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紧力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6380发布日期:2018-11-14 01:1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机线圈绕线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绕制张紧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线圈绕制,张紧力调节是使用阻力轮,通过调节阻力轮旋转阻力来调节线圈绕制时漆包圆铜线张紧力的大小。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通过阻力轮调节漆包圆铜线张紧力大小,是靠漆包圆铜线与阻力轮之间的摩擦力克服阻力轮的旋转阻力获得,如果摩擦力小于旋转阻力,阻力轮不旋转,漆包圆铜线与阻力轮有相对运动,产生摩擦,漆皮将会有摩擦损伤,同时张紧力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工作过程中张紧力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铜线在绕制时受到的阻力不稳定,容易导致不同匝线圈的周长超过允许误差,影响产品质量,以及工作中铜线与相关部件发生滑动导致铜线漆皮破损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使铜线路径经过多个导线轮,途经路径为波浪形,利用铜线变形阻力,得到绕线的张紧力的方案,解决了铜线漆皮破损和张紧力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机线圈绕制张紧装置,包括安装板、导向轮固定孔、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固定孔固定在安装板上,还包括导线轮,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行多列网格状分布的导线轮固定孔,导线轮通过导线轮固定孔固定在安装板上,铜线通过各个导线轮轮缘形成的路径呈波浪形。

安装板上的导线轮固定孔为三行七列,导线轮固定孔在安装板上的位置由上向下依次为第一行导线轮固定孔、第二行导线轮固定孔、第三行导线轮固定孔,由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二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三列导线轮固定孔、第四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五列导线轮固定孔、第六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七列导线轮固定孔。

所述的安装板上单行导线轮固定孔固定有1至4个导线轮,多行导线轮固定孔固定有3至7个导线轮,两个导线轮之间间隔有导线轮固定孔。

所述导向轮固定孔包括第一导向轮固定孔、第二导向轮固定孔、第三导向轮固定孔、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

第三导向轮固定孔与第一行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在第一列导线轮固定孔的左边,第二导向轮固定孔的右边。

第二导向轮固定孔与第二行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在第三导向轮固定孔的左边,第一导向轮固定孔的右边。

第一导向轮固定孔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介于第二导向轮固定孔和第三导向轮固定孔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导向轮固定孔的左边。

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与第一行的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与第二行的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与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处于同一列,在第七列导线轮固定孔的右边,靠近安装板的右边缘处。

所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第四导向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固定孔相对应,第二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固定孔相对应,第三导向轮与第三导向轮固定孔相对应,第四导向轮与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相对应。

所述的导向轮和导线轮上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导向轮和导线轮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安装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绕线机配套安装张紧装置,在铜线绕制过程中避免了铜线漆皮的破损,同时能够保证铜线具有恒定的张紧力,确保线圈不同匝的周长误差在要求范围内,保证绕制线圈的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第一导向轮、2.第一导向轮固定孔、3.第二导向轮、4.第二导向轮固定孔、5.第三导向轮、6.第三导向轮固定孔、7.导线轮、8.导线轮固定孔、9.第四导向轮、10.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11.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12.安装板、13.固定孔、14.自动排线机构、15.绕线机、1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机线圈绕制张紧装置,包括安装板12、导向轮固定孔、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固定孔固定在安装板12上,还包括导线轮7,所述安装板12上设有多行多列网格状分布的导线轮固定孔8,导线轮7通过导线轮固定孔固8定在安装板12上,铜线通过各个导线轮轮缘形成的路径呈波浪形。

安装板12上的导线轮固定孔8为三行七列,导线轮固定孔在安装板上的位置由上向下依次为第一行导线轮固定孔、第二行导线轮固定孔、第三行导线轮固定孔,由左到右依次为第一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二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三列导线轮固定孔、第四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五列导线轮固定孔、第六列导线轮固定孔、第七列导线轮固定孔。

所述的安装板12上,单行导线轮固定孔固定有1至4个导线轮7,多行导线轮固定孔固定有3至7个导线轮7,两个导线轮之间间隔有导线轮固定孔8。

所述导向轮固定孔包括第一导向轮固定孔2、第二导向轮固定孔4、第三导向轮固定孔6、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10、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11。

第三导向轮固定孔6与第一行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在第一列导线轮固定孔的左边,第二导向轮固定孔4的右边。

第二导向轮固定孔4与第二行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在第三导向轮固定孔6的左边,第一导向轮固定孔2的右边。

第一导向轮固定孔2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介于第二导向轮固定孔4和第三导向轮固定孔6之间,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导向轮固定孔4的左边。

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10与第一行的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11与第二行的导线轮固定孔处于同一高度,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10与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11处于同一列,在第七列导线轮固定孔的右边,靠近安装板的右边缘处。

所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1、第二导向轮3、第三导向轮5、第四导向轮9,第一导向轮1与第一导向轮固定孔2相对应,第二导向轮3与第二导向轮固定孔4相对应,第三导向轮5与第三导向轮固定孔6相对应,第四导向轮9与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10、第四导向轮固定孔b11相对应。

导向轮和导线轮7上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导向轮和导线轮通过固定杆固定在安装板12上。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用螺栓穿过固定孔13把张紧力调节器固定在绕线机15的自动排线机构14上。铜线的一端依次通过第四导向轮、导线轮、第三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第一导向轮,然后把铜线的端头固定在工件16上,设备带着工件旋转,铜线经过张紧力调节器,在设备排线机构带动下,把铜线整齐的绕制到工件上。

当需要较小的张紧力时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案,在第一行第一列、第一行第三列、第一行第五列、第一行第七列的位置分别装有导线轮,第一导向轮固定孔、第二导向轮固定孔、第三导向轮固定孔、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分别装有导向轮。铜线经过第四导向轮上轮缘、第一行第七列导线轮上轮缘、第一行第五列导线轮下轮缘、第一行第三列导线轮上轮缘、第一行第一列导线轮下轮缘、第三导向轮上轮缘、第二导向轮上轮缘、第一导向轮下轮缘,形成波浪形的路径,铜线端头与工件固定。

当需要较大的张紧力时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案,在第一行第一列、第三行第二列、第一行第三列、第三行第四列、第一行第五列、第三行第六列、第一行第七列的位置分别装有导线轮,第一导向轮固定孔、第二导向轮固定孔、第三导向轮固定孔、第四导向轮固定孔a分别装有导向轮。铜线经过第四导向轮上轮缘、第一行第七列导线轮上轮缘、第三行第六列导线轮的下轮缘、第一行第五列导线轮的上轮缘、第三行第四列导线轮的下轮缘、第一行第三列导线轮的上轮缘、第三行第二列导线轮的下轮缘、第一行第一列导线轮的上轮缘、第三导向轮上轮缘、第二导向轮上轮缘、第一导向轮下轮缘,形成波浪形的路径,铜线端头与工件固定。

采用以上方案,利用铜线变形阻力,得到绕线的张紧力,根据所需张紧力的大小调整导线轮的个数和相对位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