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980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站,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燃料价格的日益提高,电动汽车开始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一些汽车厂商发明 了一些电动概念车,有些电动概念车已经在欧洲进行广泛的实验。电动汽车以电代油,能够 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石油资源的紧张和电池技 术的发展,电动汽车在性能和经济性方面已经接近甚至优于传统燃油汽车,并开始在世界 范围内逐渐推广应用。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并已成为普遍共识。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运行提供能量补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 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有的汽车充电站存在如下问题1.汽车充电站由于供电功率要求大,在城市中心设立、安装复杂,实施起来比较 困难。2.多辆电动汽车一起充电时,瞬间电流要求大,而在车辆较少时,会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以大电流充电又可以控制电池 容量平衡的移动式汽车充电站。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包 括串联充电模块、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功率柜组、储能电池集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 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所述的并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所述的储能电 池集合与所述的功率柜组连接,所述的储能电池集合与所述的控制柜连接,所述的功率柜 组与所述的控制柜连接。所述的功率柜组包括第一功率柜和第二功率柜,所述的储能电池集合包括第一储 能电池模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所述的串联充电模块、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第一功率柜、第二功率柜、第一储能 电池模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的串联充电模块和所述的并联充电模块 设置在箱体的中间后侧,所述的第一功率柜、控制柜和第二功率柜设置在箱体的中间前侧, 所述的第一储能电池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储能电池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右 侧,所述的箱体的中间后侧设置有后侧门,所述的箱体的中间前侧设置有前侧门,所述的箱 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门,所述的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右侧门。所述的第一储能电池模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储能电池和与所述的储 能电池相连的充电模块,所述的多个储能电池依次串联后通过第一接触器与AC/DC充电电 源连接,多个充电模块相互并联后通过第二接触器与220V电源连接,所述的控制柜包括型 号为DSPIC30F的主控制器,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一接触器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与
3所述的第二接触器连接,所述的多个储能电池通过单体电压检测系统与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多个 储能电池的串联回路中设置有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的第一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的主控 制器连接,所述的多个储能电池的串联回路中设置有分流电阻,所述的分流电阻与所述的 主控制器之间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的第一功率柜通过第三接触器与所述的储能电池连接,所述的第二功率柜通 过第四接触器与所述的储能电池连接,所述的第三接触器与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 第四接触器与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汽车充电电池与所述的第一功率柜或第二功率柜连接,所述的汽车电池同时通过 第二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的汽车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采用了串联充电和并联充电两种方式结合使用;串联充电可以解决电池的快速 大电流充电,并联充电式可以解决电池在生产中出现的容量不平衡的问题。2.移动式充电站采用集装箱方式进行布局;移动起来非常的方便,以适应特殊情 况的需要。同时箱体内的各设备更换起来也很方便。3.多辆电动汽车一起充电时,瞬间电流要求大,而在车辆少时,会造成能源浪费等 问题。采用储能电池模块,能将多余的电量储存下来。4.移动充电站能够调整电网峰谷用电;晚间可以对储能电池充电,白天储能电池 可以对电动汽车充电。5.该移动充电站还能进行扩充,通过新能源光伏发电节能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电池与串联充电模块和并联充电模块的连线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包括串联充电模块、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A10、功率柜 组、储能电池集合,串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并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 接,储能电池集合与功率柜组连接,储能电池集合与控制柜AlO连接,功率柜组与控制柜 AlO连接。功率柜组包括第一功率柜AlOl和第二功率柜A102,储能电池集合包括第一储能 电池模块ClO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D10。串联充电模块、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A10、第一功率柜A101、第二功率柜A102、第 一储能电池模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设置在箱体内,串联充电模块和并联充电模块设置在 箱体的中间后侧,第一功率柜A101、控制柜AlO和第二功率柜A102设置在箱体的中间前侧, 第一储能电池模块ClO设置在箱体的左侧,第二储能电池模块DlO设置在箱体的右侧,箱体
