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3759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的内部一般由采用电机、传动螺杆、导向螺母杆和滑动接头构成,工作原理是电机周向旋转输出传递到传动螺杆,导向螺母杆直线滑动,由导向螺母杆和传动螺杆以螺纹传动的形式把传动螺杆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滑动接头固定在导向螺母杆上,从而实现电动撑杆的伸长和缩短。现有普遍的汽车尾门电动开闭机构(如图7)设有固定接头、外套筒、电机、传动螺杆,电机与传动螺杆同轴,传动螺杆旋转实现电动撑杆伸缩,当电机工作时电机输出轴转动,为了保证电机输出有效,需将电机固定,为满足这样的要求一般是将电机输出端的外壳部设有凹槽,对手件(支撑座)设有凸起的柱装结构并嵌入电机输出端的外壳部的凹槽,然后将支撑座通过铆接固定在套筒上,最后将套筒与固定接头铆合使两者固定防止电机输出轴转动时电机外壳回转,由于采用上述固定方式,需要组装电机与支撑座,铆合支撑座与套筒,再铆合套筒与固定接头,制造零件工序多,工艺要求高,铆合工艺保证能力要求高以致生产效率低下,铆合套筒与支撑座后,套筒外表面有铆合痕迹降低产品外观美观,铆合工艺仅适用于金属材料,无法使用塑料零件的材料不利于产品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它结构简单,能够降低装配工艺难度,便于批量生产,还能节约成本和生产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机、固定接头,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壳体圆周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凹槽,设置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两个电机固定体均设有电机安装腔、接头安装腔,电机固定体的电机安装腔位于电机输出端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防转凸起,一弹性固定套装配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内壁设有与电机的输出端壳体开口凹槽对应配合的卡接凸起,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外圆周设有与电机固定体的防转凸起对应配合的开口凹槽,两个电机固定体相向扣合通过弹性固定套将电机固定装配在的电机固定体的电机安装腔内,所述电机安装腔设有与弹性固定套中过孔相对的半圆槽,所述接头安装腔位于电机尾端一侧,所述接头安装腔内壁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所述固定接头的尾端设置一轴定位凸缘,所述轴定位凸缘通过与接头安装腔卡接配合实现轴向限位,所述轴定位凸缘边缘设有与卡接凸起对应的开口凹槽,该开口凹槽通过与所述接头安装腔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卡接配合实现周向限位。

所述电机固定体上呈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弹性卡子,所述弹性卡子自由端设置定位棘齿,所述电机固定体上另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卡槽,其中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插榫,另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榫孔,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通过弹性卡子与卡槽配合形成扣合固定。

所述电机固定体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弹性卡子,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卡槽,其中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插榫,另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榫孔,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通过弹性卡子与卡槽配合形成扣合固定。

所述弹性固定套外圆周设置的开口凹槽的位置对应于弹性固定套的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

所述弹性固定套由橡胶或者聚氨酯一体成型,所述电机固定体由塑料一体成型。

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套置在一筒状外套筒内。

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壳体圆周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凹槽,设置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两个电机固定体均设有电机安装腔、接头安装腔,电机固定体的电机安装腔位于电机输出端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防转凸起,一弹性固定套装配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内壁设有与电机的输出端壳体开口凹槽对应配合的卡接凸起,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外圆周设有与电机固定体的防转凸起对应配合的开口凹槽,两个电机固定体相向扣合通过弹性固定套将电机固定装配在的电机固定体的电机安装腔内,所述电机安装腔设有与弹性固定套中过孔相对的半圆槽,所述接头安装腔位于电机尾端一侧,所述接头安装腔内壁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所述固定接头的尾端设置一轴定位凸缘,所述轴定位凸缘通过与接头安装腔卡接配合实现轴向限位,所述轴定位凸缘边缘设有与卡接凸起对应的开口凹槽,该开口凹槽通过与所述接头安装腔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卡接配合实现周向限位。电机的输出端壳体的开口凹槽与弹性固定套内壁的卡接凸起的配合、所述弹性固定套的外圆周设有与电机固定体的防转凸起对应配合的开口凹槽,两个电机固定体相向扣合通过弹性固定套将电机固定装配在的电机固定体的电机安装腔内,采用这种结构,实现电机与电机固定体的周向固定,也能有效防止电机启动时电机相对于电机固定体电机回转,电机启动时弹性固定套能吸收电机瞬态冲击而不引起电机启动动作异响,有利于消除噪声、增加电机寿命,还可增加电机固定体的耐用性。所述轴定位凸缘通过与接头安装腔卡接配合实现轴向限位,所述轴定位凸缘边缘设有与卡接凸起对应的开口凹槽,该开口凹槽通过与所述接头安装腔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卡接配合实现周向限位。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消除对铆合工艺的需求,仅需在现场生产时进行简单组装,制造零件工序少,工艺要求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外表面无铆合痕迹,提高了产品外观美观,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材料也不仅仅适用于金属材料,也适用于其他材料,利于产品的轻量化,降低对生产设备工艺能力的要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所述电机固定体上呈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弹性卡子,所述弹性卡子自由端设置定位棘齿,所述电机固定体上另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卡槽,其中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插榫,另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榫孔,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通过弹性卡子与卡槽配合形成扣合固定,弹性卡扣连接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可靠的连接方式;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弹性卡子,另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卡槽,采用这种结构也能使两电机固定体的结构一样,有利于减少产品规格,并且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结构错开,有利于连接结构的稳定和连接强度;插榫与榫孔的配合有利于连接结构的稳定和连接强度,实现两电机固定体之间定位。

