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站的自清洗式调节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453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太阳能电站的自清洗式调节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部分用于太阳能电站的光伏支架安装之后无法调节,特别是一些家庭用光伏支架,由于不同的房屋的屋顶形状和方向不同,统一模式的光伏支架不能充分发挥光伏电池吸收太阳能的作用,并且现有光伏支架的在水平方向的位置是固定的,调节不灵活,同时现有光伏支架的结构功能单一,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站的自清洗式调节支架结构,其不仅能实现太阳能光伏面板的多角度调节,同时还能实现对太阳能光伏面板表面的自动清洁,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站的自清洗式调节支架结构,包括立柱板,于立柱板的两侧面分别连接一对侧板,在各对侧板之间连接固定轴,于所述固定轴的外圈与短调节杆的一端配合,所述短调节杆的另一端连接光伏支撑板;在所述立柱板上还开有槽,调节板的一端与所述槽配合,于所述调节板的另一端与伸缩管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伸缩管的内圈设置内螺纹,螺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管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也连接光伏支撑板;在所述光伏支撑板1的表面还固接立柱,所述立柱与折叠式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折叠式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清洁头安装座,在所述清洁头安装座的表面转动连接多功能清洁头,所述多功能清洁头由注水毛刷及橡胶清洗垫构成。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在所述清洁头安装座上还开设用于想多功能清洁头注水的注水孔;

所述多功能清洁头通过转动轴与清洁头安装座连接,所述注水毛刷与橡胶清洗垫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对称布置;

所述槽为T形槽,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槽配合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与所述 槽配合的凸台,在所述调节板与伸缩管连接的一端还开设多个第二贯通孔,所述伸缩管通过第二螺栓、第二螺母与所述调节板锁紧固定;

于所述螺杆的外周还设置护套;

所述短调节杆由圆柱部与条形杆一体连接成形,在所述圆柱部上还开设用于配合固定轴的第一贯通孔;

在立柱板的表面还开设用于配合第一螺栓的螺栓安装孔;

在所述立柱板的表面还通过第一螺母、第一螺栓锁紧各调节板,使各调节板在槽内的位置固定;

于所述立柱的表面还设置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可根据安装需求调节光伏支撑板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同时还能调节光伏支撑板相对于立柱板左右方向位置的调节,通过将伸缩管与调节板活动连接,其可以避免在螺杆生锈无法转动调节的情况下对光伏支撑板进行小幅度调节,折叠式连接板的布置便于收藏于立柱内,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多功能清洁头的布置不仅满足了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的清洗,还实现了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除水除尘的效果。其设计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立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短调节杆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短调节杆的正视图。

图5为图1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在光伏支撑板上安装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清洁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伏支撑板;2、螺杆;3、调节板;301、凸台;302、第二贯通孔;4、第一螺母;5、第一螺栓;6、侧板;7、固定轴;8、短调节杆;801、第一贯通孔;802、圆柱部;803、条形杆;9、立柱板;901、槽;902、螺栓安装孔;10、锁紧螺杆;11、护套;12、伸缩管;13、第二螺栓;14、第二螺母;15、立柱;16、折叠式连接板;17、清洁头安装座;1701、多功能清洁头;1702、注水毛刷;1703、橡胶清洗垫;1704、转动轴;18、注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用于太阳能电站的自清洗式调节支架结构包括立柱板9,于立柱板9的两侧面分别连接一对侧板6,在各对侧板6之间连接固定轴7,于固定轴7的外圈与短调节杆8的一端配合,短调节杆8的另一端连接光伏支撑板1;在立柱板9上还开有槽901,调节板3的一端与槽901配合,于调节板3的另一端与伸缩管1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伸缩管12的内圈设置内螺纹,螺杆2的一端与伸缩管1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螺杆2的另一端也连接光伏支撑板1;在光伏支撑板1的表面还固接立柱15,立柱15与折叠式连接板16的一端连接,折叠式连接板16的另一端连接清洁头安装座17,在清洁头安装座17的表面转动连接多功能清洁头1701,多功能清洁头1701由注水毛刷1702及橡胶清洗垫1703构成。在上述清洁头安装座17上还开设用于想多功能清洁头1701注水的注水孔18。如图1、图2所示,上述槽901为T形槽,调节板3与槽901配合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形成与槽901配合的凸台301,在调节板3与伸缩管12连接的一端还开设多个第二贯通孔302,伸缩管12通过第二螺栓13、第二螺母14与调节板3锁紧固定。于螺杆2的外周还设置护套11。短调节杆8由圆柱部802与条形杆803一体连接成形,在圆柱部802上还开设用于配合固定轴7的第一贯通孔801。在立柱板9的表面还开设用于配合第一螺栓5的螺栓安装孔902。在立柱板9的表面还开设用于配合第一螺栓5的螺栓安装孔902。在立柱板9的表面还通过第一螺母4、第一螺栓5锁紧各调节板3,使各调节板3在槽901内的位置固定。如图7所示,上述多功能清洁头1701通过转动轴1704与清洁头安装座17连接,所述注水毛刷1702与橡胶清洗垫1703以所述转动轴1704为中心对称布置,在上述立柱15上还安装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5所示,当需要调节光伏支撑板1相对于水平的角度时,松开锁紧螺杆10,解除锁紧螺杆10对螺杆2的抵接作用,然后通过护套11操作螺杆2在伸缩管12内旋转,通过改变螺杆2的长度来使光伏支撑板1逐渐抬升或下降至所需高度,最后通过锁紧螺杆10将螺杆2锁紧即可。另外,当长时间使用后螺杆2生锈无法转动时,通过松开第二螺栓13及第二螺母14,将第二螺栓13贯穿任意一个第二贯通孔302内,然后通过第二螺母14锁紧即可小 幅度改变光伏支撑板1相对于水平的角度,实现了光伏支撑板1的二次调节。

如图1至图5所示,当需要调节光伏支撑板1左右位置时,如图1、图2所示,首先松开固定在第一螺栓5上的第一螺母4,解除各第一螺栓5与凸台301的抵接作用,然后操作调节板3带有凸台301的一端在槽901内沿水平方向滑动,由于短调节杆8的圆柱部802是与固定轴7的外圈配合,因此当伸缩管12在左右位置移动时带动短调节杆8同步在固定轴7上滑动,同时当调节板3在槽901内作位移时,与调节板3连接的伸缩管12、螺杆2也随调节板3作同步运动,由此实现光伏支撑板1相对于立柱板9在左右方向的位置调节。

当传感器感应到安装有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光伏支撑板1与其平行时,多功能清洁头1701上的注水毛刷1702及橡胶清洗垫1703的表面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折叠式连接板16伸出并驱动带有多功能注水毛刷1702及橡胶清洗垫1703的多功能清洁头1701作位移,通过水管向注水孔18内注水,使注水毛刷1702在洗刷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表面时候带有水流清洗,使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表面清洗效率高,当注水毛刷1702的一面清洗过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表面后,通过转动轴1704沿顺时针180°旋转多功能清洁头1701,使注水毛刷1702与橡胶清洗垫1703的安装位置相反,然后再次他通过折叠式连接板16收回洗刷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表面,使其清洗干净。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