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6623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内外端子间接触压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技术中,已知有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由外连接器和内连接器组成,该外连接器具有外罩和插装于该外罩内的外端子,该内连接器具有内罩和插装于该内罩内的内端子,上述内连接器具有从上述内罩的内壁突出并与上述内端子卡合的弹性臂(长杆),上述内端子具有筒状的插口部、设于该插口部的筒壁部的弹性臂卡合用孔、仅一端侧由上述插口部的筒壁部支撑并设于上述插口部内的弹性接触片,上述内端子利用上述弹性臂卡合用孔使上述弹性臂与上述插口部的筒壁部卡合,从而以可拆下的方式固定于上述内罩内。当上述外连接器与上述内连接器嵌合时,通过在上述内端子的上述插口部内插入上述外端子,从而使上述弹性接触片进行位移并带有接触压地与上述外端子接触,以实现上述外端子与上述内端子的电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18198号公报
[0004]在上述的以往连接器中,仅利用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来得到内外端子间接触压,为了得到较大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若增大弹性接触片的位移量来增大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则与此伴随地,施加于弹性接触片的根部的应力也增大,所以弹性接触片的根部的应力超过它的极限,弹性接触片发生塑性变形而无法恢复原状,无法得到弹性接触片的期望的接触压的危险性升高。简言之,存在发生弹性接触片的弹力减弱的现象,从而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减小的危险性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得到较大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并且难以发生弹性接触片的弹力减弱。
[0006]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一种连接器,具有外连接器和内连接器,该外连接器具有外罩和插装于该外罩内的外端子,该内连接器具有内罩和插装于该内罩内的内端子,所述内连接器具有从所述内罩的内壁突出并与所述内端子相卡合的弹性臂,所述内端子具有筒状的插口部、设于该插口部的筒壁部的弹性臂卡合用孔、弹性接触片,该弹性接触片设于所述插口部内且该弹性接触片的仅一端侧被所述插口部的筒壁部支撑,通过弹性臂卡合用孔使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插口部的筒壁部相卡合,从而所述内端子以能够插下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内罩内,在已将所述外连接器与所述内连接器相嵌合时,所述外端子插入所述内端子的所述插口部内,从而使所述弹性接触片进行位移并具有接触压地与所述外端子接触,来将所述外端子与所述内端子电连接,所述内端子具有弹性壁部,该弹性壁部为所述插口部的筒壁部的一部分,该弹性壁部被已进行位移的所述弹性接触片向外侧按压并进行位移,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插口部的所述弹性壁部侧,以使被已进行位移的所述弹性壁部向外侧按压并进行位移,通过已进行位移的所述弹性壁部以及所述弹性臂按压已进行位移的所述弹性接触片,来增大所述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
[0007]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连接器,由于内端子具有弹性壁部,该弹性壁部为插口部的筒壁部的一部分,该弹性壁部被已进行位移的弹性接触片向外侧按压并进行位移,弹性臂设于插口部的弹性壁部侧,以使被已进行位移的弹性壁部向外侧按压并进行位移,通过已进行位移的弹性壁部以及弹性臂按压已进行位移的弹性接触片,增大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所以通过弹性接触片、弹性壁部以及弹性臂产生内外端子间接触压。即,由于比弹性接触片单独产生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更大,而且增大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所以,例如内端子具有辅助弹性片,该辅助弹性片设于插口部内,一端侧被插口部的筒壁部支撑,且该辅助弹性片被已进行位移的弹性接触片向外侧按压并进行位移。通过已进行位移的辅助弹性片按压已进行位移的弹性接触片。当采用这样的结构时,得到比利用弹性接触片和辅助弹性片产生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力更大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力。而且,由于为了得到如此大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力,可以不增大弹性接触片的位移量,所以难以发生弹性接触片的弹力减弱的现象。
