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好的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6451发布日期:2020-01-15 00:5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稳定性好的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具体公开了稳定性好的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部分板端连接器结构存在缺陷,与外接物件连接传输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的板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

稳定性好的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壳、pin针和外壳;所述塑胶壳包括塑胶壳本体和后座;所述后座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的一端;所述pin针包括上pin针和下pin针;所述上pin针包括上针条、接触弹片和第一接触端条;所述上针条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内;所述接触弹片设置在所述上针条的一端,并且所述接触弹片凸出于所述塑胶壳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接触端条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后座内,并且所述第一接触端条的端头伸出所述后座;所述下pin针包括下针条、接触端头和第二接触端条;所述下针条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内;所述接触端头设置在所述下pin针的一端,并且所述接触端头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另一端的顶部,所述接触端头邻设于接触弹片;所述第二接触端条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后座内,并且所述第二接触端条的端头伸出所述后座;所述塑胶壳本体和所述后座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压片;所述第一弹性压片对称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另一端的上方和下方。

优选地,所述塑胶壳本体上开设置有贯通顶壁和底壁的针槽;所述上针条伸入所述针槽内;所述接触弹片位于所述针槽内,并且所述接触弹片凸出于所述塑胶壳本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塑胶壳本体上设置有加强槽。

优选地,所述上pin针设置有四条,所述下pin针设置有五条。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端条的端头从所述后座的顶部竖直伸出;所述第二接触端条从所述后座的顶部竖直伸出。

优选地,所述后座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卡片;所述卡片卡置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后座的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外壳的两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卡块卡置在所述卡口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两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压片。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壁设置有第三弹性压片。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两侧壁设置有包夹片;所述包夹片包夹在所述后座一端的两侧边角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于接触连接的pin针分为上pin针和下pin针两种,均采用与塑胶壳本体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板端连接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外壳前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外壳后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塑胶壳和pin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塑胶壳底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pin针示意图。

标识说明:1-外壳,11-第一弹性压片,12-卡片,13-卡口,14-包夹片,15-第二弹性压片,16-第三弹性压片,2-塑胶壳本体,21-针槽,22-加强槽,3-后座,31-卡槽,32-卡块,4-上pin针,41-上针条,42-接触弹片,43-第一接触端条,5-下pin针,51-下针条,52-接触端头,53-第二接触端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

请参考图1-6,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稳定性好的板端连接器,包括塑胶壳、pin针和外壳1;所述塑胶壳包括塑胶壳本体2和后座3;所述后座3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2的一端;所述pin针包括上pin针4和下pin针5;所述上pin针4包括上针条41、接触弹片42和第一接触端条43;所述上针条41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2内;所述接触弹片42设置在所述上针条41的一端,并且所述接触弹片42凸出于所述塑胶壳本体2的顶部;所述第一接触端条43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后座3内,并且所述第一接触端条43的端头伸出所述后座3;所述下pin针5包括下针条51、接触端头52和第二接触端条53;所述下针条51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2内;所述接触端头52设置在所述下pin针51的一端,并且所述接触端头52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2另一端的顶部,所述接触端头52邻设于接触弹片42;所述第二接触端条53一体成型设置在所述后座3内,并且所述第二接触端条53的端头伸出所述后座3;所述塑胶壳本体2和所述后座3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外壳1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弹性压片11;所述第一弹性压片11对称设置在所述塑胶壳本体2另一端的上方和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塑胶壳本体2上开设置有贯通顶壁和底壁的针槽21;所述上针条41伸入所述针槽21内;所述接触弹片42位于所述针槽21内,并且所述接触弹片42凸出于所述塑胶壳本体2的顶部。针槽21的设置不仅起到了减轻塑胶壳本体2重量的作用,同时还利于上针条41和接触弹片42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塑胶壳本体2上设置有加强槽22,仅起到了减轻塑胶壳本体2重量的作用,同时若干加强槽22之间形成加强筋,提高了塑胶壳本体2的抗压强度。

优选地,所述上pin针4设置有四条,其接触弹片42与外接物件弹性接触;所述下pin针5设置有五条,其接触端头52与外接物件硬性接触。九条pin针与塑胶壳本体2采用molding成型工艺一体成型,pin针不会松动脱落,连接稳定性好。

优选地,所述第一接触端条43的端头从所述后座3的顶部竖直伸出;所述第二接触端条53从所述后座3的顶部竖直伸出。本实用新型中将pin针的接触端条与产品相对竖直设置,可以减少产品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后座3的底部设置有卡槽31,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卡片12,所述卡片12卡置在所述卡槽31内;所述后座3的两侧设置有卡块32,所述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卡口13,所述卡块32卡置在所述卡口13内;所述外壳1的两侧壁设置有包夹片14;所述包夹片13包夹在所述后座3一端的两侧边角上。通过各小部件的紧固配合,使外壳1稳固安装在后座3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外壳1的两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压片15,所述外壳1的底壁设置有第三弹性压片16。第一弹性压片11、第二弹性压片15和第三弹性压片16配合,便于外接物件的弹性插拔以及固定。

由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pin针稳固,连接性能稳定。

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实用新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