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2668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相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相变速永磁同步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采暖、通风与空调风机用单相变速永磁同步电机,属于电机领域。



背景技术:

单相风扇电机在采暖、通风与空调小功率风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考虑到成本因素,目前普遍采用电容启动或电容运转单相的异步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但效率不高,单机功率虽然不大,但使用数量很多,电能浪费十分严重。因此,许多厂商纷纷推出高效率的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因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大功率的风机领域,在小功率风机领域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结构简单、无需启动或运转电容、成本低廉、可变速的单相永磁同步电机。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工作原理。

电容运转单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理论,电机的效率η为:

式中分别为α绕组和β绕组轴转子磁链,vα、vβ分别为α和β绕组的电压,iα、iβ分别为α和β绕组的电流,n为电机转速。

从公式(1)中可以发现,如果vβ等于0,即β绕组短路,那么电机的效率将能得到一定的提高。

根据上述的构思,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直流电源E、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单片机和驱动电路。

所述的H桥逆变器包括开关器件T1、开关器件T2、开关器件T3、开关器件T4,开关器件T1的D极、开关器件T3的D极、直流电源E正端汇接,开关器件T2的S极、开关器件T4的S极、直流电源E负端汇接后接地。

所述的永磁同步电机包括α绕组、β绕组两个定子绕组,α绕组和β绕组空间上垂直,β绕组的两端短接,α绕组的上端与开关器件T1的S极、开关器件 T2的D极汇接,α绕组的下端与开关器件T3的S极、开关器件T4的D极汇接。

所述的单片机采用R8C2L,单片机的P21引脚与驱动电路的HIN1引脚、 HIN2引脚连接,单片机的P23引脚与驱动电路的LIN1引脚、LIN2引脚连接。

所述的驱动电路采用IR2130,驱动电路的HO1引脚与开关器件T1的G极连接,驱动电路的HO2引脚与开关器件T3的G极连接,驱动电路的LO1引脚与开关器件T2的G极连接,驱动电路的LO2引脚与开关器件T4的G极连接。

本实用与现有技术相比较,α绕组接到H桥逆变器,而β绕组短接,不从电源吸收功率,其电流只在绕组内部循环,用以产生旋转磁场,因此,具有高效节能、结构简单、无需启动或运转电容、成本低廉、可变速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容运转单相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相变频调速永磁同步电机包括直流电源E、 H桥逆变器、永磁同步电机、单片机和驱动电路。H桥逆变器包括开关器件T1、开关器件T2、开关器件T3、开关器件T4,开关器件T1的D极、开关器件T3 的D极、直流电源E正端汇接,开关器件T2的S极、开关器件T4的S极、直流电源E负端汇接后接地;永磁同步电机包括α绕组、β绕组两个定子绕组,α绕组和β绕组空间上垂直,β绕组的两端短接,α绕组的上端与开关器件T1的 S极、开关器件T2的D极汇接,α绕组的下端与开关器件T3的S极、开关器件T4的D极汇接;单片机采用R8C2L,单片机的P21引脚与驱动电路的HIN1 引脚、HIN2引脚连接,单片机的P23引脚与驱动电路的LIN1引脚、LIN2引脚连接;驱动电路采用IR2130,驱动电路的HO1引脚与开关器件T1的G极连接,驱动电路的HO2引脚与开关器件T3的G极连接,驱动电路的LO1引脚与开关器件T2的G极连接,驱动电路的LO2引脚与开关器件T4的G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系统启动后,单片机R8C2L产生压频比恒定的PWM波通过驱动模块IR2130 分别送到H桥逆变器的四个开关器件经放大后送到永磁电机的α绕组,电机即开始运转。改变R8C2L的P35脚电压,可以调节电机的速度。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