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氢碱性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59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属-氢碱性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发明的背景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蓄电池,更具体地说,是关于包括具有吸氢合金的负极和具有金属氧化物的正极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
现有技术
以前所用的蓄电池有铅电池及镍镉电池,可是,近年来,由于可能造出比这些电池轻而容量大的电池,金属-氢电池于是便受到了注目。在金属-氢电池中,备有氢氧化镍等的金属氧化物的正极和可以把氢可逆地吸收及放出的吸氢合金的负极,这种备有吸氢合金的金属氢化物的吸氢电极,一般地,象专利公开昭58-46827号所建议那样,采用将吸氢金属粉末与导电材料粉末一起烧结制成多孔体,然后把这多孔体作成电极的方法,或者象专利公开昭53-103541号所提议那样,采用以粘结剂把吸氢金属粉末和导电材料粉末互相结合而制成吸氢电极的方法。
这样作成的吸氢电极,由于极板容量决定于活性物质氢的吸收量,所以氢的吸收量越多越好,这吸氢电极的氢的吸收量具有强烈地取决于温度和压力的特性,一般地,温度升高时,其吸收氢的压力也要增高。可是,有些用于负极的吸收氢的合金,即使在低温时,如果压力不高,也会完全不吸收氢的,在使用这样的吸氢合金作负极而制成电池时,如果所构成的电池是开放型,由于得不到足够的压力,于是负极不能吸收氢,还有,即使是密闭型,为了使负极吸收氢,当然必须提高电池内部的压力,而这样,作为一般使用的电池是非常危险的。
还有,用于上述电池的吸氢合金在碱性电解液中重复充放电时,由于吸收及放出氢气而重复膨胀及收缩,使合金格子变形,进行微粉化,这种金属粉末的微粉化使金属粉末脱落而招致容量下降,同时电极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也会显著下降,要想长期地维持它的电气性能是很困难的。
发明的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金属-氢碱性蓄电池,这种电池的吸氢电极的负极可吸收足够量的氢,并且有安定的负极容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抑制由于重复充放电而产生的吸氢合金微粉化的脱落,从而抑制电池容量的劣化以及电极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下降,提供在长期的充放电周期中维持高容量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金属-氢碱性蓄电池,这种蓄电池能通过使吸氢合金负极的附近维持最小限度的碱性电解液,从电池寿命与放电特性的平衡上决定电解液量,并抑制吸氢合金的微粉化。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浓度,以提供大容量而且耐用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金属-氢碱性蓄电池,这种蓄电池通过让吸氢合金电极顺利地放热,使它在充电未期或高温作动时也能充分地吸收氢、保持与在室温作动时大致相同的电池容量。
本发明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具有金属氧化物的正极、吸氢合金的负极,以及在上述正极和负极之间有浸于碱性电解液中的分隔体和容纳上述正极、负极和分隔体的密闭型电池外壳,上述的电池外壳具有把电池内部的压力保持在负极吸氢的平衡压以上而低于20kg/cm2的范围内的手段。
