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带电刷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563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带电刷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利用此支架支板固定构造的带电刷马达。本案主张基于2007年2月19日于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07-38257号以及日本特愿2007-3825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例如作为被用于汽车的散热器冷却用的风扇马达有带电刷马达。这种带电刷马达具有在内周面安装有多个永久磁铁的圆筒状的轭部、和将该轭部的开口部封闭的托架,由轭部及托架旋转自如地支承电枢。电枢具有电枢线圈、与该电枢线圈连接的整流子。在整流子上接触且能够相对移动地设置电刷。该电刷是用于向电枢线圈供给电力的部件,经由刷握而被支承在支架支板上。支架支板被形成为大致圆盘状,且被铆钉固定在托架上。即,为了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首先,使托架与支架支板重合,将铆钉插通在分别形成的铆钉孔中。接着,将铆钉的轴的尖端压溃而使其压曲变形(塑性变形)。于是,铆钉的轴的尖端发生变形而向径方向外侧扩展,形成凸缘部,并且,被插通在铆钉孔中的轴整体扩径为鼓状。由此,支架支板的相对于托架的向轴方向及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支架支板被固定在托架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4240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6-16M43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实开平5-43758号公报但是,支架支板为了确保电刷与托架的绝缘而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此外,还需要考虑耐热性,所以大多情况采用例如酚醛树脂等的热硬化性树脂。因此,若在支架支板的铆钉孔内将铆钉的轴部扩径,则支架支板的铆钉孔向径方向外侧被挤压扩张、存在由于应力导致支架支板损伤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带电刷马达,能够防止利用铆钉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时的支架支板的损伤。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支架支板的固定构造,使用铆钉将用于支承与整流子滑接的电刷的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其中,在托架的使铆钉插通的部位上设有承受铆钉的压曲变形导致的扩径部的筒状部。通过这样地构成,不会将支架支板的铆钉孔过度地挤压扩张,能够利用筒状部来承受基于压曲变形的铆钉的扩径部,能够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
此时,也可以以从托架向支架支板立起的方式设置筒状部,且在支架支板上形成收纳筒状部的凹部。通过这样地构成,若将托架的筒状部配置在形成在支架支板上的凹部内,则能够使筒状部配置在铆钉的最为扩径的部位的附近。此外,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在本发明中,在铆钉上形成第一轴部、和设置在第一轴部的尖端且借助阶梯差而缩径的第二轴部,在支架支板上形成与第一轴部对应的第一铆钉孔,并且在托架上形成与第二轴部对应的作为上述筒状部的第二铆钉孔。并且,将铆钉的第一轴部插通在支架支板的第一铆钉孔中,且将铆钉的第二轴部插通在托架的第二铆钉孔中。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使铆钉的第二轴部的压曲强度比铆钉的第一轴部弱。因此, 在利用铆钉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时,即便将铆钉的尖端压溃也能够使第一轴部几乎不变形,使第二轴部变形。此外,因为由第二铆钉孔来承受基于压曲变形的第二轴部的扩径部,所以不会过度地挤压扩张支架支板的铆钉孔,能够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上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支架支板的托架、和安装有托架的轭部,且在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有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根据本发明,能够不过度地挤压扩张支架支板的铆钉孔,能够由筒状部来承受基于压曲变形的铆钉的扩径部而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因此,能够防止过度的力作用在支架支板上,能够防止支架支板的固定时的损伤。此时,若将托架的筒状部配置在形成在支架支板上的凹部内,则能够使筒状部配置在铆钉的最为扩径的部位的附近。因此,能够通过筒状部更高效地承受铆钉的扩径部,能够将支架支板可靠地固定在托架上。此外,在铆钉上设有第一轴部和比第一轴部更缩径的第二轴部时,能够使铆钉的第二轴部的压曲强度比铆钉的第一轴部弱。因此,在利用铆钉将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时, 即便压溃铆钉的尖端也能够使第一轴部几乎不变形,使第二轴部变形。从而,能够防止过度的力作用在第一轴部所插通的支架支板上,能够防止支架支板的固定时的损伤。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带电刷马达,因为能够防止支架支板的固定时的损伤,所以能够使组装作业性提高。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电刷马达的构成的纵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铆钉的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2的B-B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4的C-C线的剖视图。图6是使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铆钉的固定顺序的说明图。图7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铆钉的立体图。图8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与沿着图2的B-B线的部分对应的剖视图。图9是使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铆钉的固定顺序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电刷马达
