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76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子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也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分为电动机转子和发电机转子,电机转子根据转动方式分为内转子转动方式和外转子转动方式两种。内转子转动方式为电机中间的芯体为旋转体,输出扭矩或者收入能量,外转子转动方式即以电机外体为旋转体,不同的方式方便了各种场合的应用。

传统的转子在加工、装配过程中多没有使用到夹具,直接将转子放在平板上,这种加工方式会使的加工后转子转轴发生偏移或者弯折,严重降低产品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支柱、第二支柱和定位装置,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支柱一侧表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穿过通孔可拆卸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支柱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夹在第一连接轴上,所述第一连接轴上套有转子,所述定位装置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连接轴靠近转子的一端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底座中间部位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位于第二支柱与定位装置之间,所述滑槽上设有快速夹和托举底座,所述快速夹与托举底座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夹在快速夹上,所述第二连接轴另一端与托举底座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托举底座顶部设有顶升汽缸,所述顶升汽缸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转子底部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快速夹与托举底座底部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卡在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快速夹位于托举底座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滑槽设有两排且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转子装在第一连接轴上,第一连接轴一端卡在第二支柱上的固定夹具内,第一连接轴另一端卡在定位装置上的卡槽内,同时底部顶升汽缸上活塞杆抵在转子底部,使得转子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固,加工结果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底座底部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支柱,3—第二支柱,4—定位装置,5—第一连接轴,6—转子,7—电机,8—通孔,9—固定夹具,10—卡槽,11—快速夹,12—第二连接轴,13—托举底座,14—提升汽缸,15—活塞杆,16—滑块,1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支柱2、第二支柱3和定位装置4,所述第一支柱2与第二支柱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轴5,所述第一支柱2一侧表面设有通孔8,所述第一连接轴5一端穿过通孔8可拆卸连接有电机7,所述第二支柱3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具9,所述固定夹具9夹在第一连接轴5上,所述第一连接轴5上套有转子6,所述定位装置4上设有卡槽10,所述第一连接轴5靠近转子6的一端卡接在卡槽10内,所述底座1中间部位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位于第二支柱3与定位装置4之间,所述滑槽17上设有快速夹11和托举底座13,所述快速夹11与托举底座13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轴12,所述第二连接轴12一端夹在快速夹11上,所述第二连接轴12另一端与托举底座13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托举底座13顶部设有顶升汽缸14,所述顶升汽缸14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塞杆15,所述活塞杆15与转子6底部表面接触,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始终抵住转子6,提到了转子6的稳定性。

所述快速夹11与托举底座13底部均设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卡在滑槽17内部,通过快速夹11固定第二连接轴12。

所述快速夹11位于托举底座13的一侧。

所述滑槽17设有两排且对称分布,使得快速夹11和托举底座13可以左右移动,便于托举底座13上活塞杆15顶端对准转子6。

工作原理:一种绕线机的转子夹具安装结构,通过将转子6装在第一连接轴5上,第一连接轴5一端卡在第二支柱3上的固定夹具9内,第一连接轴5另一端卡在定位装置4上的卡槽10内,同时底部顶升汽缸14上活塞杆15抵在转子6底部,使得转子6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稳固,加工结果更加精确。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