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95389发布日期:2020-09-29 18:03阅读:87来源:国知局
线束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线束的连接结构,其用于利用线束连接装置主体和以相对于该装置主体引出及容纳自如的方式配设的引出部件,其中,其两端部分别安装于装置主体侧及引出部件侧,且具备相对于引出部件的容纳方向折弯或弯曲自如的保持部件,沿着保持部件保持有线束(专利文献1)。

还已知有一种车辆的装备品结构,其具有:固定部件,设置于车身侧;引出部件,由该固定部件引出自如地被支撑;及电气安装件,设置于该引出部件上,从车身侧导出的线束连接于电气安装件上,其中,在固定部件或引出部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沿大致对角线方向延伸的第1引导槽部,并且在其另一个上形成有沿与引出部件的引出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第2引导槽部,且沿着第1、第2引导槽部的交点上滑动自如地支撑移动部件,在该移动部件上卷绕有线束(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58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6856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地进行以能够引出的方式线束连接于主体上的可动部件的电连接,并且能够防止容纳及引出所伴随的线束的损伤的线束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方案1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其由线束电连接主体和以相对于所述主体能够引出的方式设置的可动部件,所述线束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线束,一端被固定于与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具有间隙而正对的所述主体的一面的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的跟前侧,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的所述可动部件的里侧;

第1限制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面上,且限制所述线束向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侧的移动;及

第2限制部,限制所述线束在所述可动部件的一面与所述主体的一面之间向靠近所述可动部件的方向的移动。

方案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第1限制部设置于将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的所述可动部件容纳于所述主体中的容纳位置与从所述主体中被引出的引出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分为二等分的中间位置。

方案3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以使作为所述线束的长度的、从所述可动部件位于容纳于所述主体中的容纳位置时的所述第1限制部至在所述可动部件上固定有所述线束的一端的固定位置为止的长度与从所述可动部件位于从所述主体中被引出的引出位置时的所述第1限制部至所述固定位置为止的所述线束的长度大致变相等的方式,所述第1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容纳位置与所述引出位置的中间位置。

方案4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第2限制部作为板状部件而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面上,所述板状部件的一端覆盖所述第1限制部且另一端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朝向所述可动部件的容纳位置延伸。

方案5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第2限制部作为板状部件而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面上,所述板状部件的一端在所述主体的一面中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的一侧端部被固定,另一端被固定于与所述一侧端部在所述引出方向上的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侧端部,且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延伸至所述主体的所述可动部件的容纳位置。

方案6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5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第1限制部在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上将所述第2限制部的长度方向分为二等分的中间位置上以与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式在所述第2限制部的朝向所述主体的一面的一侧突出地形成。

方案7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6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以使作为所述线束的长度的、从所述可动部件位于容纳于所述主体中的容纳位置时的所述第1限制部至在所述可动部件上固定有所述线束的一端的固定位置为止的所述线束的长度与所述可动部件位于从所述主体中被引出的引出位置时的所述第1限制部至所述固定位置为止的长度大致变相等的方式,所述第1限制部设置于所述容纳位置与所述引出位置的中间位置。

方案8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线束的一端对所述主体的固定位置和所述线束的另一端对所述可动部件的固定位置配置于在与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1限制部的配置位置重叠的位置。

方案9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8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不重叠的位置是指从所述可动部件的引出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限制部位于所述线束的一端对所述主体的固定位置与所述线束的另一端对所述可动部件的固定位置之间。

方案10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线束在所述可动部件位于容纳于所述主体中的容纳位置的状态下在所述一端与所述另一端之间具有余长。

方案11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主体的一面为与所述可动部件的下部具有间隙而正对的表面。

方案12所述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中,

所述主体的一面为与所述可动部件的侧部具有间隙而正对的表面。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方案1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特征在于,具备:

