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折边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66771阅读:来源:国知局
12之间并与后夹紧气缸28的活塞杆固定,后夹紧气缸28能够驱使后平移件24滑动靠近或远离定位座20。前平移件23与后平移件24的上端均露出于盖板11之上。两前夹紧柱25分别固定于前平移件23的两端,两后夹紧柱26分别固定于后平移件24的两端。两前夹紧柱25与两后夹紧柱26的位置分别相对,当前夹紧气缸27与后夹紧气缸28分别顶推前平移件23与后平移件24相向滑动时,前夹紧柱25与后夹紧柱26向定位槽201的末端移动,直至在定位槽201的末端外侧相互抵紧。
[0032]下部机构2还包括固定于后平移件24并位于两后夹紧柱26之间的后夹紧件29,后夹紧件29的前端具有与电池a的周壁形状对应的第二弧面291。
[0033]结合图2、图8及图9,上部机构3除包括立架30之外,还包括第一下压气缸31、下压件32、第二下压气缸33、两折边片34、两第三下压气缸35及两压边片36。立架30具体的为龙门形。第一下压气缸31与第二下压气缸33固定在立架30顶部的中间位置,且第一下压气缸31的位置靠前,第二下压气缸33的位置靠后,两第三下压气缸35分别固定在立架30顶部的两侧位置。第一下压气缸31、第二下压气缸33及第三下压气缸35的活塞杆均朝下设置。立架30上下滑动地穿设有位于第一下压气缸31两侧的两个第一导杆371,两第一导杆371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固定件381,第一固定件381与第一下压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下压件32固定于第一固定件381的底部并位于定位座20的上方。下压件32的底部具有与电池a的周壁形状对应的第一弧面321。
[0034]具体的,参照图10,第一弧面321的一端位于定位槽201的上方,第一弧面321的另一端向定位座20的前侧方向延伸。换言之,下压件32的底部结构向定位座20的前方偏移而避让出可以让后夹紧件29靠近到下压件32与定位座20之间的空间。当定位座20、下压件32及后夹紧件29这三者足够靠近时,定位槽201的底面、第一弧面321及第二弧面291可以共同压紧于电池a的周壁。
[0035]继续参照图8、图9,立架30上下滑动地穿设有位于第二下压气缸33两侧的两第二导杆372,两第二导杆372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固定件382,第二固定件382与第二下压气缸33的活塞杆固定。两折边片34分别固定于下压件32的两端,并且两折边片34之间的距离略大于两挡片2d之间的距离,因此,当第二下压气缸33驱使第二固定件382下降后,两折边片34可向下移动并分别贴近于两挡片2d的外侧。
[0036]立架30的两端均分别上下滑动地穿设有两第三导杆373,同侧的两第三导杆373的下端固定有第三固定件383,两第三固定件383分别与两第三下压气缸35的活塞杆固定,两压边片36分别设置于两第三固定件383。压边片36的一端固定于第三固定件383,压边片36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可伸入收纳间隙221内的压头361。两压边片36分别位于两折边片34的外侧。
[0037]电池折边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0038]首先将待处理的电池a放入定位座20的定位槽201内,第一下压气缸31启动并带动下压件32下移,第二弧面291贴紧到电池a上将电池a固定住。上顶气缸21启动带动两收纳件22上升到定位座20的两侧,使两收纳间隙221与定位槽201的两端开口连通。然后两个第三下压气缸35启动,两压边片36被驱使向下移动,下移过程中压边片36将略微翘起的铝塑膜短边a2的中间位置向下压入到收纳间隙221中。接着上顶气缸21与第三下压气缸35均回缩,前夹紧气缸27与后夹紧气缸28启动,带动前夹紧柱25与后夹紧柱26相向移动并在挡板的外侧相互抵顶,从而将铝塑膜短边a2由两侧向中间挤压。在此过程中,后夹紧件29的第一弧面321同时压紧到电池a上,第一弧面321、第二弧面291及定位槽201的底面完全包覆并压紧电池a周壁,铝塑膜长边al被弯折压紧到电池a周壁上。最后前夹紧气缸27与后夹紧气缸28回缩,第二下压气缸33启动驱使两折边片34下降并将铝塑膜短边a2向下弯折,完成电池a的折边压边工序。
[003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电池折边机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地对圆柱电池多余铝塑膜进行折边压边,有利于提高封装整形的生产效率。
