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6629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而连接的接口部,通过借助于该接口部的与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将来自其他基板的电缆或者其他电子设备的电缆与被装配的基板连接,特别地,涉及装配于基板端部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设置于电子设备的基板的连接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已知将与对方连接器嵌合的接口部从基板的端面延伸出,并通过焊锡安装在基板的电气连接器。
[0003]另外,作为连接器已知如下的连接器,即:在将连接器装配在基板(具体为装配面)时,使连接器主体比基板高的支脚部的通孔回流焊类型的连接器。支脚部能够在连接器与基板之间设置间隙,由此,防止回流焊时的焊料上升,实现接合部分的可洗涤性的提尚ο
[0004]装配在基板端部的连接器中,其接口部成为从基板侧超出的形状。由此,在将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端部的情况下,例如,在焊接时的回流焊之前的状态下,根据连接器的重心位置,容易变得不稳定,有可能连接器从基板的端部落下,或者从规定的位置错开等。由此,存在产生装配连接器时的作业性降低或接合不良等的问题。
[0005]因此,以往当在要将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端部时,以尽可能地使连接器的重心位于基板侧的方式进行配置,而在使其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回流焊,由此,进行焊接而进行装配。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近年来,对于装配在基板端部的连接器,从所搭载的电子部件的小型化的观点考虑,希望具有如下的构造,即,减小向基板装配的装配区域,特别地,对于在前端侧具有保持与对方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锁定功能的连接器,从基板的端面超出的长度、即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前端为止的长度,比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后端部为止的长度长。
[0010]这样出现如下的要求:即使对于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前端为止的长度较长,且从基板的端面到连接器的后端部为止的长度被限制的平衡较差的状态下的构造,也希望尽可能地使重心位于基板的区域内而在使连接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回流焊。
[0011]另外,存在如下的要求:对于在容纳与对方连接器电连接的端子的连接器的一侧面设置其他端子的连接部,而装配在基板上的结构,即使在从与装配面相对一侧观察的宽度方向上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希望能够以使重心位置成为适合的位置的方式保持连接器。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在稳定地保持的状态下装配在基板的端部的连接器。
[0013]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个形态采用以下的结构,即具备:连接器主体,具有与基板的装配面相对的安装面,并被装配在所述装配面;以及连接部,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突出而设置,且从所述装配面的端面延伸,并与对方连接器连接,具备第一支脚部、第二支脚部以及第三支脚部,该第一支脚部、第二支脚部以及第三支脚部从所述安装面突出地设置,且与所述装配面抵接,并在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装配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支脚部及所述第二支脚部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的比所述第三支脚部更靠所述基板的端面侧的位置,所述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以及所述第三支脚部在所述安装面被设置成,从所述装配面侧观察时,连接器自身的重心位于将所述第一支脚部、所述第二支脚部以及所述第三支脚的中心连结的区域内。
[0015]发明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在稳定地保持的状态下装配在基板的端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8]图2是上述连接器的正视图。
[0019]图3是上述连接器的后视图。
[0020]图4是上述连接器的仰视图。
[0021]图5是上述连接器的右视图。
[0022]图6是上述连接器的左视图。
[0023]图7是图2中的I1-1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0024]图8是图2中的II1-1I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0025]图9是表示上述连接器的锤部的图。
[0026]图10是表示上述连接器的基板上的支脚部与重心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图。
[0027]图11是表示上述连接器的基板上的支脚部与重心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图。
[0028]符号说明
[0029]20 基板
[0030]21装配面
[0031]22基板的端面
[0032]100连接器
[0033]102连接器主体
[0034]103 切口部
[0035]104接口部(连接部)
[0036]105底面(安装面)
[0037]110外部壳体
[0038]112第一嵌合部
[0039]112a 第一开口部
[0040]114第二嵌合部
[0041]114a 第二开口部
[0042]120 外壳
[0043]122筒状部
[0044]130 第一端子
[0045]132、152 后端部
[0046]140内部壳体
[0047]150 第二端子
[0048]170支脚部