负极的吸氢电极在充电时吸氢合金吸收氢、放电时放出氢。吸氢电极的吸氢量根据吸氢合金的种类不同而各有不同,但一般地,不管使用哪一种吸氢合金,周围的压力增大时,吸氢电极的吸氢量就增大,当增大到某一压力,即达到吸氢电极的吸氢平衡压力时,即使继续增加压力,氢的吸收量几乎不再增大。此外,在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当压力高于20kg/cm2时,保存在电池内的电解液的移动,会变得困难,使负极容量减少,当温度高于70℃时,在高温碱性电解液中,吸氢合金将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物质的变化,同时增大了负极的自己放电,使保存特性变坏。因此,以上述的构造,可以防止电池内部的电压增加到使负极容量减少的20kg/cm2以上,同时使用于负极的吸氢合金安定地吸收及放出氢元素。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吸氢合金在70℃以下的温度,20kg/cm2以下的压力条件下可以吸收氢。例如有把镧-镍系列,钙-镍系列及钛-镍系列的第1成份或第2成份以其他金属置换而成的合金。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手段最好是使负极在吸氢平衡压以上而低于20kg/cm2的范围内作动的阀门。
上述的负极是由耐碱性合成树脂粘结剂(最好是构成纤维状结合网的未烧结氟化乙烯树脂)和粘性剂(最好是聚乙烯氧化物)把吸氢合金保持而构成的。还有,在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正极和负极是介在分隔体中被卷成螺旋状而构成电极体的,而且这螺旋状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为1.0~5.0kg/cm2。此外作为电解液,以15%重量~35%重量的氢氧化钾水溶液较为理想,而它的量可以负极理论容量的每1AH用0.50~2.10ml为标准。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电池外壳是金属制的,位于电极体最外周的负极直接或通过油脂状的热传导性物质与电池外壳的内侧相接。
附图的简略说明
图1表示当用于负极的吸氢合金是LaNi5,或是CaNi,或是LaNi4.6Al0.4时各自的温度与氢吸收压的关系;
图2表示采用图1所示的3种吸氢合金的电池A、B、C处在室温条件下,保持各电池的内部压力测量负极容量时的结果,分别为a),b),c);
图3为标称容量1.5AH的镍-氢碱性蓄电池的7种周期特性图;
图4表示电极的回卷构成压与电池的周期寿命的关系;
图5表示镍-氢碱性蓄电池的内部压力与电池放电容量的关系;
图6为在吸氢电极中加入粘性剂的情形与不加入粘性剂的情形时镍-氢碱性电池的充放电周期特性的比较图;
图7与图8分别表示改变电解液量后各种电池的充放电周期特性,及其5小时充放电特性;
图9和图10分别表示改变电解液浓度后电池的放置期间与负极容量的关系,以及电池的充放电与放电量的关系;
图11和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构造的截面图。
较佳实施例的详细叙述
以下将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用以吸氢合金作负极,金属氧化物作正极的代表电池,即镍-氢电池来作说明。
把具有吸氢能力的LaNi5机械地微粉化,在这LaNi5粉末中,以对于LaNi5粉末重量1~5%之比例,加入用很小的剪断力就可将其颗粒纤维化并塑性变形的聚四氟乙烯(PTFE)的粉末,以搅拌机均匀地混和,同时使聚四氟乙烯纤维化,然后分取这材料以1ton/cm2的压力加压成型,造成直径30mm,厚2mm的吸氢电极。
将制得的吸氢电极与理论容量为500mAH的烧结式镍正极相结合,注入碱性电解液,制成密闭型的镍-氢碱性蓄电池A。再者,在本实施例的电池A中,为了使电池内部的压力不会增加到20kg/cm2以上,在电池外壳中设有在15kg/cm2的压力时作动的安全阀(参照图11)。还有,以CaNi,代替上述的LaNi5,而其他程序则与A相同而制得同样的电池B,同样地,以LaNi4.6Al0.4代替LaNi5其他程序则不变,从而制得同样的电池C。
图1表示在上述电池A至C的负极分别使用了LaNi5、CaNi5及LaNi4.6Al0.4时的温度与吸氢压力的关系,在70℃以下的温度时,各种情形的吸氢压力都小于20kg/cm2。还有,在图2中,分别以a)至c)表示电池A至C在室温下保持各电池的内部压力而测定负极容量的结果,上述的安全阀作动压设定于15kg/cm2的电池A、B、C分别具有以点A、B、C所示出的电池内部压力和负极容量。
