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7986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的转子是整体锻件结构并且为两极隐极式。此类结构的电动机转子绕组是嵌入转子的绕组槽内,不直接与空气接触,这就造成了转子绕组散热困难的问题。传统的转子绕组冷却方式是采用转子表面空气冷却,即利用铁心及转轴作为绕组与空气间的导热媒介,转子绕组的热量只能通过流经转子铁心表面及转轴表面的冷却空气带走。这种方式冷却的效果差,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它显著提升了转子绕组的冷却效果,并可大大减小电机尺寸,节约成本。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所述转子包括两组转子绕组及整体式锻件结构的铁心和转轴,所述铁心的圆周面上对称地设置两个大齿及两组分别设在两个大齿之间的绕组槽,所述两组转子绕组分别以所述大齿为中心并通过垫条及槽楔嵌在所述铁心的两组绕组槽中,以形成位于绕组槽中的绕组直线部和位于铁心两端面外的绕组端部,所述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及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其中,所述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包括两个低压出风区、四个高压进风区及若干S形绕组垫块;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和四个高压进风区分别设在所述铁心的两端面夕卜,并在由所述绕组端部的下端面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分隔出的,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的位置与所述两个大齿的位置对应,所述四个高压进风区均分成两组高压风区并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两组绕组槽的位置对应;所述S形绕组垫块分别设在每两个相邻的绕组端部之间,使两个低压出风区通过S形绕组垫块与四个高压进风区连通;所述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铁心上的每个绕组槽的下部并与绕组槽连通的通风副槽及设在每个所述绕组直线部、垫条及槽楔上的通风孔,使四个高压进风区依次与通风副槽、垫条上的通风孔、绕组直线部上的通风孔及槽楔上的通风孔连通。上述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中,所述四个高压进风区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并分别大于所述低压出风区的横截面的面积。上述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中,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及四个高压进风区通过绝缘板隔出的。本实用新型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的技术方案,采用转子绕组内部空气冷却结构,即设置了两部分的冷却结构,使铁心两端面外的绕组端部及分别形成高压进风区及低压出风区,绕组直线部也高压进风区及低压出风区,显著提升了转子绕 组的冷却效果。

图1为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铁心的截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A向视图(展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包括两组转子绕组I及整体式锻件结构的铁心2和转轴3,铁心2的圆周面上对称地设置两个大齿20及两组分别设在两个大齿20之间的绕组槽21,两组转子绕组I分别以大齿20为中心并通过垫条及槽楔嵌在铁心2的两组绕组槽21中,以形成位于绕组槽21中的绕组直线部11和位于铁心2的两端面外的绕组端部12。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及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包括两个低压出风区41、41’、四个高压进风区42、42’、43、43’及若干S形绕组垫块10,其中:两个低压出风区41、41’和四个高压进风区42、42’、43、43’分别设在铁心2的两端面外,并通过六块绝缘板40在绕组端部12的下端面与转轴3的外表面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分隔出的,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的位置与所述两个大齿位置对应,所述四个高压进风区42、42’、43、43’均分成两组高压风区并一一对应地与两组绕组槽21的位置对应;四个高压进风区42、42’、43、43’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并分别大于低压出风区41、41’的横截面的面积。若干S形绕组垫块10分别设在每两个相邻的绕组端部12之间,使两个低压出风区41、41’通过S形绕组垫块10与四个高压进风区42、42’、43、43’连通。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包括设在铁心2上的每个绕组槽21的下部并与绕组槽21连通的通风副槽22及设在所述绕组直线部、垫条及槽楔上的通风孔,使四个高压进风区42、42’、43、43’依次与铁心上的通风副槽22、垫条上的通风孔、绕组直线部上的通风孔及槽楔上的通风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冷却结构中,绕组直线部的冷却方式是:冷却风从端部绕组12下高压进风区42、42’、43、43’进入通风副槽22,再通过垫条上的通风孔、绕组直线部上的通风孔及槽楔上的通风孔从绕组槽的口部散发至低压出风区(转子表面),将绕组直线部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的效果;绕组端部的冷却方式是:由于高压进风区42、42’、43、43’不直接与低压出风区41、41’连通,因此在相邻的绕组端部12之间设置的S形绕组垫块,以形成蛇形风道,因此冷却风从端部绕组12下高压进风区42、42’、43、43’进入蛇形风道,使冷却风经过绕组端部的表面,将绕组端部12的热量带到低压出风区41、41’(大齿表面),达到散热的效果。[0021]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所述转子包括两组转子绕组及整体式锻件结构的铁心和转轴,所述铁心的圆周面上对称地设置两个大齿及两组分别设在两个大齿之间的绕组槽,所述两组转子绕组分别以所述大齿为中心并通过垫条及槽楔嵌在所述铁心的两组绕组槽中,以形成位于绕组槽中的绕组直线部和位于铁心两端面外的绕组端部,所述转子的冷却结构包括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及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包括两个低压出风区、四个高压进风区及若干S形绕组垫块; 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和四个高压进风区分别设在所述铁心的两端面外,并在由所述绕组端部的下端面与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之间的环形空间中分隔出的,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的位置与所述两个大齿的位置对应,所述四个高压进风区均分成两组高压风区并一一对应地与所述两组绕组槽的位置对应; 所述S形绕组垫块分别设在每两个相邻的绕组端部之间,使两个低压出风区通过S形绕组垫块与四个高压进风区连通; 所述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铁心上的每个绕组槽的下部并与绕组槽连通的通风副槽及设在每个所述绕组直线部、垫条及槽楔上的通风孔,使四个高压进风区依次与通风副槽、垫条上的通风孔、绕组直线部上的通风孔及槽楔上的通风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高压进风区的横截面的面积相同并分别大于所述低压出风区的横截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低压出风区及四个高压进风区通过绝缘板隔出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显著提升转子绕组的冷却效果的防爆交流调速同步电动机转子的冷却结构,绕组端部的冷却结构包括两个低压出风区、四个高压进风区及若干S形绕组垫块;两个低压出风区和四个高压进风区分别设在铁心的两端面外,两个低压出风区的位置与两个大齿的位置对应,四个高压进风区与两组绕组槽的位置对应;若干S形绕组垫块分别设在每两个相邻的绕组端部之间,使两个低压出风区通过S形绕组垫块与四个高压进风区连通;绕组直线部的冷却结构包括设在铁心上的每个绕组槽的下部并与绕组槽连通的通风副槽及设在每个绕组直线部、垫条及槽楔上的通风孔,使四个高压进风区依次与通风副槽、垫条、绕组直线部及槽楔上的通风孔连通。
文档编号H02K3/487GK202997745SQ2012206815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金炫, 彭攀, 曾军, 谢建社 申请人: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