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88475发布日期:2019-05-17 20:5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提高了要求。近来,已经发展了各种类型的平板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器件、等离子体显示器件以及电泳显示器件等。但是,传统的显示器件都是基于玻璃等刚性材质进行制作的,显示器件的大小和形状生产出来后就是固定的,不能满足多场合、复杂环境的使用。

可拉伸显示器件的屏体可以实现一定角度的弯曲和拉伸而不会损坏,容易应用到多种复杂环境中,这使得可拉伸显示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显示基板,使得像素岛和金属走线层连接处不易断裂,从而提高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时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柔性衬底、位于柔性衬底上的多个像素岛、以及与像素岛连接的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层设置于柔性衬底上,金属走线层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像素岛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金属厚度大于主体部的金属厚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柔性显示基板。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柔性衬底上形成多个像素岛、以及与像素岛连接的金属走线层;其中,金属走线层设置于柔性衬底上,金属走线层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像素岛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金属厚度大于主体部的金属厚度。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包括:柔性衬底、位于柔性衬底上的多个像素岛、以及与像素岛连接的金属走线层,金属走线层设置于柔性衬底上,金属走线层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像素岛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金属厚度大于主体部的金属厚度。通过将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的金属厚度设置的大于金属走线层主体部的金属厚度,从而提高了金属走线层连接部的应力承受能力,使得柔性显示基板在拉伸或弯曲时,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或弯曲时的可靠性。

另外,金属走线层包括设置在柔性衬底上的第一走线层、设置在第一走线层上方并正对第一走线层的部分区域的第二走线层,连接部包括第二走线层以及第二走线层正对的第一走线层的部分区域,主体部包括第一走线层的其他区域。该方案中将金属走线层的连接部设置为双层走线结构,通过双层走线结构分散作用到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的应力,从而提高金属走线层的应力承受力。

另外,第二走线层铺设在第一走线层的表面。该方案中第二走线层直接铺设在第一走线层上方,在分散应力的同时,当其中任意一层走线层中间断裂时,金属走线层仍然可以通过另外一层走线层导通,从而增强了金属走线层的可靠性。

另外,第一走线层上方铺设有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有通孔;第二走线层铺设于第一绝缘层上、并穿过通孔与第一走线层电连接,第二走线层与第一走线层电连接的部分形成接触部,第二走线层偏离通孔的部分形成平坦部。该方案中,在增强金属走线可靠性的同时,由于第二走线层的平坦部铺设在第一绝缘层上,因此,第二走线层的接触部能够将第一走线层承受的应力传递至铺设在第一绝缘层上的平坦部,进而借由平坦部释放应力,使得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不易断裂。

另外,第一走线层上方铺设有第一绝缘层,第二走线层铺设在绝缘层上。该方案中通过第二走线层的剥离、以及第一绝缘层的剥离释放应力。

另外,第一绝缘层由柔性材料制成。该方案中第一绝缘层由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显示基板发生弯曲或拉伸时,绝缘层不易开裂,且能够分散作提高金属走线层整体结构上的应力承受能力用在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的应力,。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岛与金属走线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走线层的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一种可替换的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另一种可替换的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柔性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所谓像素岛是指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显示时的不可拉伸器件部分。为了保护器件,通常将器件的位置设为一个整体,所以称之为“像素岛”。现有技术中金属走线层采用单层导线结构,显示基板在拉伸或弯曲时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容易断裂,使得显示基板的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柔性衬底1、位于柔性衬底1上的多个像素岛2、以及与像素岛2连接的金属走线层3,金属走线层3设置于柔性衬底1上,金属走线层3包括主体部301、以及连接主体部301与像素岛2的连接部302;连接部302的金属厚度大于主体部301的金属厚度。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将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302的金属厚度设置的大于金属走线层3的主体部301的金属厚度,从而提高了金属走线层3的连接部302的应力承受能力,使得柔性显示基板在拉伸或弯曲时,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分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或弯曲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金属走线层3由金属材料例如钛ti、铝al等制成。金属走线层3的主体部31可设置为弯曲形状,例如马蹄形、波浪形。可选地,金属走线层3的主体部31可设置为折线形结构,例如锯齿形,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金属导线的可拉伸性不及柔性导线,若将其设置为直线形结构会影响柔性显示基板的整体拉伸性能,因此可将其设置为曲线形结构或折线形结构,便可以改善金属导线的拉伸性能,以在柔性显示基板弯曲时保证线路的有效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所谓像素岛2包括像素群组,即以若干个子像素为一群组,相邻像素群组之间的信号连通可以借助于金属走线层3来实现。其中,每个像素岛2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像素,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像素岛2内还设置设有薄膜晶体管以及与该薄膜晶体管电连接的信号线,例如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和/或电源信号线等。而金属走线层3则将相邻两个像素岛2的同类信号线连接起来,金属走线层3可以包括:将相邻像素岛2的扫描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一金属走线层、将相邻像素岛2的数据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二金属走线层、和/或将相邻像素岛2的电源信号线电连接的第三金属走线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并未将像素群组、薄膜晶体管以及信号线示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像素岛2中用于显示的像素单元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可以理解的是,像素岛2中的像素单元为oled器件仅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具体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限定,其也可以是其他的可用于显示的显示元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基板,通过将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302的金属厚度设置的大于金属走线层3的主体部301的金属厚度,从而提高了金属走线层3的连接部302的应力承受能力,使得柔性显示基板在拉伸或弯曲时,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分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或弯曲时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是对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走线层3包括设置在柔性衬底1上的第一走线层31、设置在第一走线层31上方并正对第一走线层31的部分区域的第二走线层32,连接部302包括第二走线层32以及第二走线层32正对的第一走线层31的部分区域,主体部301包括第一走线层31的其他区域。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中将金属走线层3的连接部302设置为双层走线结构,通过双层走线结构分散作用到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分的应力,从而提高金属走线层3的应力承受力。

