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727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子产品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掌上游戏机或者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进入人们的生活。在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中,一般会用微型振动马达来做系统反馈,例如手机的来电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发展趋势,其内部的各种元器件也需适应这种趋势,微型振动马达也不例外。

现有的微型振动马达,一般包括上盖、和与上盖形成振动空间的下盖、在振动空间内做直线往复振动的振子(包括质量块和永磁铁)、连接上盖并使振子做往复振动的弹性支撑件、以及位于振子下方一段距离的线圈。

目前,弹性支撑件常见的有弹片或弹簧,不同外形与不同性能的振动马达,对弹片或弹簧的外形与尺寸的设计也是各不相同。在现有技术中,方形或者长方形马达的弹片通常固定在质量块和壳体侧壁之间,弹性支撑件与质量块和壳体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在不能确保完全其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偏振现象,导致质量块与壳体发生碰撞,产品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性振动马达,以解决目前弹性支撑件结构费时费料、产品装配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线性振动马达,包括上壳、与上壳适配连接的下壳、收容在上壳和下壳之间的振动系统:上壳为侧开口长方体结构,下壳结合在上壳的开口处;在下壳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支撑件,振动系统固定在弹性支撑件之间;并且,弹性支撑件与下壳为一体成型结构。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弹性支撑件包括与振动系统固定连接的固定部、用于连接固定部和下壳的连接臂;连接臂与下壳相结合的位置分别位于下壳的两端。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连接臂与下壳相结合的位置分别位于下壳的两个对角处;并且,弹性支撑件关于下壳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弹性支撑件的固定部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均与下壳相垂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弹性支撑件为“一”字型结构,固定部分别与质量块的上下两个端面固定连接;或者,弹性支撑件为“L”型结构,固定部与连接臂之间存在弯折,固定部分别与质量块沿长轴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振动系统包括质量块和嵌设在质量块内部的永磁铁;并且,永磁铁在与质量块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呈非对称分布。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还包括定子系统;定子系统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固定在柔性电路板上并与柔性电路板导通的定子线圈;定子线圈的轴线方向与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延伸出的焊盘,焊盘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角度可调;在上壳对应焊盘的位置设置有缺口,焊盘从缺口内引出,并与外部电路导通。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焊盘与上壳通过SMT装配固定。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上壳为导磁件。

利用上述线性振动马达,弹性支撑件与线性振动马达的壳体(下壳)设置为一体结构,不仅能够节省物料成本,还可以简化产品装配工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在不降低产品性能的前提下节约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剖面图一;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剖面图二;

图4-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下壳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壳1、缺口11、质量块2、永磁铁3、定子线圈4、柔性电路板5、焊盘51、下壳6、弹性支撑件7、结合部71、连接臂72、固定部73。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在下述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用到的“质量块”也可以称作“配重块”,均指与产生振动的振动块固定以加强振动平衡的高质量、高密度金属块。另外,发明主要用于微型振动马达的改进,但是也不排除将发明中的技术应用于大型振动马达。但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在以下的实施例描述中,“线性振动马达”和“微型振动马达”表示的含义相同。

为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分解结构;图2和图3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的剖面结构。

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线性振动马达,包括长方体结构的上壳1、与上壳1适配连接的板状结构的下壳6、收容在上壳1和下壳6之间的振动系统;其中,上壳1为侧开口结构,下壳6结合在上壳1的开口处,上壳1和下壳6共同形成收容振动系统的空间;在下壳6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弹性支撑件7,振动系统悬设在两弹性支撑件7之间,并在弹性支撑件7提供的谐振和恢复力的作用下往复运动,实现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并且,下壳6所在平面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方向相平行。

其中,两个弹性支撑件7与下壳6为一体结构,二者采用一体加工成型。弹性支撑件7进一步包括与下壳6相结合的结合部、与振动系统固定连接的固定部以及位于结合部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臂(弹性连接臂),连接臂与下壳6相结合的位置即为结合部所在位置,两个结合部分别位于下壳6的两端;优选地,连接臂与下壳相结合的位置可以分别设置在下壳的两个对角处,从而使两个弹性支撑件7关于下壳6的中心点呈中心对称分布,以防止振动系统发生偏振。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弹性支撑件7的固定部所在平面是相互平行的,并且均与下壳6所在平面相垂直;另外,为防止振动系统在振动过程中与下壳6发生碰撞,结合部设置为从下壳6所在平面延伸出并与下壳6相垂直的平面结构,结合部的长度可根据振动系统的尺寸进行设置,通过结合部的长度调节连接臂与下壳6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振动系统远离下壳6并悬设在下壳6的一侧。

