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15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和光伏支架组。



背景技术:

光伏是指光照时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光伏技术具备很多优势:比如没有任何机械运转部件;除了日照外,不需其它任何"燃料",在太阳光直射和斜射情况下都可以工作;而且从站址的选择来说,也十分方便灵活,城市中的楼顶、空地都可以被应用。自1958年起,太阳能光伏效应以太阳能电池的形式在空间卫星的供能领域首次得到应用。时至今日,小至自动停车计费器的供能、屋顶太阳能板,大至面积广阔的太阳能发电中心,其在发电领域的应用已经遍及全球。

光伏发电的效率主要来自于是光照的直射,现有的光伏电站,绝大多数是固定角度。随着季节的变换,太阳光的入射角度一直在变化,而光伏阵列倾角没有变化,发电量现有的几种技术是单一调整的方案,对于一个光伏板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大型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调整极其困难,效率很低。

因此,设计一种操作简单,能简单地实现整个阵列光伏组件角度的调整,极大提高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提高角度调整的效率,同时大大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量的光伏支架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能简单地实现整个光伏支架组角度的调整,极大提高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提高角度调整的效率,同时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组,该光伏支架组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支架立柱、角度调节撑杆、支架斜梁、第一传动杆和固定件。

所述支架立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斜梁铰接。所述支架斜梁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角度调节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撑杆上设置有锯齿槽,所述第一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锯齿槽配合。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支架立柱可转动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一齿轮到所述连接部的距离。所述角度调节撑杆可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支架立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槽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设置有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槽呈长条状,所述锯齿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角度调节撑杆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杆和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和联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架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支架立柱通过所述第一卡扣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架立柱通过所述第二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立柱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角度调节撑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所述固定件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立柱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角度调节撑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限位孔,所述固定件为销钉,所述销钉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一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立柱与所述支架斜梁通过第一阻尼件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二阻尼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伏支架组,包括多个第二传动杆和多个光伏支架,多个所述光伏支架直线排布;多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多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和多个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形成第三传动杆。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支架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杆和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和联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支架立柱转动连接,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第三传动杆连接,并与多个所述第一齿轮同轴心设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通过锯齿槽和第一齿轮的啮合作用,在驱动作用下,可转动第一传动杆,并利用杠杆原理,可调节支架斜梁的角度,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通过第三传动杆将多个光伏支架联系在一起,可通过驱动第三传动杆实现整个阵列光伏组件角度的调整,极大的提高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提高角度调整的效率,同时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的其中一个光伏支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的其中一个光伏支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的另一个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光伏支架组;110-第二传动杆;112-第二齿轮;120-固定件;130-驱动机构;131-固定杆;133-转动齿轮;135-联动齿轮;140-第三传动杆;200-光伏支架;210-支架立柱;211-第一固定部;212-第一卡扣;213-第二卡扣;220-角度调节撑杆;221-锯齿槽;2212-齿条;223-第二固定部;230-支架斜梁;231-连接部;232-第一阻尼件;233-第二阻尼件;240-第一传动杆;241-第一齿轮;250-驱动机构;251-固定杆;253-转动齿轮;255-联动齿轮;26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有更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更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是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200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20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200包括支架立柱210、角度调节撑杆220、支架斜梁230、第一传动杆240、固定件260和驱动机构250。

支架立柱210的一端与支架斜梁230铰接,支架斜梁230的一端与角度调节撑杆220的一端铰接。第一传动杆240与支架立柱210转动连接,固定件260可连接角度调节撑杆220和支架立柱210,从而紧固角度调节撑杆220与支架立柱210。

支架立柱210用于固定与地面或者基座。支架立柱210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211,第一固定部211用于与固定件260配合。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支架斜梁230与支架立柱210的一端通过第一阻尼件232连接。支架斜梁23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231,连接部231用于与角度调节撑杆220连接。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撑杆220的一端与连接部231通第二阻尼件233连接。角度调节撑杆220上设置有锯齿槽221,锯齿槽221用于与第一传动杆240配合,以调整支架斜梁230的角度。

