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臂指示器的自动拼接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7648阅读:来源:国知局
展示。第一爪组合件10与第二爪组合件11实质上相同。爪组合件10和11中的每一者包含优选实质上相同的第一爪部件14和第二爪部件15。爪部件14具有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爪部件14的外表面19从第一端16到第二端17向内逐渐减小。爪部件14的内表面20具有齿以促进啮合插入的缆线12和13。第一小翼78和第二小翼79安置在爪部件14的齿21的相对侧上且从内表面20向外延伸。第一凹部80安置在第一小翼78的后方,且第二凹部81安置在第二小翼79的前方。第一爪部件14的小翼和凹部啮合第二爪部件15的对应小翼和凹部。爪组合件10和11将缆线12和13保持在管2中,使得当施加力以缩回缆线12和13时,爪组合件10和11的力在抵着缆线12和13施加时增大。爪部件优选地由铝合金制成,但可使用任何合适材料。
[0044]中心止挡件组合件22安置在管2的中心部分5中,如图17、18以及20中展示。中心止挡件组合件22包含中心止挡件23、第一弹簧部件38和第二弹簧部件39以及第一指示器27和第二指示器28。
[0045]如图7到9中展示,中心止挡件23包含第一对球部件25和第二对球部件26,其接纳第一臂部件27和第二臂部件28,如图12中展示。槽29和30形成在中心止挡件23的侧壁31中,以允许第一臂部件27和第二臂部件28围绕第一对球部件25和第二对球部件26的枢转移动。如图8和20中展示,第一对球部件25和第二对球部件26在管2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第一止挡部件35和第二止挡部件36安置在中心止挡件23中,如图7到9中展示。第一止挡部件35从第一对球部件25径向向内安置,且第二止挡部件36从第二对球部件26径向向内安置,如图7和9中展示。中心止挡件优选地由塑料制成,但可使用任何合适材料。
[0046]第一指示器或臂部件27和第二指示器或臂部件28枢转地安置在中心止挡件23中,如图17和23中展示。第二臂部件28与第一臂部件27实质上相同。如图10和11中展示,第一臂部件27具有从臂34延伸的实质上平面垫部分32。槽孔部分33安置在臂34中。如图11中展示,槽孔部分33具有形成在臂34的相对侧上的槽孔。第一臂部件27的槽孔部分33接纳在中心止挡件23的第一对球部件25之间,如图12中展示。第二臂部件28的槽孔部分接纳在第二对球部件26之间。优选地,第一臂部件27和第二臂部件28由塑料制成,但可使用任何合适材料。
[0047]如图17中展示,第一弹簧部件38和第二弹簧部件39安置在爪组合件10和11中的每一者与中心止挡件23之间。第一弹簧部件38与第二弹簧部件39优选实质上相同。第一弹簧部件38具有连接到中心止挡件23的第一端61以及连接到第一爪组合件10的第一端16的第二端62。第二弹簧部件39在中心止挡件23与第二爪组合件11的第一端之间延伸。优选地,弹簧部件是锥形螺旋弹簧(如图13中展示),使得第一端61具有小于臂第二端62的直径。两个实质上平面线圈(即,具有实质上零节距)优选地安置在弹簧部件的每一端处以增大其刚性。
[0048]第一漏斗引导件40和第二漏斗引导件48安置在管2的中心部分5的相对侧上,如图1、17以及21到23中展示。第二漏斗引导件48与第一漏斗引导件40实质上相同。漏斗引导件40具有管状部分41和连接到其的实质上截头圆锥端部分42,如图14中展示。肩部63形成在管状部分41与实质上截头圆锥端部分42之间。管状部分41安置在管2的穴6中(如图17中展示),使得肩部63对接管2的端部3。管状部分41的第一端53在穴6中接近爪组合件10和11的爪部件14和15的第二端17而安置。漏斗引导件40和48是末端开放式的以允许缆线12和13在安装期间穿过漏斗引导件40和48。在完全插入缆线12和13之后将漏斗引导件40和48从管2推出,以提供成功插入的进一步视觉指示器。优选地,漏斗引导件40和48由塑料制成,但可使用任何合适材料,且整体地形成为单件。
