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1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82776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Usb3.1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USB 3.1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该规范由英特尔等大公司发起。数据传输速度提升可至速度lOGbps。与现有的USB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USB 3.1包括三种类型Type-A、Type-B及Type-C。较早前USB IF组织公布了 USB 3.1标准规范后,令USB的速度进一步提升至1Gbps外,并且进一步把USB供电能力提升至最高100W,为了迎合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USB IF决定研发全新USB 3.1Type C接口。
[0003]现有USB 3.1Type C线缆连接器中插入组件存在沿前后及左右方向窜动的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SB 3.1线缆连接器,其插入组件不会乱窜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USB 3.1线缆连接器,其包括上金属屏蔽壳体、下金属屏蔽壳体、以及插入组件,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相互扣合在一起且形成一中间收容腔,所述插入组件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插入组件包括设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上表面的上对接端子、安装于电路板下侧面的下对接端子、以及包围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的中间屏蔽壳体,所述上对接端子包括12根导电端子,所述下对接端子包括10根导电端子,其中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均设有通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设有穿设在通孔内用以防止插入组件在收容腔内窜动的卡片。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由于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设有穿设在通孔内用以防止插入组件在收容腔内窜动的卡片,则限制住了插入组件的乱窜动现象。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的前端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上金属屏蔽壳体的上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的后端顶边缘设有先向后水平延伸后向上竖直延伸的两个上卡片,每一上卡片的竖直延伸部插入至对应上孔中,用于将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中间屏蔽壳体卡扣在一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金属屏蔽壳体的前端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下金属屏蔽壳体的下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的后端底边缘设有先向后水平延伸后向下竖直延伸的两个下卡片,每一下卡片的竖直延伸部插入至对应下孔中,用于将下金属屏蔽壳体和中间屏蔽壳体卡扣在一起。
[0011]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与上对接端子嵌入成型为一体的上塑胶,所述上对接端子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八根上对接端子的形状相同。
[0012]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与下对接端子嵌入成型为一体的下塑胶,所述下对接端子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八根下对接端子的形状相同。
[0013]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中间塑胶,所述上对接端子连同上塑胶安装在中间塑胶的上侧,所述下对接端子连同下塑胶安装在中间塑胶的下侧。
[0014]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位于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之间的中间屏蔽片,所述中间屏蔽片安装在中间塑胶上。
[0015]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与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连接的物理及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上对接端子焊接在电路板的顶侧前端,所述下对接端子焊接在电路板的底侧前端。
[0016]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上塑胶与中间屏蔽壳体之间的上屏蔽片。
[0017]进一步地,USB 3.1线缆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下塑胶与中间屏蔽壳体之间的下屏蔽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USB 3.1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USB 3.1线缆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0]图3是图1所示USB 3.1线缆连接器部分分解图。
[0021]图4是图3所示USB 3.1线缆连接器中下对接端子和下塑胶立体图。
[0022]图5是图2所示USB 3.1线缆连接器中插入组件的立体图。
[0023]图6是图1所示USB 3.1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7是图1所示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0025]图8是图2所示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7]如图1至图8所示,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USB 3.1线缆连接器100,其传输数据速率能达到lOGbps。USB 3.1线缆连接器100为符合USB协会的USB 3.1之Type C规格。
[0028]USB 3.1线缆连接器100,其包括上金属屏蔽壳体1、下金属屏蔽壳体3、以及插入组件2。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I和下金属屏蔽壳体3相互扣合在一起且形成一中间收容腔(未标号),所述插入组件2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内。下金属屏蔽壳体3的侧壁设有扣孔32,上金属屏蔽壳体I的侧壁还设有扣入至扣孔32内的凸出钩12。
