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1959发布日期:2019-09-13 19:3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防误操作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开关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误操作环网柜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柜的操作手柄基本上都是与操作机构匹配的。由于厂家众多,操作手柄种类众多。随着环网柜开闭所在住宅小区和商业地产项目上的大范围应用,用电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供电公司为了防止闲杂人等误操作开关柜,一般将操作手柄随车携带,十分不方便。通常情况下防止开关柜的误操作一般采用在操作机构上增加连锁、警示标志等措施。而对于操作手柄,则采用将操作手柄拆分成手柄和操作部,不使用时,手柄和操作部分离,使用时再安装到一起。

中国专利申请cn201420762233.0公开了一种真空绝缘环网柜操作手柄,包括转柄,转轴,操作头,所述转柄由一根圆柱和固定在圆柱其中一端的球体组成,转柄从转轴一端的开孔中穿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包括四个向内凹陷的凹面,所述凹面上设置有能伸缩的弹珠;所述操作头的一端设置有凸起,另一端开设有与转轴的四个凹面匹配的凸面,所述凸面开设有与弹珠匹配的小孔。该专利申请将操作部与手柄相分离的方式防止非工作人员使用该手柄对开关柜进行操作,采用这种操作手柄使用时需要安装、使用后需要拆卸。而且要求对操作手柄的进行严格保管。而且操作部突出,易于复制与操作部相同形状的手柄。

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629654.5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开关柜操作手柄,包括操作把手、连接件和开关套头,连接件的上端设置有贯穿孔,连接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内六角凹槽,开关套头的一端设置有六棱柱;操作把手包括两个,贯穿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螺纹,操作把手伸入贯穿孔内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两个操作把手通过弹簧相连,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环,操作把手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阶梯孔,连接环设置在阶梯孔的后端大孔内,连接环与阶梯孔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件与开关套头之间设置有防脱出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共同问题是,都是采用将操作部与手柄相分离的方式防止非工作人员使用该手柄对开关柜进行操作,采用这种操作手柄使用时需要安装、使用后需要拆卸。而且要求对操作手柄的进行严格保管。而且操作部突出,易于复制与操作部相同形状的手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隐蔽、能有效防止误操作的手柄。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用于插入操作机构的操作孔对操作机构进行操作,包括套筒、操作手柄、安全手柄,安全手柄一端设置在操作手柄中,另一端从操作手柄中伸出;不操作时操作手柄缩在套筒中,与操作孔分离;

所述操作手柄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操作孔相匹配的操作部,操作时部分操作部从套筒中伸出并插入操作孔中;

套筒内设置有定位孔,和位于操作部、定位孔之间,并与定位孔相接的卡槽;

操作手柄上设置有弹簧定位销,不操作时弹簧定位销被安全手柄压缩在操作手柄内,弹簧定位销的外端位于定位孔中,对操作手柄和套筒限位;

安全手柄上设置有斜面凹槽,弹簧定位销的内端能够沿斜面凹槽滑动并逐渐弹起或压缩;

弹簧定位销的内端全部滑入斜面凹槽后,在安全手柄的推动下,弹簧定位销的外端从定位孔移出沿卡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包括第一凸台,所述套筒上设有套筒缺口,所述套筒缺口与第一凸台匹配。

进一步地,还包括操作手柄复位弹簧,所述操作手柄复位弹簧设置于套筒和操作手柄之间的空隙中,套在操作手柄上,该弹簧一端与操作手柄相抵,另一端与套筒相抵;在操作手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操作手柄缩回套筒中。

进一步地,套筒设置有凹槽,操作手柄上设置有与凹槽相应的第二凸台,第二凸台的最大移动距离受到凹槽的限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台的最大移动距离小于所述操作部的总长。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手柄复位弹簧,所述安全手柄复位弹簧位于操作手柄与安全手柄之间,安全手柄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操作手柄相抵,另一端与安全手柄的一端相抵。

进一步地,还包括握把,所述握把固定在操作手柄上位于套筒外的一端,通过对握把施力,使得操作手柄绕其轴线旋转或沿轴线移动。

进一步地,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操作手柄端部固定连接,安全手柄从端盖中穿出。可以防止安全手柄从操作手柄中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手柄设置有安全手柄端部,便于对安全手柄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沿中心轴分成两部分,其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连接件,用于将两部分固定连接起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防误操作手柄,一方面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另一方面,结构较为隐蔽,非工作人员不清楚使用方法,可以存放在开闭所内,不用随身携带;再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防止误操作,从而提高环网柜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操作的操作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操作手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误操作手柄在非工作状态下正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a面剖视图(不含握把)。

图5是图4中的b-b面剖视图。

图6是图4中的c-c面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簧定位销所在位置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全手柄就位时示意图(不含握把)。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位置示意图(不含握把)。