[0049]第一识别环43和第二漏识别环44可安置在管2的端部3和4处,如图18、19以及21中展示。环43和44可经彩色编码以识别通过缆线连接器I连接在一起的缆线12和13的大小。识别环43和44在漏斗引导件40与管2的端部3和4之间自由移动,如图22中展示。
[0050]第一导杯45和第二导杯64安置在管2的穴6中以接纳第一缆线12和第二缆线13(如图17和21中展示),且可释放地耦合到定位在管2之内的漏斗引导件40和48的端部。第一导杯45与第二导杯64优选实质上相同。第一导杯45优选是具有敞开端46和闭合端47的实质上半球形或鼻式圆柱形物(nosed cylinder),如图16中展示。导杯45和64优选地由不锈钢或塑料制成且整体地形成为单件。
[0051]组装和操作
[0052]在图1以及21到23中展示经组装的自动拼接件或缆线连接器。在完全插入缆线12和13之前,第一指示器或臂部件27和第二指示器或臂部件28安置在管2的穴6内(如图17中展示),使得指示器27和28从管2外部不可见,由此指示缆线12和13未被完全插入。此外,第一漏斗引导件40和第二漏斗引导件48的圆锥端部分42对接管2的端部3和4,由此进一步指示缆线12和13未被完全插入。
[0053]在图12中展示经组装的中心止挡件组合件22。第一指示器27和第二指示器28连接到中心止挡件23,使得第一和第二指示器的槽孔33分别接纳在两对球部件25及26之间(图8)。第一指示器27和第二指示器28可围绕球部件25和26在第一未暴露位置与第二暴露位置之间枢转,如图17和21中展示。止挡部件35和36实质上防止第一指示器27和第二指示器28围绕球部件25和26的非所要枢转移动。管2的中心部分5中的多个向内延伸的压窝24在穴6中定位中心止挡件23,如图18和20中展示。
[0054]第一弹簧部件38和第二弹簧部件39安置在管2的穴6中,如图17中展示。第一弹簧部件38的第二端62对接中心止挡件23的端部71 (图12),如图17中展示。第二弹簧部件38的第二端72对接中心止挡件23的第二端73 (图8)。
[0055]接着,在穴6中插入第一爪组合件10和第二爪组合件11。爪组合件10和爪组合件11分别朝向管2的第一端3和第二端4向内逐渐减小。第一爪部件14和第二爪部件15的第一小翼78啮合另一爪部件的对应凹部81,且第一爪部件14和第二爪部件15的第二小翼78啮合另一爪部件的对应凹部80,使得爪组合件10和11 一起轴向移动通过管2的穴6。接着,围绕爪组合件10和11锻造连接器I的管2,使得管从中心部分5朝向第一端3和第二端4逐渐减小。第一弹簧部件38的第一端61嗤合爪组合件10的第一端16,如图17中展示。第二弹簧部件39的第一端74啮合第二爪组合件10的第一端。
[0056]第一导杯45和第二导杯64经预组装且可释放地耦合到漏斗引导件40和48的第一端53,如图17中展示。将漏斗引导件和导杯子组合件推动到管2的端部3和4中。导杯45和64进入爪组合件10和11的前开口 75。在接纳缆线之前的第一或初始位置中,导杯45和64在管穴6中安置在爪组合件10和11的爪部件之间,由此保持爪组合件敞开。安置在爪组合件10和11的爪部件之间的导杯45和64增大了爪组合件的直径,由此防止第一弹簧部件38和第二弹簧部件39将爪组合件推动到管2的锥形部分中。第一漏斗引导件40和第二漏斗引导件48是末端开放式的以允许缆线12和13穿过漏斗引导件40和48。
[0057]通过管2的敞开端3将第一缆线12插入在连接器I中,如图22和30中展示。第一缆线12穿透第一漏斗引导件40,且啮合安置在第一导杯45的第一端53中的第一导杯45的敞开端46。在嗤合第一缆线12和第一导杯45之后,导杯45抵着缆线的端部嵌套,使得敞开端46围绕缆线12且防止缆线的个别绞线分离。需要较小的力来将第一缆线12推动到导杯45中且推进闭合端47朝向连接器I的中心,从而朝向管2的中心输送第一缆线
12ο
[0058]接着,将第一缆线12与第一导杯45 —起推动通过第一爪组合件10的长度。当推动第一导杯45朝向管2的中心时,第一导杯45穿过第一爪组合件10且从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