从图1和图2可以清楚知道,只要压力在吸氢合金的平衡压以上,负极容量就可得到足够的容量,但在20kg/cm2时,容量就会减少。这样,在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到20kg/cm2以上时,负极容量之所以减少,是由于电池内部压力增加后,使电解液分布产生显著的不均匀化的缘故,特别是在这种金属-氢电池中,通过把水加以阴极化而吸收氢,而负极的这个吸氢反应是放热反应,使负极板内部及负极板附近的水分子减少。这时,在以低压作动的电池中,由于内压减低,电解液可从正极或分隔体顺利地移向负极周边部份进行充电反应,但当电池内压增加到20kg/cm2以上时,保持在电池内构成部位处的电解液的移动就发生困难,从而使充电反应难于进行。还有,这种电池在过量充电时,电阻增大,由于气体积蓄而引起放电不良甚至引起以后的周期的充放电不良,这当然是不好的。因此,为了获得充分的负极容量,在把电池内压力保持在20kg/cm2以下的同时,用于负极的吸氢合金也必需能够在20kg/cm2以下的压力下吸收及放出氢元素。
吸氢合金的吸氢量强烈地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在构成密闭型电池时,如上述那样,必需把压力限制在20kg/cm2以下,至于温度,当在70℃以上的温度时,就会发生以下的问题
(1)一般地,吸氢合金在高温碱性电解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物质变化,使氢元素的吸收、放出的可逆反应不能维持,随着周期的经过,容量渐渐降低。
(2)正极及吸氢电极的自己放电增大,保存特性变坏。特别是由于吸氢合金的放电(放出氢元素)是吸热反应,在高温中便促进了它的自己放电。
(3)由于碱性电解液的蠕升现象,容易发生漏液。因此,难于以卡什米法进行密封化,而必需具有真空密封的特殊构造。
(4)在正极、例如镍极,氧气生成反应增大,对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产生充电效率下降的坏影响,所以要用在70℃以下能够吸收并放出氢的吸氢合金作负极。
从以上的事情可以知道用于金属-氢碱性蓄电池的负极的吸氢合金必需是在70℃以下的温度、20kg/cm2以下的压力下能够吸收并放出氢的材料。实际上,在构成蓄电池时,配合电池的使用温度,从上述的吸氢合金中,适当地选择在那温度及20kg/cm2以下的压力下能够吸收和放出氢的合金就行了,由于在70℃、20kg/cm2以下的压力下能够吸收并放出氢的合金,一般地,随着温度的低下,氢吸收压也会下降,所以这种电池在70℃以下的广泛范围内都可以使用。
这样,由于负极的吸氢电极能够吸收并放出足够量的氢,所以能够达到具有安定的负极容量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
实施例2
将含有吸氢合金粉末的混合物粘结在集电体的两面而成的吸氢电极,通过由尼龙制成的分隔体与放电容量为1.5AH的一般的烧结式镍正极相结合,以下表所示的回卷构成压回卷,最外周以带子固定,制成螺旋状电极体,把这螺旋状电极体插入电池外壳后,注入电解液并进行封口,便得到标称容量为1.5AH的镍-氢碱性电池D、E、F、G、H、I、J。
表1
电池 D E F G H I J
回卷构成压(kg/cm2) 0.5 1.0 2.0 3.0 4.0 5.0 6.0
图3是上述电池D至J的周期特性图,以率电流在10小时内作标称容量150%充电后,把终止电压设定为1.0V以5小时率电流放电的周期条件充分放电,电池E至I的初期容量为100。图4表示放电容量达到电池E至I的初期容量的60%的周期与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的关系。从这图可以了解回卷构成压最小的电池D的高初期容量的电池,其周期劣化十分显著,还有,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最大的电池J,其初期容量变低了。对于此,电池E至I的初期容量高而周期劣化少。为了推测其原因,当周期完了后把电池拆卸时,电池D的负极变形最显著,虽然电池D的回卷构成压只有0.5kg/cm2那么低,而电极体的电解液保持量多,电池反应圆滑地进行而使初期容量高,但随着充放电周期的进行,负极的吸氢合金微粉化时,由于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低,使微粉化了的吸氢合金脱落而加快了容量的下降。另一方面,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为6kg/cm2那样最高的电池J,由于其回卷构成压高,电解液不能好好浸透入电极体中,使电极体的电解液保持量少,所以电极的反应表面积受到了限制,同时由于氢气的发生而使充电效率下降以及由于气体的积蓄而使内部电阻增大等,电池反应受到严重的阻碍,使容量从初期开始就低,并随着充放电周期的进行,充电更加不足而使周期寿命缩短。