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触头以及电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566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导向部49、以及螺丝杆部50构成。
[0095]头部48是抑制导向板19防止其脱落的部分。头部48的上表面形成“一”字形螺丝刀用的螺丝刀槽51。
[0096]导向部49是引导导向板19上下移动的部分。导向部49设置于头部48与螺丝杆部50之间,嵌合于导向板19的导向孔59引导导向板19上下移动。导向部49的长度被设定为头部48的下表面与导向板19接触受其支承的状态(导向板19被弹簧47向上推的状态)下,能够将电触头20、200的上端部放入导向板19的缩小部57。图5表示电触头20、200的上端部被放入导向板19的缩小部57的状态。
[0097]螺丝杆部50是将导向螺丝46固定于板部42用的部分。螺丝杆部50拧入板部42的导向螺丝孔43,将导向螺丝46固定于板部42。
[0098]弹簧47是用于对导向板19进行弹性支承的构件。弹簧47的上端被安装于板部42的弹簧孔44,与导向板19的凸缘部54的背面抵接。共计8条弹簧47从下侧对可上下移动地支承于4个导向螺丝46的导向部49的导向板19施力。借助于此,导向板19的凸缘部54被向上推到与导向螺丝46的头部48的下表面接触,形成接触前的待机状态。
[0099]导向板19是在将被接触物体12安装于电连接装置11时,对被接触物体进行定位并加以支承,同时使被检查物体12的各凸点电极13与对应的电触头20、200整合用的构件。导向板19主要由接受凹部53和凸缘部54构成。
[0100]接受凹部53是接受被检查物体并加以支承的部分。接受凹部53大致形成为四边形碟状。接受凹部53的底部的内侧形成为四边形,其尺寸设定为比被检查物体12的外形稍大。在这里,由于被检查物体12为四边形,接受凹部53的底部的内侧也形成为四边形,但被检查物体12为其他形状的情况下,接受凹部53的底部的内侧也形成为适合被检查物体12的形状。
[0101]被检查物体12被安装于接受凹部53的底部的内侧的状态下,被检查物体12得以定位。在接受凹部53的底板部55,设置多个导向孔56。导向孔56是引导、接受被检查物体12的各凸点电极13用的开口。各导向孔56形成为比凸点电极13稍大,容易接受凸点电极13的大小。通过将被检查物体12放入接受凹部53,可以使被检查物体12的各电极13位于各导向孔56内部上侧。
[0102]在导向孔56的下端部,形成不使凸点电极13通过,而能够收容电触头20、200的上端部的缩小部57。缩小部57允许电触头20、200的上端部贯通进入,电触头20、200能够与凸点电极13接触。
[0103]接受凹部53的上侧开口 53A的下侧形成倾斜面53B。倾斜面53B用于为被检查物体12导向,将其引向接受凹部53的底部。
[0104]凸缘部54形成于与框架18的上下移动支承用的凸缘部33对应的接受凹部53的四个角落的位置上。在各凸缘部54设置导向螺丝46的头部48与其抵接的探索部58。在探索部58设置可上下移动地嵌合导向螺丝46的导向部49的导向孔59。导向螺丝46的导向部49嵌合于凸缘部54的导向孔59,可上下移动地支承于其上,借助于凸缘部54的支承,弹簧47将导向板19向上施力。旋转导向螺丝46,将安装被检查物体12的接受凹部53向下方推,以将导向板19向下推,电触头20、200的上端部与被检查物体12的凸点电极13接触以进行检查。
[0105]如上所述,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装置11使用两种电触头20、200。也可以在导向板19的导向孔56的上表面近旁、上侧外壳17的上侧支承部17B的上表面近旁等,设置表示与该位置的凸点电极13接触的电触头是电触头20还是电触头200的记号。例如,记号可以是不同的颜色、记号(「〇」、「Λ」等)或突起形状等,又可以只对一方赋予记号,对另一方则不赋予记号以便能够识别。
[0106]下面首先对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的构成进行说明,对第1实施形态的电触头200,以其与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的不同为中心进行说明。
[0107]图7?图13分别是表示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的总体或构成要素的投影图。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具有一个第1插棒62、两个第2插棒63、以及一个螺旋弹簧64。