2轭部
6电枢
13整流子
17端部托架(托架)
20支架支板
22电刷
28、128铆钉
36、136扩径部
40筒状部
42凹部
1 端部托架侧铆钉孔(第
130支架支板侧铆钉孔(第
132第一轴部
133第二轴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2所示,带电刷马达1是搭载在车辆上的电器产品(例如散热器风扇)的驱动源。带电刷马达1具有旋转自如地设置在有底圆筒形状的轭部2内的电枢3,通过端部托架17封闭轭部2的开口部2c。在将带电刷马达1固定在外侧时使用的支板9从轭部2的周壁加突出,另一方面, 在周壁加的内侧沿着周方向并列设有多个永久磁铁4。此外,在轭部2的端部(底部)2b, 在径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凸台部10。在该凸台部10中,形成用于插通电枢3的旋转轴5的插通孔11,并且内装有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5的一端侧的轴承12。电枢3包括被固定在旋转轴5的外侧的电枢芯材6、卷装在电枢芯材6上的电枢线圈7、配置在旋转轴5的另一端侧的整流子13。电枢芯材6是沿着轴方向层叠多个环状的金属板8而成的部件。在电枢芯材6的外周部放射状地形成多个T字型的齿,且在此卷装漆包皮的绕阻16。由此,在电枢芯材6的外周形成多个电枢线圈7。在整流子13的外周面上安装有由导电材料形成的整流子片14。整流子片14由沿轴方向长的板状的金属片构成,在相互地绝缘的状态下沿着周方向等间隔地并列地固定。 在各整流子片14的电枢芯材6侧的端部,以向外径侧折返的形态弯折的整流子竖片15与整流子片14 一体形成。在整流子竖片15上分别卷绕从电枢线圈7引出的绕阻16的卷绕开始端和卷绕终结端,并借助熔融进行固定。由此,将整流子片14和与其对应的电枢线圈 7电气地连接。端部托架17为金属制且形成为大致圆盘状,在径方向大致中央处突出形成有凸台部18。在该凸台部18内压入固定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5的另一端侧的轴承19。 此外,在端部托架17的内侧(图1中的下侧)安装有支架支板20。
支架支板20为树脂制且形成为大致圆盘状,沿着周方向等间隔地固定有四个刷握21。在刷握21内,在经由弹簧23受到施力的状态下进出自如地分别内装有电刷22。由于受到弹簧23的施力,这些电刷22的尖端部能够相对移动地与整流子13的整流子片14 接触。此外,各电刷22分别经由软辫线M与设置在配电板25上的各接头沈连接。这些接头沈经由未图示的图案与连接器27电气地连接。在该连接器27上连接有与未图示的外部电源连接的连接器(未图示)。即,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经由接头26及软辫线M 等被供给至各电刷22,且被从这些电刷22供给至整流子13。在此,使用两个铆钉观、观将支架支板20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如图2所示,铆钉28被设置在以整流子13为中心点对称的两个位置上。此外,如图3所示,铆钉观由铝等形成,大致圆盘状的头部31和设置在该头部31的尖端侧(图3 中的下侧)的轴部32被一体成形。在端部托架17上,在与铆钉观对应的部位上形成向支架支板20侧突出的俯视为大致圆形的凸部37。在凸部37的径方向大致中央处,筒状部40以从端部托架17向支架支板20侧立起的方式借助内缘翻边加工等形成。筒状部40是铆钉观的轴部32所插通的部分,其内径E2被设定为与铆钉观的轴部32的轴径El大致一致。另一方面,在支架支板20上,在与铆钉观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收纳铆钉观的头部 31的俯视大致圆形的凹部34。在凹部34的径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用于插通铆钉观的铆钉孔30。如图5详细所示,在铆钉孔30上,沿着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沿铆钉孔30的轴方向延伸且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的凸部30a。凸部30a以随着朝向径方向内侧而尖端缓缓地变细的方式形成为从轴方向俯视大致为三角形。铆钉孔30的孔径E3被设定为比铆钉孔28的轴部32的轴径El稍大。即,铆钉孔 30的孔径E3被设定为比端部托架17的筒状部40的内径E2大,且设定为与后述的铆钉观的扩径部36的最大径对应。与此相对,连结凸部30a的顶点的圆的直径E4被设定为与铆钉28的轴部32的轴径El大致一致。此外,在铆钉孔30的端部托架17侧形成收纳筒状部40的凹部42。凹部42形成为俯视大致圆形,具有周壁4 和底壁42b。凹部42的深度Hl被设定为比筒状部40的立起高度H2大,其结果,能够使支架支板20的接合面20a与端部托架 17的凸部37抵接。此外,周壁4 的直径E5被设定为比筒状部40的外径E6稍大,其结果,即便在由于铆钉观的轴部32扩径变形而导致筒状部40向径方向外侧被挤压扩张时,筒状部40和支架支板20的凹部42也不相互干涉。在插通在这样地形成的端部托架17的筒状部40、及支架支板20的铆钉孔30中的铆钉观上,在轴部32的尖端被压溃而形成压曲变形的凸缘部35,并且在比尖端靠基端侧形成鼓状的扩径部36(参照图4)。S卩,借助铆钉观的头部31和凸缘部35限制端部托架17 和支架支板20向轴方向的相互移动。另一方面,铆钉观的扩径部36以挤压扩张端部托架17的筒状部40的方式密接, 并且仅稍稍按压形成在支架支板20的铆钉孔30内的凸部30a,从而,限制端部托架17和支架支板20向径方向的相互移动。如此,通过铆钉观的压曲变形,支架支板20不会相对于端部托架17晃动,能够可靠地固定。另外,筒状部40,因为被配置在形成在支架支板20上的凹部42内,所以位于铆钉 28的轴部32最为扩径的部位(铆钉28的轴部32的头部31与凸缘部35之间的大致中央) 的附近。接着,说明使用铆钉观将支架支板20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的顺序。如图6所示,首先,使端部托架17的筒状部40和支架支板20的铆钉孔30的位置对合且使两者17、20重合。接着,将铆钉观的轴部32朝向支架支板20侧,将铆钉观从支架支板20侧插入至铆钉孔30以及筒状部40。插入至铆钉孔30及筒状部40中的铆钉观,头部31被配置在支架支板20的凹部 34内,另一方面,轴部32的尖端侧为从端部托架17突出的状态。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夹具等控制头部31以使铆钉观在该状态下不抽出,沿着轴方向压溃轴部32的尖端(向图6中的箭头D方向进行压溃)。于是,如图4所示,以向径方向外侧扩宽的方式将轴部32的尖端压曲变形而形成凸缘部35。