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62622阅读:来源:国知局
接地点(未示出)。
[0035]插入到各个线圈容纳部5a内的线圈3的导线3b的两端分别通过电容器(未示出)电连接到第一汇流条5c和第二汇流条5d。由于导线3b电连接到第一汇流条5c和第二汇流条5d,所以插入到各个线圈容纳部5a内的线圈3都安装在屏蔽板5上。
[0036]在第一汇流条5c的第一端子连接部5e从其突出的树脂部件5b的一个长边的两个角部上,在长边和短边的两个延伸方向上延伸的薄板状的各个引导部5j布置成从角部突出。第一锁定部5k树脂部件5b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上形成在各个引导部5j的先端处。
[0037]在第二汇流条5d的第二端子连接部5f从其突出的树脂部件5b的另一个长边的两端上,在长边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薄板状的各个压嵌部51布置成从两端突出(在图1中仅图示出一个,参见图5)。树脂部件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的两个压嵌部51的先端之间的尺寸比同一方向上的两个引导部5j的先端之间的尺寸稍长。
[0038]壳体7包括:主体7a,该主体7a具有开口 7b,安装线圈3的屏蔽板5通过该开口7b插入到内部空间内;和盖7c,该盖7c用于打开或闭合开口 7b。开口 7b是矩形形状,从而使得屏蔽板5能够通过。在与开口 7b的两个短边接续的主体7a的两侧壁的内面上,与主体7a的底壁平行地形成引导槽7d。引导槽7d引导屏蔽板5的树脂部件5b的引导部5j。
[0039]在主体7a中,两侧壁上的引导槽7d适于使得:当将屏蔽板5通过开口 7b插入到主体7a内时,分别利用引导槽7d在图3的箭头X所示的插入方向上引导屏蔽板5的引导部5j。另外,引导槽7d适于使得:当将屏蔽板5插入到主体7a内时,屏蔽板5的压嵌部51与设置有引导槽7d的主体7a的侧壁进行压接。
[0040]在主体7a的与开口 7c对置的壁的外面上,管状的连接器部7e形成为从该外面突出。如图3所示,在主体7a的设置有突出的连接器部7e的壁的内面上,与屏蔽板5的树脂部件5b的第一锁定部5k相对应的第二锁定部7f形成为沿着主体7a的底壁从内面突出。
[0041]盖7c包括:锁定片7g,当闭合主体7a的开口 7b时,该锁定片7g锁定于主体7a的两侧壁的锁定突起(未示出)。当将屏蔽板5通过开口 7b插入到主体7a内或从主体7a引出时,打开盖7c。
[0042]接着,将描述将安装线圈3的屏蔽板5容纳到壳体7的主体7a中的步骤。首先,将屏蔽板5从树脂部件5b的突出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一个长边通过开口 7b插入到主体7a内。然后,执行将屏蔽板5的树脂部件5b的引导部5j和压嵌部51插入到主体7a的引导槽7d内,使得引导槽7d能够引导屏蔽板5插入到主体7a内。
[0043]如图4A所示,在屏蔽板5插入到主体7a内直到完全容纳屏蔽板5的情况下,屏蔽板5的各个第一锁定部5k锁定于各个第二锁定部7f,如图4B所示。因此,在屏蔽板5插入到壳体7的主体7a内的插入方向X上,抑制屏蔽板5与壳体7的相对移动。
[0044]此外,在如图4A所不的屏蔽板5的容纳情况下,屏蔽板5的树脂部件5b的各个压嵌部51与形成主体7a的各个引导槽7d的两侧壁进行压接,使得屏蔽板5压嵌到主体7a的开口 7b中,如图5所不。因此,在屏蔽板5的插入方向X并且在开口 7b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上,抑制屏蔽板5与壳体7的相对移动。
[0045]另外,在如图4A所示的屏蔽板5的容纳情况下,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各个先端5i贯通形成在与主体7a的开口 7c对置的壁中的通孔7h,并且突出到主体7a的外侧,使得先端部5i露出于连接器部7e的内侧。
[0046]当屏蔽板5插入到主体7a内直到完全容纳屏蔽板5时,利用盖7c封闭主体7a的开口 7b,以完成线圈单元I。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端子连接部5f通过形成在盖7c中的切口部7i延伸到主体7a的外侧,如图4A所示。
[0047]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线圈单元I中,第一端子连接部5e通过第一弯曲部5g与第二弯曲部5h形成为曲柄状。从而,在屏蔽板5容纳在壳体7的主体7a中的情况下,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先端部5i布置在与主体7a的底壁分离的高度位置。
[0048]由于该原因,能够将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先端部5i贯通的主体7a的通孔7h和连接部7e布置在主体7a的位于主体7a的开口 7b的短边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处或靠近该中心的位置处。从而,能够防止壳体7成形为使得连接器7e从主体7a突出。
