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0165阅读:2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特别指一种变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



背景技术:

电机泛指能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切机器;特指发电机、电能机、电动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动机也称俗称马达,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普遍,常与变速器配套设计,通过变速器实现对电机输出轴转速控制,以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场合;传统电机与变速器一般采用双轴装配结构,即电机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入轴独立设置,两轴通过联轴器或键连接;如图1所示,传统变速器设置于传统电机的一侧,电机输出轴从电机内伸出,并向外延伸,电机输出轴的中部设有花键套,变速器输入轴插入电机输出轴的花键套,通过变速器止口与电机定子止口配合定位连接(如图1所示);该种连接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轴由于受装配精度影响及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同轴度下降,导致出现传动误差,且故障排查难度大,无法直接得出是电机输出轴或变速器输出轴出现故障;且该种装配传动路径长,传动效率低,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输出轴一体化结构设计,有效避免了传动同轴度问题,减少了传动路径,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的变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定子、一体轴、变速器及电机转子,其中上述电机定子与变速器通过止口连接形成动力总成;上述一体轴为圆柱体结构,一体轴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定子及变速器连接,一体轴右端通过第三轴承固定在电机定子内,一体轴的左端压配在电机转子上,并沿水平方向向左延伸,插入变速器内,且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固定在变速器内。

优选地,所述的一体轴靠近电机定子端面部位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凹陷的环形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的电机定子的内侧壁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部;限位环部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圆形通孔的内侧壁上垫设有缓冲垫圈,缓冲垫圈为环形圈体结构,缓冲垫圈的内径大于上述环形限位槽的外径,使一体轴在缓冲垫圈内自由转动;上述限位环部嵌设在环形限位槽内,限位环部的左端面与环形限位槽的右端面留有间隙,以防一体轴向右侧方向过度顶入电机定子内。

优选地,所述的一体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分别沿一体轴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使一体轴与变速器外壳之间可转动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改进创新,设计了一种将传统电机输出轴及变速器输出轴合并为一的一体轴,一体轴两端分别与电机及变速器连接,从而有效地简化了动力传动路径,避免了因装配精度及运动模式后出现的同轴度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传动效率;另外,为避免一体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径向方向的误差,本实用新型设计带有限位环部电机定子,该限位环部与一体轴外侧壁上开设的环形限位槽相互卡合,以便起到对一体轴的过度位移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一体轴是不与限位环部接触的,如果出现装配误差一体轴出现装配偏差时,通过限位环的限位阻挡,使一体轴无法达到预定装配要求,也可起到检验装配误差的目的,同时为避免一体轴由于使用后的磨损等情况,出现位置偏差与限位环刚性摩擦,损坏一体轴,本实用新型限位环内圈还设有环形的缓冲垫圈,该缓冲垫圈可采用橡胶材质,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电机及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中:01、传统电机,02、电机输出轴,03、变速器输出轴,04、传统变速器;

图2至图3中:1、电机定子,2、一体轴,3、第一轴承,4、第二轴承,5、变速器,6、电机转子,7、限位环部,8、限位槽,9、缓冲垫圈, 10、止口,11、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变速器与电机一体化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定子1、一体轴2、变速器5及电机转子6,其中上述电机定子1与变速器5通过止口10连接形成动力总成;上述一体轴2为圆柱体结构,一体轴2的两端分别与电机定子1及变速器5连接,一体轴2右端通过第三轴承11固定在电机定子1内,一体轴2的左端压配在电机转子6上,并沿水平方向向左延伸,插入变速器5内,且通过第一轴承3与第二轴承4固定在变速器内。

一体轴2靠近电机定子1端面部位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凹陷的环形限位槽8。

电机定子1的内侧壁设有沿径向方向向内延伸的限位环部7;限位环部 7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

圆形通孔的内侧壁上垫设有缓冲垫圈9,缓冲垫圈9为环形圈体结构,缓冲垫圈9的内径大于上述环形限位槽8的外径,使一体轴2在缓冲垫圈9 内自由转动;上述限位环部7嵌设在环形限位槽8内,限位环部7的左端面与环形限位槽8的右端面留有间隙,以防一体轴2向右侧方向过度顶入电机定子1内。

一体轴2上套设有第一轴承3及第二轴承4,第一轴承3及第二轴承4 分别沿一体轴2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使一体轴2与变速器外壳之间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将传统电机输出轴及变速器输出轴合并为一的一体轴,一体轴两端分别与电机及变速器连接,从而有效地简化了动力传动路径,避免了因装配精度及运动模式后出现的同轴度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传动效率;另外,为避免一体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径向方向的误差,本实用新型设计带有限位环部电机定子,该限位环部与一体轴外侧壁上开设的环形限位槽相互卡合,以便起到对一体轴的过度位移保护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一体轴是不与限位环部接触的,如果出现装配误差一体轴出现装配偏差时,通过限位环的限位阻挡,使一体轴无法达到预定装配要求,也可起到检验装配误差的目的,同时为避免一体轴由于使用后的磨损等情况,出现位置偏差与限位环刚性摩擦,损坏一体轴,本实用新型限位环内圈还设有环形的缓冲垫圈,该缓冲垫圈可采用橡胶材质,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