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83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塔吊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随着建筑设计的规模和体量在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对物质运输效率的要求也随之节节攀升。因此,塔吊在工地上使用越来越普遍。塔吊作为高空作业的一种设备类型,其用电安全备受关注。塔吊使用的电缆线如果与塔吊自身固定不稳,一旦处于长时间的自由悬挂状态,很容易与塔吊标准节发生摩擦,造成电缆线被刮破,进而引发塔吊出现带电的情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一般地,塔吊电缆线的固定方式为:在塔吊的标准节上,借助方钢,将将方钢水平放置并焊接于标准节上。同时使用绝缘瓷瓶,将电缆线捆扎在瓷瓶上,进而实现电缆线的固定。

然而,瓷瓶表面比较光滑很难捆扎牢固,并且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下,扎带容易出现老化崩断。并且,焊接的方式会对塔吊钢结构产生破坏,对塔吊自身承重能力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稳定且不会破坏塔吊钢结构的电缆线固定装置。

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外夹板;

第二外夹板,与所述第一外夹板相对设置;

第一内夹板和第二内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内夹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外夹板与所述第二外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内夹板靠近所述第二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内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

悬挂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夹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夹板连接;

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所述第二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所述第一外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所述第二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并伸出所述第二外夹板与所述螺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悬挂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夹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悬挂部、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所述第二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并伸出所述第二外夹板与所述螺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内夹板的高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内夹板的长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二外夹板、所述悬挂部和所述固定件的表面涂覆有防锈层。

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在安装时,将电缆线穿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槽孔中,通过固定件将第一外夹板、第一内夹板、第二内夹板和第一外夹板固定起来,再通过悬挂部将整个装置挂在塔吊的标准节上即可完成电缆线的竖向固定。采用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固定电缆线,电缆线固定稳定,不易脱落,并且整个装置挂设于标准节上,无需焊接,不会破坏塔吊的钢结构,进而保证塔吊的自身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缆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电缆线固定装置10包括第一外夹板100、第二外夹板11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悬挂部140和固定件150。第二外夹板110与第一外夹板100相对设置,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相对设置且位于第一外夹板100与第二外夹板110之间,第一内夹板120靠近第二内夹板130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122,第二内夹板130靠近第一内夹板120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132,第二凹槽132对应于第一凹槽122。悬挂部140设置在第一外夹板100上并与第一外夹板100连接。固定件150依次穿过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和第二外夹板110,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通过固定件150可拆卸连接。

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10在安装时,将电缆线穿过第一凹槽122与第二凹槽132形成的槽孔中,通过固定件150将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和第一外夹板100固定起来,再通过悬挂部140将整个装置挂在塔吊的标准节上即可完成电缆线的竖向固定。采用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10固定电缆线,电缆线固定稳定,不易脱落,并且整个装置挂设于标准节上,无需焊接,不会破坏塔吊的钢结构,进而保证塔吊的自身承重能力。

如图1所示,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位于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内夹板13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外夹板110均为铁夹板,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为木质夹板。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第一”和“第二”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夹板的顺序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夹板120靠近第二内夹板13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凹槽122,第二内夹板130靠近第一内夹板120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凹槽132,第一凹槽122的数量与第二凹槽132的数量相同。设置多个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可以一次性固定多根电缆线。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上分别设有5个第一凹槽122和5个第二凹槽132,且5个第一凹槽122和5个第二凹槽132均匀分布在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电缆线固定装置10至少可以同时固定5根电缆线。

当电缆线固定装置10组装完成后,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可以在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之间形成孔槽,安装时将电缆穿过孔槽。在本实施例,第一凹槽122的形状为半圆形,第二凹槽132的形状与第一凹槽122的形状形同,即,第二凹槽132的形状也为半圆形。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可以在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之间形成圆形孔槽,以便与电缆线的形状匹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均为方形。其中,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的数量和直径可以根据要固定的电缆线的数量和直径进行选择。

固定件150的作用是将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和第二外夹板110固定起来。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50为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依此穿过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和第二外夹板110并伸出第二外夹板110外与螺母连接。通过调节螺母可以调节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之间的距离,也使得电缆线固定装置10适用于不同粗细的电缆线。例如,当电缆线较粗时,可以调节螺母,将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之间的距离调大,当电缆线穿过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形成的孔槽时,再旋紧螺母,将电缆线稳定固定于电缆线固定装置10中。

在本实施例中,悬挂部14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悬挂部140对称设置于第一外夹板100上。悬挂部140是用于将电缆线固定装置10挂在塔吊的标准节上,采用两个悬挂部140可以增加电缆线固定装置10的悬挂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悬挂部140一端与第一外夹板100连接,另一端沿同一方向两次弯折形成弯钩。以图1中位于第一外夹板100左边的悬挂部140为例,由悬挂部140的右侧看过去,悬挂部140一端与第一外夹板100连接,另一端沿顺时针方向两次90度弯折形成钩状。在其他实施例中,悬挂部140的数量也可以为1个,只要能实现将电缆线固定装置10悬挂于标准节上即可。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螺栓依此穿过悬挂部140、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和第二外夹板110并伸出第二外夹板110与螺母连接。即,悬挂部140无需采用额外的固定结构便可实现与第一外夹板100的连接。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的形状相同,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镜像对称。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的高度与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的高度相同。即,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第二外夹板110处于同一高度,便于电缆线固定装置10的组装。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夹板100和第二外夹板110的长度与第一内夹板120和第二内夹板130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夹板100、第二外夹板110、悬挂部140和固定件150的表面涂覆有防锈层。防锈层可以是锌层,保护第一外夹板100、第二外夹板110、悬挂部140和固定件150免遭腐蚀,保证电缆线固定装置10的结构稳定性。

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10在安装时将电缆线穿过第一凹槽122和第二凹槽132形成的槽孔中,然后螺栓穿过悬挂部140、第一外夹板100、第一内夹板120、第二内夹板130和第二外夹板110并伸出第二外夹板110与螺母连接,旋紧螺母,再将悬挂部140挂在塔吊的标准节上,进而实现塔吊电缆线的竖向固定,然后在悬挂部140、第一外夹板100、第二外夹板110和固定件150的表面涂锌。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10通过悬挂部140将电缆线固定装置10挂在标准节上,无需焊接,不会破坏塔吊的钢结构,并且电缆线固定稳定,避免了电缆线随风摆动以及电缆线和标准节摩擦所引起的安全隐患。此外,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10结构简单,组装容易,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