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6351发布日期:2020-11-06 12:4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



背景技术:

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热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出去就会导致电机内部温度升高,而过高的温度对电机正常工作不利;为了能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传统的方式是在电机端盖上面增加各种形状的散热通风孔,有圆形的、弧形的等等,这样确实能解决电机发热的问题,但是端盖上面的通风孔会导致电机的防护性能下降,且在工作中如果细小的异物落入电机内部,会导致电机卡死而出现失效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同时解决电机散热和防护性的问题,让电机能够更加安全持久运行的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凸台体,所述凸台体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凸台体均沿端盖本体圆心为轴均匀安装在端盖本体平面上,凸台体与端盖本体相通,所述凸台体呈弧形,且凸台体的两侧弧边均与端盖本体平面切断产生开口。

优选的,所述凸台体拉伸安装在端盖本体平面上。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通过凸台体侧面的开口使电机能够通风散热,这样既能实现电机散热功能,又不影响电机的防护性能,相比传统的电机端盖散热方式,该散热孔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同时解决了电机散热和防护性的问题,让电机能够更加安全持久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中:1、端盖本体;2、凸台体;3、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和凸台体2,凸台体2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凸台体2均沿端盖本体1圆心为轴均匀安装在端盖本体1平面上,凸台体2与端盖本体1相通,凸台体2呈弧形,且凸台体2的两侧弧边均与端盖本体1平面切断产生开口3,凸台体2侧面的开口3使电机能够通风散热,这样既能实现电机散热功能,又不影响电机的防护性能,凸台体2拉伸安装在端盖本体1平面上,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进行生产。

综上所述,该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在使用时先将端盖本体1安装在指定区域处,之后通过凸台体2侧面的开口3辅助电机进行通风散热,同时由于开口3位于侧面,因此可保证了对电机的防护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

本技术:
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1)和凸台体(2),所述凸台体(2)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凸台体(2)均沿端盖本体(1)圆心为轴均匀安装在端盖本体(1)平面上,凸台体(2)与端盖本体(1)相通,所述凸台体(2)呈弧形,且凸台体(2)的两侧弧边均与端盖本体(1)平面切断产生开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体(2)拉伸安装在端盖本体(1)平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有刷电机端盖,其能同时解决电机散热和防护性的问题,让电机能够更加安全持久运行;包括端盖本体和凸台体,凸台体设置有多组,且多组凸台体均沿端盖本体圆心为轴均匀安装在端盖本体平面上,凸台体与端盖本体相通,凸台体呈弧形,且凸台体的两侧弧边均与端盖本体平面切断产生开口。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勇;王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千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