[004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立架、定位座、前平移件、后平移件、两前夹紧柱、两后夹紧柱、前夹紧气缸、后夹紧气缸、第一下压气缸、下压件、第二下压气缸及两折边片; 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所述机座并具有容纳电池的定位槽,所述前平移件与后平移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座的前、后两侧,所述前夹紧气缸与后夹紧气缸设置于所述机座内并分别驱使所述前平移件与后平移件滑动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座,两所述前夹紧柱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平移件的两端,两所述后夹紧柱分别固定于所述后平移件的两端,两所述前夹紧柱分别于所述定位槽的两末端外侧与两所述后夹紧柱抵紧, 所述立架固定于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下压气缸与第二下压气缸分别固定于所述立架,所述下压件与所述第一下压气缸连接并位于所述定位槽上方,两所述折边片与所述第二下压气缸连接并可向下移动贴近到所述定位座的两末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件的底部具有与电池的周壁形状对应的第一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的一端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所述第一弧面的另一端向所述定位座的前侧方向延伸;所述电池折边机还包括设置于两所述后夹紧柱之间的后夹紧件,所述后夹紧件具有与电池的周壁形状对应的第二弧面,所述定位槽底面、所述第一弧面及所述第二弧面共同压紧于电池的周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固定块及两挡片,两所述固定块分别固定于所述机座上,每一所述挡片的一端与一所述固定块固定且另一端遮挡于所述定位槽的末端开口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上下滑动地穿设有两第一导杆,两所述第一导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下压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底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上下滑动地穿设有两第二导杆,两所述第二导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两所述折边片分别固定于所述下压件的两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顶气缸、两收纳件、两第三下压气缸及两压边片;两所述收纳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座的两端,且所述收纳件的上端具有与所述定位槽的末端开口相邻的收纳间隙,所述上顶气缸设置于所述机座内并驱使两所述收纳件上下滑动,两所述第三下压气缸分别固定于所述立架的两端分别驱使两所述压边片的一端分别向下伸入两所述收纳间隙内。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架的两端均分别上下滑动地穿设有两第三导杆,同侧的两所述第三导杆的下端固定有第三固定件,两所述第三固定件分别与两所述第三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所述压边片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件,所述压边片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可伸入所述收纳间隙内的压头。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折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具有一横板,所述上顶气缸固定于所述横板的底部,所述横板上方设置有底座,所述上顶气缸驱使所述底座相对所述横板上下滑动,两所述收纳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折边机,包括机座、立架、定位座、前平移件、后平移件、两前夹紧柱、两后夹紧柱、前夹紧气缸、后夹紧气缸、第一下压气缸、下压件、第二下压气缸及两折边片。定位座具有定位槽,前平移件与后平移件分别位于定位座的前、后两侧,前夹紧气缸与后夹紧气缸分别驱使前平移件与后平移件靠近或远离定位座,两前夹紧柱分别固定于前平移件的两端,两后夹紧柱分别固定于后平移件的两端。立架固定于机座上,第一下压气缸与第二下压气缸固定于立架,下压件与第一下压气缸连接并位于定位槽上方,两折边片与第二下压气缸连接并可向下移动贴近到定位座的两末端。下压件与夹紧柱分别将电池周壁与底壁的铝塑膜弯折,实现自动化,效率高。
【IPC分类】H01M10/04, H01M6/00
【公开号】CN205177943
【申请号】CN201520890739
【发明人】梁百胜
【申请人】东莞市泰有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