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3298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备:第一壳体(连接器壳体),具有可供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插入的腔体(第一腔体);橡胶塞,安装于第一壳体,在与腔体连通的位置具有多个电线插入孔,多个电线插入孔在端子配件通过后可供电线液密地插入;以及第二壳体(对方连接器壳体),可与第一壳体嵌合。第一壳体由外壳体和具有腔体的内壳体构成,橡胶塞以被夹在内壳体的后表面与外壳体的前表面之间的状态被收纳。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352号公报
[0006]另外,在端子配件通过橡胶塞的密封孔时,存在着因端子配件的边缘部分与橡胶塞接触而橡胶塞受损的可能性,因此为了避免该情况,要求密封孔的孔径大至一定程度。然而,密封孔的孔径增大的话,与插入该密封孔的电线的紧贴性降低,存在着防水性变差的危险。因此,需要严格地进行密封孔的孔径的尺寸管理,存在着尺寸管理较难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能够良好地确保防水性。
[0008]本发明的连接器具备:第一壳体,具有多个能够供与电线的端部连接的端子配件插入的腔体,并且具有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孔;橡胶塞,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在与所述腔体连通的位置具有多个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在所述端子配件通过后能够供所述电线液密地插入;以及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嵌合,具有扭曲防止部,通过在嵌合时插通所述通孔,而限制所述第二壳体限制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以倾斜姿势嵌合,所述橡胶塞在与所述通孔连通的位置具有插入孔,在所述嵌合时插通所述通孔的所述扭曲防止部的末端部插入该插入孔并使该插入孔扩张,在该扩张时向所述密封孔侧施加朝向提高与所述电线的紧贴性的方向的压缩力。
[0009]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嵌合前的状态下,扭曲防止部的末端部不插入橡胶塞的插入孔,不对密封孔侧施加压缩力,因此通过将密封孔的孔径设定得比较大,能够减小通过密封孔的端子配件与橡胶塞的滑动阻力,能够避免橡胶塞受损的情况。
[0010]另一方面,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嵌合时,扭曲防止部的末端部插入橡胶塞的插入孔,插入孔被扩张,通过该扩张的插入孔向密封孔侧施加提高与电线的紧贴性的方向的压缩力,因此提高了橡胶塞与电线的紧贴性,能够良好地确保防水性。
[0011]特别地,在本发明的情况下,扭曲防止部兼具原本的扭曲防止功能和确保防水性的功能,因此无需另行设置用于确保防水性的结构,能够使整体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避免变得大型。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的连接器中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彼此正确嵌合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3]图2是示出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嵌合过程中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4]图3是第二壳体的主视图。
[0015]图4是第二壳体的侧视图。
[0016]图5是第一壳体的后视图。
[0017]图6是第一壳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9]还具备后保持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能够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在前后方向夹持保持所述橡胶塞,在所述嵌合时所述扭曲防止部的末端成为由所述后保持器的壁面覆盖的状态。因此,即使是存在橡胶塞贯通插入孔的情况,也能够确保防水性。
[0020]在所述橡胶塞以包围所述插入孔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有多个所述密封孔。这样的话,在插入孔由扭曲防止部扩张时,向多个密封孔侧大致均等地传递压缩力,能够稳定地维持插入各密封孔的电线周围的防水性。
[0021]〈实施例〉
[0022]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能够相互嵌合的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50 ;以及组装于第一壳体10的统一型的橡胶塞80。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前后方向上,以嵌合开始时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彼此相对的面侧作为前侧,在上下方向上,以各图为基准。而且,宽度方向指的是图3、图5和图6的左右方向。
[0023]第二壳体5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4和图5所示,具有向前方突出的筒状的罩部51。如图1和图2所示,在罩部51的进深壁前后贯通地设有多个装配孔52,所述装配孔52通过压入能够装配销状的阳端子配件60。各装配孔52在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多个并列地配置。阳端子配件60整体呈大致L字形,具有:水平部61,贯通装配孔52并突出到罩部51内并且被引出到罩部51的后方;以及垂直部62,从水平部61的后端向下方延伸。垂直部62的下端部插入印刷电路基板100的连接孔101并电连接。
