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374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部分通槽331内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桥梁332,主要保证注塑成型中绝缘材料的流动及对接舌板的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遮蔽效果。
[0025]总体上看,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舌板的第一内表面3122呈前厚后薄结构,所述第二舌板的第二内表面4122呈前薄后厚结构,如此,在组装后第一、第二内表面达成互补配置。第一后基部311设置有容纳第二后基部411的凹陷部316。第二后基部设置有固定柱417,第一后基部311在凹陷部316内进一步设置有收容固定柱417的固定孔317。第一内表面3122的左右周边设置有向第二内表面4122凸出的复数凸缘319,第二舌板412被限制在这些复数凸缘内。如此,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完成组装,形成一个完整的端子座,上述凸缘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对接时对对接舌板的破坏。
[0026]所述第一、二排端子分别包括有信号端子(较短端子,未标号)、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较长端子,未标号)。参图5,所述第二排端子40中的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前末端323G、323P凸伸出第二内表面4122,第一舌板在其第一内表面3122处设置有供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前末端穿过的孔洞315。第二排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的前末端423P穿过孔洞315而抵接遮蔽板33。第二排端子中的电源端子的前末端423P穿过孔洞315而抵接于第一排端子中的电源端子的前末端323P。
[002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包括端子座及包围端子座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座包括彼此堆叠组装的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以及埋设在第一绝缘体内的遮蔽板及第一排端子,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第一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排端子包括埋设在第一舌板且裸露于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所述遮蔽板至少埋设在第一舌板内;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埋设在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排端子,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第二舌板,所述第二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外表面及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排端子包括埋设在第一舌板且裸露于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彼此固定后,第一、第二内表面则彼此抵靠。
[002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定义对接方向为前后方向,比如,本实用新型也适用竖直型的电连接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座,所述端子座包括彼此堆叠组装的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以及埋设在第一绝缘体内的遮蔽板及第一排端子,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第一后基部及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第一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排端子包括裸露地排列在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接触部及延伸出后基部的第一接脚;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埋设在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排端子,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第二舌板,所述第二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外表面及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排端子包括裸露地排列在第二外表面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接脚;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彼此固定后,第一、第二舌板共同形成供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舌板,第一、第二外表面为该对接舌板的两个相对的对接面,第一、第二内表面则彼此抵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模组位于第二端子模组的上方,第一排端子的接脚位于第二排端子的接脚的外侧;所述遮蔽板位于第一、第二接触部之间且具有锁扣侧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在第一内表面处呈部分裸露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板设置有三个左右横向延伸的通槽,所述部分通槽内设置有前后方向延伸的桥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排端子分别包括有信号端子、电源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第二排端子中的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前末端凸伸出第二内表面,第一舌板在其第一内表面处设置有供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前末端穿过的孔洞。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端子中的接地端子的前末端穿过孔洞而抵接遮蔽板;所述第二排端子中的电源端子的前末端穿过孔洞而抵接于第一排端子中的电源端子的前末端。7.如权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舌板的第一内表面呈前厚后薄结构,所述第二舌板的第二内表面呈前薄后厚结构,如此,在组装后第一、第二内表面达成互补配置。8.如权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的左右周边设置有向第二内表面凸出的复数凸缘,所述第二舌板被限制在这些复数凸缘内。9.如权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舌板的第一外表面在临近后基部处设置有第一台阶部,第二舌板的第二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台阶部互补的第二台阶部。10.如权利要求1、2、3、4、5或者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置有第二后基部,所述第二舌板自第二后基部延伸,所述第一后基部设置有容纳第二后基部的凹陷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后基部设置有固定柱,第一后基部在凹陷部内进一步设置有收容固定柱的固定孔。12.—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座及包围端子座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座包括彼此堆叠组装的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以及埋设在第一绝缘体内的遮蔽板及第一排端子,所述第一绝缘体包括向前延伸的第一舌板,第一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外表面及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排端子包括埋设在第一舌板且裸露于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所述遮蔽板至少埋设在第一舌板内;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埋设在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排端子,所述第二绝缘体包括第二舌板,所述第二舌板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二外表面及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排端子包括埋设在第一舌板且裸露于第一外表面的第一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彼此固定后,第一、第二内表面则彼此抵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端子座包括彼此堆叠组装的第一端子模组及第二端子模组,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以及埋设在第一绝缘体内的遮蔽板及第一排端子,第一排端子包括裸露地排列在第一舌板外表面的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模组包括第二绝缘体及埋设在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排端子,第二排端子包括裸露地排列在第二舌板外表面的第二接触部。第一、第二端子模组彼此固定后,第一、第二舌板共同形成供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舌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遮蔽板埋设在第一端子模组,第一、第二端子的接触部埋设在第一、第二舌板内,可以有效简化端子座的组装,同时也能保证良好的对接。
【IPC分类】H01R13/40, H01R13/648
【公开号】CN204947157
【申请号】CN201520482848
【发明人】郑志丕, 王全, 晏升福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