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6578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电子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电子卡连接器
[0001] 【技术领域】
[0002]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防反插的电子卡连接器。
[0003] 【【背景技术】】
[0004] 已知的电子卡连接器专利,参照中国台湾发明第TW201405966号专利揭示了一种 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托盘、一绝缘本体、多个设置于绝缘本体的端子及一金属盖。该托 盘包含一呈矩形的基板、一挡壁单元、一定位壁及至少一固持弹片。固持弹片由该挡壁单元 延伸,以压抵于电子卡而将电子卡固持。金属盖罩于绝缘本体且共同定义处一用以插置托 盘的插置空间及一入口。金属盖包含一与绝缘本体相对且相间隔的盖板部及一形成于盖板 部的防反插弹片。该防反插弹片由盖板部往插置空间内并朝远离入口斜向延伸且具有一形 成于末端朝侧向凸伸的止挡部。参照中国台湾新型第TWM321475号专利,涉及一种带导正 防反插装置的记忆卡连接器。该新型的第一导电端子插置固定于座体而悬置在底板的上 方。该盖体包括顶板,且顶板上开设有开孔,于开孔延伸设有导正弹片,而导正弹片包括从 开孔的后端缘延伸形成的弹片本体,再于弹片本体中部的侧缘向下方弯折延伸设有朝向记 忆卡插入方向上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倾斜的导位片。但是,此类设计的防误插机构制程要求 高,易产生偏差,多次插拔后,防误插机构易产生变形,而无法达成防误插的效果。
[0005]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0006]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可保证较好的防误插效果,制 程工艺简单。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 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盖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并形成一收容腔的遮蔽壳体及插设于所述 收容腔内的托盘,所述电子卡连接器具有承托所述托盘的底板,所述托盘具有位于进卡方 向两侧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所述遮蔽壳体在对应所述第一侧部处设有向所述收容腔内 弯折延伸形成的防呆机构,在上下方向上,所述第一侧部上表面到所述底板的距离定义为 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侧部上表面到所述底板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所述防呆机构底部到 所述底板的距离定义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且小于第二距离,令所 述托盘插入时,所述托盘的第一侧部自所述防呆机构下滑动进入收容腔内。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遮蔽壳体上设 置向收容腔内延伸的防呆机构,通过托盘两侧部厚度不一样的特点,令托盘正向能够顺利 插入,反向则被阻挡。结构简单,防反插效果好。
[0010]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卡时的立体组合图。
[0012] 图2是图1取出电子卡和托盘的立体组合图。
[001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去除托盘且取出遮蔽壳体的示意图。
[0014]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去除托盘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15] 图5是图4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001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托盘的示意图。
[0017] 图7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0018]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0019]
[002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将结合附图1至图7介绍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的【具体实施方式】。本 说明书中所涉及方向皆以图1为参考。定义进卡口为后端,远离进卡口一端为前端。定义 一进卡方向及垂直于进卡方向的横断方向。
[0023]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100,用以收容电子卡200,其包 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端子组件2、包覆于绝缘本体1外并形成一收容腔10 的遮蔽壳体3、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的退卡机构4、与绝缘本体1配合作动的托盘5及与侦 测开关6。
[0024] 所述绝缘本体1呈平板状,包括基座11和设于基座右侧的侧座12。所述侧座12 内侧设有收容退卡机构4的第一收容槽13和第二收容槽14。
[0025] 参阅图3至图5所示,所述端子组件2由金属板冲压形成,其包括设于绝缘本体1 内的导电端子21及绕设于所述导电端子21周围的金属带20。所述金属带20固持于所述 绝缘本体1内,具有一竖直延伸的侧板22及露出绝缘本体1两侧的底板23。所述导电端子 21包括翘伸入所述收容腔10内的接触部211、固定于所述基座11上的固定部212及焊接 部 213〇
[0026]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所述遮蔽壳体3与所述金属带20的侧板22卡持接触,具有 顶壁31、位于两侧沿顶壁31向下延伸的侧壁32及位于进卡方向前端的遮挡壁33。所述顶 壁31右侧设有开孔311及冲压成型于所述开孔311前的第一抵持片312。所述第一抵持片 312向下倾斜延伸,前端悬空设置,用以配合锁定托盘5。所述顶壁31左侧设有向下倾斜延 伸且前端悬空的第二抵持片313,用以配合锁定托盘5。所述侧壁32上设有一第三抵持片 321,所述第三抵持片321向收容腔10内延伸且前端悬空,用以配合锁定托盘5。所述遮蔽 壳体3上设有用以防反插的防呆机构30。所述防呆机构30包括自所述侧壁32向所述收容 腔10内弯折延伸的第一挡止部301和自所述顶壁31向收容腔10内弯折延伸的第二挡止 部 302。
[0027] 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退卡机构4包括枢转片41、收容于第一收容槽13内的 推杆42和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4内的锁扣部43。所述枢转片41包括抵接托盘5的推动部 411、与推杆42配合作动的带动部412及设于带动部412上向收容腔10内突出的突出部 413。所述推杆42后端设有钩部421,前端顶部设有卡持槽422。所述推杆42上还设有自 顶端向所述收容腔10内弯折延伸的卡扣片423。通过带动部412抵持于卡持槽422内使 得枢转片41和推杆42能够连动作动。所述锁扣部43为一长杆机构,其包括向所述收容腔 10内凸伸的凸起部431及位于前端的台阶部432。所述卡扣片423搭扣于所述锁扣部43 上端。
[0028] 参阅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所述托盘5包括位于后端的作动部51及承载电 子卡的框型装载部52。所述装载部52前端宽度较后端宽度窄。所述装载部52包括设于 左右两侧的第一侧部53和第二侧部54以及位于前端连接第一侧部53和第二侧部54的前 端部55。所述第二侧部54的上表面与所述前端部55的上表面齐平。参阅图2所示,所述 第一侧部53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侧部54和所述前端部55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侧部54 上表面挖设有第一凹陷部541以收容所述遮蔽壳体3的第一抵持片312。所述第一侧部53 具有设于上表面的第二凹陷部531和设于侧面的第三凹陷部532。所述第二凹陷部531收 容所述遮蔽壳体3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