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190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线圈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线圈的绕线模种类较多。专利文献CN88216193.8公开了一种万能绕线模,由横杆、主杆、圆柱、圆柱套、螺栓、螺母等构成,根据坐标原理,采用4支有孔槽的横杆,2支有孔槽的主杆,6支圆柱组成2个对称的框架,6支固定在一个框架上的圆柱构成6边形的6个角。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较为复杂,操作较为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较为便利、生产效率较高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包括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绕线模组件、用于将绕线模组件固定在转轴上的定位组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套设在转轴上的定位滑管、和位于紧固螺孔中的用于将定位滑管定位在转轴上的紧固螺钉,所述定位滑管在径向方向上设有与紧固螺钉相配合的紧固螺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有联轴器的驱动机构,和设有机架、滚动轴承及复位弹性件的限位机构,所述联轴器上设有联接孔;所述联轴器通过其联接孔套设在转轴的一端并带动转轴旋转;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形滑柱,插入限位机构滚动轴承的圆形轴孔中;所述滚动轴承可在外力和复位弹性件作用下在机架腔体内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其轴孔套设在转轴的滑柱上或者从滑柱上滑脱。上述方案中,所述转轴在设有滑柱的一侧端,还在滑柱内侧设有外螺纹区;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一定位螺帽,所述定位螺帽螺接固定在转轴的外螺纹区上,所述滑柱伸出定位螺帽;所述绕线模组件位于定位螺帽和定位滑管之间;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一用于带动滚动轴承沿转轴轴向移动的手柄。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个固定在限位机构上的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螺帽或滑柱正下方的圆弧形托板;所述转轴的滑柱从限位机构中的滚动轴承中滑脱时,掉落在所述托板上。上述方案中,所述绕线模组件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绕线板,各绕线板包括基板、从基板一侧端凸出的绕线凸台、贯穿基板和绕线凸台的轴孔,所述转轴穿过各绕线板的轴孔并带动绕线板旋转。上述方案中,各绕线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绑线凸钉。上述方案中,各绕线板基板的四侧边缘各设有一个缺口,至少一个缺口中设有绑线凸钉;各绕线凸台的一侧端的外侧边沿是弧线状,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端的外侧边沿是三角形。上述方案中,所述绕线模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套设在转轴上的夹板,所述夹板邻、
接定位螺帽或定位滑管设置,所述夹板上设有缺口,至少一个缺口中设有绑线凸钉。上述方案中,所述相邻两个绕线板的基板的大小相同,绕线凸台的大小不相同。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较为合理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线圈的生产效率,保证电机线圈产品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组装不同规格的绕线板,可以一次生产过程中制造出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限位机构的一种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第一种绕线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绕线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绕线板的一种正视图;图6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第二种绕线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绕线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绕线板的一种正视图;图9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夹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夹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处于绕制线圈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所示标记为转轴1,滑柱11,外螺纹区12,绕线模组件2,绕线板21,基板211,绕线凸台212,轴孔213,绑线凸钉214,缺口 215,夹板 22,缺口 