方案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结构;及

可动部件,相对于主体能够引出且通过交流电流被驱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能够可靠地进行以能够引出的方式线束连接于主体上的可动部件的电连接,并且能够防止容纳及引出所伴随的线束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在引出可动部件的状态及容纳可动部件的状态下线束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在引出可动部件的状态及容纳可动部件的状态下线束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相对于主体保持狭窄的间隙而使可动部件移动到容纳位置时能够防止线束与可动部件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相对于主体保持狭窄的间隙而使可动部件移动到容纳位置时能够防止线束与可动部件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在引出可动部件的状态及容纳可动部件的状态下线束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在引出可动部件的状态及容纳可动部件的状态下线束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能够抑制由基于线束固有的硬度或扭转、扭曲的陡峭角度的弯曲所引起的线束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在引出可动部件时能够由第1限制部件可靠地限制线束的引出方向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10方案,能够提高线束的耐久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案,能够在形成于可动部件的下部的主体与可动部件的间隙中配置线束连接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案,能够在形成于可动部件的侧部的主体与可动部件的间隙中配置线束连接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案,能够可靠地进行以能够引出的方式线束连接于电子设备主体上的可动部件的电连接,并且能够防止容纳及引出所伴随的线束的损伤。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构成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3的(a)与图3的(b)中,图3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的俯视示意图,图3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的侧视示意图;

图4的(a)与图4的(b)中,图4的(a)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5的(a)与图5的(b)中,图5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的(b)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7的(a)与图7的(b)中,图7的(a)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7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8的(a)与图8的(b)中,图8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8的(b)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0的(a)与图10的(b)中,图10的(a)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0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的状态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11的(a)与图11的(b)中,图11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1的(b)是以将引出单元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0-图像形成部,11-装置主体,11a-底面,11b-框体,11c-左侧面,12-曝光装置,13-感光体单元,14-显影装置,15-转印装置,16a、16b、16c-纸张传送装置,17-定影装置,18、18a-引出单元,18a-里侧的表面,18b-下表面,18c-侧面,110、110a、110b-第1限制部,120、120a、120b-第2限制部,130-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考附图,以下举出实施方式及具体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及具体例。

并且,在以下的使用了附图的说明中,应注意附图是示意性的,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中的不同,且为了易于理解而适当省略了说明中所需要的部件以外的图示。

(1)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及动作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概略构成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构成为具备:图像形成部10;安装于图像形成部10的下部的供纸装置20;设置于图像形成部10的一端且排出所打印的纸张的排纸部30;及由从上位设备发送的打印信息生成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部40(未图示)。

图像形成部10构成为具备:曝光装置12、感光体单元13、显影装置14、转印装置15、纸张传送装置16a、定影装置17,并且将从图像处理部40接受的图像信息作为色调剂像而形成于从供纸装置20送入的纸张p上。

在图像形成部10的底部设置有具有纸张托盘21、22的供纸装置20,进行对图像形成部10的纸张供给。即,具备收容种类(例如,材质或厚度、纸张尺寸、纸纹)不同的纸张p的多个纸张装载部,并且构成为对图像形成部10供给从这些多个纸张装载部中的任一个抽出的纸张p。纸张托盘21、22能够向操作者侧(-y方向)引出且能够向操作者侧引出而进行纸张p的补给。

排纸部30进行在图像形成部10中进行了图像输出的纸张p的排出。因此,排纸部30具备图像输出后的纸张p被排出的排纸收容部(未图示)。并且,具备当在纸张p的双面进行图像输出时反转纸张p的表面和背面而向纸张传送装置16b送出的纸张传送装置16c。

另外,排纸部30也可以具有对从图像形成部10输出的纸张束进行裁断或装订(staple)等后处理的功能。

在图像形成部10的下部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1能够引出的方式设置有作为可动部件的一例的引出单元18(图1中以虚线表示)。

引出单元18收容朝向转印装置15整理纸张p而送出的纸张供给部26、在纸张p上二次转印中间转印带51上的色调剂像的二次转印部52、朝向定影装置17传送纸张p的纸张传送装置16a、朝向纸张供给部26传送为了双面打印而反转的纸张p的纸张传送装置16b、定影装置17等,并且通过向操作者侧引出而能够进行图像形成时的纸张堵塞处理。

(2)线束连接结构

图2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3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的俯视示意图,图3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示出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的侧视示意图,图4的(a)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5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的(b)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100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2.1)线束连接结构的构成

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作为可动部件的一例的引出单元18。如图2所示,引出单元18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1能够通过轨道rl引出的方式设置,并且构成为通过将引出单元18向操作者侧引出而能够进行从纸张供给部26经过转印装置15、纸张传送装置16a直至定影装置17(参考图1)的纸张传送路径上的卡纸去除或二次转印部52、定影装置17的定期维修或更换。并且,构成为在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下能够开放用于双面打印的纸张传送装置16b的纸张传送路(参考图5的(b))。