4的中间后侧设置有后侧门,箱体的中间前侧设置有前侧门,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门,箱体 的右侧设置有右侧门。第一储能电池模块ClO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DlO包括100个储能电池和与储能电 池相连的充电模块ClOO……C149、D100……D149,100个储能电池依次串联后通过第一接触
器BlOO与AC/DC充电电源AlOO连接,100个充电模块ClOO......C149、DlOO......D149相互
并联后通过第二接触器B103与220V电源连接,控制柜AlO包括型号为DSPIC30F的主控制 器A107,主控制器A107与第一接触器BlOO连接,主控制器A107与第二接触器B103连接,100个储能电池通过单体电压检测系统A109与主控制器A107连接,100个储能电 池的串联回路中设置有第一电压检测模块A106,第一电压检测模块A106与主控制器A107 连接,100个储能电池的串联回路中设置有分流电阻R,分流电阻R与主控制器A107之间设 置有电流检测模块A108,第一功率柜AlOl通过第三接触器BlOl与储能电池连接,第二功率柜A102通过第 四接触器B102与储能电池连接,第三接触器BlOl与主控制器A107连接,第四接触器B102 与主控制器A107连接, 汽车充电电池与第一功率柜AlOl或第二功率柜A102连接,汽车电池同时通过第 二电压检测模块A104或A105与汽车充电电池连接。 主控制器A107上还连接有显示屏。
权利要求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串联充电模块、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功率柜组、储能电池集合,所述的串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所述的并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所述的储能电池集合与所述的功率柜组连接,所述的储能电池集合与所述的控制柜连接,所述的功率柜组与所述的控制柜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柜组包括 第一功率柜和第二功率柜,所述的储能电池集合包括第一储能电池模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 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充电模块、 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第一功率柜、第二功率柜、第一储能电池模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 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的串联充电模块和所述的并联充电模块设置在箱体的中间后侧,所述 的第一功率柜、控制柜和第二功率柜设置在箱体的中间前侧,所述的第一储能电池模块设 置在箱体的左侧,所述的第二储能电池模块设置在箱体的右侧,所述的箱体的中间后侧设 置有后侧门,所述的箱体的中间前侧设置有前侧门,所述的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左侧门,所述 的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右侧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储能电池模 块和第二储能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储能电池和与所述的储能电池相连的充电模块,所述的多 个储能电池依次串联后通过第一接触器与AC/DC充电电源连接,多个充电模块相互并联后 通过第二接触器与220V电源连接,所述的控制柜包括型号为DSPIC30F的主控制器,所述 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一接触器连接,所述的主控制器与所述的第二接触器连接,所述的多个储能电池通过单体电压检测系统与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多个储能 电池的串联回路中设置有第一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的第一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的主控制器 连接,所述的多个储能电池的串联回路中设置有分流电阻,所述的分流电阻与所述的主控 制器之间设置有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的第一功率柜通过第三接触器与所述的储能电池连接,所述的第二功率柜通过第 四接触器与所述的储能电池连接,所述的第三接触器与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第四 接触器与所述的主控制器连接,汽车充电电池与所述的第一功率柜或第二功率柜连接,所述的汽车电池同时通过第二 电压检测模块与所述的汽车充电电池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制器上还连 接有显示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汽车充电站,包括串联充电模块、并联充电模块、控制柜、功率柜组、储能电池集合,串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并联充电模块与储能电池集合连接,储能电池集合与功率柜组连接,储能电池集合与控制柜连接,功率柜组与控制柜连接,其优点是采用了串联充电和并联充电两种方式结合使用;串联充电可以解决电池的快速大电流充电,并联充电式可以解决电池在生产中出现的容量不平衡的问题。
文档编号H02J7/00GK201766380SQ20102029532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8日
发明者刘存霖, 孙良武, 杜兴保, 熊宗保 申请人:宁波拜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