221,定位组件3,定位滑管31,紧固螺钉32,定位螺帽33,驱动装置4,驱动机构41,联轴器42,限位机构5,机架51,滚动轴承52,复位弹性件53,手柄M,托架6,托板61,线圈7,铜线7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图1至图10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限位机构的一种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第一种绕线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绕线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绕线板的一种正视图;图6 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第二种绕线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绕线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绕线板的一种正视图;图9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中夹板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夹板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见图1至图10所示,包括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转轴1、套设在转轴1上的绕线模组件2、用于将绕线模组件2固定在转轴1上的定位组件3、用于驱动转轴1转动的驱动装置4 ;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套设在转轴1上的定位滑管 31、和位于紧固螺孔中的用于将定位滑管31定位在转轴1上的紧固螺钉32,所述定位滑管 31在径向方向上设有与紧同螺钉32相配合的紧固螺孔;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设有联轴器 42的驱动机构41,和设有机架51、滚动轴承52及复位弹性件53的限位机构5,所述联轴器 42上设有联接孔;所述联轴器42通过其联接孔套设在转轴1的一端并带动转轴1旋转;所述转轴1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形滑柱11,插入限位机构5滚动轴承52的圆形轴孔中;所述滚动轴承52可在外力和复位弹性件53作用下在机架51腔体内沿转轴1轴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其轴孔套设在转轴1的滑柱11上或者从滑柱11上滑脱。所述转轴1在设有滑柱11的一侧端,还在滑柱11内侧设有外螺纹区12 ;所述定位组件3还包括一定位螺帽33,所述定位螺帽33螺接固定在转轴1的外螺纹区12上,所述滑柱11伸出定位螺帽33 ;所述绕线模组件2位于定位螺帽33和定位滑管31之间;所述限位机构5还包括一用于带动滚动轴承52沿转轴1轴向移动的手柄M。本实施例还在限位机构的机架上设有一个托架6,所述托架6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螺帽33或滑柱11正下方的圆弧形托板61 ;所述转轴1的滑柱11从限位机构5中的滚动轴承52中滑脱时,掉落在所述托板61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模组件2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绕线板21和位于首尾两侧端的两个夹板22,各绕线板21位于两个夹板22之间,所述两个夹板22又被夹设在定位螺帽 33和定位滑管31之间。各夹板22的四侧边缘上各设有一个缺口 221,其中一个缺口 221 中设有绑线凸钉214。各绕线板21包括基板211、从基板211 —侧端凸出的绕线凸台212、贯穿基板211、 绕线凸台212的轴孔213和位于基板211四侧边缘的四个缺口 215,所述转轴1穿过各绕线板21的轴孔213并带动绕线板21旋转。各绕线凸台212的一侧端的外侧边沿是弧线状,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端的外侧边沿是三角形。本实施例中,各绕线板上不再设置绑线凸钉214。见图3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所用绕线板有两种,第一种绕线板21如图3至图5 所示,第二种绕线板如图6至图8所示,两个绕线板21的基板211的大小相同,绕线凸台 212的大小不相同,这种区别是为了绕制不同大小的线圈7 ;本实施例将这两种绕线板间隔设置,组成绕线模组件;所以利用本实施例中的绕线模组件2可同时绕制大小两种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7。在具体实践中,还可在同一绕线模组件中采用多种规格的绕线板,以在一次生产中,获得多种型号的电机线圈7。本实施例结构较为合理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线圈7的生产效率,保证电机线圈7产品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组装不同规格的绕线板,可以一次生产过程中制造出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7。(实施例2、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中绕线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绕线板21,在其边缘处的一个缺口中设有绑线凸钉214;另外,本实施例中不再采用夹板,而是利用定位螺帽33和定位滑管31直接把排列整齐的多个绕线板夹合固定在转轴1上。(应用例1、电机线圈制造方法)[0043]图12为图1所示绕线装置处于绕制线圈状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第一种具体应用方式。