还有,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在1.0~5.0kg/cm2范围内的电池E~I,即使负极的吸氢合金发生微粉化,但由于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把微粉化了的吸氢合金保持在电极体上,抑制其脱落,所以负极容量的劣化及电极的机械强度与导电性的低下受到了抑制,同时,由于回卷构成压是在一个能够确保电极体有足够的电解液保持量的数值,使电池反应顺利进行,从而能够在长期间内维持高容量。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由于具有回卷构成压为1.0~5.0kg/cm2的螺旋状电极体,所以在重复充放电时,即使负极的吸氢合金发生微粉化,上述的回卷构成压使微粉化了的吸氢合金保持在电极体上而抑制其脱落,同时,能够使电极体保持足够的供电池反应的电解液量,使电池性能在长时间内得到维持。
实施例3
用与上述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形成长4cm、宽5cm、厚1mm的吸氢电极,与具有2000mAH容量的烧结式镍正极,以分隔体介于负极与正极之间而构成电极体,把这电极体插入电池外壳中,然后注入碱性电解液,进行封口,制成密闭型镍-氢电池。
图5显示将上述电池置于20℃、40℃及60℃各个温度,并使电池内部压力发生变化而充放电时负极的充放电容量,在各个温度下,随着电池内部压力的增高,负极容量也增高,但到了一定压力,即吸氢电极的吸氢平衡压时,即使继续增加电池内部压力,负极容量却基本上保持一定,到了压力大于20kg/cm2时,容量则减少。
其次,把上述的电池分别通过具有3kg/cm2、15kg/cm2和22kg/cm2的安全阀的封口盖进行封口,在40℃进行充放电以测定负极容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2
阀作动压 负极容量
3kg/cm2600 mAH
15kg/cm21100 mAH
22kg/cm2900 mAH
从表2可以知道,阀作动压为15kg/cm2的电池的负极容量比阀作动压为3kg/cm2及22kg/cm2的电池的负极容量都较大。这里,阀作动压为3kg/cm2的电池的负极容量低的原因是由于内部压力在提高到吸氢电极的吸氢平衡压前阀门启开,以致不能获得充分的压力。另外,阀作动压为22kg/cm2的电池的负极容量低,其原因象实施例1所述那样,当电池内部压力超过20kg/cm2时,电解液的分布产生明显的不均等现象。对于此,阀作动压为15kg/cm2的电池,在到达吸氢电极吸收氢的平衡压之前,阀没有作动,而电池内部压力又没有上升到使充电反应难于进行的20kg/cm2以上,所以能够把电池内部压力保持在吸氢电极能充分地吸收氢的压力上,从而使负极容量增大。还有,为了使吸氢电极充分地吸收氢,阀作动压是在吸氢电极吸氢平衡压以上,而20kg/cm2以下的范围内,通过在这范围内设定阀作动压就可以有效地增大负极容量。
还有,从图5可清楚看出,根据电池的不同的充放电温度,达到最大容量时电池内部压力是不同的,这个压力在各个温度的吸氢电极的氢吸收平衡压是一致的,并随着温度上升而增高,因此,阀作动压根据使用条件而设定就行了,但由于阀作动压的设定范围的上限是一样的,而下限则随温度上升而增高,所以应把阀作动压设在上述最高的预想使用温度时的阀作动压范围内,这样,即使在较低的温度使用,也能获得最大的负极容量。
实施例4
如上面的实施例2所述,为了抑制由于重复充放电而生成的吸氢合金的微粉的脱落,采用了以耐碱性的合成树脂粘结剂和粘性剂把吸氢合金粉未保持着的电极作为吸氢电极。作为粘结剂可使用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重合体(FEP)、四氟乙烯及六氟丙烯等的氟化树脂、氯丁二烯系、腈橡胶系及乙烯橡胶系的树脂、聚苯乙烯、尼龙系聚酰胺等,还有,作为粘性剂,可使用氢化聚丙烯纤维(HPC)、聚乙烯氧化物(PEO)、不饱和聚脂树脂、甲基纤维素(MC)、碳聚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乙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c)、聚丙烯酸、聚丙烯氨基、架桥淀粉、丙烯酸钠、炔酸钠、硅酸钠等。
关于具体的实施例有如下面的叙述。将具有吸氢能力的LaNi5机械地微粉化,在这LaNi5的粉末中,用以很小的剪断力就可容易地把其颗粒纤维化并塑性变形的聚四氟乙烯(PTFE)粉末作为粘结剂,以对于LaNi5的重量5%、并以聚乙烯氧化物(PEO)为粘性剂、LaNi5的1%重量分别加入LaNi5的粉末中,均匀地混和并使聚四氟乙烯纤维化。把这纤维化后的混合物延压配布在集电体的两面压紧,就得到吸氢电极。
