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482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马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马达,包括:旋转部和静止部,所述旋转部包括:转子和固定在转子上的轴,所述静止部包括:套筒,其由含油烧结材料制成,构成支撑所述轴自由旋转的滑动轴承;轴承保持部,其具有容纳所述套筒的圆筒部,所述轴穿过所述套筒并向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下表面更下的方向突出;所述马达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套筒下方并固定至所述轴的止油衬套,其中,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轴一起旋转,所述止油衬套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静止部不接触。本发明的马达通过将止油衬套与静止部分离,防止了止油衬套上的油流到静止部上,从而能够彻底防止漏油。
【专利说明】马达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止油衬套的马达。【背景技术】
[0002] 通常,在使用含油轴承的马达中,当马达旋转时,轴承中的油会随着轴旋转沿轴向 流出。为了防止这样的漏油,通常需要在马达中设置止油部件。为此,现有技术作了多种探 索。
[0003] 例如,日本特开2003-319603号公报中公开这样一种马达,该马达在轴上固定有 止油部件。参见图1,示出日本特开2003-319603号公报中公开的马达,其包括:壳体1,具 有侧壁13,侧壁13的端面为13a;轴承2 ;轴承板3 ;轴10 ;止油部件11,固定在轴10上,具 有上表面Ila和槽14。在该马达中,主要通过固定于轴10上的止油部件11来防止漏油。
[0004] 然而,这种马达仍可能存在漏油问题。参见图1,止油部件11与马达的轴承板(马 达的静止部)3相接触,当该马达高速旋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沿轴向流出的油12会向 径向外侧飞溅,即,容易流到马达的轴承板3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溅落的油滴将向轴向下 方流出,发生油的二次漏出。此外,参见图1,在轴向下突出的这种马达中,朝径向外侧飞溅 的油12a-旦溅落到止油部件11或壳体1的外表面,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溅落的油滴将向 轴向下方流出,也会发生油的二次漏出。若将这样的马达安装到例如与食品相关的设备中 时,这样的漏油将引起食品安全的问题。
[0005]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能够彻底防止漏油的马达。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马达,其包括:旋转部和静止部,
[0007] 所述旋转部包括:转子和固定在转子上的轴,
[0008] 所述静止部包括:
[0009] 套筒,其由含油烧结材料制成,构成支撑所述轴自由旋转的滑动轴承;
[0010] 轴承保持部,其具有容纳所述套筒的圆筒部,
[0011] 所述轴穿过所述套筒并向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下表面更下的方向突出;
[0012] 其中:
[0013] 所述马达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套筒下方并固定至所述轴的止油衬套,
[0014] 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轴一起旋转,
[0015] 所述止油衬套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
[0016] 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静止部不接触。
[0017] 本发明的马达通过将止油衬套与静止部分离,防止了止油衬套上的油流到静止部 上,从而能够彻底防止漏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过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 上述及其他优点。应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仅是示例性的,未必按比例示出,且为了 清楚起见,略去了一些部件。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马达的剖视图;
[0020]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马达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1]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马达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2]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马达的止油衬套的示意性剖视图;以及
[0023] 图5是图4中的止油衬套的一个变形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0024] 附图标记:
[0025] 1:壳体; 2:轴承; 3:抽承板; 10:轴; 11:止动部件; 12、12a:油 13:侧!壁; 13a:侧壁的端面; Ila:止动部件的上表面; 14:槽; 100:马达; 101:轴;
[0026] 102:套筒; 103:轴承保持部; 1031:圆筒部; 1032、1032' :下方遂舞部; 104:止油衬套; 1041:基部; 1042:第一上方侧壁部; 1043:储油沟槽; 1044:第二上方侧壁部; 1045:下方侧壁部; 1046:倾斜面β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应理解,以下实施方案仅是举例性的,对本发明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由权利要求书限定。还应理解,在实施本发明的过程中,不必包括下述所有实施方案中的所 有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可以有多种组合。
[0028] 在本文中,术语"上"、"下"、"内"、"外"都是为参照附图便于描述而使用的。另外, 参照图2,将沿中心轴线00'的方向定义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00'为中心的径方向定义为 径向,将以中心轴线〇〇'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定义为周向。