图中的标号:1-套筒,101-套筒缺口,102-套筒中段,103-连接件,104-定位孔,105-套筒卡槽,2-操作手柄,201-第一凸台,202-第二凸台,203-弹簧定位销,3-操作手柄复位弹簧,4-安全手柄,401-斜面凹槽,402-安全手柄端部,5-握把,6-端盖,7-安全手柄复位弹簧,8-操作机构,801-操作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一种防误操作手柄。防误操作手柄所操作的操作机构参加图1。防误操作手柄的结构参见图2~图6。该防误操作手柄包括套筒1、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复位弹簧3、安全手柄4、握把5、安全手柄复位弹簧7。非工作状态下,操作手柄2缩在套筒1中,无法对操作机构8进行操作;套筒1的中段内径大于与之相应的操作手柄2中段直径,二者间空隙中设置有操作手柄复位弹簧3套在操作手柄2上,该弹簧一端与操作手柄2上的第二凸台202相抵,另一端与套筒1的中段的一端相抵。安全手柄4一端设置在操作手柄2中,安全手柄复位弹簧7一端与操作手柄2相抵,另一端与安全手柄4的一端相抵。操作手柄2的一端设有与操作机构8的操作孔801相配合的第一凸台201,当第一凸台201插入操作孔801后,可以使用操作手柄2对操作机构8进行旋转操作。握把5固定在操作手柄2的另一端,可通过对握把5施力,使得操作手柄2绕其轴线旋转或沿轴线移动。操作手柄2端部设置有与之固定连接的端盖6,安全手柄4从端盖6中穿出,可以防止安全手柄4从操作手柄2中脱离。安全手柄端部402位于端盖6外,便于对安全手柄进行操作。

如图9所示,套筒1中段设置有凹槽102,操作手柄2上设置有与凹槽102相应的第二凸台202。操作手柄2在套筒1中沿轴线运动时,第二凸台202的最大移动距离受到凹槽102的限制小于第一凸台201的总长,从而第一凸台201的行程受到限制,无法完全从套筒1伸出去,即第一凸台201的一部分始终在套筒1内。套筒1与握把6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凸台201的行程最大值。套筒1设有套筒缺口101与第一凸台201相应,对操作手柄进行限位,使得操作手柄2旋转时套筒1也随之旋转。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加工,套筒1可以沿中心轴分成两部分,其上分别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连接件103,用于将两部分固定连接起来。

如图4和图7所示,操作手柄2上设置有弹簧定位销203。当操作手柄2位于非工作状态时,弹簧定位销203位于套筒1的定位孔104中,被安全手柄4压缩在操作手柄2内,此时操作手柄2由于被弹簧定位销203锁住,第一凸台201无法从套筒1中伸出,因此无法通过操作手柄2对操作机构8进行操作。弹簧定位销可以有多个,例如两个。

如图4所示,安全手柄4上设置有斜面凹槽401,操作时首先按住安全手柄4,推动其向操作机构8侧移动,当安全手柄4移动到斜面凹槽401与弹簧定位销203相对应的位置时,弹簧定位销203的内端沿着斜面凹槽401移动逐渐弹起,当弹簧定位销203的内端全部滑入斜面凹槽401时,操作手柄2与安全手柄4形成卡接关系(如图8所示)。继续推动安全手柄4,弹簧定位销203的外端从定位孔104中移出,此时操作手柄2与套筒1的卡接关系解除。当弹簧定位销203的外端移动至套筒卡槽105处,继续推动安全手柄4时,操作手柄2将随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凸台201从套筒1前端伸出(如图9所示)。将第一凸台201插入操作机构8的操作孔801中,转动握把5带动操作手柄2旋转,可对操作机构8进行操作。由于弹簧定位销203滑入斜面凹槽401内,可以保证操作手柄2转动时,安全手柄4不发生相对转动。弹簧定位销203的定位杆受卡槽105限位,可以保证操作手柄2转动时,套筒1不发生相对转动,且在安全手柄4复位时,弹簧定位销203能沿着卡槽105准确地退回到定位孔104中。可以理解,套筒卡槽105与定位孔104间采用弧线连接,将有利于弹簧定位销203从定位孔104中移动至套筒卡槽105处。

如图9所示,对操作机构8的操作结束后,松开握把5,此时在操作手柄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操作手柄2的第一凸台201从操作孔801中退出,操作手柄2重新回退到套筒1中,且操作手柄2的回退行程受第二凸台202的限制。弹簧定位销203沿套筒卡槽105重新回到定位孔104内(如图8所示),此时,操作手柄2与套筒1重新形成卡接关系,安全手柄4也在安全手柄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复位,弹簧定位销203沿着安全手柄4的斜面凹槽401逐渐被压缩至安全手柄2中,操作手柄2与安全手柄4之间的卡接关系解除(如图4所示)。此时防误操作手柄恢复非工作状态,能够防止非工作人员使用操作手柄2,减少误操作引起的安全事故。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