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控制器的智能潜水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209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内置控制器的智能潜水电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深井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置控制器的智能潜水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深井泵是电机与水泵直联潜入水中工作的提水机具,它适用于从深井提取地下水,也可用于河流、水库、水渠等提水工程,深井泵浸入地下水井中进行抽吸和输送水的一种泵,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排灌、工矿企业、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等。现有的深井泵上的潜水电机其上的电机转轴大多固定在端盖上,其在工作时会引起端盖的微振动,这些振动容易使电机转轴发生偏移,使得其同心度发生变化,从而出现转子扫膛现象,这一现象会让电机内部的电流倍增,让内部的发热量增大,容易造成部件的损坏;而且由于机械油封与轴承均位于同一个凹槽内,为了容纳机械油封和轴承,端盖上的凹槽深度通常做的比较深,这样当电机腔内的导热油未加满或减少时,内部的机械油封有可能不能有效润滑,从而造成机械密封干磨损;还有就是现有的潜水电机内置的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及承受外界水的压强和导热油腐蚀,散热不良、深水的压强、导热油的腐蚀等因素会影响控制器的正常工作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控制器的智能潜水电机,它具有整体密封效果好、让电机内外压力达到平衡,能有效保证电机转轴的同心度使电机稳定运转及内置控制器能有效散发热量及免受油的腐蚀和强弱电的互相干扰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控制器的智能潜水电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置有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控制器密封装置及底座密封组件,所述控制器密封装置分别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及底座密封组件配合使用;所述机体内还设置有端盖密封组件,所述端盖密封组件包括电机端盖、上轴承座、下轴承座、轴承、顶紧板及机械油封,所述电机端盖上设置有外机械油封槽及内机械油封槽,所述机械油封分别设置在外机械油封槽及内机械油封槽内;所述机体的内壁设置有上内凹槽,所述上内凹槽内设置有涨紧钢丝圈,所述顶紧板上端面的台阶与涨紧钢丝圈抵接,所述顶紧板通过沉头螺丝与上轴承座的上端面配合使用;所述上轴承座的下端面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的端部抵接,所述下轴承座的下端面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的端部抵接,且其上端面与机体内的支撑上垫圈抵接;所述轴承分别设置在上轴承座及下轴承座内,其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上的转轴配合使用;所述下轴承座、上轴承座及电机端盖上均设置有定位转轴的轴孔。

所述控制器密封装置包括钢管筒、密封上端盖、变频控制线路板、散热铝骨架、密封下端盖及顶板;所述密封上端盖的一端与支撑上垫圈抵接,其另一端与钢管筒抵接;所述散热铝骨架设置在钢管筒内,且其为上下分层结构,所述变频控制线路板分别设置散热铝骨架的上层及下层,且其分别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上的电源输入端及变频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密封下端盖通过顶板抵接在钢管筒的端部。

所述散热铝骨架上设置有散热弧板,所述散热弧板贴合在钢管筒的内壁上。

所述密封上端盖上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内设置有弹性橡胶块。

所述过线孔内设置有涨紧螺母,所述涨紧螺母与弹性橡胶块配合使用。

所述底座密封组件包括油囊、油囊密封座及底座,所述油囊的一端设置在油囊密封座内,其另一端深入到机体的支撑下垫圈内;所述机体的内壁设置有下内凹槽,所述下内凹槽内设置有涨紧钢丝圈,所述油囊密封座上的台阶与涨紧钢丝圈抵接;所述底座与机体的端部卡接并与油囊密封座固定连接。

