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092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线的连接器结构,其将安装在诸如电动车辆等这样的车辆中的电子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穿过贯穿地板镶板的孔,以将电动机与供电单元连接在一起。
【背景技术】
[0002]诸如通过使用电机驱动的电动车辆或通过使用发动机和电机并联驱动的混合电动车辆这样的车辆,是通过从安装在车辆中的供电单元向电机供应电力而被驱动。例如,在混和电动车辆中,发动机、电机、逆变器等安装在发动机舱中,同时向电机供应电功率的供电单元(蓄电池单元)、电接线盒(接线盒)等安装在乘客舱中。电机和逆变器通过诸如电机电缆这样的导电电缆连接在一起,并且逆变器与供电单元通过诸如线束这样的导线连接器在一起(参见专利文献I)。线束布设在组成乘客舱的底部的地板镶板下方(路面侧),并且经由形成在地板镶板中的通孔而引入乘客舱中。然后,设置在线束的乘客舱侧端部处的连接器与连接到同供电单元相邻安置的电接线盒的连接器配合在一起,从而电机与供电单元能够互相电连接。
[0003]在上述的连接的情况下,电机与供电单元需要经由穿过地板镶板中的通孔的线束而电连接。在该连接形式下,连接过程和连接操作的控制趋于变得复杂和麻烦,并且通常地为处理该情况采取了各种措施。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连接器结构中,为吸收线束侧连接器与电接线盒侧连接器之间的组装误差,具体地,两个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之间的位置偏差,在电接线盒侧连接器的端子容纳室中形成空隙,使得其中的连接端子能够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从而在端子容纳室中的连接端子能够移动,以跟随定位在线束侧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这样,消除了调节经乘客舱中的通孔而引入乘客舱中的线束的布设的电连接操作的必要。以该方式,试图解决了在连接操作的连接过程和控制中涉及的复杂、麻烦的问题。
[0004]现有技术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JP-A-2012-79413

【发明内容】

[0007]技术问题
[0008]顺便提及,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连接器结构中,在电机与供电单元之间形成高压电路。结果,为确保操作人员在提供机械监测或车辆维修或执行救援工作中的安全,需要分别在电接线盒或供电单元中设置维修插头(电路开路/闭路设备)。利用该维修插头,高压电路开路以切断电流,并且随后,开路电路重新闭合以使电路电流流通电路。
[0009]已经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提升经由在地板镶板中开口的通孔而对电气设备的电连接操作的效率和安全,同时实现减少所涉及的部件数量。
[0010]为解决该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结构,其中:一对连接器从地板镶板的两侧组装到贯穿乘客舱中的所述地板镶板的开口 ;并且,分别在配合在一起的所述连接器中设置的端子部电连接,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部,该第一端子部贯通所述地板镶板中的开口而突出到所述乘客舱内;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部,该第二端子部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二连接器越过所述地板镶板配合到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端子部对置;以及开口部,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通过该开口部露出到外部;以及接触部件,该接触部件可分离地安装在所述开口部中,以与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进行接触,用以在所述第一端子部与所述第二端子部之间建立电连接。
[0011]根据该连接器结构,能够通过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并且将接触部件安装在开口部中,而容易地设置第一端子部与第二端子部之间的电导通状态。结果,能够经由地板镶板中的开口实现第一端子部与第二端子部的电连接的连接操作效率的提高。另外,设置在第一端子部与第二端子部之间的电导通状态能够通过将接触部件从开口部中拉出(移除)而切断。即,接触部件能够用作所谓的维修插头(电路开路/闭路设备)。这消除了分别在电接线盒或供电单元中设置维修插头的必要,从而使得能够实现所涉及的部件数量的减少。
[0012]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形式,所述接触部件包括:第一柔性臂部,该第一柔性臂部与所述第一端子部进行接触;以及第二柔性臂部,该第二柔性臂部与所述第二端子部进行接触,并且弹性偏转以变形的所述第一柔性臂部和所述第二柔性臂部将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二端子部保持在其之间。
[0013]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实现减少所涉及的部件数量的同时,经由在地板镶板中开口的通孔实现电气设备(例如,电机和供电单元)的电连接操作的效率和安全性的改善。
【附图说明】
[0014]图1A和I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整体构造的图,其中图1A是拆分成组成部件的连接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1B是示出组成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的整体透视图。
[0015]图2是示出作为连接器结构的一个组成部件的一个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
[0016]图3A和3B是示出作为连接器结构的另一组成部件的另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图,其中图3A是示出另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并且3B是图3A中箭头A31表示的从箭头表示的方向观察的部分的横截面图。
[0017]图4是相对于前后方向的部分地纵向截取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在一起之前的状态。
[0018]图5是示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从图4中的箭头A4表示的方向配合在一起之前的状态的纵截面图。
[0019]图6是相对于前后方向的部分地纵向截取的透视图,其示出了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在一起之后、而接触部件(接触保障插头)配合在开口部中之前的状态。
[0020]图7A和7B是示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在一起之后的状态的图,其中图7A是示出从图6中的箭头A6表示的方向观察的接触保障插头配合在开口部中之前的状态的纵截面图,并且图7B是图7A的圆内部分的放大图。
[0021]图8是沿着前后方向的部分地纵向截取的透视图,示出接触保障插头配合在开口部中之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0022]图9A和9B是示出接触保障插头配合在开口部中之后的状态的图,其中图9A是从图8的箭头A8表示的方向观察的纵截面图,并且图9B是图9A的圆内部分的放大图。
[0023]参考标记列表
[0024]I 地板镶板
[0025]2 第一连接器
[0026]3 第二连接器
[0027]6 接触部件(接触保障插头)
[0028]11 开口
[0029]20第一端子部
[0030]30第二端子部
[0031]35 开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文中,将通过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结构是这样的连接器:一对连接器被组装到从地板镶板的两侧贯穿乘客舱的该地板镶板的开口,以配合在一起,使得分别设置在该配合在一起的两个连接器中的端子部互相电连接。该一对连接器组成电路的一部分,电路将分别连接到连接器的电气设备产品(安装在诸如机动车辆这样的车辆中的电子装置)电连接。可以将安装在电动车辆或混合电力车辆中的电动机和向电动机供电的供电单元(蓄电池单元)作为电气设备的实例。例如,在混和电动车辆的情况下,电动机与发动机和逆变器一起安装在发动机舱中,并且供电单元与电接线盒(接线盒)一起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舱的外部处(车辆的后部、车辆的底部、乘客舱等)。然后,连接到电动机的连接器和连接到供电单元的连接器组装到从地板镶板的两侧贯穿乘客舱的地板镶板(组成乘客舱的底部的板金属部件)的开口,以配合在一起,使得安装在该配合在一起的两个连接器中的端子部互相电连接。
[0033]图1A和IB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的整体构造。图1A和IB是示出连接器结构的整体的透视图。图1A是示出拆分的连接器结构的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2B是示出图1所示的组成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的整体透视图。图2是示出作为连接器结构的一个组成部件的一个连接器(第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图3A和3B是示出作为连接器结构的另一组成部件的另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图,其中图3A是示出另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并且3B是图3A中箭头A31表示的从箭头表示的方向观察的部分的横截面图。在以下说明中,图1A中的箭头All表示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由相同图中的箭头A12表示的方向将称为左右方向,并且由相同图中的箭头A13表示的方向将称为上下方向。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位于靠近地板镶板中的开口的中心的一侧将称为内侧,并且位于远离开口中心的一侧将称为外侧。在上下方向上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