833,推料杆8331,轴套8332,限位块8333,废料收集机构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包括: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10上设置有工作面11,所述工作面11依次设置有固定支架、用于输送电芯的上料机构20、用于给极耳进行矫正的矫正机构30、用于给电池加底垫的加底垫机构40、用于检测底垫是否完好的检测机构50、以及用于推送电池壳的入料机构60、用于回收废料电池的废料收集机构90和用于放置电池的电池料斗70,所述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还包括转盘机构 80,所述转盘机构80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转盘机构80垂直于所述工作面11。

当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开始工作时,上料机构20把电芯输送到转盘机构80上,转盘机构80由第一步进电机控制旋转,使所述电芯旋转至矫正机构30,矫正机构30检测所述电芯是否有极耳,无极耳的自动挑出,极耳完好的继续下一个工序,转盘机构80带动所述电芯旋转至加底垫机构40,加底垫机构40给电芯加底垫,完成后,转盘机构80带动所述电芯旋转至检测机构50,检测机构50检测所述底垫是否完好,如无底垫,则转至下次重新加底垫,如底垫完好则转盘机构80带动所述电芯旋转至入料工位,入料机构60推送电池壳,电芯由转盘机构80推动进行电池壳内,入壳后的电芯经转盘机构80转到出料工位,使入壳后的电芯放入到电池盘70里面,未完成电芯入壳的进入废料收集机构90。

这样,全自动电池电芯入壳装置,通过转盘机构80的设置,使电芯的上料、矫正、电池加底垫、检测底垫是否完好、推送电芯入电池壳等步骤都可以一体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转盘机构80与工作面11垂直且竖立式放置,节省了空间,缩小了整个装置的体积。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20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上料机构20包括:上料架、料槽、第一气缸、推送杆和电机,上料架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料槽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料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推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推料杆与电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当开始工作时,由机械手夹取电芯放置在所述料槽内,由电机控制所述气缸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推送杆推送电芯至转盘机构80。

进一步地,所述矫正机构30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靠近上料机构20的一侧,所述矫正机构30包括:第一固定架、检测组件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检测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所述检测组件在所述固定架上滑动,所述检测组件上包括有夹接件,用于检测电芯负极耳的位置。当开始检测时,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控制所述检测组件滑动到预设位置,所述夹接件与所述电芯负极耳接触,对电芯的负极耳的位置进行检测,电芯位置正确则进行下一工序,对无极耳电芯和极耳不规则电芯自动挑出。

进一步地,加底垫机构40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靠近所述矫正机构30 的一侧,所述矫正机构30包括:第二固定架、第二气缸、冲切模具、卷料盘,所述第二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卷料盘安装在第二固定架的顶端且位于所述转盘机构80的外边缘加垫片工位正上方,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固定架上,所述第二气缸与冲切模具连接,所述冲切模具位于所述垫料的正上方且与加垫片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开始对电芯加底垫时,所述冲切模具、垫料和加垫片工位依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由第二气缸带动冲切模具,冲切模具对垫料进行冲切后,把垫料压紧在电芯上。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50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靠近所述加底垫机构40的一侧,所述检测机构50包括:第三固定架和光电感应模块,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光电感应模块安装在所述第三固定架上且与转盘机构80的极耳检测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当开始检测时,通过光电感应模块检测是否已经加好垫片,如果已加好,则进行下一工序,如果无底垫,则转至下次再加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入料机构60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入料机构60包括:挡板和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位于入料机构60的底部,所述挡板安装在入料机构60内位于容置槽的上方,所述容置槽的大小与电池壳的大小相适配,所述容置槽与转盘机构80的入壳工位处于同一水平线。当电芯需要入壳时,所述挡板打开,一个电池壳放入容置槽内,使电池壳与电芯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转盘机构80推送电芯至电池壳内,完成电芯入壳,所述转盘机构80推送完成电芯入壳的同时,也把整个电池推送至出料部,出料部的底部开设有通孔,电池通过通孔进入电池收料盘90中。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电芯的固定,确保整个工序的顺利完成,所述转盘机构80包括:固定座81、转盘82和固定组件83,所述固定座81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82的中心处,所述固定组件8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82 上且与所述固定座81活动连接,所述转盘82垂直于所述工作面11设置,且所述转盘82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

当电芯准备进行壳体时,上料机构20推送电芯至固定组件83,第一步进电机带动转盘机构80进行转动,依次完成极耳检测、加底垫、底垫检测,出壳等工序。这样,固定组件83对电芯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使电芯不会脱离转盘机构80,保证了整个工序的顺利完成。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完成电芯的入壳,所述固定组件 83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固定组件83等距绕所述转盘82的几何中心设置。

上料机构20把电芯推送至第一组固定组件83,电芯经极耳检测,加底垫、底垫检测、入壳等五道工序后,进行新一轮的电芯入壳工序,有八组电芯依次进行入壳,使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电芯更好的进入和移出,每一所述固定组件83 包括:电芯定位夹模831、夹模定位块832、推料杆组件833,所述夹模定位块832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82上靠近圆周边缘的一端,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82上且与所述夹模定位块832活动抵接,所述推料杆组件833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81上,另一端与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靠近所述固定座81的一边相抵持。

当上料机构20推动电芯进入转盘机构时,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向两侧打开,所述夹模定位块832控制电芯定位夹模831的打开幅度,电芯由上料机构20推动至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内部,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 闭合,使电芯固定在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的内部;当电芯准备入壳时,所述电芯定位夹模831向两侧打开,所述夹模定位块832控制电芯定位夹模831的打开幅度,第三气缸带动所述推料杆组件833推动电芯入壳。

这样,当电芯进入和移出固定组件83时,使电芯定位夹模831打开,方便电芯的进入和移出,同时,夹模定位块832控制电芯定位夹模831的打开幅度,避免打开幅度多大使电芯定位夹模831产生损坏。

进一步地,为了使方便电芯入壳,所述转盘82上开设有凹槽821,所述推料杆组件833包括:推料杆8331、轴套8332和限位块8333,所述推料杆8331容置于所述凹槽821内,所述推料杆8331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座81上,另一端容置于所述轴套8332内,所述轴套8332与电芯定位夹模831连接,所述限位块8333固定安装于所述转盘82上且与所述轴套8332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推料杆8331的移动。

这样,利用推料杆8331推动电芯,使电芯快速入壳,同时,限位块 8333的设置,使入壳后的电芯刚好进入出料部,不会因为推送距离过长,而使电芯和壳体被推出整个装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