[0024]如图3和图4所示,在罩部51的周壁的上下表面,在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突出设置有大致圆柱状的一对凸轮从动件53。而且,在罩部51的进深壁的前表面,在从罩部51的上下方向中央稍稍向下方偏心的位置,向前方突出设置有扭曲防止部54。扭曲防止部54呈矩形的平板状,沿宽度方向配置。如图4所示,扭曲防止部54的前端部相对于罩部51的前端向前方突出配置。并且,如图3所示,各装配孔52以在整周范围包围扭曲防止部54周围的方式散布配置。另外,罩部51横向排列且成对地连续设置,不过为了方便,仅图示出两个罩部51的一方的罩部51。
[0025]第一壳体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6所示,具有块状的壳体主体11和包围在壳体主体11的周围的筒状的嵌合筒部12。如图2所不,在嵌合筒部12和壳体主体11之间,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嵌合时罩部51进入的嵌合空间13向前方敞开。在嵌合筒部12的上下表面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部突出设置有大致圆柱状的一对支轴14 (参照图1和图2)。在两个支轴1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杠杆70。
[0026]杠杆7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5所示,整体呈门型框状,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操作部71、以及从操作部71的上下两端彼此大致平行地突出的一对臂部72。如图1和图2所示,在臂部72设有轴承部73。杠杆70以从后方跨过第一壳体10的方式安装,在两个臂部72的轴承部73,通过嵌合对应的支轴14,能够以支轴14为中心向初始位置(参照图1、图5和图6)和嵌合位置(参照图2)转动。而且,在臂部72设有凸轮槽74。当杠杆70处于初始位置时,凸轮槽74的入口向前方敞开,通过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浅嵌合,凸轮从动件53进入凸轮槽74的入口(参照图2)。当杠杆70从初始位置朝向嵌合位置转动时,凸轮从动件53在凸轮槽74的槽面滑动而在杠杆70和第二壳体50之间产生凸轮作用,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以低嵌合力进行嵌合。接着,当杠杆70达到嵌合位置时,凸轮从动件53移至凸轮槽74的进深端侧,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被保持在正确嵌合状态(参照图1)。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外周面在整周范围设有台阶状的台阶部15。壳体主体11的外周面中比台阶部15靠前侧的部分相对于后侧的部分低一级地配置,在台阶部15的前方嵌接密封环90。如图1所示,在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的正确嵌合时,在壳体主体11的外周面与罩部51的内周面之间弹性地夹持密封环90,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之间被液密地保持。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内部,前后贯通地设有可供阴端子配件40插入的多个腔体16。各腔体16在与各装配孔52对应的位置,在宽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多个并列地配置(参照图6)。在各腔体16的内壁下表面向前方突出设置有能够挠曲的伸出部17。如图2所示,伸出部17与正确插入腔体16的阴端子配件40弹性地卡定,起到防止阴端子配件40从腔体16拔出的功能。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阴端子配件40整体呈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态,具有筒状的端子主体41和与端子主体41的后方相连的打开桶状的桶部42。如图1所示,在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50的嵌合时,将相对侧的阳端子配件60的末端部插入端子主体41,由此两个端子配件40、60电连接。在端子主体41的下壁向下方突出设置有卡定突起43。当阴端子配件40正确插入腔体16时,伸出部17与卡定突起43卡定。桶部42通过电线200的端部的压接而连接。
[0030]而且,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内部,在相对于壳体主体11的上下方向中央向下方稍稍偏心的位置前后贯通地设有可供扭曲防止部54插通的通孔18。通孔18形成为可供扭曲防止部54游隙嵌合并插通的横向较长的狭缝状,是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形态。如图6所示,各腔体16以在整周范围包围通孔18周围的方式散布配置。
[0031]而且,如图1和图2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内部,沿宽度方向贯通地设有可供保持器30插入的多个保持器装配孔19。保持器装配孔19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壳体主体11的下表面开口的形态,将各腔体16和通孔18大致直角地连通。正确插入保持器装配孔19的保持器30以能够卡定于阴端子配件40的端子主体41的后端的方式配置,起到保持阴端子配件40不从腔体16拔出的状态的作用。
[003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壳体主体11的后端部,向后方敞开设有橡胶塞收纳室20。橡胶塞80从后方插入橡胶塞收纳室20。橡胶塞80为硅橡胶等橡胶制,呈前后方向薄的垫状,以经由后述的后保持器300防脱固定于橡胶塞收纳室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