所述油囊密封座的外周面设置有卡凹,所述卡凹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电机端盖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与机体的内壁弹性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通过在端盖密封组件的外机械油封槽及内机械油封槽上安置机械油封,这种内外机械油封结构能有效提高密封效果;本发明由于机械油封位于电机端盖上,而轴承位于上轴承座上,这样可以降低了内机械油封槽的深度,让机械油封能完全浸在导热油中,防止了机械油封干磨现象的发生;而且通过上轴承座对电机转轴进行定位,并且上轴承座通过顶紧板定位,其能让电机的整体性更佳,能防止电机转轴发生偏移,有效保证了电机转轴的同心度;散热铝骨架的上下分层结构能分别安装强电线路板及弱电线路板,相比现有的线路板安装在同一侧,其能有效防止强弱电之间发生干扰现象,保证了变频控制线路板工作的稳定性;控制器密封装置整体独立密封设计,其使控制器免受外部压强的挤压及电机腔内导热油对控制器的浸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变频密封装置的局部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内置控制器的智能潜水电机,包括机体10,机体10为内部中空及两端贯通结构。在机体10内部设置有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20、变频密封装置30、底座密封组件40及端盖密封组件,端盖密封组件包括电机端盖51、上轴承座52、下轴承座53、轴承54、顶紧板55及机械油封56,电机端盖51的端部与机体10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其上设置有外机械油封槽511及内机械油封槽512,机械油封56分别设置在外机械油封槽511及内机械油封槽512内,在使用时外机械油封槽511上的机械油封56能够通过水来进行润滑,而内机械油封槽512上的机械油封可以通过导热油进行润滑,这种双密封结构能有效提高密封效果。轴承54分别设置在上轴承座52及下轴承座53内,其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20上的转轴21配合使用;下轴承座53、上轴承座52及电机端盖51上均设置有定位转轴21的轴孔。在机体10的内壁设置有上内凹槽11,上内凹槽11内设置有涨紧钢丝圈12,上轴承座52与电机端盖51之间形成有导热油填充腔室57,内机械油封槽512及上轴承座52上的轴承槽与导热油填充腔室57连通;这种结构设置能降低内机械油封槽512的深度,让机械油封56更容易浸在导热油中,防止机械油封56发生干磨现象。顶紧板55位于导热油填充腔室57内且其上端面的台阶与涨紧钢丝圈12抵接,且顶紧板55通过沉头螺丝与上轴承座52的上端面配合使用;上轴承座52的下端面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20的端部抵接,下轴承座53的下端面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20的端部抵接,且其上端面与机体10内的支撑上垫圈13抵接;上轴承座52及电机端盖51能对转轴21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防止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有效保证了转轴21的同心度,让其工作能较为稳定。在电机端盖51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凹槽513,环形凹槽513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与机体10的内壁弹性抵接,O型密封圈能在电机工作时隔绝外界的水源进入电机内部,提高了电机端盖51的密封效果。

控制器密封装置30分别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20及底座密封组件40配合使用;控制器密封装置30包括钢管筒31、密封上端盖32、变频控制线路板33、散热铝骨架34、密封下端盖35及顶板36,密封下端盖35通过顶板36抵接在钢管筒31的端部。密封上端盖32的一端与支撑上垫圈13抵接,其另一端与钢管筒31抵接;密封上端盖32能够隔绝导热油进入到变频密封装置30内,防止变频控制线路板33受到油液的侵蚀。散热铝骨架34设置在钢管筒31内,且其为上下分层结构,变频控制线路板33分别设置散热铝骨架34的上层及下层,且其分别与无刷直流定/转子组件20上的电源输入端22及变频输出端23电连接;电机上的变频控制线路板33通常包括强电流线路板及弱电流线路板,强电流线路板及弱电流线路板上安装有各种控制元件,这种上下分层结构能够对强电线路板及弱电线路板进行分别安置,避免强弱电之间发生干扰,保证了变频控制线路板33工作的稳定性。在散热铝骨架34上设置有散热弧板341,散热弧板341贴合在钢管筒31的内壁上,散热弧板341能够将变频控制线路板33上的电器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到钢管筒31,并通过钢管筒31将这些热量挥散在外界,其能起到较好的降温排热作用。在密封上端盖32上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为两个,其中一个便于电源输入端22上的电线通过,而另一个便于变频输出端23上的电线通过;在过线孔内设置有弹性橡胶块,弹性橡胶块上开设有便于电线穿过的线孔;在过线孔内设置有带通孔的涨紧螺母,涨紧螺母与弹性橡胶块配合使用;在使用时,电线能够穿过弹性橡胶块上的线孔及涨紧螺母上的通孔来进行连接;当涨紧螺母锁紧后,弹性橡胶块会与过线孔的内壁紧紧贴合,起到定位锁紧及密封的效果。在密封上端盖32的外周面设置有环形槽,在使用时,环形槽内能够放置O型密封圈,其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底座密封组件40包括油囊41、油囊密封座42及底座43,油囊41的一端设置在油囊密封座42内,其另一端深入到机体10的支撑下垫圈14内;在机体10的内壁设置有下内凹槽15,下内凹槽15内设置有涨紧钢丝圈12,油囊密封座42上的台阶与涨紧钢丝圈12抵接;在油囊密封座42的外周面还设置有卡槽,卡槽内具有卡环421,卡环421能够与机体10的内壁弹性抵接;底座43与机体10的端部卡接并与油囊密封座42固定连接。这种分体式连接结构能够便于对变频密封装置30进行安装及维修,而且通过涨紧钢丝圈12对油囊密封座42的定位卡紧及卡环421与机体10内壁的弹性卡接,其能让整个底座密封组件40更加紧凑,使其具有较佳的耐撞击能力。在油囊密封座42的外周面设置有卡凹421,卡凹421上设置有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在使用时与机体10的内壁弹性抵接,O型密封圈能在电机工作时隔绝外界的水源进入电机内部,提高了底座密封组件40的密封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