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7117发布日期:2020-02-28 08:1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电子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台。



背景技术:

端子台是用于电路连接的一种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民生电器行业、电机电子产品、各式机械设备、工程控制设备或者环保绿能设备。目前,传统的端子台上设置的端子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端子,从而导致浪费配线箱空间、配线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端子台技术存在着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端子,从而导致浪费配线箱空间、配线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台,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端子,从而导致浪费配线箱空间、配线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台,包括:

与控制器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单层接线端子模块;

通过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分别与终端设备对应连接,并与所述单层接线端子模块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终端设备的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以及

用于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的短接接线端子模块。

上述的端子台,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由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可拔插接线端子的数量,结构简单,节约了配线箱的空间,可方便快捷地实现配线,解决了传统的端子台存在的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端子,从而导致浪费配线箱空间、配线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短接接线端子模块可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配线效率高,使配线箱整洁地排线,方便排查故障或者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子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子台中单层接线端子模块、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信号指示模块以及电源指示模块的示例电气连接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子台中短接接线端子模块的示例电气连接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端子台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子台的模块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台,包括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以及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

其中,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与控制器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

具体地,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包括12位欧式螺钉接线端子,该12位欧式螺钉接线端子单层排列。

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通过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分别与终端设备对应连接,并与所述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终端设备。

具体地,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最多可包括10位可拔插接线端子,最少包括1位可拔插接线端子。上述的可拔插接线端子可根据实际需要从端子台的板面上移除或增添到端子台的板面上。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需要与三个终端设备连接,则只需使用3位可拔插接线端子,因此,可将端子台的板面上多余数量的可拔插接线端子移除,从而使得配线箱保持整洁,节约了配线箱的空间,方便快捷实现配线。

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用于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

具体地,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还可用于进行故障排查或性能测试,此外,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中转转接的功能使配线箱整洁地排线、高效配线。

上述的端子台,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由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可拔插接线端子的数量,结构简单,节约了配线箱的空间,可方便快捷地实现配线,解决了传统的端子台存在的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端子,从而导致浪费配线箱空间、配线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可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配线效率高,使配线箱整洁地排线,方便排查故障或者进行性能测试。

请参阅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子台中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信号指示模块40以及电源指示模块50的示例电气连接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包括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每个可拔插接线端子均包括三个端口,这三个端口分别为正电源接线端口、负电源接线端口以及信号传输端口。

具体地,上述的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最多可包括10位可拔插接线端子(图2采用00、01、02、0、04、05、06、07、08、09表示),最少包括1位可拔插接线端子。每个可拔插接线端子均包括三个端口,这三个端口分别为正电源接线端口(图2采用“p”表示)、负电源接线端口(图2采用“n”表示)以及信号传输端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包括多个欧式螺钉接线端子,其中多个欧式螺钉接线端子包括控制电源接线端子101和多个信号传输端子;控制电源接线端子101包括正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和负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

具体的,上述的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包括12位欧式螺钉接线端子,其中2位分别为正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图2采用“+24v”表示)和负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图2采用“0v”表示),其余10位均为信号传输端子(图2分别采用“00、01、02、03、04、05、06、07、08、09”表示),用于传输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正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接入+24v电源,负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接入0v电源。

在实际应用中,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中的控制电源接线端子101和信号传输端子的排列顺序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例如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排列顺序可为图2所示的“+24v、0v、00、01、02、03、04、05、06、07、08、09”,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排列为“00、01、02、03、+24v、0v、04、05、06、07、08、09”,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按其他顺序进行排列,从而可方便快捷地进行配线。

请参阅图2,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与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之间的具体电性连接关系如下:

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中的信号传输端口一一对应连接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中的信号传输端子,从而实现将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传输至终端设备。例如,“00”号可拔插接线端子中的信号传输端口对应连接“00号”信号传输端子,“01”号可拔插接线端子中的信号传输端口对应连接“01号”信号传输端子,等等。

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中的各个正电源接线端口连接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中的正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中的各个负电源接线端口连接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中的负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从而实现将接入正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中的+24v电压输出至各个正电源接线端口,以及接入负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中的0v电压输出至各个负电源接线端口。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信号包括正极性控制信号和负极性控制信号,即pnp型控制信号和npn型控制信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端子台具备两种极性输出方式,可输出pnp型控制信号或者npn型控制信号。当控制器输出的是pnp型控制信号时,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中的正电源接线端口对应连通信号传输端口;当控制器输出的是npn型控制信号时,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中的负电源接线端口对应连通信号传输端口。

请参阅图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端子台还包括信号指示模块40,信号指示模块40与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连接,用于显示信号传输状态。

可选的,信号指示模块40包括与可拔插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信号指示子模块(图2采用“400、40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表示);其中多个信号指示子模块均采用第一电阻r1和第一发光二极管l1实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正电源接线端口,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l1的阳极,第一发光二极管l1的阴极连接信号传输端口。

具体地,第一发光二极管l1为双色发光二极管,可发出红光和绿光,根据控制信号的类型(npn型控制信号或者pnp型控制信号)相应发出不同的光,例如,当控制器输出pnp型控制信号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1发出红光;当控制器输出npn型控制信号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1发出绿光。因此,信号指示模块40可显示信号的传输状态,以及显示所传输的信号的类型,方便用户实时了解配线箱内的信号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端子台还包括电源指示模块50。电源指示模块50与控制电源接线端子101连接,用于显示电源信号传输状态。

可选的,电源指示模块50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2。

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正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阳极,第二发光二极管l2的阴极连接负极控制电源接线端子。

当控制电源接线端子101接入电源时,第二发光二极管l2发光;当控制电源接线端子101没有电源接入时,第二发光二极管l2不发光,从而可现实电源信号的传输状态,方便用户检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器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或者板卡驱动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终端设备包括传感器、信号指示灯、按钮开关、电磁阀、感应器、信号继电器以及光耦隔离模块中的任意一项或者多项。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端子台中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的示例电气连接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用于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包括多个两两相互直连短接的接线端子,上述接线端子为欧式螺钉接线端子。

具体地,上述的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包括12位欧式螺钉接线端子(图3采用“1、2、3、4、5、6、a、b、c、d、e、f”表示),上述12位欧式螺钉接线端子两两相互直连短接,即“1”短接“a”、“2”短接“b”、“3”短接“c”、“4”短接“d”、“5”短接“e”以及“6”短接“f”。

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可用于进行故障排查、性能测试以及中转转接,使配线箱整洁地排线、高效配线。

请参阅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端子台的实物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台,包括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以及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

其中,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与控制器连接,用于传输所述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

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20通过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分别与终端设备对应连接,并与所述单层接线端子模块10进行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信号并输出给所述终端设备。

短接接线端子模块30用于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子台,包括单层接线端子模块、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以及短接接线端子模块。其中,可拔插接线端子模块由一个或多个可拔插接线端子组成,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可拔插接线端子的数量,结构简单,节约了配线箱的空间,可方便快捷地实现配线,解决了传统的端子台存在的无法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端子,从而导致浪费配线箱空间、配线效率低的问题;此外,短接接线端子模块可中转转接电源线和信号线,配线效率高,使配线箱整洁地排线,方便排查故障或者进行测试。

在本文对各种端子台器件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很多特定的细节以提供对如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和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总结构、功能、制造和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方式可在没有这样的特定细节的情况下被实施。在其它实例中,详细描述了公知的操作、部件和元件,以免使在说明书中的实施方式难以理解。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本文和所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性例子,且因此可认识到,在本文公开的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且并不一定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