[0029]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马达的示意性剖视图。参照图2,在轴向上, 将图2的上方定义为"上",将图2的下方定义为"下";在径向上,将靠近中心轴线00'的方 向定义为"内",将远离中心轴线〇〇'的方向定义为"外"。
[0030]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马达100,马达100包括旋转部和静止部; 所述旋转部包括转子和固定在转子上的轴101;所述静止部包括:套筒102,其由含油烧结 材料制成,构成支撑轴101自由旋转的滑动轴承;轴承保持部103,其具有容纳所述套筒的 圆筒部1031,轴101穿过套筒102并向比轴承保持部103的下表面更下的方向突出;其中, 马达100还具有设置于套筒102下方并固定至轴101的止油衬套104,止油衬套104与轴 101 -起旋转,止油衬套104具有基部1041和从基部1041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1042、 1044,止油衬套104与所述静止部不接触。
[0031] 本发明的马达通过将止油衬套与静止部分离,防止了止油衬套上的油流到静止部 上,从而能够彻底防止漏油;并且,通过侧壁部的设置,防止了油的向径向外侧的飞溅。
[0032] 参见图4,示出止油衬套104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止油衬套104的侧壁部包括从 基部1041的径向外侧向上方延伸的第一上方侧壁部1042,且在第一上方侧壁部1042和所 述轴(图4中未示出)之间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储油沟槽1043 ;通过设置储油沟槽1043能够 将从套筒漏出的油储存在止油衬套中,从而防止了油的漏出。止油衬套104的侧壁部还包 括位于比第一上方侧壁部1042更靠轴向下方的第二上方侧壁部1044 ;通过设置第二上方 侧壁部1044能够将从第一上方侧壁部1042漏出的油进行收集,防止了油的向轴向下方流 出,同时第二上方侧壁部部也能够防止从第一上方侧壁漏出的油再次向径向外侧飞溅。从 而可以达到更好的防止漏油的目的。
[0033] 再次参见图2,轴承保持部103具有从圆筒部1031向下方延伸且在径向外侧与第 一上方侧壁部1042径向对置的下方延伸部1032,第二上方侧壁部1044位于比下方延伸部 1032的径向外侧面更靠径向外侧。通过将第二上方侧壁部设置在下方延伸部的径向外侧, 第二上方侧壁部能够将飞溅在下方延伸部上的油滴再次收集,防止油滴向轴向下方漏出。 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上方侧壁部1042的径向内侧面比轴承保持部103的圆筒部1031的 径向内侧面靠径向外侧。通过将第一上方侧壁部的内侧面设置在比圆筒部的径向内侧面 靠径向外侧,能够使飞溅到圆筒部的径向内侧面上的油滴落回到第一上方侧壁部的径向内 侦牝防止了油向径向外侧漏出。
[0034] 参见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马达100',马达100'与图2中所 示的马达100相似,所不同的是,在马达100'中,下方延伸部1032'的具有随着朝向轴向下 方向径向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设置该倾斜面,使得在第一上方侧壁的外侧面与下方 延伸部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毛细结构,能够进一步防止油滴向轴向下方流动,从而实现防漏 油的目的。
[0035]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其还可以具有位于止油衬套104下方的油封部件(为清楚起 见,图2-3中未示出),所述油封部件为中央处具有中心孔的圆板状,轴101穿过所述油封部 件的中心孔向下方延伸。通过设置油封部件能够更好的实现防漏油的目的。
[0036] 参见图4或图5,止油衬套104在底面上具有从基部1041向下方延伸的下方侧壁 部1045,下方侧壁部1045位于比第一上方侧壁部1042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与轴101 (图 2-3中示出)间隔一距离。通过设置下方侧壁部,能够切断油在止油衬套外表面与轴之间的 流通路径,这样能够防止漏出到止油衬套外表面的油流回到轴上,从而防止了油沿轴向下 方的二次漏出。
[0037] 关于下方侧壁部1045与轴101之间的距离,以S表示,其与下方侧壁部1045的 下端面与上述油封部件(为清楚起见,图2-3中未示出)的上端面之间的高度差h之间具有 这样的关系:S>hXtg0,其中Θ为马达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例如,当本发明的马达用 于电饭锅的锅盖中时,Θ为锅盖与水平面之间的开合角度,该开合角度一般在例如〇°至 90°之间的范围内。
[0038]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储油沟槽1043中配置有吸油部件(为清楚起见,图2-5中未示 出)。优选地,所述吸油部件是毛毡。通过设置吸油部件,能够将储油沟槽中的油束缚,防止 其再次流出,从而实现了防漏油的目的。
[0039] 参见图5,第二上方侧壁部1044具有倾斜面1046,倾斜面1046朝向径向外侧向上 地倾斜。通过设置倾斜面,能够使得油滴向径向内侧汇集,防止其向径向外侧流出,从而实 现防漏油的目的。
[0040] 参见图2和图3,止油衬套104配置在套筒102的重力方向的下方,止油衬套104 由树脂成型,压入固定于轴101。通过树脂成型能够更容易地制造止油衬套,通过压入固定 的方式,便于止油衬套的安装,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率地生产目的。
[0041] 在本发明的马达中,止油衬套104与轴101的接触面涂布拔油剂。拔油剂的干燥 条件是优选放置30秒以上。通过在接触面涂布拔油剂能够防止油沿轴与止油衬套之间的 缝隙流出,从而实现防漏油的目的。
[0042]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点:
[0043]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油衬套的侧壁部包括从所述基部的径向外侧向上方延 伸的第一上方侧壁部,在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和所述轴之间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储油沟槽。 通过侧壁部向上方侧延伸,防止油朝向径向外侧的飞溅,并且通过设置储油沟槽,能够进一 步防止油的漏出。
[0044]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油衬套的侧壁部还包括位于比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更 靠轴向下方的第二上方侧壁部。通过设置第二上方侧壁部,能够进一步防止油的飞溅。[0045]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保持部具有从所述圆筒部向下方延伸且在径向外侧 与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径向对置的下方延伸部,所述第二上方侧壁部位于比所述下方延伸 部的径向外侧面更靠径向外侧。这样能够进一步防止油的飞溅。