此外,与此同时,轴部32的基端侧(插入至铆钉孔30以及筒状部40的部分) 向径方向外侧鼓状地膨出,形成扩径部36。此时,筒状部40配置在铆钉观的轴部32最为扩径的部位的附近,因此,铆钉孔30的凸部30a仅稍稍被铆钉观的扩径部36按压,筒状部 40承受来自铆钉观的扩径部36的压曲负荷。 因此,铆钉孔30不会被过度地挤压扩张,能够防止支架支板20的损伤。与此相对, 筒状部40为刚性高的金属制,因此,即便由于铆钉观压曲变形而导致将轴部32扩径而向径方向外侧挤压扩张筒状部40,筒状部40 (端部托架17)也不会损伤。由此,端部托架17 与支架支板20的利用铆钉观的固定完成。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端部托架17上形成用于插通铆钉观的轴部32的筒状部40, 因此,能够通过该筒状部40来承受来自基于压曲变形的铆钉观的扩径部36的压曲负荷, 能够将支架支板20可靠地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与此相对,支架支板20的铆钉孔30中凸部30a仅稍稍被铆钉观的扩径部36按压。因此,支架支板20的铆钉孔30不会被扩张。其结果,能够防止过度的力作用在支架支板20上,能够防止支架支板20的固定时的损伤。此外,筒状部40以从端部托架17向支架支板20侧立起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支架支板20上形成收纳筒状部40的凹部42,因此,能够使筒状部40配置在铆钉观的最为扩径的部位(轴部32的头部31与凸缘部35之间的大致中央)的附近。因此,能够通过筒状部40更高效地承受铆钉的扩径部36,能够将支架支板20可靠地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进而,能够防止支架支板20的组装时的损伤,且能够将支架支板20可靠地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因此能够使带电刷马达1的组装作业性提高。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端部托架17上借助内缘翻边加工等形成的筒状部40以从端部托架17向支架支板20侧立起的方式形成的情况。但是,该部分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将筒状部40与端部托架17分体地形成,且借助焊接等将筒状部40与端部托架17 —体化。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筒状部40以从端部托架17向支架支板20侧立起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在支架支板20上形成收纳筒状部40的凹部42的情况,但是该部分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筒状部40只要位于端部托架17上而被配置在能够承受来自铆钉28的扩径部36的压曲负荷的部位上即可。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对于具有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的部件,标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铆钉1观、1观将支架支板20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 即,如上述的图2所示,铆钉128,被设置在以整流子13为中心点对称的两个位置上。此外, 如图7所示,铆钉128由铝等形成,大致圆盘状的头部131、设置在该头部131的尖端侧(图 7中的下侧)的第一轴部132、设置在该第一轴部132的尖端侧且借助阶梯差而缩径的第二轴部133被一体成形。即,例如在第一轴部132的轴径Ell被设定为3mm左右时,第二轴部 133的轴径E12被设定为2mm左右。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端部托架17上,在与铆钉1 对应的部位上形成向支架支板20侧突出的俯视为大致圆形的凸部37。此外,在凸部37的径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用于插通铆钉128的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第二铆钉孔)。该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的孔径被设定为与铆钉128的第二轴部133的轴径E12相对应的大小。 另一方面,在支架支板20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与铆钉1 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收纳铆钉1 的头部31的俯视大致圆形的凹部34。在凹部34的径方向大致中央处形成用于插通铆钉128的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 (第一铆钉孔)。如上述图5详细所示,在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端部托架17附近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沿着周方向等间隔地形成沿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轴方向延伸且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的凸部130a。凸部130a以随着朝向径方向内侧而尖端缓缓地变细的方式形成为从轴方向俯视大致三角形。该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孔径E13被设定为比铆钉128的第一轴部132的轴径 Ell稍大。与此相对,连结凸部130a的顶点的圆的直径E14被设定为与铆钉128的第一轴部 132的轴径Ell大致一致。此外,凸部130a被形成为锥状,以从铆钉128的头部131侧(图 8中的上侧)向铆钉1 的尖端侧(图8中的下侧)稍稍向径方向内侧倾斜。具体而言,连结凸部130a的顶点的圆的直径E14,在铆钉128的头部131侧被设定为与第一轴部132的轴径Ell大致一致的大小,在铆钉128的尖端侧(第二轴部133侧) 被设定为比第一轴部132的轴径Ell稍小。因此,不会在支架支板20上作用过度的力,能够限制支架支板20的相对于端部托架17的向径方向的移动。在插通于这样地形成的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29、以及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中的铆钉1 上,形成向该第二轴部133的尖端进行压溃而压曲变形的凸缘部135,并且在第二轴部133的基端侧(第一轴部132侧)形成压曲变形的鼓状的扩径部136(参照图8)。S卩,借助铆钉128的头部131和凸缘部135限制端部托架17和支架支板20向轴方向的相互移动。此外,铆钉128的扩径部136以挤压扩张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29的方式与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密接,从而限制端部托架17的相对于支架支板20的向径方向的移动。如此,铆钉1 压曲变形,从而支架支板20不会相对于端部托架17晃动,能够可靠地固定。