然后,将这电极与放电容量为2.0AH的一般的烧结式镍正极相结合,注入碱性电解液,就得到标称容量为2.0AH的镍-氢电池K。还有,为了进行比较,在吸氢电极中,不加入作为粘性剂的聚乙烯氧化物(PEO),其余则与上述实施例的作法一样,便可同时制得比较电池L。
图6是电池K及L的充放电周期特性图,以10小时率电流150%充电后,将终止电压设定为1.0V,以5小时率电流放电,把在这样的周期条件下作充放电时的结果,以各电池的初期容量为100表示出来。从图6中可以了解,电池K与比较电池L相比时,随着放电周期的经过而发生的电池劣化被抑制在最小限度,因而性能较好。在周期试验后,把电池拆卸观察时,比较电池L的吸氢电极的变形显著,这说明由于重复充放电使吸氢合金发生微粉化时,光靠纤维化了的聚四氟乙烯的粘结剂是不能充分地抑制微粉化了的吸氢合金的脱落。对于此,而电池K的吸氢电极的变形被抑制在较小的程度。这是因为电池K象上述那样,除了粘结剂之外还加有粘性剂,通过这些物质,把吸氢合金粉末坚固地保持在电极上。
实施例5
实施例5是为了抑制吸氢合金的微粉化,而进行的不同于上述各实施例的研究。即是通过这个研究,知道了适当地加入电池内部的电解液量,对抑制上述的微粉化非常有效。以下将叔述具体的实施例。
与上述的实施例2一样,把制作了的吸氢电极与具有2.0AH放电容量的一般烧结式镍正极相结合,便获得标称容量为2.0AH的镍-氢电池。再者,负极的理论容量调整到正极的3倍。至于电解液,则使用约15~35%重量(关于这一范围,下面再详述)的氢氧化钾水溶液,液量如表3所示,以负极的理论容量每1AH用0.40~2.30ml的比例注入电解液进行研究。
表3
电池 M N O P Q R S
液量 0.40 0.50 0.90 1.30 1.70 2.10 2.30
(ml/AH)
图7显示各种电池以电池S的初期容量为100时的充放电周期特性。还有,周期条件是以10小时率电流充电150%,以5小时放电,而终止电压为1.0V。从图7可以知道液量最少的电池M由于电解液的分布状态不均匀而造成初期性能不好。这就是,吸氢电极的充放电反应明显地受到阻碍,由于液量不足而使电池的内部电阻增大,从而助长了充电不足,使电池寿命缩短。另一方面,在液量最多的电池S中,随着周期的进行而微粉化了的吸氢合金的脱落受到了促进作用,也使电池的寿命缩短。再者,由于内压的增高也会使液量显著减少。对于此,就电池N~R看来,其寿命有长达200周期以上的,这是由于上述的不利因素获得了缓和的缘故。
图8显示5小时充放电特性。从图中可以理解,液量不足的电池M其放电特性的劣化是显著的。还有,至于电池N~S则基本上没有多大差别。就只限于放电特性看来,液量多并没有带来任何障碍。
从以上的事实知道,通过维持适当的电解液量可以把使用吸氢电极电池的性能提高。那就是,把碱性电解液量限制在每1AH负极理论容量用0.50~2.10ml的范围内,就可以改善电池的放电特性及充电特性。
在上述的实施例5中,至于电解液的氢氧化钾水溶液的理想浓度为15~35%重量,其理由如下
那就是,在显示不同电解液浓度的电池的放置期间与负极容量的关系的图9中,当电解液浓度超过了40%重量时,随着放置期间的增长,吸氢合金的表层部分受到腐蚀,变成La(OH)3和Ni(OH)2,使吸氢能力显著地降低,结果造成了电池容量的低下。因为这是由于偏析或氢氧化物皮膜而引起的,所以即使重复地充放电,也不会返回原来的吸氢合金成份(LaNi5),即容量不能复原。因此,为了避免吸氢合金的组成发生变化,电解液浓度必须在35%重量以下。
其次,在显示不同电解液浓度的电池的充电量和放电量关系的图10中,当电解液浓度低于15%重量时,充电效率就显著地降低。还有,氢气的生成量增加,电池内压上升,这些都是不希望有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充电效率,电解液浓度必须在15%重量以上。再者,虽然上述例子的吸氢合金是采用LaNi5的,但对于CaNi5等其他具有吸氢能力的合金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没有图示出来)。
实施例6
吸氢合金的吸氢是放热反应,高温时它的吸氢能力就会显著下降。为了处理这种情形,最好是在吸氢合金的负极和金属电池外壳之间,填装导热物质,使吸氢合金电极能顺利地放热。例如,使用吸氢电极和一般的镍正极以及分隔体而形成电极体,这时,应把负极安装在电极体的最外壁,同时尽可能使电极体与电池外壳紧密地接触,以便在负极发生的热量尽快地传到外壳。图11显示具有这种构造的电池。
