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8470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直流碳刷电机结构中,为了防止在碳刷引出线与铜连接片连接的过程中, 碳刷引出线极易与其它部件(如金属紧固件等)发生短路,尤其是碳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碳刷磨损加剧,碳粉积聚增加,一般会在电机后盖内侧端面与壳体之间安装碳刷套起到隔离作用,解决上述问题,而且方便接线,但目前的碳刷套结构为整体状的板体式结构,通过凸柱与电机后盖连接并压接在壳体和电机后盖之间,其结构、工艺复杂,模具生产设计要求高,容易造成产品之间连接错位较多,废品率高,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连接方便,整体性强,制造成本低,同样起到方便引线和隔离防护作用的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
刷套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包括电机壳体和端盖,端盖罩设在电机壳体一端开口上,其特征是,所述端盖内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单独安装有前、后碳刷套,前、后碳刷套是由隔离凸套和限位框体组成,限位框体上、下方对应的端盖和电机壳体边缘分别开有与限位框体限位配合的上、下限位缺口,前、后碳刷套通过限位框体卡置在上、下限位缺口上,限位框体的外端面与端盖和电机壳体的外端面持平,隔离凸套内还开有贯穿限位框体外端面的通孔,分体式结构的前、后碳刷套,前、后碳刷套上的限位框体与上、下限位缺口相互配合限位,碳刷固定在通孔内,其结构简单,在满足接线和绝缘需要以及隔离碳粉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方便与端盖和电机壳体进行定位连接,提高生产效率,安装后,限位框体的外端面与端盖和电机壳体的外端面持平,使产品整体性更强,方便电机维修以及更换碳刷。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隔离凸套顶面两侧设有左、右连接支耳,左、右连接支耳上分别开有连接孔,对应连接孔上方的端盖上开有与连接孔通过紧固件铆接的穿孔,紧固件可以为螺丝螺母或铆钉,安装时,一铆钉或螺丝螺母穿过端盖的穿孔和左、右连接支耳上的连接孔将前、后碳刷套固定在端盖内端面上,其连接方便,工艺简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隔离凸套顶面开有定位凸柱,对应定位凸柱上方的端盖开有与定位凸柱定位配合的定位孔,定位凸柱与定位孔的配合连接,使前、后碳刷套定位更牢固,不易松脱,方便连接固定,使结构更紧凑。所述限位框体呈方形框体状,方形框体状的限位框体开口朝外,对应通孔的限位框体设有一延伸凸套,延伸凸套的上、下端面分别开有与通孔相通的碳刷套接电片方孔,通孔的开口上还盖设有卡板,金属接电片插接入碳刷套接电片方孔内,方便与外部导线连接,同时该金属接电片与通孔内的碳刷相互接触,接线方便快捷,使金属接电片与金属部件保持一定的爬电距离和介电强度,使导体与外壳亦保持具体,距离大约为> 2mm。所述延伸凸套的上、下端面设有卡槽,碳刷套接电片方孔开设卡槽上,对应卡板上设有与卡槽卡扣连接的卡块,卡板扣接在碳刷套接电片方孔的卡槽上,密封通孔,拆装连接方便,提高绝缘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通过简化结构,分体式结构的前、后碳刷套,前、后碳刷套上的限位框体与上、下限位缺口相互配合限位,再配合定位凸柱和定位孔配合定位,碳刷固定在通孔内,其结构简单,在满足接线和绝缘需要以及隔离碳粉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方便与端盖和电机壳体进行定位连接,提高生产效率,安装后,限位框体的外端面与端盖和电机壳体的外端面持平,使产品整体性更强,方便电机维修以及更换碳刷。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碳刷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碳刷套、金属接电片以及卡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包括电机壳体1和端盖2, 端盖2罩设在电机壳体1 一端开口 3上,所述端盖2内端面201的前、后两端分别单独安装有前、后碳刷套4、5,前、后碳刷套4、5是由隔离凸套6和限位框体7组成,限位框体7上、下方对应的端盖2和电机壳体1边缘分别开有与限位框体7限位配合的上、下限位缺口 202、 101,前、后碳刷套4、5通过限位框体7卡置在上、下限位缺口 202、101上,限位框体7的外端面与端盖2和电机壳体1的外端面持平,隔离凸套6内还开有贯穿限位框体7外端面的通孔8,分体式结构的前、后碳刷套4、5,前、后碳刷套4、5上的限位框体7与上、下限位缺口 202、101相互配合限位,碳刷固定在通孔8内,其结构简单,在满足接线和绝缘需要以及隔离碳粉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方便与端盖2和电机壳体1进行定位连接,提高生产效率,安装后,限位框体7的外端面与端盖2和电机壳体1的外端面持平,使产品整体性更强,方便电机维修以及更换碳刷。