接着,说明使用铆钉1 将支架支板20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的顺序。如图9所示,首先,使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和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位置对合且使两者17、20重合。接着,将铆钉128的第二轴部133朝向支架支板20侧,将铆钉1 从支架支板20侧插入至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29、以及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插入至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29、以及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中的铆钉128,成为头部131被配置在支架支板20的凹部34内、另一方面第二轴部133的尖端侧为从端部托架 17突出的状态。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夹具等控制头部131以使铆钉1 在该状态下不抽出, 且沿着轴方向压溃第二轴部133的尖端(向图9中的箭头d方向进行压溃)。于是,如图8所示,以向径方向外侧拓宽的方式将第二轴部133的尖端压曲变形而形成凸缘部135。此外,与此同时,第二轴部133的基端侧(插入至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的部分)向径方向外侧鼓状地膨出而形成扩径部136。另一方面,第一轴部132的轴径被设定为比第二轴部133大,压曲强度比第二轴部 133高。而且,第二轴部133不是由第一轴部132缓缓地缩径,是借助阶梯差急剧地缩径。 因此,压曲负荷作用于第二轴部133上,铆钉1 在该部分中压曲变形而吸收压曲负荷,因此压曲负荷几乎没有作用在第一轴部132上。由此,第一轴部132几乎不会压曲变形。此外,通过第二轴部133压曲变形,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29向径方向外侧被挤压扩张,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承受来自铆钉128的扩径部136的压曲负荷。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托架侧铆钉孔1 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1中的筒状部40相同的作用。另外,端部托架17为比铆钉128刚性高的金属制,因此承受来自扩径部136的压曲负荷的端部托架17 不会损伤。由此,端部托架17与支架支板20的使用铆钉128的固定完成。即,根据上述的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的效果之外,铆钉1 是将头部131、第一轴部132、第二轴部133 —体成形的部件,因此能够使铆钉128的第二轴部 133的压曲强度比铆钉128的第一轴部132弱。因此,在使用铆钉1 将支架支板20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时,即便压溃铆钉128的尖端也几乎不会使第一轴部132压曲变形,能够使第二轴部133压曲变形。由此,第一轴部132所插通的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不会被过度地挤压扩张。其结果,能够防止过度的力作用在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上,能够防止支架支板20的固定时的损伤。此外,形成在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内的凸部130a以使铆钉128的头部131侧与轴径Ell大致一致且使铆钉128的尖端侧比第一轴部132的轴径Ell稍小的方式被形成为锥状。因此,过度的力不会作用在支架支板20上,能够限制支架支板20的相对于端部托架 17的向径方向的移动,能够更可靠地相互固定端部托架17和支架支板20。进而,即便压溃铆钉128的尖端也几乎不会使铆钉128的第一轴部132压曲变形, 因此几乎不用考虑第一轴部132的变形量,能够决定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孔径E13、以及连结凸部130a的顶点的圆的直径E14。即,能够容易地进行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尺寸管理。并且,能够防止支架支板20的固定时的损伤,且能够将支架支板20可靠地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因此能够使带电刷马达1的组装作业性提高。
进而,因为在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内形成有凸部130a,所以,即便将铆钉128的第一轴部132压曲变形而扩径,也不会由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整体来承受该扩径部分,能够只利用凸部130a进行承受。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支架支板20的损伤。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情况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的头部 131侧的孔径E13被设定为与第一轴部132的轴径Ell大致一致的大小,并且尖端侧的孔径 E14被设定为比第一轴部132的轴径Ell稍小,且形成为锥状。但是,该部分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铆钉128的第一轴部132从基端侧(图7中的上侧)向尖端侧(图7中的下侧)形成为锥状,也可以支架支板侧铆钉孔130以及第一轴部132都不设置锥部分而形成为圆筒状。