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8569发布日期:2019-02-01 19:3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如2016年2月24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大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中核心驱动部件涉及的永磁电机具有良好的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能够提高并完善了该汽车的行驶性能。根据外媒数据统计,2017年9月份、10月份,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分别达到12万辆和12.1万辆,呈现递增趋势;2017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高达38.5万辆,约占全球范围内销售量的43%。该项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形成直驱式驱动系统,从根本上缩小汽车的生产成本,简化该类汽车的机械传动结构。

面向高效节能设备用的高速电机系统,研究并生产高性能大功率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试制产品,目前主要是应用于大型压缩机驱动系统中,属于环保型高效产品范畴。工信部和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6月联合印发《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计划提出到2015年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电机作为应用设备的核心驱动部分,有必要在高功率密度、轻量化、低成本、低能耗、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具备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使得660V-300kW-3000rpm该电机具备良好的运行性能,并能够降低电机噪声和振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包括安装电机外部的转子冲片组、转子磁钢片和盖在转子冲片组上端面上的转子上端板以及盖在转子冲片组下端面上的转子下端板,转子冲片组从上至下由十段相互叠合的转子铁芯组成,每个转子铁芯由若干片环形结构的转子冲片叠合而成,每片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环形开设有至少三个转子槽型组,每个转子槽型组均由左转子槽和与左转子槽相对称的右转子槽组成,左转子槽和右转子槽呈“八”字型分布在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所述的左转子槽的头端和右转子槽的头端之间具有间距,左转子槽的中心轴线和右转子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0°~140°,所述的左转子槽和右转子槽均为长条形槽口,其槽口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槽嘴,其槽口中间端的两内侧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上扩展口和下扩展口,上扩展口和下扩展口形成容置腔体,转子磁钢片嵌置在容置腔体内,转子磁钢片的外侧面与容置腔体的内侧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转子冲片的外侧环面上环形均布开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实现转子动平衡试验的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转子冲片的内侧环面上环形均布开设有至少四个用于穿插圆柱形铜条且与铜环形成鼠笼的鼠笼槽,所述的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均布开设有至少两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

每片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环形开设有八个转子槽型组,相邻两个转子槽型组的中心轴线与转子冲片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的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均布开设有八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相邻两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的中心轴线与转子冲片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45°,八个转子槽型组和八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相互间隔设置在转子冲片的环形面上。

所述的左转子槽的中心轴线和右转子槽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6°。

所述的转子冲片的外侧环面上环形均布开设有四个用于实现转子动平衡试验的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相邻两个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与转子冲片的中心轴之间夹角为90°。

所述的转子冲片的内侧环面上环形均布开设有四十八个用于穿插圆柱形铜条且与铜环形成鼠笼的鼠笼槽,相邻两个鼠笼槽的中心轴线与转子冲片的中心之间的夹角为7°。

所述的转子冲片组的十段相互叠合的转子铁芯,其第二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40°而形成,第三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80°而形成,第四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120°而形成,第五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160°而形成,第六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200°而形成,第七段的转子铁芯是以将转子铁芯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240°而形成,第八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280°而形成,第九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320°而形成,第十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360°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具体优点如下:1、降低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谐波危害,减小铁芯损耗,从整体上提高电机的运行性能;2、该电机具备直接起动性能,省略电机启动器结构;3、与新能源物流车技术相结合,降低汽车生产成本,省略多个复杂的机械传动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子冲片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冲片组,2.转子磁钢片,3.转子上端板,4.转子下端板,5.转子冲片,61.左转子槽,62.右转子槽,7.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8.鼠笼槽,9.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包括安装电机外部的转子冲片组1和盖在转子冲片组1上端面上的转子上端板3以及盖在转子冲片组1下端面上的转子下端板4,转子冲片组1从上至下由十段相互叠合的转子铁芯组成,每个转子铁芯由若干片环形结构的转子冲片5叠合而成,每片转子冲片5的环形面上环形开设有八个转子槽型组,相邻两个转子槽型组的中心轴线与转子冲片5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45°,每个转子槽型组均由左转子槽61和与左转子槽61相对称的右转子槽62组成,左转子槽61和右转子槽62呈“八”字型分布在转子冲片5的环形面上,左转子槽61的头端和右转子槽62的头端之间具有间距,左转子槽61的中心轴线和右转子槽6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36°,左转子槽61和右转子槽62均为长条形槽口,其槽口前端具有向下延伸的槽嘴,其槽口中间端的两内侧分别具有向外延伸的上扩展口63和下扩展口64,上扩展口63和下扩展口64形成容置腔体,转子磁钢片2嵌置在容置腔体内,转子磁钢片2的外侧面与容置腔体的内侧面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转子冲片5的外侧环面上环形均布开设有四个用于实现转子动平衡试验的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7,相邻两个转子铁芯结构装配槽7与转子冲片5的中心轴之间夹角为90,转子冲片5的内侧环面上环形均布开设有四十八个用于穿插圆柱形铜条且与铜环形成鼠笼的鼠笼槽8,相邻两个鼠笼槽8的中心轴线与转子冲片5的中心之间的夹角为7°,转子冲片5的环形面上均布开设有八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9,相邻两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9的中心轴线与转子冲片5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45°,八个转子槽型组和八个转子铁芯固定装置拉杆螺孔9相互间隔设置在转子冲片5的环形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段外转子铁芯结构,在设计过程中,通过AnsoftMaxwell、Matlab和Ansysworkbench等仿真软件,利用多场多路耦合仿真技术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并且结合实际生产的样机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将确定好第一段的转子铁芯的位置后,第二段的转子铁芯是以第一段的转子铁芯为基础将第二段的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40°而形成,以此类推,第三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80°而形成,第四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120°而形成,第五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160°而形成,第六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200°而形成,第七段的转子铁芯是以将转子铁芯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240°而形成,第八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280°而形成,第九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320°而形成,第十段的转子铁芯是将转子铁芯以转子冲片组为中心顺时针转动360°而形成。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