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7343发布日期:2021-04-13 22:5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外包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2.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适合做电缆绝缘和护套的塑料常见的有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等,而现有的电缆外包皮成型的设备存在以下弊端:
3.一:由于线缆长度一般很长,在线缆外包皮的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人工进行大量的协助工作,自动化程度低,导致生产的效率低;
4.二:线缆外包皮的材料常常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等,需要进行加热以及最后的定型过程,而传统的设备往往都是直接将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等这些原材料使用单独的设备加热以后再进行融入注塑机,这样使得环节操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利于生产发展;
5.综上所述,传统的电缆外包皮成型设备不仅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操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利于生产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解决了传统的电缆外包皮成型设备不仅自动化程度较低,而且操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不利于生产发展的问题。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料池,并且蓄料池内壁的侧面和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加热块,所述蓄料池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加热箱,所述搅拌加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搅拌加热箱的内部并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搅拌加热箱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并且旋转杆的表面设置有叶片,所述搅拌加热箱的两侧嵌入设置有第二加热块,并且蓄料池的顶部开设有漏孔,所述竖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吸泵,并且吸泵的表面连通有粗管,所述竖杆的侧面且位于吸泵的底侧位置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有成型装置,所述粗管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池的底部,并且粗管的另一端与成型装置相连通,所述成型装置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口和入口,所述竖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固定架,并且三角固定架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表面缠绕有待加工电缆线,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定型水槽,所述定型水槽侧面的底端安装有排水口,并且定型水槽远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线圈。
8.优选的,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成型箱主体,所述成型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成型模具,并且成型模具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进料孔,所述成型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块。
9.优选的,所述待加工电缆线的一端通过入口进入到成型模具的内部,并且加工后电缆线的一端通过出口贯穿定型水槽并与第二线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搅拌加热箱的顶部且位于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料口。
11.优选的,所述定型水槽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多个喷头。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通过在设备的顶部设置有电机配合旋转杆的叶片,再加上加热块的辅助,使得本设备可以直接对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固态原材料进行加热搅拌,使其成为液态,无需单独的设备进行加热操作,具有一体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的效果。
15.2:该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通过设置成型设备,定型水槽,以及一个待加工电缆的线圈和加工完毕电缆收集的线圈,使得本技术方案整个操作流程连贯性高,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有利于生产发展。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装置的正面剖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型装置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19.图中:1、第一线圈;2、待加工电缆线;3、三角固定架;4、竖杆;5、横杆;6、入口;7、成型装置;701、成型模具;702、进料孔;703、成型箱主体;8、第一加热块;9、出口;10、底座;11、加工后电缆线;12、定型水槽;13、排水口;14、第二线圈;15、喷头;16、吸泵;17、粗管;18、叶片;19、旋转杆;20、电机;21、料口;22、搅拌加热箱;23、第二加热块;24、漏孔;25、第三加热块;26、蓄料池。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外包皮的成型设备,包括底座10,底座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杆4,竖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料池26,蓄料池26的作用是承接搅拌加热后的物料并进一步进行加热,蓄料池26内壁的侧面和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加热块25,第三加热块25外接电源来使用,并且多个第三加热块25串联,蓄料池2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加热箱22,当固体物料注入搅拌加热箱22内,可以进行搅拌打碎并且加热至高温熔化,搅拌加热箱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电机20输出轴的一端延伸至搅拌加热箱22的内部并连接有旋转杆19,旋转杆19与搅拌加热箱22内壁之间转动连接,并且旋转杆19的表面设置有叶片18,叶片18为高强度不锈钢材质,搅拌加热箱22的两侧嵌入设置有第二加热块23,第二加热块23外接电源使用,并与第三加热块25并联,蓄料池26的顶部开设有漏孔24,这样打碎熔化的物料可以通过漏孔24转移到蓄料池26内,竖杆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吸泵16,吸泵16为高强度吸泵,能够产生较大的吸力,吸泵16的表面连通有粗管17,竖杆4的侧面且位于吸泵16的底侧位置通过横杆5固定连接有成型装置7,成型装置7可以对待加工的电缆2进行加工,在待加工的电缆2的表面附着一层外包皮,粗管17的一端延伸至蓄料池26的底部,并且粗管17的另一端与成型装置7相连通,这样粗管17可以将物料注入成型装置7内,成型装置7表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出口9和入口6,竖杆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角固定架3,并且三角固定架3的末端设置有第一线圈1,而第一线圈1与三角固定架3之间为转动连接,并且三角固定架3上设置有弧形凹槽,这样第一线圈1可以直接放置在三角固定架3上面,方便更换,第一线圈1的表面缠绕有待加工电缆线2,底座10的一侧设置有定型水槽12,定型水槽12侧面的底端安装有排水口13,并且定型水槽12远离底座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线圈14,第二线圈14主要用来收集绞合加工完毕的电缆线,并且第二线圈14内置动力系统,可以主动旋转收集电缆线的同时,还可以带动电缆线在整个设备中的运行推进。
24.进一步,成型装置7包括成型箱主体703,成型箱主体703的内部设置有成型模具701,此成型模具701的尺寸应与加工后电缆线成品的尺寸相匹配,这样可以生产出符合需求的电缆外包皮,并且成型模具701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进料孔702,物料经过进料孔702进入到成型模具701的内部与待加工电缆线2接触,在16吸泵对物料产生的较大的压力下,再加上物料自身的附着性,物料会附着在待加工电缆线2的表面形成电缆外包皮,成型箱主体70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加热块8,第一加热块8使得物料更好的附着在待加工电缆线2的表面。
25.进一步,待加工电缆线2的一端通过入口6进入到成型模具701的内部,加工完毕以后待加工电缆线2的表面会形成外包皮,就变成了更粗的加工后电缆线11,然后加工后电缆线11的一端通过出口9贯穿定型水槽12并与第二线圈14连接。
26.进一步,搅拌加热箱22的顶部且位于电机20的一侧设置有料口21,可以通过料口21将固态的外包皮物料装入设备中进行加工。
27.进一步,定型水槽12的顶部均匀安装有多个喷头15,喷头15外接低温冷水进行喷洒,从而对刚加工的温度较高的加工后电缆线11进行降温定型。
28.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