[0049]另外,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线圈单元I中,在安装线圈3的屏蔽板5容纳在壳体7的主体7a的内部空间中的容纳情况下,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先端部5i关于主体7a定位在通孔7h处,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先端部5i贯通该通孔7h。
[0050]在这样的容纳情况下,如果屏蔽板5的树脂部件5b在屏蔽板5的插入方向X上相对于壳体7移动,应力将集中在位于相对于主体7a定位的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先端部5i与树脂部件5b之间的第一端子连接部5e的第一弯曲部5g和第二弯曲部5h上。
[0051]然而,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线圈单元I中,当将屏蔽板5插入到主体7a内直到容纳情况时,屏蔽板5的第一锁定部5k锁定于主体7a的第二锁定部7f,使得通过该锁定来抑制屏蔽板5的插入方向X上的屏蔽板5与主体7a的相对移动。
[0052]因此,能够防止在屏蔽板5的插入方向X上在主体7a与屏蔽板5之间产生由于应力集中在端子连接部5e的第一弯曲部5g和第二弯曲部5h上而引起的相对移动。
[0053]注意,在屏蔽板5容纳在主体7a中的容纳情况下,可以省略这样的构造:屏蔽板5压嵌到主体的开口 7b,使得屏蔽板5的压嵌部51与主体7a的两侧壁进行压力接触。
[0054]然而,在屏蔽板5容纳在主体7a中的容纳情况下,像该实施例的线圈单元I 一样,在线圈单元构造成使得屏蔽板5压嵌到主体7a的开口 7b内的情况下,即使在压嵌部51的压接点处,也抑制在屏蔽板5的插入方向X并且在开口 7b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上的屏蔽板5与壳体7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应力集中在端子连接部5e的第一弯曲部5g和第二弯曲部5h上。
[0055]另外,在作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装置的线圈单元I中,已经作为实例说明了将连接器装置应用于诸如电动车辆(EV)或混合动力车辆(HEV:装备有发动机和电动发电机的车辆)这样的车辆中的使用抗流线圈单元。然而,根据本申请的连接器装置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将电路体的汇流条在树脂材料中插入成型的一部分引出、以使汇流条露出于连接器部分的情况。
【主权项】
1.一种连接器装置,包括: 电路体,在该电路体中,汇流条在树脂部件中插入成型,并且电气部件安装在该电路体上; 壳体,由于所述电路体通过所述壳体的开口插入到内部空间内,所以该壳体限定容纳所述电路体上的所述电气部件的所述内部空间; 端子连接部,该端子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汇流条中,所述端子连接部以曲柄状从所述树脂部件突出,并且具有沿着所述电路体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先端部; 连接器部分,该连接器部分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以在所述电路体容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的容纳情况下露出贯通所述壳体的所述先端部; 第一锁定部,该第一锁定部设置在所述电路体中;和 第二锁定部,该第二锁定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并且能够锁定于所述第一锁定部,其中在所述容纳情况下,由于所述第一锁定部与所述第二锁定部互相锁定,所以抑制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所述电路体与所述壳体的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装置,其中 所述电路体还包括压嵌部,在所述容纳情况下,该压嵌部要压嵌到所述开口内。
【专利摘要】在连接器装置中,安装线圈的屏蔽板的第一端子连接部通过第一弯曲部与第二弯曲部形成为曲柄状。在屏蔽板容纳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容纳情况下,第一端子连接部的先端部通过贯通壳体的通孔而露出于连接器部分,并且屏蔽板的第一锁定部锁定于壳体的第二锁定部。因此,即使屏蔽板在屏蔽板插入到壳体内的插入方向上相对于壳体移动,也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在存在于在通孔处定位在壳体中的先端部与屏蔽板的树脂部件之间的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上。
【IPC分类】H01F37/00, H01R12/71
【公开号】CN104979659
【申请号】CN201510158907
【发明人】古川翔一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公告号】DE102015205761A1, US201502875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