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施加各种各样地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带电刷马达1为搭载在车辆上的电器产品(例如散热器风扇)的驱动源的情况,但是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带电刷马达并不限定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支架支板固定装置能够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带电刷马达的端部托架与支架支板的铆钉固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的情况在支架支板20上配设有刷握21,且在刷握21内在经由弹簧23受到施力的状态下进出自如地分别内装有电刷22。但是,本发明能够应用的电刷的构造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使用刷握21而是如下的构造通过板簧支承电刷22,且该板簧向整流子13侧对电刷22施力。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两个铆钉观、28 (128、128)将支架支板20 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的情况,但是铆钉观(1观)的个数及配置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是通过至少一个铆钉观(128)将支架支板20固定在端部托架17上的构造。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及具有该支架支板固定构造的带电刷马达,该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能够防止通过铆钉将带电刷马达的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时的支架支板的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使用铆钉将用于支承与整流子滑接的电刷的支架支板固定在托架上,其特征为,具有上述支架支板,具有使上述铆钉插通的第一铆钉孔;以及上述托架,具有使上述铆钉插通、承受上述铆钉的由于压曲变形而形成的扩径部的第二铆钉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第二铆钉孔由筒状部构成, 所述筒状部是上述托架以将该托架向上述支架支板立起的方式设置的,所述支架支板具有收纳上述筒状部的凹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装置,其特征为,上述铆钉具有第一轴部、被设置在上述第一轴部的尖端且借助阶梯差而缩径的第二轴部,在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第一铆钉孔中插通上述铆钉的上述第一轴部,在上述托架的上述第二铆钉孔中插通上述铆钉的上述第二轴部。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装置,其特征为,在上述第一铆钉孔中,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朝向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多个凸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装置,其特征为,设定为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第一铆钉孔的孔径比上述铆钉的插通于上述第一铆钉孔的部分的轴径大,且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第一铆钉孔的孔径比上述托架的第二铆钉孔的孔径大,且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第一铆钉孔的孔径比连结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凸部的顶点的圆的直径大,且连结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凸部的顶点的圆的直径与上述铆钉的插通于上述第一铆钉孔的部分的轴径大致一致。
6.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托架; 和安装有上述托架的轭部;以及在上述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的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
7.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托架; 和安装有上述托架的轭部;以及在上述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的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
8.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托架; 和安装有上述托架的轭部;以及在上述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的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
9.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托架; 和安装有上述托架的轭部;以及在上述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的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
10. 一种带电刷马达,具有使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而固定有上述支架支板的上述托架;和安装有上述托架的轭部;以及在上述轭部内旋转自如地配置的具有上述整流子的电枢。
全文摘要
一种支架支板固定构造,使用铆钉将用于支承与整流子滑接的电刷的支架支板固定在带电刷马达的端部托架上,在该支架支板固定构造中,在端部托架的使铆钉插通的部位上设有承受铆钉的基于压曲变形的扩径部的筒状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支架支板的组装时的损伤的支架支板固定构造以及带电刷马达。
文档编号H02K5/14GK102255417SQ20111020444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9日
发明者宫本保, 矶田稔, 细井启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美姿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