[004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的径向内侧面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圆筒 部的径向内侧面靠径向外侧。飞溅到轴承保持部的油由于重力的作用流回到储油沟槽内, 从而更好地防止油的漏出。
[0047]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方延伸部具有随着朝向轴向下方向径向向外侧倾斜的 倾斜面。这样可以在止油衬套的外表面与轴承保持部之间形成毛细构造,防止油滴的向轴 向下方流动。
[0048]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还具有位于所述止油衬套下方的油封部件,所述油 封部件为中央处具有中心孔的圆板状,所述轴穿过所述油封部件的中心孔向下方延伸。通 过设置油封部件,能够进一步防止油的漏出。
[0049]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油衬套在底面上具有从所述基部向下方延伸的下方侧 壁部。通过设置下方侧壁部,切断油沿轴向下方流出的路径,从而进一步防止油的漏出。
[0050]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下方侧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靠径向内侧的位 置,且与所述轴间隔一距离。通过设置下方侧壁部,切断油沿轴向下方流出的路径,从而进 一步防止油的漏出,并防止油流回到轴上。
[0051]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储油沟槽中配置有吸油部件。这样能够吸收储油沟槽中 的油,进而防止其流出。
[0052]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吸油部件是毛毡。这样能够吸收储油沟槽中的油,进而防 止其流出。
[0053]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方侧壁部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径向外侧 向上地倾斜。这样能够将油束缚在径向内侧,防止油向径向外侧飞溅。
[0054]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油衬套配置在所述套筒的重力方向的下方。这样能够 防止由于重力原因导致油的漏出。
[0055]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止油衬套由树脂成型,压入固定于所述轴。这样,止油衬 套容易成型且便于组装。
[0056]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轴的接触面涂布拔油剂。这样能够防 止油沿轴和止油衬套之间流出。
【权利要求】
1. 一种马达,包括:旋转部和静止部, 所述旋转部包括:转子和固定在转子上的轴, 所述静止部包括: 套筒,其由含油烧结材料制成,构成支撑所述轴自由旋转的滑动轴承; 轴承保持部,其具有容纳所述套筒的圆筒部, 所述轴穿过所述套筒并向比所述轴承保持部的下表面更下的方向突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套筒下方并固定至所述轴的止油衬套, 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轴一起旋转, 所述止油衬套具有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部, 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静止部不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油衬套的侧壁部包括从所述基部 的径向外侧向上方延伸的第一上方侧壁部, 在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和所述轴之间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储油沟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油衬套的侧壁部还包括位于比所 述第一上方侧壁部更靠轴向下方的第二上方侧壁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保持部具有从所述圆筒部向下 方延伸且在径向外侧与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径向对置的下方延伸部, 所述第二上方侧壁部位于比所述下方延伸部的径向外侧面更靠径向外侧。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方侧壁部的径向内侧面比所 述轴承保持部的圆筒部的径向内侧面靠径向外侧。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延伸部的内侧面具有随着朝向 轴向下方向径向向外侧倾斜的倾斜面。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还具有位于所述止油衬套下方 的油封部件, 所述油封部件为中央处具有中心孔的圆板状, 所述轴穿过所述油封部件的中心孔向下方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油衬套在底面上具有从所述基部 向下方延伸的下方侧壁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侧壁部位于比所述第一上方侧 壁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且与所述轴间隔一距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沟槽中配置有吸油部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部件是毛毡。
1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方侧壁部具有倾斜面,所述 倾斜面朝向径向外侧向上地倾斜。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油衬套配置在所述套筒的重力方 向的下方。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油衬套由树脂成型,压入固定于 所述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止油衬套与所述轴的接触面涂布 拔油剂。
【文档编号】H02K5/167GK104426287SQ201310397446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张铁城, 李鹏, 张东旭 申请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