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以及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80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沟道长度越长,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流越小,上述方式使得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开态)电流与截止(关态)电流的比值变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所引起的漏电问题,提高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性能,增加其稳定性。
[0051]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双栅极薄膜晶体管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52]本实施例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基板110、依次层叠设置于第一基板110上的第一金属层120、栅极绝缘层130、半导体层140、刻蚀阻挡层150、第二金属层160、绝缘保护层170以及第三金属层180。第一金属层120为第一栅极,第三金属层180为第二栅极,且第一栅极在内部通过过孔连接第二栅极。第二金属层160包括漏极161、独立电极162以及源极16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161定义为源极,将163定义为漏极。
[0053]如图2所示,第一栅极120部分覆盖第一基板110。其中,第一基板110可以为玻璃基板或石英基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其他基板,在此不做限定。
[0054]栅极绝缘层130完全覆盖第一栅极120以及第一基板110。半导体层140设置于栅极绝缘层130与第一栅极120重合的区域。半导体层140与栅极绝缘层130重合的区域大于或等于栅极绝缘层130与第一栅极120重合的区域。
[0055]刻蚀阻挡层150覆盖栅极绝缘层130以及半导体层140,且在刻蚀阻挡层150覆盖在半导体层140的区域开设有三个开口区域,使对应三个开口区域的半导体层140未被刻蚀阻挡层150覆盖。其中,三个开口区域被第二金属层160覆盖。
[0056]第二金属层160对应未被刻蚀阻挡层150覆盖的半导体层140,被依次分割为一漏极161、一独立电极162以及一源极163,在漏极160和独立电极162之间形成第一沟道,在独立电极162和源极163之间形成第二沟道,使对应第一沟道和第二沟道的刻蚀阻挡层暴
Mo
[0057]其中,第二金属层160在半导体层140的三个开口区域形成一漏极161、一独立电极162以及一源极163。在漏极160和独立电极162之间形成的第一沟道的长度为LI,在独立电极162和源极163之间形成的第二沟道的长度为L2,第一沟道和第二沟道之间的长度为L3 (独立电极对应的截面长度为L3)。
[0058]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180设置于绝缘保护层170与第一金属层(第一栅极)120重合的区域。第三金属层180的截面积可以小于第一金属层120的截面积。
[0059]进一步地,绝缘保护层170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硅S1或/和氮化硅SiN,此处不作限制。
[0060]进一步地,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180至少覆盖第一沟道以及第二沟道。S卩,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180至少能够完全覆盖第一沟道和第二沟道。
[0061]当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导通时,源极163与漏极161通过半导体层140建立连接,源极163与漏极161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为第一沟道和第二沟道所对应的长度之和。S卩,当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导通时,由于独立电极162也导电,源极163与漏极161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为LI和L2之和。
[0062]当双栅极薄膜晶体管截止时,源极163与漏极161断开连接,源极163与漏极161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为第一沟道和第二沟道各自所对应的长度、第一沟道与第二沟道之间的距离三者的总和。即,当双栅极薄膜晶体管截止时,源极163与漏极161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为L1、L2、L3三者的总和。
[0063]由于沟道长度越长,通过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流越小,通过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增加一个独立电极使得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开态)电流与截止(关态)电流的比值变大。
[006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沟道的长度L1、第二沟道的长度L2以及第一沟道与第二沟道之间的距离L3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0065]上述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增加一独立电极,使得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在导通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小于截止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由于沟道长度越长,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流越小,上述方式使得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开态)电流与截止(关态)电流的比值变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所引起的漏电问题,提高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性能,增加其稳定性。
[0066]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280。
[0067]本实施例的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280被刻蚀掉第一区域,被刻蚀的第一区域相对于半导体层140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独立电极162覆盖在半导体层140上的截面积,以使第二栅极280能够完全覆盖第一沟道和第二沟道。
