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铁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2874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子铁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机的定子铁芯。
背景技术
交流异步铁壳电动机的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共同组成,定子绕组是由漆包线经绕线机绕制而成,然后再通过嵌线机将定子绕组嵌入到定子铁芯内环壁上设置的嵌槽中。传统定子铁芯由硅钢片构成,构成嵌槽的槽壁和槽底的外表上设置有绝缘层,从而保证嵌槽内的定子绕组与定子铁芯间绝缘。但定子铁芯的两端面没有设置绝缘层,定子绕组在嵌线和接线过程中经常产生飞线,虽然在生产中这些飞线会由工人进行查找和修复,但由于人为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漏修或修复不到位,这样飞线就会与定子铁芯端面接触造成短路,或与定子铁芯端面的距离不能满足爬电距离造成漏电或被击穿,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铁芯,可要效防止因绕组产生飞线而造成定子铁芯短路、漏电或被击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本体,所述定子铁芯本体的端部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由两聚酯无纺布层和两聚酯无纺布层间设置的绝缘聚酯薄膜层构成,该绝缘层的厚度为O. 3 O. 4mm。通过在定子铁芯本体的端部端面上设置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定子绕组上产生的飞线与构成定子铁芯本体的导体材料相接处,或两者之间的间距小于爬电距离,使得定子铁芯短路、漏电或被击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定子铁芯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绝缘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铁芯本体10,所述定子铁芯本体10的端部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层。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所述定子铁芯本体10的两端部端面上均设置有绝缘层。这样即使人工操作时,飞线修复不到位,也不会与定子铁芯本体的相接处,造成短路或与定子铁芯本体的端面距离不能满足爬电距离造成漏电或被击穿,从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电动机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具体实施时,绝缘层可通过喷涂的方式直接将绝缘材料喷涂到定子铁芯本体10两端部的端面上。[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如图2、4所示的方案进行实行,所述的绝缘层为一与定子铁芯本体10端面相贴合总体呈环形的绝缘垫片11构成,所述的绝缘垫片11上开设有与定子铁芯本体10内侧壁上设置的嵌槽12截面相适配的空缺部111,所述空缺部111沿绝缘垫片11的周向设置。这样可避免喷涂、配置绝缘涂料等复杂工艺处理,只需要将制备好的绝缘垫片11在装配时与定子铁芯本体10的端面相贴合即可,操作更加方便和快速。同时,经长期试验发现,所述的绝缘层由两聚酯无纺布层和两聚酯无纺布层间设置的绝缘聚酯薄膜层构成,该绝缘层的厚度为O. 3 O. 4_,按如上材料和厚度制备得到的绝缘层取得的绝缘效果最好,既不会使得定子铁芯的体积增加过大,且绝缘层的强度和使用期限都很好,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具体实施时,所述环形绝缘垫片11的内径大于定子铁芯本体10内径1. 8 2. 2_。这样可避免定子和转子装配后,因绝缘垫垫片11的波动或放置绝缘垫片11时的位置偏差造成转子运转时与绝缘垫片11内周相互摩擦,产生噪音和造成电机不安全运行。总之,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因绕组产生飞线而造成定子铁芯短路、漏电或被击穿,提电机的质量和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子铁芯本体(10),所述定子铁芯本体(10)的端部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由两聚酯无纺布层和两聚酯无纺布层间设置的绝缘聚酯薄膜层构成,该绝缘层的厚度为O. 3 O. 4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铁芯本体(10)的两端部端面上均设置有绝缘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为一与定子铁芯本体(10)端面相贴合总体呈环形的绝缘垫片(11)构成,所述的绝缘垫片(11)上开设有与定子铁芯本体(10)内侧壁上设置的嵌槽(12)截面相适配的空缺部(111),所述空缺部(111)沿绝缘垫片(11)的周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绝缘垫片(11)的内径大于定子铁芯本体(10)内径1. 8 2. 2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铁芯本体,所述定子铁芯本体的端部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定子铁芯本体的端部端面上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的绝缘层由两聚酯无纺布层和两聚酯无纺布层间设置的绝缘聚酯薄膜层构成,该绝缘层的厚度为0.3~0.4mm。通过在定子铁芯本体的端部端面上设置一绝缘层,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定子绕组上产生的飞线与构成定子铁芯本体的导体材料相接处,或两者之间的间距小于爬电距离,使得定子铁芯短路、漏电或被击穿。
文档编号H02K3/34GK202888981SQ20122049385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丁志和 申请人: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