本应用例是一种采用实施例1所述绕线装置制造电机线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在转轴1上利用定位螺帽33和定位螺管夹合并定位好绕线模组件2,将转轴1 置于驱动装置4上;所述绕线模组件2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绕线板21和位于绕线模组件2 首尾两侧端的两个夹板22,各绕线板21包括基板211、从基板211 —侧端凸出的绕线凸台 212、贯穿基板211和绕线凸台212的轴孔213,所述转轴1穿过各绕线板21和夹板22的轴孔 213 ;②把用于绕制线圈的71始端缠绕同定在绕线模组件2 —侧端夹板22的绑线凸钉 214上,然后开动驱动装置4使其驱动转轴1转动从而依次在各绕线凸台212上绕设线圈 7,相邻的两个线圈7之间通过跨设在绕线模基板211—侧外壁上的71相连;当各绕线凸台 212上的线圈7都绕制好后,停下驱动装置4使转轴1停转,并将71的终端缠绕固定在绕线模组件2另一侧端夹板22的绑线凸钉214上;③将固定有绕线模组件2、定位螺帽33、定位螺管、线圈7的转轴1从驱动装置4 上取下,然后用一条粘胶带粘结在各线圈7上;④松开定位螺管,将绕线模组件2从转轴1上取下,此时各线圈7在粘胶带的作用下仍保持相连状态,剪断71的始端及终端,并从两个线圈7的中间部分剪断粘胶带,使得各线圈7上余留一部分粘胶带,取下绕线模后,利用各线圈7上的余留粘胶带将该线圈7缠绕绑定。本应用例操作工艺较为简化,通过采用粘胶布先粘贴住线圈,防止其松散,能够有效提高电机线圈的生产效率,保证电机线圈产品的一致性。同时通过组装不同规格的绕线板,可以一次生产过程中制造出不同规格的电机线圈。(应用例2、电机线圈制造方法)本应用例是一种采用实施例2所述绕线装置制造电机线圈的方法,其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开始绕线时,将71始端缠绕固定在位于绕线模组件一侧端的绕线板21上的绑线凸钉214上,绕制好后,将71终端缠绕固定在位于绕线模组件另一侧端的绕线板21上的绑线凸钉214上。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包括转轴(1)、套设在转轴(1)上的绕线模组件O)、用于将绕线模组件O)固定在转轴(1)上的定位组件(3)、用于驱动转轴(1)转动的驱动装置 (4);所述定位组件C3)包括套设在转轴(1)上的定位滑管(31)、和位于紧固螺孔中的用于将定位滑管(31)定位在转轴(1)上的紧固螺钉(32),所述定位滑管(31)在径向方向上设有与紧固螺钉(3 相配合的紧固螺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设有联轴器0 的驱动机构(41),和设有机架 (51)、滚动轴承(5 及复位弹性件(5 的限位机构(5),所述联轴器0 上设有联接孔; 所述联轴器0 通过其联接孔套设在转轴(1)的一端并带动转轴(1)旋转;所述转轴(1) 的另一端设有圆杆形滑柱(11),插入限位机构( 滚动轴承(5 的圆形轴孔中;所述滚动轴承(5 可在外力和复位弹性件(5 作用下在机架(51)腔体内沿转轴(1)轴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其轴孔套设在转轴(1)的滑柱(11)上或者从滑柱(11)上滑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在设有滑柱 (11)的一侧端,还在滑柱(11)内侧设有外螺纹区(1 ;所述定位组件C3)还包括一定位螺帽(33),所述定位螺帽(33)螺接同定在转轴(1)的外螺纹区(12)上,所述滑柱(11)伸出定位螺帽(3 ;所述绕线模组件( 位于定位螺帽(3 和定位滑管(31)之间;所述限位机构( 还包括一用于带动滚动轴承(5 沿转轴(1)轴向移动的手柄(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固定在限位机构(5)上的托架(6),所述托架(6)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定位螺帽(3 或滑柱(11)正下方的圆弧形托板(61);所述转轴⑴的滑柱(11)从限位机构(5)中的滚动轴承(52)中滑脱时,掉落在所述托板(6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模组件(2)包括多个依次串接的绕线板(21),各绕线板包括基板011)、从基板011) —侧端凸出的绕线凸台012)、贯穿基板011)和绕线凸台012)的轴孔013),所述转轴⑴穿过各绕线板的轴孔013)并带动绕线板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绕线基板011)上设有至少一个绑线凸钉0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绕线板基板011) 的四侧边缘各设有一个缺口 015),至少一个缺口 015)中设有绑线凸钉014);各绕线凸台(21 的一侧端的外侧边沿是弧线状,与其相对的另一侧端的外侧边沿是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模组件(2)还包括至少一个套设在转轴(1)上的夹板(22),所述夹板0 邻接定位螺帽(3 或定位滑管 (31)设置,所述夹板02)上设有缺口 021),至少一个缺口 021)中设有绑线凸钉01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绕线板的基板011)的大小相同,绕线凸台012)的大小不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线圈绕线装置,该装置包括转轴、绕线模组件、定位组件、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有联轴器的驱动机构,和设有机架、滚动轴承及复位弹性件的限位机构,所述联轴器上设有联接孔;所述联轴器通过其联接孔套设在转轴的一端并带动转轴旋转;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设有圆柱形滑柱,插入限位机构滚动轴承的圆形轴孔中;所述滚动轴承可在外力和复位弹性件作用下在机架腔体内沿转轴轴向往复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通过其轴孔套设在转轴的滑柱上或者从滑柱上滑脱。本产品有效提高电机线圈的生产效率,保证电机线圈产品的一致性。
文档编号H02K15/04GK202231579SQ201120359679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陈春杰 申请人:台邦电机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