所述电机固定体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弹性卡子,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卡槽,其中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插榫,另一个电机固定体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榫孔,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通过弹性卡子与卡槽配合形成扣合固定。弹性卡扣连接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可靠的连接方式;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弹性卡子,另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卡槽,采用这种结构也能使两电机固定体的结构一样有利于减少产品规格;插榫与榫孔的配合有利于连接结构的稳定和连接强度,实现两电机固定体之间定位。

所述弹性固定套外圆周设置的开口凹槽的位置对应于弹性固定套的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弹性固定套的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控制弹性固定套的径向厚度,便于一体成型。

所述弹性固定套由橡胶或者聚氨酯一体成型。电机启动时橡胶或者聚氨酯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套能吸收电机瞬态冲击而不引起电机启动动作异响,也有利于增加电机寿命,还可增加电机固定体的耐用性,所述电机固定体由塑料一体成型,成型简单便于制造,还有利零件轻量化。

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套置在一筒状外套筒内,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弱两电机固定体扭转变形,从而增加连接强度,同时也能起到美化外观,遮蔽合缝的效果。

采用上述实用新型,它结构简单,能够降低装配工艺难度,便于批量生产,还能节约成本和生产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机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固定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弹性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现有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5d为接头安装腔,2为外套筒,5为电机固定体,4为弹性固定套,5c为电机安装腔,6为螺杆,a为防转凸起,b为开口凹槽,1a为轴定位凸缘,c为卡接凸起,5a为弹性卡子,5b为卡槽,e为榫孔,f为插榫,3为电机,1为固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参见图1至图6,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汽车尾门电动撑杆电机的固定结构包括电机3、固定接头1,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壳体圆周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开口凹槽b。设置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5,所述电机固定体5由塑料一体成型,成型简单便于制造,也有利零件轻量化,所述电机固定体5上呈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弹性卡子5a,所述弹性卡子5a自由端设置定位棘齿,所述电机固定体5上另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卡槽5b,其中一个电机固定体5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插榫f,另一个电机固定体5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榫孔e,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5通过弹性卡子5a与卡槽5b配合形成扣合固定,弹性卡扣连接是一种简单、经济、高效、可靠的连接方式;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弹性卡子5a,另一组对角设置两个卡槽5b,采用这种结构也能使两电机固定体5的结构一样,有利于减少产品规格,并且相互连接的两个连接结构错开,有利于连接结构的稳定和连接强度;插榫f与榫孔e的配合实现两电机固定体5之间定位。也可在所述电机固定体5的一侧两端分别设置弹性卡子5a,另一侧两端分别设置卡槽5b,其中一个电机固定体5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插榫f,另一个电机固定体5的半圆形弦边设有榫孔e,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5通过弹性卡子5a与卡槽5b配合形成扣合固定。两个电机固定体5均设有电机安装腔5c、接头安装腔5d,电机固定体5的电机安装腔5c位于电机3输出端的内壁设有至少一个防转凸起a,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一个防转凸起a,一弹性固定套4装配在电机3的输出端,所述弹性固定套4可由橡胶或者聚氨酯一体成型,所述弹性固定套4的内壁设有与电机3的输出端壳体开口凹槽b对应配合的卡接凸起c,所述弹性固定套4的外圆周设有与电机固定体5的防转凸起a对应配合的开口凹槽b,两个电机固定体5相向扣合通过弹性固定套4将电机3固定装配在的电机固定体5的电机安装腔5c内,电机3启动时橡胶或者聚氨酯一体成型的弹性固定套4能吸收电机3瞬态冲击而不引起电机3启动动作异响,有利于增加电机3寿命,还可增加电机固定体5的耐用性。优选地,所述弹性固定套4外圆周设置的开口凹槽b的位置对应于弹性固定套4的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c,采用这种结构能够保证弹性固定套4的整体结构紧凑,有利于控制弹性固定套4的径向厚度,便于一体成型。所述电机安装腔5c设有与弹性固定套4中过孔相对的半圆槽,该半圆槽供螺杆6穿过,所述螺杆6与电机3转轴花键连接。所述接头安装腔5d位于电机3尾端一侧,所述接头安装腔5d内壁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凸起c,所述固定接头1的尾端设置一轴定位凸缘1a,所述轴定位凸缘1a通过与接头安装腔5d卡接配合实现轴向限位,所述轴定位凸缘1a边缘设有与卡接凸起c对应的开口凹槽b,该开口凹槽b通过与所述接头安装腔5d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c卡接配合实现周向限位。优选地,两个相向扣合的半圆形的电机固定体5套置在一筒状外套筒2内,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减弱两电机固定体5的扭转变形,从而增加连接强度,同时也能起到美化外观,遮蔽合缝的效果。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电机3固定时,电机3的输出端壳体的开口凹槽b与弹性固定套4内壁的卡接凸起c的配合,所述弹性固定套4的外圆周的开口凹槽与电机固定体5的防转凸起对应配合,两个电机固定体5相向扣合通过弹性固定套4将电机3固定装配在的电机固定体5的电机安装腔内。所述轴定位凸缘1a通过与接头安装腔5d卡接配合实现轴向限位,所述轴定位凸缘1a边缘设有与卡接凸起c对应的开口凹槽b,该开口凹槽b通过与所述接头安装腔5d内壁设置的卡接凸起c卡接配合实现周向限位。本实用新型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消除对铆合工艺的需求,仅需在现场生产时进行简单组装,制造零件工序少,工艺要求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外表面无铆合痕迹,提高了产品外观美观,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材料也不仅仅适用于金属材料,也适用于其他材料,利于产品的轻量化,降低对生产设备工艺能力的要求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