[0008]技术方案2记载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连接器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壁部相卡合。
[0009]技术方案2记载的连接器,弹性壁部为与内罩侧的弹性臂相卡合的内端子侧的卡合部,随着弹性壁部的位移,弹性臂也发生同样的位移,两者的位置关系在位移前和位移后不变。因此,即使弹性臂向作为从内端子脱离的方向的外侧进行位移,即使按压弹性接触片(增大弹性接触片的接触压)也不会从内端子脱离,来维持内端子的固定(防止拔出)。
[0010]技术方案3记载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连接器中,所述外罩形成有弹性臂按压部,在已将所述外连接器与所述内连接器嵌合时,该弹性臂按压部插入弹性臂后退空间,在该弹性臂按压部与内侧的所述弹性臂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所述弹性臂后退空间形成于所述内罩内的所述弹性臂的外侧,用于使所述弹性臂进行位移到从所述弹性壁部脱离的位置,所述弹性臂在被已进行位移的所述弹性壁部向外侧按压并在所述间隙中进行位移,之后所述弹性臂与所述弹性臂按压部相抵接。
[0011]技术方案3记载的连接器,若处于非嵌合状态,则在弹性臂的外侧存在弹性臂后退空间,当根据修理等需要将内端子从内罩拆下时,弹性臂在弹性臂后退空间中可以进行位移到脱离内端子的位置。另一方面,若处于嵌合状态,则在弹性臂的外侧隔着规定的间隙存在弹性臂按压部。弹性臂被已进行位移的弹性壁部向外侧按压,在间隙中进行位移。然后,弹性臂与弹性臂按压部相抵接,并不再向外侧进行位移。因此,内端子的固定强度不会降低。
[0012]以上,在发明的连接器中,弹性壁部为内端子中的插口部的筒壁部的一部分,弹性臂为了将内端子以可拆下的方式固定于内罩,从内罩的内壁突出并与内端子相卡合。通过使用该弹性壁部和弹性臂,可以提供得到较大的内外端子间接触压,并且难以发生弹性接触片的弹力减弱的现象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14]图2是示出外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15]图3是示出外端子的立体图。
[0016]图4是说明外连接器的组装的立体图。
[0017]图5是示出内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0018]图6是示出内端子的立体图。
[0019]图7是内端子的立体剖视图。
[0020]图8A是插口部的正面剖视图,图8B是插口部的后部剖视图。
[0021]图9是说明内连接器的组装的立体图。
[0022]图10是示出内外端子间接触压生成流程的第一(初始)工序的局部放大侧面剖视图。
[0023]图11是示出内外端子间接触压生成流程的第二工序的局部放大侧面剖视图。
[0024]图12是示出内外端子间接触压生成流程的第三工序的局部放大侧面剖视图。
[0025]图13是示出内外端子间接触压生成流程的第四(最终)工序的局部放大侧面剖视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7]C1外连接器
[0028]C2内连接器
[0029]10 外罩
[0030]18弹性臂按压部
[0031]20外端子
[0032]30 内罩
[0033]33弹性臂
[0034]40内端子
[0035]45 插口部
[0036]43弹性壁部
[0037]46弹性接触片
[0038]48弹性臂卡合用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0040]<整体结构>
[0041]如图1所示,连接器由外连接器C1和内连接器C2,外连接器C1具有外罩10和插装于该外罩10内的外端子20,内连接器C2具有内罩30和插装于该内罩30内的内端子40。
[0042]<外连接器>
[0043]如图2所示,外罩10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材料成形而成,一体地具有基部11、从基部11的前端部向外侧伸出的方形的凸缘部12、从凸缘部12的外侧部向前方突出的方形的罩部13。在外连接器C1与内连接器C2嵌合时,基部11的前表面与内罩30的前表面彼此相向。罩部13与外罩30的外侧嵌合,在基部11上形成有能够从后方插入外端子20的端子容置部14。该端子容置部14由贯通基部11的前后表面的孔组成,并与罩部13内连通。在端子容置部14内的前端部形成从端子容置部14的两侧壁部向内侧突出的一对端子插入挡块15。在端子容置部14内形成有弹性臂16,弹性臂16用于将外端子20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固定于外罩10。该弹性臂16从端子容置部14的上壁部突出后弯曲,在端子容置部14内的前半上部向前方延伸,该弹性臂16的顶端侧由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发生弹性位移的悬臂梁构成,在其顶端侧下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