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端子压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9890发布日期:2019-06-29 01:2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线束端子压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现有线束端子的压接过程采用人工送料的方式,对线束没有很好的固定作用,从而对端子压接位置存在误差,导致成品率低,同时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构,对线束自动进料定位,压接位置准确,提高了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多功能模板;多功能模板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活动设置在安装架上,下模板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

安装架上设置驱动装置和限位导轨,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设置齿轮,上模板上设置与齿轮啮合的齿条;上模板的水平两端滑动安装在限位导轨中;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实现上模板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

下模板上相对上模板的表面开设限位槽,上模板表面开设配合嵌入限位槽中的定位块。

下模板上设置放置端子的下凹槽;上模板上可拆卸设置配合伸入下凹槽的压块;当上模板和下模板拼合时,压块与下凹槽之间形成容纳压接成型后端子的容纳孔。

压块上设置与端子轮廓匹配的预定位槽,预定位槽的两侧与端子的相对两侧相贴合;预定位槽内设置若干个压设于端子侧部的条形凸起。

进一步,压块上固定设置T型插条;上模板上沿水平方向设置与T型插条配合插接的T型插槽。

进一步,安装架上设置校正结构,校正结构包括校正挡板、水平丝杆;校正挡板设置在容纳孔的一端开口处;水平丝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校正挡板上;水平丝杆与容纳孔的轴线平行;水平丝杆通过螺纹套活动设置在安装架上;水平丝杆的端部设置第一手柄;转动第一手柄使得水平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校正挡板靠近或者远离容纳孔的开口。

进一步,安装架上设置水平传送台,水平传送台上设置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之间形成供线束通过的定位间隙;定位间隙正对容纳孔的开口;容纳孔位于校正挡板和水平传送台之间。

进一步,在水平传送台与容纳孔之间设置引导板;安装架上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竖直丝杆,引导板固定设置在竖直丝杆的上端;竖直丝杆的下端设置第二手柄;转动第二手柄使得竖直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引导板上下移动。

进一步,在容纳孔与校正挡板之间设置水平托板;水平托板上开设放置端子的条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对线束自动进料定位,压接位置准确,提高了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线束端子压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多功能模板与校正挡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多功能挡板与水平托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水平传送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架;2、上模板;21、齿条;22、定位块;23、压块;231、预定位槽;232、条形凸起;233、T型插条;24、T型插槽;3、下模板;31、限位槽;32、下凹槽;4、驱动电机;41、齿轮;5、限位导轨;6、校正挡板;61、水平丝杆;62、第一手柄;7、水平传送台;71、第一挤压辊;72、第二挤压辊;73、引导板;74、竖直丝杆;75、第二手柄;8、水平托板;81、条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见图1-5所示,一种线束端子压接机构,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上设置多功能模板;多功能模板包括上模板2和下模板3,上模板2活动设置在安装架1上,下模板3固定设置在安装架1上。

安装架1上设置驱动装置和限位导轨5,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的电机轴上固定设置齿轮41,上模板2上设置与齿轮41啮合的齿条21;上模板2的水平两端滑动安装在限位导轨5中;驱动电机4驱动齿轮41转动实现上模板2沿竖直方向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板3。驱动电机4驱动上模板2运动,稳定性好,精确度高。

下模板3上相对上模板2的表面开设限位槽31,上模板2表面开设配合嵌入限位槽31中的定位块22。定位块22和限位槽31配合定位,提高上模板2的定位精度。

下模板3上设置放置端子的下凹槽32;上模板2上可拆卸设置配合伸入下凹槽32的压块23;当上模板2和下模板3拼合时,压块23与下凹槽32之间形成容纳压接成型后端子的容纳孔。

压块23上设置与端子轮廓匹配的预定位槽231,预定位槽231的两侧与端子的相对两侧相贴合;预定位槽231内设置若干个压设于端子侧部的条形凸起232。条形凸起232的设置,用于对端子挤压变形,从而将端子和线束固定在一起。预定位槽231的设置,将端子调整为合适的位置再进行压接,提高端子的加工准确度,提高成品率和生产效率。

进一步,压块23上固定设置T型插条233;上模板2上沿水平方向设置与T型插条233配合插接的T型插槽24。便于拆装更换压块23,降低维修成本。

进一步,安装架1上设置校正结构,校正结构包括校正挡板6、水平丝杆61;校正挡板6设置在容纳孔的一端开口处;水平丝杆6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校正挡板6上;水平丝杆61与容纳孔的轴线平行;水平丝杆61通过螺纹套活动设置在安装架1上;水平丝杆61的端部设置第一手柄62;转动第一手柄62使得水平丝杆61转动的同时带动校正挡板6靠近或者远离容纳孔的开口。根据不同尺寸的端子调整校正挡板6的位置,对端子起到定位的作用,提高线束端子的压接准确性和加工效率。

进一步,安装架1上设置水平传送台7,水平传送台7上设置第一挤压辊71和第二挤压辊72,第一挤压辊71和第二挤压辊72之间形成供线束通过的定位间隙;定位间隙正对容纳孔的开口;容纳孔位于校正挡板6和水平传送台7之间。

进一步,在水平传送台7与容纳孔之间设置引导板73;安装架1上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竖直丝杆74,引导板73固定设置在竖直丝杆74的上端;竖直丝杆74的下端设置第二手柄75;转动第二手柄75使得竖直丝杆74转动的同时带动引导板73上下移动。引导板73的设置,对端子起到承托定位作用,便于线束端子传送到容纳孔中。

进一步,在容纳孔与校正挡板6之间设置水平托板8;水平托板8上开设放置端子的条形槽81。条形槽81的设置,使得端子在条形槽81中移动,避免端子发生偏移。

操作过程如下;转动第一手柄62,根据端子长度和压接位置预先调整校正挡板6至合适的位置;转动第二手柄75,预先调整引导板73至合适的位置;将线束带有端子的一端放置到引导板73上,同时线束放置到第一挤压辊71和第二挤压辊72之间,手动进料,在第一挤压辊71和第二挤压辊72的限位作用下,对线束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当端子一端穿过容纳孔与校正挡板6抵触、另一端位于容纳孔中时,驱动电机4驱动齿轮41转动,齿轮41带动齿条21以及上模板2下移,直至上模板2压设在下模板3上,条形凸起232挤压端子变形,从而使得端子与线束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便可以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