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一种金属走线层3的结构样式,第二走线层32平坦铺设在第一走线层31的上方。包含此种结构的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分,其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走线层32的下表面与第一走线层31的上表面贴合并电导通,第二走线层32在分散作用到第一走线层31上应力的同时,若其中任意一层走线层中间断裂,金属走线层3仍然可以通过另外一层走线层导通,从而增强了金属走线层3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给出的第二走线层32与第一走线层31的宽度相等,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二走线层32的宽度可较第一走线层31的宽度设置较窄,将第二走线层32设置于第一走线层3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处,较窄的第二走线层32承受应力的能力更强,更不易开裂。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一种可替换的金属走线层3的结构样式。第一走线层31上方铺设有第一绝缘层41,第一绝缘层41上形成有通孔5;第二走线层32铺设于第一绝缘层41上、并穿过通孔5与第一走线层31电连接,第二走线层32与第一走线层31电连接的部分形成接触部321,第二走线层32偏离通孔5的部分形成平坦部322。包含此种结构的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分,其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明人发现,第二走线层32仅通过接触部321与第一走线层31电连接,在应力作用下,接触部321与第一走线层31剥离,从而缓解应力,但是这却不影响像素岛的导通状况,由此提高金属走线层整体结构上的应力承受能力。

可选地,本实施方式中还给出了另一种可替换的金属走线层3的结构样式。第一走线层上31方铺设有第一绝缘层41,第二走线层32铺设在绝缘层41上。包含此种结构的金属走线层3连接像素岛2的连接部分,其宽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导线层31与第二导线层32不导通,从而通过第二走线层32的剥离、以及第一绝缘层41的剥离释放应力。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走线层32上方铺设有第二绝缘层(图中并未示出),第二走线层由柔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分散传递到第二走线层32上的应力,增强金属走线层3的整体结构的应力承受能力。

较佳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1由柔性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41由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柔性显示基板发生弯曲或拉伸时,第一绝缘层41不易开裂,且能够分散作用在金属走线层3上的应力,提高金属走线层3整体结构上的应力承受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基板,第二走线层32为铺设在第一走线层31的连接部312表面的平坦导电层,给出了一种第二走线层32的结构样式。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实施方式或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柔性显示基板。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柔性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401:提供柔性衬底。

具体地说,柔性衬底11可由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柔性基底11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

步骤402:在柔性衬底上形成多个像素岛以及连接像素岛的金属走线层。

具体地说,其中,金属走线层设置于柔性衬底上,金属走线层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像素岛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金属厚度大于主体部的金属厚度。金属走线层可以为例如钛ti、铝al等金属材料。将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的金属厚度设置的大于金属走线层的主体部的金属厚度,从而提高了金属走线层的连接部的应力承受能力,使得柔性显示基板在拉伸或弯曲时,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或弯曲时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第一走线层上方形成第二走线层之前,还可以包括,在第一走线层上方形成第一绝缘层,之后在第一绝缘层上沉积第二走线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属走线层的连接部有一部分做在像素岛上,即第一走线层与第二走线层均有一部分也是做在像素岛上,因此,实际在第一走线层上沉积绝缘层时,沉积的绝缘层也有一部分做在像素岛上。但在制作像素岛的其他膜层时,为了保证其他膜层与导线层的正常连接,往往需要将像素岛部分的绝缘层蚀刻掉后,再制作其他膜层。当然,也可以在一开始制作第二走线层上的有机层时,利用掩膜版以避免在像素岛部分沉积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柔性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柔性衬底上形成多个像素岛、以及与像素岛连接的金属走线层;其中,金属走线层设置于柔性衬底上,金属走线层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主体部与像素岛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金属厚度大于主体部的金属厚度。通过将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的金属厚度设置的大于金属走线层的主体部的金属厚度,从而提高了金属走线层的连接部的应力承受能力,使得柔性显示基板在拉伸或弯曲时,金属走线层连接像素岛的连接部分不易断裂,从而提高了柔性显示基板拉伸或弯曲时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为与柔性显示基板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因此,第一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实现细节均可以应用于本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