具体地,弹性支撑件7可设置为“一”字型结构,固定部分别与质量块2的上下两个端面固定连接,质量块2的上下两个端面是指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上下两个侧面。或者,弹性支撑件设置为“L”型结构,固定部与连接臂之间存在弯折,即固定部与结合部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固定部分别与质量块沿长轴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质量块的长轴方向为同一水平面内,质量块沿X轴或者Y轴方向上尺寸最大的轴向,一般为质量块的X轴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对应的,质量块的短轴方向为同一水平面内,质量块沿X轴或者Y轴方向上尺寸最小的轴向,一般为质量块的Y轴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具体可参考附图所示质量块的结构。

具体地,图4-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壳结构。

如图4-1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下壳6为长方向板状结构,在下壳6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与下壳6为一体结构,二者一体加工成型;弹性支撑件包括与下壳相结合的结合部71、与振动系统连接的固定部73(自由端)、以及位于结合部71和固定部73之间的连接臂72,连接臂为一个支臂或者对称分布的两个支臂等。其中,结合部71与固定部73所在平面相互平行,并且二者均与下壳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固定部73分别与质量块的上下两个端面固定连接。

图4-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下壳结构。

如图4-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下壳6为长方向板状结构,在下壳6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连接有对称分布的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与下壳6为一体结构,二者一体加工成型;弹性支撑件包括与下壳相结合的结合部71、与振动系统连接的固定部73、以及位于结合部71和固定部73之间的连接臂72,连接臂为一个支臂或者对称分布的两个支臂等。其中,结合部71与固定部73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并且二者均与下壳6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固定部73分别与质量块沿长轴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共同所示,还包括收容在上壳1和下壳6之间的定子系统,定子系统包括柔性电路板5和固定在柔性电路板5上并与柔性电路板5导通的定子线圈4,定子线圈4的轴线方向与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相垂直。其中,定子线圈4的轴线方向是指定子线圈4所形成的柱状体的中轴线方向,其垂直于质量块的振动方向。

其中,柔性电路板5的部分结构位于线性振动马达的壳体(包括上壳1和下壳6)内,用于与定子线圈4导通,另一部分结构从壳体内引出,用于与外部电路导通。换言之,在柔性电路板5上设置有延伸出的焊盘51,而焊盘51与柔性电路板5之间的角度可调;焊盘51可以悬设在外壳外部或者与外壳的侧壁贴合固定,例如,焊盘可以通过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与壳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使得产品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对应地,在上壳1对应焊盘51的位置设置有缺口11,缺口11的宽度和厚度均不小于焊盘51的宽度和厚度,焊盘51从缺口11内引出,并与外部电路或者终端设备的电路导通,从而实现线性振动马达内外部电路的连接。

为优化产品的磁场,缩短振动响应的时间,在本发明的线性振动马达中,定子线圈4所位于的壳体为导磁件,即定子线圈4通过柔性电路板5所固定的上壳1采用导磁材质制成,上壳1为导磁件不仅能够聚拢穿过定子线圈4的磁力线,还能够增强产品磁场,提高响应速度,增加产品的振感,改善用户体验。

此外,振动系统包括质量块2和嵌设在质量块2内部的永磁铁3;并且,永磁铁3在与质量块2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平面内呈非对称分布。如图1所示,在质量块2与线性振动马达的振动方向相平行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永磁铁3固定在限位槽内;定子线圈4固定在与永磁铁3位置对应的壳体的侧壁上,非对称结构的永磁铁能够减少其对质量块空间的占用,增大振动系统的质量,降低线性振动马达的共振频率,提高产品振感。

为聚拢磁力线,提高磁场利用率,还可以在永磁铁的两端添加华司,通过华司聚集磁力线,改善产品性能。例如,在永磁铁沿振动方向的相平行的上下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华司,华司的尺寸与永磁铁的横截面尺寸相一致,通过华司聚拢穿过定子线圈的磁力线,从而使产品获得更大的磁通量和更强的振感效果。

为加强线性振动马达的振感及质量块的振动平衡,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质量块2可以采用钨钢块或镍钢块或者镍钨合金等高密度金属材料制成,加大质量块振动力,使电子产品的振动更加强烈。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振动马达,具有以下优点:

1、弹性支撑件与线性振动马达的壳体设置为一体结构,其在振动方向上没有重叠部分,有利于减小其对质量块的侵占,增大振动系统的质量和振感;

2、能够节省物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装配效率及生产效率。

4、壳体采用导磁材质,优化磁场,缩短产品响应时间,增加线性振动马达的振感,改善用户体验。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线性振动马达。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本发明所提出的线性振动马达,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