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盖的轴承滚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368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盖的轴承滚铆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发电机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盖的轴承滚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盖轴承是将轴承装配到端盖轴承室,通过固定轴承挡板来对轴承进行轴向限位。由于固定轴承挡板需要安装孔,安装孔部位的挡板尺寸要较其余部位大,部分内风扇发电机受安装空间限制,电机直径不能设计过大,风扇叶片外径相应较小,同时为保证风扇叶片旋转时不与轴承挡板外圆干涉,叶片与轴承挡板外圆必须留有一定间隙,因此驱动端风扇叶片只能做得较小,这将降低电机的散热效果,影响电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加大风扇的叶片尺寸,改善电机散热,提高可靠性,特提供一种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盖的轴承滚铆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盖的轴承滚铆结构,包括驱动端盖及轴承室,其特征在于:驱动端盖的轴承室端面向内延伸为三个梯度的台阶,第一个台阶为毛坯面,第二个台阶为加工面,第三个台阶为滚铆加工面。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第三个台阶滚铆加工后将轴承室内的轴承外圈R圆角完全包裹铆住。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个台阶为毛坯面作用是为加工时让开滚铆刀具;第二个台阶为加工面,轴向端面和外圆均需加工,作用是保证轴承室加工时的同心度和让开滚铆刀具;第三个台阶为滚铆加工面,轴向和外圆均需加工,轴向加工保证高度,外圆加工保证壁厚和同心度,使滚铆易于进行且强度可靠;滚铆前,将轴承压入加工好的轴承室内;滚铆时,将轴承内圈与驱动端盖轴向锁定在可旋转夹具上,设定转速,通过调整滚铆刀角度和进挤量,挤压第三台阶,使第三台阶沿轴承外圈向中心逐渐变形折弯,将轴承外钢圈R圆角完全包裹铆住,防止轴承在工作过程中轴向窜动。

由于取消轴承挡板,轴承室最大外径相应变小,为风扇叶片加大尺寸提供了空间。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14V、120A发电机中,风扇叶片较采用轴承挡板结构风扇宽度大5mm,通过测试,定子绕组温升仅有113℃,远低于其它发电机(13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成型滚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第一个台阶;2是第二个台阶;3是第三个台阶;4是轴承室; 5是驱动端盖;6是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

装配前,一种汽车用发电机驱动端的轴承滚铆结构,包括驱动端5及轴承室4,驱动端盖5的轴承室4端面向内延伸为三个梯度的台阶,第一个台阶1为毛坯面,第二个台阶2为加工面,第三个台阶3为滚铆加工面。

加工时先对驱动端盖5的轴承室4内径进行加工,然后对第二个台阶2端面和外圆进行加工,外圆的加工是为了保证轴承室4的同轴度,端面加工是为了后续加工时让开滚铆刀具,其中第一个台阶1是为让开刀具而设计的。

第三个台阶3为滚铆加工面,轴向和外圆均需加工,轴向加工保证高度,外圆加工保证壁厚和同心度,使滚铆易于进行且强度可靠;滚铆前,将轴承6压入加工好的轴承室内;滚铆时,将轴承6内圈与驱动端盖5轴向锁定在可旋转夹具上,设定转速,通过调整滚铆刀角度和进挤量,挤压第三个台阶3,使第三个台阶3沿轴承6外圈向中心逐渐变形折弯,将轴承6外钢圈R圆角完全包裹铆住,防止轴承在工作过程中轴向窜动。

由于取消轴承挡板,轴承室最大外径相应变小,为风扇叶片加大尺寸提供了空间,降低电机温升,提高电机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