在法令中规定这种引出单元18为了在定影装置17等中使用交流电力而可靠地接地以便从触电的危险中保护操作者。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由线束130有线连接引出单元18和装置主体11而形成可靠的接地。

如图2、图3的(a)与图3的(b)所示,引出单元18和装置主体11由线束130(图中以粗线表示)有线连接。

线束130的一端130a被固定于与引出单元18的一面具有间隙而正对的装置主体11的一面即底面11a的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y方向)上的跟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最跟前侧),另一端130b被固定于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y方向)上的引出单元18的里侧的表面18b,并且装置主体11和引出单元18电连接。

另外,作为线束130,根据供给至收容于引出单元18中的定影装置17等的交流电力,例如能够从awg(americanwiregauge(美国线规))顺序中选择粗细。

在此,跟前侧是指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中的深度方向中比中间点更靠引出方向侧。并且,并不限于底面11a的表面,还包含在底面11a的跟前沿垂直方向下降的框面。

在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上配置有限制线束130向引出单元18的引出侧(-y方向)移动的第1限制部110。

如图2所示,第1限制部110为圆柱状,一端130a被固定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的线束130卷绕于第1限制部110而使得另一端130b被固定于引出单元18的里侧的表面18b。

在此,里侧是指与引出单元18的引出侧(-y方向)相反的一侧且引出单元18的深度方向中比中间点更靠与引出相反的一侧。并且,固定另一端130b的部位并不限于表面18b,也可以为相当于引出单元18的下表面18a的里侧的部位。

在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上配置有以从第1限制部110上朝向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板状部件即第2限制部120。

第2限制部120中,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上的跟前侧120a以覆盖第1限制部110的方式被固定于第1限制部110上,另一端侧120b以插入于装置主体11的里侧的框体11b的方式被固定。如图3的(b)所示,第2限制部120配置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与引出单元18的下表面18a的间隙g中,并且限制线束130在引出单元18的一面即下表面18a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之间向靠近引出单元18的方向的移动。

如图2、图3的(a)与图3的(b)所示,第1限制部110设置于将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上的引出单元18容纳于装置主体11中的容纳位置与从装置主体11中被引出的引出位置之间的移动范围l(参考图3的(b))分为二等分的中间位置。

并且,从线束130的长度的观点观察第1限制部110的配置位置时,以使从引出单元18位于容纳于装置主体11中的容纳位置时的第1限制部110至在引出单元18上固定有线束130的另一端130b的固定位置为止的长度与引出单元18位于从装置主体11中被引出的引出位置时的第1限制部110至固定位置为止的线束130的长度大致变相等的方式,第1限制部110设置于容纳位置与引出位置的中间位置。

由此,在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及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下线束130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并且,如图3的(a)所示,在俯视第1限制部110时,线束130的一端130a对装置主体11的固定位置和线束130的另一端130b对引出单元18的固定位置配置于在与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不与第1限制部110的配置位置重叠的位置(图3的(a)中,参考w1、w2)。更详细而言,从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观察时,第1限制部110位于线束130的一端130a对装置主体11的固定位置与线束130的另一端130b对引出单元18的固定位置之间。

由此,能够抑制由基于线束130固有的硬度或扭转、扭曲的陡峭角度的弯曲所引起的线束130的损伤,并且在将引出单元18引出时能够由第1限制部110可靠地限制线束130的引出方向的一侧。

(2.2)线束连接结构的动作

如图4的(a)与图4的(b)所示,当引出单元18相对于装置主体11位于容纳位置时,线束130成为一端130a被固定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的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y方向)上的最跟前侧且另一端130b与引出单元18一同移动到容纳位置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线束130会在引出单元18位于容纳于装置主体11中的容纳位置的状态下在一端130a与另一端130b之间具有余长(l+α)。

由此,能够提高线束130的耐久性。并且,线束130由第2限制部120限制向靠近引出单元18的方向的移动,防止使引出单元18从引出位置移动到容纳位置时与线束130保持狭窄的间隙而移动的引出单元18的接触。