[0108]第1插棒62是与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接触的2个构件中的作为第1接触对象的电极等(使用于第1实施形态的电连接装置11的情况下是配线基板15的接触垫22)接触用的板状插棒。第1插棒62形成为具有导电性的插棒,其形成方法没有限定。例如也可以采用对板材进行切削加工或冲切加工等方法形成第1插棒62,又可以利用光刻技术(Photolithography)形成第1插棒62。如果使用的原材料不是导电性材料,则也可以在外形上成型的,成为第1插棒之前的状态下利用电镀或涂布方法使其附着导电性材料,做成第1插棒62。下述第2插棒63的形成方法也与第1插棒62的形成方法相同。
[0109]第1插棒62,如图11所示,大概分为结合部66和弹簧承受部67以及接触片68。第1插棒62的长度在组装为电连接装置11时,大致与从配线基板15的接触垫22到上侧外壳17的上表面的高度尺寸相等(参照图5(A))。
[0110]结合部66是在第1插棒62与两个第2插棒63相互结合时直接相互重叠,使第1插棒62与第2插棒63电接触用部分。结合部66形成为长板状,能够以大面积与第2插棒63实现稳定的接触。结合部66的部分可分为结合杆部69、前端插入部70、以及防脱部71。
[0111]结合杆部69是支承于螺旋弹簧64用的部分,设定为比螺旋弹簧64稍长的尺寸。结合杆部69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螺旋弹簧64的紧贴小径部84的内径大致相同的尺寸。结合杆部69的截面的4个角落部分与螺旋弹簧64的紧贴小径部84的内径部接触。螺旋弹簧64的紧贴小径部84的内径部的圆形形状与结合杆部69的外接圆一致或稍小,以紧贴小径部84将结合杆部69稍微禁固的状态加以组装(参照图9、图10)。
[0112]前端插入部70是组装时引导结合杆部69插入螺旋弹簧64内用的部分。前端插入部70形成于结合杆部69的前端部(图11中的上端部)。前端插入部70具有平缓弯曲的倾斜面,在插入方向上不会形成阻碍,能够容易地插入螺旋弹簧64内。前端插入部70在组装时位于两个第2插棒63的接触片77之间,具有使接触片77的突起77A的间隔稳定的作用。接触片77的突起77A的间隔,由前端插入部70的厚度、从而也是由结合部66的厚度规定,结合部66的厚度尺寸是考虑接触片77的突起77A的间隔决定的。
[0113]防脱部71是前端插入部70插入螺旋弹簧64内时防止前端插入部70从螺旋弹簧64中脱出用的部分。防脱部71形成于与弹簧承受部67相反的端部。防脱部71通过使前端插入部70的基端部向两侧突起形成。向两侧突起的防脱部71的宽度设定为比螺旋弹簧64的端部的紧贴小径部84的内径稍微超出(参照图9)。
[0114]弹簧承受部67是用于承受螺旋弹簧64的部分。弹簧承受部67是设置于结合部66与接触片68的边界部分的阶梯部。与结合部66的宽度相比,接触片68宽度做得较大,其边界的阶梯部成了弹簧承受部67。螺旋弹簧64的端部的紧贴小径部84与弹簧承受部67抵接。借助于螺旋弹簧64的弹力,将第1插棒62作为电触头22的要素加以支承,并允许其多少有些上下移动。
[0115]接触片68是与该电触头20的第1接触对象(配线基板15的接触垫22)接触形成电连接用的部分。接触片68与结合部66的基端侧(图11的下侧)连成一体设置。接触片68由具有比下侧外壳16的第1支承孔16A及上侧外壳17的第2支承孔17A的内径小的宽度尺寸的大致为矩形的矩形板部和贯通下侧外壳16的下侧承受部16B的,比与矩形板部相连的,比矩形板部宽度小的前端部形成。接触片68的前端部形成为能够与平坦面状的配线基板15的接触垫22稳定接触的曲线状。接触片68在矩形板部与前端部的边界上形成下侧支承肩部73。下侧支承肩部73卡在下侧外壳16的下侧承受部16B上,使得接触片68不会从第1支承孔16A脱落。在下侧支承肩部73卡在下侧外壳16的下侧承受部16B上的状态下,接触片68的端部(图5、图9的下端部)从第1支承孔16A向下方突出。
[0116]第2插棒63是与第1插棒62协同动作,使两个接触对象间、即第1接触对象(配线基板15的接触垫22)与第2接触对象(凸点电极13)间电气导通用的板状插棒。第2插棒63将第2接触对象(凸点电极13)作为直接接触对象。
[0117]第2插棒63,如图12(A)所示,大概可分为结合部75、弹簧承受部76、以及接触片77。在这里,图12(A)表示第2插棒63本身,而图12⑶和(C)表示第2插棒63的变形例。
[0118]两个第2插棒63夹着第1插棒62,在该状态下借助于螺旋弹簧64组装,构成该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以两个第2插棒63的结合部75对置的状态,将第1插棒62的结合部63夹入。在一个第1插棒62与两个第2插棒63电气连接的状态,各插棒62、63与接触垫22和凸点电极13分别接触,使接触垫22和凸点电极13间电气导通。
[0119]两个第2插棒63具有相同的形状。使具有相同形状的第2插棒63对置,构成该重视信号波形的电触头20,这样能够实现与第2接触对象(凸点电极13)的良好接触。两个第2插棒63即使是在第1插棒62的挟持状态下也能够分别相互独立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