所述隔离凸套6顶面两侧设有左、右连接支耳601、602,左、右连接支耳601、602 上分别开有连接孔601-a、602-a,对应连接孔601-a、602-a上方的端盖2上开有与连接孔 601-a、602-a通过紧固件铆接的穿孔203,紧固件可以为螺丝螺母或铆钉,安装时,一铆钉或螺丝螺母穿过端盖2的穿孔203和左、右连接支耳601、602上的连接孔601-a、602-a将前、后碳刷套4、5固定在端盖2内端面201上,其连接方便,工艺简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所述隔离凸套6顶面开有定位凸柱603,对应定位凸柱603上方的端盖2开有与定位凸柱603定位配合的定位孔204,定位凸柱603与定位孔204的配合连接,使前、后碳刷套 4、5定位更牢固,不易松脱,方便连接固定,使结构更紧凑。所述限位框体7呈方形框体状,方形框体状的限位框体7开口朝外,对应通孔8的限位框体7设有一延伸凸套701,延伸凸套701的上、下端面分别开有与通孔8相通的碳刷套接电片方孔701-a,通孔8的开口上还盖设有卡板9,如图3所示,金属接电片10插接入碳刷套接电片方孔701-a内,方便与外部导线连接,同时该金属接电片10与通孔8内的碳刷相互接触,接线方便快捷,使金属接电片10与金属部件保持一定的爬电距离和介电强度, 使导体与外壳亦保持具体,距离大约为> 2mm。所述延伸凸套701的上、下端面设有卡槽701-b,碳刷套接电片方孔701-a开设卡槽701-b上,对应卡板9上设有与卡槽701-b卡扣连接的卡块901,卡板9扣接在碳刷套接电片方孔701-a的卡槽701-b上,密封通孔8,拆装连接方便,提高绝缘效果。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已,举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包括电机壳体(1)和端盖(2),端盖(2)罩设在电机壳体(1) 一端开口(3)上,其特征是,所述端盖(2)内端面(201)的前、后两端分别单独安装有前、后碳刷套(4、5),前、后碳刷套(4、5)是由隔离凸套(6)和限位框体(7)组成,限位框体(7)上、下方对应的端盖(2)和电机壳体(1)边缘分别开有与限位框体(7)限位配合的上、下限位缺口(202)、(101),前、后碳刷套(4、5)通过限位框体(7)卡置在上、下限位缺口 (202)、(101)上,限位框体(7)的外端面与端盖(2)和电机壳体(1)的外端面持平,隔离凸套(6)内还开有贯穿限位框体(7)外端面的通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凸套 (6)顶面两侧设有左、右连接支耳(601、602),左、右连接支耳(601、602)上分别开有连接孔(601-a、602_a),对应连接孔(601-a、602_a)上方的端盖(2)上开有与连接孔(601_a、 602-a)通过紧固件铆接的穿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隔离凸套(6) 顶面开有定位凸柱(603),对应定位凸柱(603)上方的端盖(2)开有与定位凸柱(603)定位配合的定位孔(2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框体(7) 呈方形框体状,方形框体状的限位框体(7)开口朝外,对应通孔(8)的限位框体(7)设有一延伸凸套(701),延伸凸套(701)的上、下端面分别开有与通孔(8)相通的碳刷套接电片方孔(701-a),通孔(8 )的开口上还盖设有卡板(9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延伸凸套 (701)的上、下端面设有卡槽(701-b),碳刷套接电片方孔(701-a)开设卡槽(701_b)上,对应卡板(9)上设有与卡槽(701-b)卡扣连接的卡块(90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机用分体式碳刷套装置,包括电机壳体和端盖,端盖罩设在电机壳体一端开口上,所述端盖内端面的前、后两端分别单独安装有前、后碳刷套,前、后碳刷套是由隔离凸套和限位框体组成,限位框体上、下方对应的端盖和电机壳体边缘分别开有与限位框体限位配合的上、下限位缺口,前、后碳刷套通过限位框体卡置在上、下限位缺口上,限位框体的外端面与端盖和电机壳体的外端面持平,其结构简单,在满足接线和绝缘需要以及隔离碳粉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更方便与端盖和电机壳体进行定位连接,提高生产效率,安装后,限位框体的外端面与端盖和电机壳体的外端面持平,使产品整体性更强,方便电机维修以及更换碳刷。
文档编号H02K5/14GK202042975SQ20112016759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4日
发明者杜权辉 申请人:杜权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