如图5的(a)与图5的(b)所示,当引出单元18相对于装置主体11位于引出位置时,线束130成为一端130a被固定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的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y方向)上的最跟前侧且卷绕于第1限制部110而另一端130b与引出单元18一同移动到引出位置的状态。而且,在第1限制部110中,在由第2限制部120限制向上方的移动且卷绕于第1限制部110的状态下线束130不会从第1限制部110脱离。

另外,引出单元18在引出位置开放下表面18b,由此能够进行双面打印时的纸张传送装置16b中的卡纸去除(参考图5的(b))。

如此,关于线束130的长度,无论在引出单元18位于容纳位置的情况下,还是在位于引出位置的情况下,均以第1限制部110的位置为基点,至固定于引出单元18的固定位置为止的长度大致变相等(参考图4的(a)中的l1、图5的(a)中的l2),在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及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下线束130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松弛而大幅鼓起)而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变形例]

图6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7的(a)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7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8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8的(b)是以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如图6所示,第2限制部120a的一端120aa在装置主体11的一面即底面11a中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上的一侧端部被固定且另一端120ab被固定于与一侧端部的引出方向上的相反的一侧的另一侧端部,并且作为在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y方向)上延伸至装置主体11的引出单元18的容纳位置的板状部件而设置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上。

如图7的(b)所示,第2限制部120a配置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与引出单元18的下表面18b的间隙g中,并且限制线束130在引出单元18的一面即下表面18b与装置主体11的一面即底面11a之间向靠近引出单元18的方向的移动。

关于第1限制部110a,在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y方向)上将第2限制部120a的长度方向(y方向)分为二等分的中间位置上以与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交叉(正交)的方式在第2限制部120a的朝向装置主体11的一面即底面11a的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1限制部110a。在本变形例中,第1限制部110a和第2限制部120a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在该情况下,将第2限制部120a的另一端120ab插入于装置主体11的里侧的框体11b中,并将第2限制部120a的一端120aa螺丝固定于装置主体11的底面11a中引出单元18的引出方向上的最跟前侧,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2限制部120相比,装配性得到提高。

由此,在相对于装置主体11保持狭窄的间隙而使引出单元18移动到容纳位置时防止线束130与引出单元18的接触,并且在将引出单元18引出的状态及容纳引出单元18的状态下线束130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变形例]

图9是以将引出单元18a引出的状态示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10的(a)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a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0的(b)是以容纳引出单元18a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图11的(a)是以将引出单元18a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1的(b)是以将引出单元18a引出的状态示出线束连接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在装置主体11的左侧面11c上配置有限制线束130向引出单元18a的引出侧(-y方向)的移动的第1限制部110b。

如图9所示,第1限制部110为圆柱状,一端130a被固定于装置主体11的左侧面11c的线束130卷绕于第1限制部110b而使得另一端130b被固定于引出单元18a的左侧面18c的里侧。

在装置主体11的左侧面11c上配置有以从第1限制部110上朝向引出单元18a的引出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的板状部件即第2限制部120b。

第2限制部120b中,引出单元18a的引出方向上的跟前侧以从侧面覆盖第1限制部110b的方式被固定于第1限制部110b上,另一端侧以插入于装置主体11的里侧的框体11b中的方式被固定。

如图10的(a)所示,第2限制部120b配置于装置主体11的左侧面11c与引出单元18a的左侧面18c的间隙g中,并且限制线束130在引出单元18a的一面即左侧面18c与装置主体11的一面即左侧面11c之间向靠近引出单元18的方向的移动。

由此,在相对于装置主体11的左侧面11c保持狭窄的间隙而使引出单元18a移动到容纳位置时防止线束130与引出单元18a的接触,并且在将引出单元18a引出的状态及容纳引出单元18a的状态下线束130不会向与引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伸出而能够抑制与其他部位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动部件的一例,对内部收容有定影装置17等的引出单元18、18a与装置主体11的线束连接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作为可动部件,并不限于引出单元18、18a,也可以为具有作为供纸机构的驱动源的马达等的供纸装置20的纸张托盘21、22。

并且,作为适用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连接结构的电子设备,并不限于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举出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等使用利用交流电力的电子组件的电子设备。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以例示及说明为目的而提供的。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全面详尽地包括本发明,并且并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所公开的方式。很显然,对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而言,各种变形及变更是自知之明的。本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应用而选择并说明的。由此,本技术领域中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对假定为各种实施方式的特定使用最优化的各种变形例来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以上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定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