[0068]具体的,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280被刻蚀掉第一区域,第一区域将第三金属层(第二栅极)280分隔成两部分。第二栅极280被第一区域分割形成的两部分至少能够分别覆盖第一沟道以及第二沟道。
[0069]其中,第一区域能够使得第二栅极280与独立电极162相互无重叠区域或较小的重叠区域,有效减少第二栅极280与独立电极162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
[0070]上述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增加一独立电极,使得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在导通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小于截止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由于沟道长度越长,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流越小,上述方式使得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导通(开态)电流与截止(关态)电流的比值变大,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所引起的漏电问题,提高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性能,增加其稳定性。
[0071]并且,第二栅极的设置方式能够减少第二栅极280与独立电极162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进一步提高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性能。
[0072]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图未示),该阵列基板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
[0073]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图未示),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夹持在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下基板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
[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栅极、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以及刻蚀阻挡层;其中,在所述刻蚀阻挡层覆盖所述半导体层的区域开设有三个开口区域,使对应所述三个开口区域的半导体层暴露; 在对应暴露的所述半导体层上依次形成一漏极、一独立电极以及一源极;其中,在所述漏极和所述独立电极之间形成第一沟道,在所述独立电极和所述源极之间形成第二沟道,使对应所述第一沟道和所述第二沟道的所述刻蚀阻挡层暴露; 在暴露的所述刻蚀阻挡层以及所述漏电极、所述源电极、所述独立电极的表面形成绝缘保护层;以及 在所述绝缘保护层上相对所述第一栅极的区域形成第二栅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沟道以及所述第二沟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被刻蚀第一区域,所述被刻蚀的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半导体层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独立电极的截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暴露的所述刻蚀阻挡层以及所述漏电极、所述源电极、所述独立电极的表面形成绝缘保护层的步骤具体为: 在所述刻蚀阻挡层以及所述漏极、所述源极以及所述独立电极的表面溅镀氧化硅S1或/和氮化娃SiN形成所述绝缘保护。5.一种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基板、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金属层、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刻蚀阻挡层、第二金属层、绝缘保护层以及第三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为第一栅极,所述第三金属层为第二栅极,且所述第一栅极连接所述第二栅极; 其中,在所述刻蚀阻挡层覆盖在所述半导体层的区域开设有三个开口区域,使对应所述三个开口区域的半导体层未被所述刻蚀阻挡层覆盖; 所述第二金属层对应未被所述刻蚀阻挡层覆盖的所述半导体层,被依次分割为一漏极、一独立电极以及一源极,在所述漏极和所述独立电极之间形成第一沟道,在所述独立电极和所述源极之间形成第二沟道,使对应所述第一沟道和所述第二沟道的所述刻蚀阻挡层暴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至少覆盖所述第一沟道以及所述第二沟道。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被刻蚀第一区域,所述被刻蚀的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半导体层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独立电极的截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层包括氧化硅S1或/和氮化硅SiN。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导通时,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为所述第一沟道和所述第二沟道所对应的长度之和; 当所述双栅极薄膜晶体管截止时,所述源极与所述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为所述第一沟道和所述第二沟道各自所对应的长度、第一沟道与所述第二沟道之间的距离之和。10.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双栅极薄膜晶体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栅极薄膜晶体管及其的制作方法、阵列基板。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栅极、栅极绝缘层、半导体层以及刻蚀阻挡层;在对应暴露的所述半导体层上依次形成一漏极、一独立电极以及一源极;在暴露的所述刻蚀阻挡层以及所述漏电极、所述源电极、所述独立电极的表面形成绝缘保护层;以及在所述绝缘保护层上相对所述第一栅极的区域形成第二栅极。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光罩的前提下,有效改善由于源极和漏极之间的有效沟道长度所引起的漏电问题,提高双栅极薄膜晶体管的电性能,增加其稳定性,简化制造工艺,节省成本。
【IPC分类】H01L27/12, H01L21/336, H01L29/786
【公开号】CN105336746
【申请号】CN201510695462
【发明人】张合静
【申请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