角度调节撑杆22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223,第二固定部223用于与固定件260配合。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240与支架立柱210通过第一卡扣212连接。第一传动杆240上设置有第一齿轮241,第一齿轮241可与锯齿槽221配合。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锯齿槽221相对的两个内壁上均设置有齿条2212,第一齿轮241设置在锯齿槽221中,且与两个齿条2212啮合。并且锯齿槽221呈长条状,锯齿槽221的延伸方向与角度调节撑杆220的延伸方向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实现第一齿轮241与锯齿槽221的配合,以调整支架斜梁230的角度,锯齿槽221的形状及齿条2212的数目等,都可有不同的变化。

驱动机构250包括固定杆251和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253和联动齿轮255。转动齿轮253与固定杆251连接,固定杆251与支架立柱210转动连接,联动齿轮255与第一传动杆240连接,并与第一齿轮241同轴心设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固定件260为销钉,第二固定部223为多个第一限位孔,第一固定部211为第二限位孔,销钉可依次穿过第二限位孔和第一限位孔,从而将角度调节撑杆220和支架立柱210固定。

当然,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211、第二固定部223及固定件260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例如,第一固定部211为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部223为多个第二固定槽,固定件260为连接板,连接板可连接第一固定槽和任意一个第二固定槽。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时,取下固定件260,可以用较小的力,驱动转动齿轮253,即可将第一传动杆240转动,从而调节支架斜梁230的角度,再安装好固定件260,即可将角度调整后的光伏支架200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240与支架立柱210通过第二卡扣213连接。

第二实施例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1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100包括多个第二传动杆110、驱动机构130和多个光伏支架200,多个光伏支架200直线排布。

多个第二传动杆110分别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传动杆240,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二传动杆110与多个第一传动杆240相互连接,并形成第三传动杆140。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传动杆110与多个第一传动杆240一体成型。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100的其中一个光伏支架200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100的其中一个光伏支架20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每个光伏支架200均包括支架立柱210、角度调节撑杆220和支架斜梁230。每个光伏支架200的支架立柱210的一端与支架斜梁230铰接,支架斜梁230的一端与角度调节撑杆220的一端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立柱210的另一端可通过深埋,或者浇筑等方式与地面或者基座固定。

支架斜梁23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231,连接部231用于与角度调节撑杆220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支架斜梁230与支架立柱210通过第一阻尼件232连接。

每个角度调节撑杆220上均设置有锯齿槽221,锯齿槽221用来与第二传动杆110配合。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每个角度调节撑杆220的一端分别与其中一个连接部231通过第二阻尼件233连接。

第二传动杆1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齿轮112,多个第二齿轮112分别与多个锯齿槽221啮合,第二传动杆110与支架立柱210可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多个第二齿轮112与多个锯齿槽221啮合,第二传动杆110将多个直线排布的光伏支架200相互连接。并且,可通过第二传动杆110的转动调节多个每个第二齿轮112到每个连接部231的距离,也即可以同时调节每个支架斜梁230的角度。

多个角度调节撑杆220可分别通过其中一个固定件120与其中一个支架立柱21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只要能将多个角度调节撑杆220与多个支架立柱210连接、紧固,固定件120的数目可以有不同变化,可以为一个,两个或者多个。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100的另一个光伏支架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6,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30包括固定杆131和相互啮合的转动齿轮133和联动齿轮135。转动齿轮133与固定杆131连接,固定杆131与支架立柱210转动连接,联动齿轮135与第二传动杆110连接,并与多个第二齿轮112同轴心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时,取下固定件120,可以用较小的力,驱动转动齿轮133,即可将第三传动杆140转动,从而同时调节每个支架斜梁230的角度,再安装好固定件120,即可将角度调整后的光伏支架组100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大大提高了光伏支架组100角度调整的效率,同时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转动齿轮133的驱动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也可以通过电动控制。

当然,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可不设置驱动机构130,而通过电动或者手动直接驱动第三传动杆140,以调节每个支架斜梁230的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200,通过锯齿槽221和第一齿轮241的啮合作用,在驱动作用下,可转动第一传动杆240,并利用杠杆原理,可调节支架斜梁230的角度,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支架组100能简单地实现整个光伏支架组100角度的调整,极大提高大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提高角度调整的效率,同时大大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