[0049]171、172前端侧支脚部
[0050]173、174后端侧支脚部
[0051]180 锤部
[0052]181上面部
[0053]182、183 侧面部
[0054]184 钩
[0055]221、222、224 通孔
[0056]E1、E2三角形状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5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8]图1是表示将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装配在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该连接器的正视图,图3是该连接器的后视图,图4是连接器的仰视图。另外,图5是该连接器的右视图,图6是该连接器的左视图。此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说明连接器的各部的结构及动作而使用的表示前端(前)、后、左、右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性的而是相对性的,在连接器的各部为如图所示的姿势的情况下是适当的,但是,在其姿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姿势的变化进行变更来进行解释。这里,将与对方连接器连接一侧的方向称为前端(前)侧,将相对于前端为相反一侧的方向的端部称为后端,将与装配面相对的面设为底面,来规定其他方向而进行说明。
[0059]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是数据传输用连接器,作为设备间的高速传输用连接器而使用,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装配在基板的端部的连接器,也可以适用于任何连接器。
[0060]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具有:装配在基板20端部的装配面21的连接器主体102 (参照图4及图5);以及从连接器主体102延伸,且与对方连接器嵌合而连接的接口部(连接部)104 (参照图4和图5)。
[0061]如图3?图6所示,连接器100成为将连接器主体102的底面侧切出切口而设置了切口部103的形状。将连接器主体102安装在位于该切口部103的基板的端部。由此,连接器100成为在使接口部104从基板20的端面22突出的状态下,被装配在基板20的状
??τ ο
[0062]通过使与其他电缆或者其他基板连接的对方连接器的接口部进行嵌合,来将接口部104与对方连接器电连接。从基板20的端面22突出地配置接口部104。
[0063]如图2所示,接口部104具有:具有向正面侧(前端侧)开口的第一开口部112a的第一嵌合部112 ;和具有第二开口部114a的第二嵌合部114。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构成为,利用这两个地方的两种不同的第一及第二嵌合部112、114分别与对方连接器的接口部中对应的各部进行电连接。
[0064]将第一嵌合部112与第二嵌合部114在连接器100的左右方向(与装配面21平行,且沿端面22的方向、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上排列配置。由此,接口部104在宽度方向上为非对称形状,作为连接器100自身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
[0065]第一嵌合部112及第二嵌合部114利用外部壳体110,使第一开口部112a与第二开口部114a彼此相邻而开口。对于第一开口部112a的内周面,在与对方连接器连接的连接方向上延伸的内周面形成有与作为连接对象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形状对应的键槽。第一嵌合部112由于将内周面的形状形成为与连接对象的对方连接器的嵌合部分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能够仅与具有特定的嵌合部分的形状的对方连接器进行嵌合。
[0066]第一嵌合部112具备外部壳体110、被外部壳体110覆盖的筒状部122、设置在筒状部122内且与对方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的第一端子130。
[0067]图7是图2中的I1-1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0068]如图7所示,筒状部122与外壳120的前端部一体连接,该外壳120的前端侧部分被外部壳体110覆盖。
[0069]筒状部122配置为,与内部的第一端子130 —起在外部壳体110的第一开口部112a内面临正面侧(前端侧)。
[0070]通过对具有导电性的板材、在此为金属板进行加工来构成筒状部122以及与筒状部122 —体的外壳120。
[0071]外壳120形成为在底面侧开口的箱状,对固定了第一端子130的内部壳体140进行覆盖。在正面侧的壁部,外壳120以使彼此的内部空间连续的方式将筒状部122连接。此外,外壳120与锤部180、和内部壳体140 —起构成了连接器主体102的主要部分。如图4所示,在外壳120的下端形成有空出规定间隔而向下方突出的四个支脚部121。以将配置在第一开口部112a (参照图2)的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132包围的方式配置支脚部121。将支脚部121插入到与基板20对应而形成的通孔224(参照图11),通过焊锡固定为接地。
[0072]内部壳体140由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在此为树脂构成,如图4、5及图7所示,使与基板20连接的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连接端)132从底面向下方突出。将从内部壳体140的底面突出的第一端子130的后端部132在基板20插入到对应形成的通孔221 (参照图11),并进行焊锡接合。
[0073]另外,除了第一端子130以外,该连接器100还具备第二端子150,第二端子150配置在第二开口部114a内。
[0074]图8是图2中的II1-1II线箭头方向视部分剖面图。
[0075]如图2及图8所示,第二端子150中,将成为接点部分的前端侧部分在第二嵌合部114的第二开口部114a内沿嵌合方向配置。第二端子150的前端侧部分与第一开口部112a内的第一端子130(前端侧部分)并行而配置。
[0076]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