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0122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与连接对象电气地连接的连接器,特别涉及具备多个金属制壳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为了使连接器的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特性提高,已知有例如如特开2009 — 70752号所记载那样做成双重屏蔽构造的技术。该连接器具备触头、保持触头的第一绝缘体(内部套)、将第一绝缘体覆盖的第一金属体(内部壳)、设在第一金属体的外方的第二绝缘体(外部套)和将第二绝缘体覆盖的第二金属体(外部壳)。
[0003]此外,在特开2009 — 70752号中,公开了为了提高屏蔽性、使接触片的前端在相对于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正交方向上向第一金属体接触的技术,所述接触片是将第二金属体的一部分向内方弯折而成的。通过在连接器侧使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接触,不需要在基板侧将两者电气地连接,所以能够提高基板设计的自由度。
[0004]但是,在特开2009 — 70752号的连接器中,由于使第二金属体的接触片的前端与第一金属体线接触,所以接触面积较小,在提高EMI特性方面有改善的余地。此外,由于在相对于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正交方向上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接触,所以连接对象的推入力不易反映到接触力中。进而,在这样的线接触中,在因湿度而金属体腐蚀或在上述正交方向上受到较强的振动的情况下,在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之间发生接触不良,有可能不能得到希望的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0005]在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使EMI特性可靠地提高的双重屏蔽构造的连接器。
[0006]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具备:触头,与连接对象电气地连接;第一绝缘体,具有前方端部和后方端部,保持上述触头,所述前方端部连接上述连接对象,所述后方端部对置于上述前方端部;第一金属体,将上述第一绝缘体覆盖;第二绝缘体,保持上述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将上述第一金属体及上述第二绝缘体覆盖;上述第一金属体通过形成鼓出部,而与上述第二金属体接触,所述鼓出部从上述后方端部侧的外表面向外方鼓出。
[000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从被第二金属体覆盖的第一金属体的外表面向外方鼓出的鼓出部,所以该鼓出部与第二金属体的内表面接触。即,由于不是如以往那样将第二金属体弯折而与第一金属体线接触,而是使第一金属体的外表面鼓出的结构,所以能够任意地设定鼓出部的形状。例如,如果将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或为了确保希望的接触力而调整鼓出部的厚度等,则能够使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可靠地接触。
[0008]此外,由于在第一金属体中的与连接连接对象的前方端部对置的后方端部侧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鼓出部,所以第一金属体经由鼓出部与第二金属体接触的方向与将连接对象向连接器连接的方向一致。即,将连接对象连接在第一绝缘体上时的推入力经由第一绝缘体向第一金属体和对该第一金属体接触的第二金属体传递。由此,该推入力作为使第一金属体的鼓出部弹性变形的压缩力作用,能够使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牢固地接触。进而,即使是与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受到较强的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在和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的接触面正交的方向上不作用伴随着该振动的力,所以也不易发生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的接触不良。由此,能够可靠地维持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的接触。
[0009]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形成鼓出部的简单的结构,能够使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可靠地接触,使对于高频噪声等的EMI特性提高。
[0010]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鼓出部形成为面状。
[0011]如果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形成在第一金属体上的鼓出部做成面状,则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面接触而接触面积增大,能够进一步使EMI特性提高。
[0012]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绝缘体具有槽,所述槽在与上述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上述第二金属体具有向内方突出的突出部;上述突出部被向上述槽嵌入。
[0013]根据本实施方式,沿着与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正交的方向,将第二金属体向第二绝缘体安装。即,将第二金属体的突出部沿着第二绝缘体的槽导引。此时,如果调整第一金属体的鼓出部的厚度以使第二金属体向外方弹性变形,则能够使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牢固地接触。进而,由于第二金属体在相对于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正交方向上安装,所以不易随着连接对象的插拔操作而位置偏移。由此,能够持续长期维持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的连接。
[0014]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金属体的上述后方端部侧形成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被夹持在上述第二绝缘体与上述第二金属体之间并且与上述第二绝缘体抵接;通过上述抵接部与上述第二绝缘体抵接,阻止上述第一金属体的向上述前方端部侧的移动。
[0015]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与第二绝缘体抵接的抵接部,阻止第一金属体的向前方端部侧的移动。因此,在连接器内部,第一金属体在第二绝缘体与第二金属体之间不会位置偏移而被夹持,所以在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的相对位置中不易发生变动,能够使两者可靠地接触。
[0016]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绝缘体被从上述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外嵌在上述第一金属体上;上述抵接部从上述第一金属体的上述后方端部侧向外方伸出而形成。
[0017]本实施方式由于将抵接部从第一金属体的后方端部侧向外方伸出而形成,所以仅将第一金属的端部弯曲加工就可以,与另外设置卡止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组装工时数及成本。此外,在将第二绝缘体从连接对象的连接方向外嵌在第一金属体上时,由于第一金属体的抵接部抵接在第二绝缘体上进行定位,所以组装较容易。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连接器的上方立体图。
[0019]图2是将连接器从背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0020]图3是将连接器从正面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0021]图4是将连接器从背面侧观察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0022]图5是从图1的V—V方向观察的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0023]图6是从图5的VI — VI方向观察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0024]图7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体的背面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基于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将连接器C的触头4电气地连接到连接对象(未图示)和基板K上的一例。但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0026]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的立体图,图2、图3是将连接器C从后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及将连接器C从前下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4是将连接器C从后上方观察的一部分分解立体图,图5是连接器C的侧剖视图,图6是从图5的VI — VI方向观察的连接器C的剖视图。另外,将连接器C的与基板K连接的一侧规定为下,将相反侧规定为上,将连接连接对象的一侧规定为前方,将与其对置的一侧规定为后方。
[0027]如图2所示,连接器C具备与连接对象电气地连接的触头4、保持触头4的第2主体2 (第一绝缘体的一例)、将第2主体2覆盖的内侧壳3 (第一金属体的一例)、保持内侧壳3的第I主体I (第二绝缘体的一例)和将第I主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