[0029]所述插入组件2包括设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电路板21、安装于电路板21上表面的上对接端子22、安装于电路板21下侧面的下对接端子23、以及包围上对接端子22和下对接端子23的中间屏蔽壳体24。所述上对接端子22包括12根导电端子,所述下对接端子23包括10根导电端子,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I和下金属屏蔽壳体3均设有通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24设有穿设在通孔内用以防止插入组件2在收容腔内窜动的卡片。
[0030]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I的前端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上金属屏蔽壳体I的上孔11,所述中间屏蔽壳体24的后端顶边缘设有先向后水平延伸后向上竖直延伸的两个上卡片241,每一上卡片241的竖直延伸部插入至对应上孔11中,用于将上金属屏蔽壳体I和中间屏蔽壳体24卡扣在一起。
[0031]所述下金属屏蔽壳体3的前端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下金属屏蔽壳体3的下孔31,所述中间屏蔽壳体24的后端底边缘设有先向后水平延伸后向下竖直延伸的两个下卡片242,每一下卡片242的竖直延伸部插入至对应下孔31中,用于将下金属屏蔽壳体3和中间屏蔽壳体24卡扣在一起。
[0032]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与上对接端子22嵌入成型为一体的上塑胶40,所述上对接端子22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八根上对接端子的形状相同。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与下对接端子23嵌入成型为一体的下塑胶41,所述下对接端子2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八根下对接端子的形状相同。
[0033]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中间塑胶50,所述上对接端子22连同上塑胶40安装在中间塑胶50的上侧,所述下对接端子23连同下塑胶41安装在中间塑胶50的下侧。
[0034]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位于上对接端子22和下对接端子23之间的中间屏蔽片60,所述中间屏蔽片60安装在中间塑胶50上。
[0035]所述上对接端子22焊接在电路板21的顶侧前端,所述下对接端子23焊接在电路板21的底侧前端。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安装在上塑胶40与中间屏蔽壳体24之间的上屏蔽片70。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包括安装在下塑胶41与中间屏蔽壳体24之间的下屏蔽片71。USB 3.1线缆连接器100还安装在中间塑胶50上侧前端的上花边80及安装在中间塑胶50下侧前端的下花边81。
[003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USB 3.1线缆连接器,其包括上金属屏蔽壳体、下金属屏蔽壳体、以及插入组件,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相互扣合在一起且形成一中间收容腔,所述插入组件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插入组件包括设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上表面的上对接端子、安装于电路板下侧面的下对接端子、以及包围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的中间屏蔽壳体,所述上对接端子包括12根导电端子,所述下对接端子包括10根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均设有通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设有穿设在通孔内用以防止插入组件在收容腔内窜动的卡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的前端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上金属屏蔽壳体的上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的后端顶边缘设有先向后水平延伸后向上竖直延伸的两个上卡片,每一上卡片的竖直延伸部插入至对应上孔中,用于将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中间屏蔽壳体卡扣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金属屏蔽壳体的前端设有两个沿上下方向贯穿下金属屏蔽壳体的下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的后端底边缘设有先向后水平延伸后向下竖直延伸的两个下卡片,每一下卡片的竖直延伸部插入至对应下孔中,用于将下金属屏蔽壳体和中间屏蔽壳体卡扣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对接端子嵌入成型为一体的上塑胶,所述上对接端子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八根上对接端子的形状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下对接端子嵌入成型为一体的下塑胶,所述下对接端子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八根下对接端子的形状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塑胶,所述上对接端子连同上塑胶安装在中间塑胶的上侧,所述下对接端子连同下塑胶安装在中间塑胶的下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之间的中间屏蔽片,所述中间屏蔽片安装在中间塑胶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连接的物理及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上对接端子焊接在电路板的顶侧前端,所述下对接端子焊接在电路板的底侧前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上塑胶与中间屏蔽壳体之间的上屏蔽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3.1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下塑胶与中间屏蔽壳体之间的下屏蔽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USB3.1线缆连接器,其包括上金属屏蔽壳体、下金属屏蔽壳体、以及插入组件,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相互扣合在一起且形成一中间收容腔,所述插入组件部分收容于收容腔内,所述插入组件包括设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电路板、安装于电路板上表面的上对接端子、安装于电路板下侧面的下对接端子、以及包围上对接端子和下对接端子的中间屏蔽壳体,所述上对接端子包括12根导电端子,所述下对接端子包括10根导电端子,其中所述上金属屏蔽壳体和下金属屏蔽壳体均设有通孔,所述中间屏蔽壳体设有穿设在通孔内用以防止插入组件在收容腔内窜动的卡片。插入组件不会在收容腔内乱窜动。
【IPC分类】H01R13-502, H01R13-516
【公开号】CN204391378
【申请号】CN201520099540
【发明人】彭易平
【申请人】昆山全方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