如图11所示,由吸氢合金制成的负极1和正极集电体2及正极活性物质3和分隔体4构成的电极体被收纳在电池外壳5中,如图11所示,负极被安装在电池外壳5的内侧或电极体的最外壁。这样的构成使负极的放热顺利地进行,从而降低负极的温度,同时使充电正常地进行,其结果,特别是在高温作动时,能够增大电池容量。再者,在图11中,数字6表示正极端子,而数字7则表示安全阀。这个安全阀为了使电池压力不超过20kg/cm2,例如,设计成在15kg/cm2的压力下作动(参照前述实施例3)。
至于其他的实施例,图12显示在正负极1、3之间介入分隔体,而且有被卷成螺旋状的电极体的电池。螺旋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为1.0~5.0kg/cm2,合适的电解液为15~35%重量的氢氧化钾水溶液,其量为负极1的理论容量每1AH用0.50~2.10ml。如图12所示,金属电池外壳的内面,通过油脂状的导热物质8而与处于电极体最外侧的负极1相接触。
以上,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加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列举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专利要求中所记载的范围内,可以作种种的变更。
权利要求
1、金属-氢碱性蓄电池由下列的东西构成
正极…备有金属氧化物;
负极…备有吸氢合金;
分隔体…介在所说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浸于碱性电解液中;
密闭型电池外壳…收容所说正极、负极和分隔体,具有使电池内部压力维持在高于负极吸氢的平衡压而小于20kg/cm2的范围内的手段。
2、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吸氢合金是在70℃以下的温度和20kg/cm2以下的压力的条件下能够吸收氢的物质。
3、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手段是在负极吸氢平衡压以上而小于20kg/cm2的范围内作动的阀。
4、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负极是由耐碱性合成树脂粘结剂和粘性剂把吸氢合金保持而构成。
5、在权利要求
4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耐碱性合成树脂粘结剂是构成纤维状结合网的未烧结氟化乙烯树脂。
6、在权利要求
4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粘性剂是聚乙烯氧化物。
7、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正极及负极被卷成螺旋状,连同在它们之间的分隔体而形成电极体。并且,这螺旋电极体的回卷构成压为1.0~5.0kg/cm2。
8、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电解液的量规定为对于每1AH的负极理论容量用0.50~2.10ml。
9、在权利要求
8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电解液是15~35%重量的氢氧化钾水溶液。
10、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电池外壳是金属制的,并且这个电池外壳的内面接触着处于电极体最外周的所说负极。
11、在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中,所说电池外壳是金属制的,并且这个电池外壳的内面与位于电极体最外周的所说负极之间存在着脂肪状的热传导性物质。
专利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于具有金属氧化物的正极和具有吸氢合金的负极以及具有浸于电解液中的分隔体的金属-氢碱性蓄电池的,所说正极、负极和分隔体被收纳于密闭型电池外壳内,该外壳拥有将电池内部压力保持在负极吸氢平衡压以上而小于20kg/cm2的范围内的手段。
文档编号H01M10/24GK85103500SQ85103500
公开日1986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85年5月3日
发明者山野大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