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制动轮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1797发布日期:2021-03-23 11:2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制动轮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轴器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制动轮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



背景技术:

永磁联轴器通过永磁体产生的永久磁场和导体盘切割磁力线产生的感应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非接触传递转矩,可以有效隔离振动,便于安装,具有软启动效果,已经在工业传动领域推广应用。

限矩型永磁联轴器是永磁联轴器的一种扩展功能产品,当负载过载或堵转时,永磁盘和导体盘之间的排斥力大于吸引力,永磁盘和导体盘相对远离滑动,使气隙变大,切断转矩传递,达到保护动力机和负载设备的目的。

现有技术限矩型永磁联轴器一般由导体转子部件和永磁转子部件组成,永磁转子部件的两组永磁盘背对背安装在输出轴上,并可在输出轴上轴向滑动,永磁盘背面安装有弹簧摆臂部件,在启动瞬间,永磁盘由于受到排斥力,会自动向远离导体盘方向滑动,但由于永磁盘静止,弹簧臂部件在弹簧作用下处于轴向位置,会顶住永磁盘,只允许气隙增加一定的值,实现软启动功能。当启动完成后,由于处于高转速状态,弹簧臂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克服弹簧力会被甩开贴在永磁盘背面。

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过载或堵转,永磁盘受到排斥力,自动沿轴向远离导体盘方向滑动,使得气隙最大,从而使传递转矩下降到最小,电机空转,负载停止,保护电机及负载设备。

过载情况消失后,永磁盘自动复位。由于使用两组永磁盘,轴向长度长,如果再安装制动轮,轴向长度更加长,使得作用于负载轴上的悬臂载荷大,受力恶化,容易产生振动、断轴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在限矩型永磁联轴器的导体转子部件和永磁转子部件之间增加两个轴承,成为一个整体,安装在电机轴上,永磁转子部件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半联轴器,与安装在负载轴上的带制动轮的半联轴器相连,这样就避免了永磁转子部件上安装制动轮导致的轴向长度长,悬臂载荷大,容易产生振动、断轴的问题。

但是也带来了电机轴悬臂负载大,对中与使用联轴器或液力偶合器一样繁琐和高要求的问题,以及使用了轴承带来了维护及定期更换的问题,使得永磁联轴器在对中要求低、减振、免维护等方面的优势丧失了。

这些问题使得产品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产品的大量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制动轮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制动轮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包括导体转子部件和永磁转子部件,所述导体转子部件包括大钢盘和小钢盘;所述永磁转子部件包括轴套和永磁盘;所述轴套上连接有制动轮;所述大钢盘与小钢盘之间的区域内设有两个导体盘;所述永磁盘设置在两个所述导体盘之间区域。

两个所述导体盘间只设有一个永磁盘。

两个所述导体盘间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导体盘上的销轴,所述导体盘套接在销轴上;所述销轴上设有用于调节导体盘与永磁盘间气隙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接在销轴上的旋转螺母。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销轴上的扁螺母,扁螺母与旋转螺母配合使用,所述扁螺母设置在旋转螺母远离导体盘一侧。

所述销轴端部设有导体盘回位用的压缩弹簧。

所述销轴贯穿两个导体盘设置,并且销轴两端分别与大钢盘和小钢盘相连接,所述大钢盘与小钢盘上设有用于销轴插接的插接沉槽。

所述销轴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与大钢盘和小钢盘相连接,所述中间轴直径大于连接轴直径。

两个所述导体盘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连接,各个所述连接机构沿导体盘圆周均匀分布;所述大钢盘通过多个连接柱与小钢盘相连接;各个所述连接柱均匀间隔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制动轮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首先联轴器上加设制动轮,可以解决传统联轴器需要外加制动轮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因为只设置一个永磁盘,输出轴轴向距离较短,可以预留制动轮安装位置,同时因为轴向长度短,极大的避免了外设制动轮容易带来振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销轴的结构剖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导体转子部件;101-连接件;102-大钢盘;103-导体盘;104-压缩弹簧;105-螺母;106-扁螺母;107-销轴;108-连接柱;109-小钢盘;

2-永磁转子部件;201-永磁盘;202-轴套;203-制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带制动轮203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包括导体转子部件1和永磁转子部件2,所述导体转子部件1包括大钢盘102和小钢盘109;所述永磁转子部件2包括轴套202和永磁盘201;所述轴套202上连接有制动轮203;所述大钢盘与小钢盘109之间的区域内设有两个导体盘103;所述永磁盘201设置在两个所述导体盘103之间区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制动轮203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在本实用新型中轴套202将永磁转子部件2固定在负载输入轴上;轴套202上安装有永磁盘201和制动轮203,基于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联轴器自身具有制动轮203,这样的设置,可以解决传统联轴器需要外加制动轮203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导体盘103间只设有一个永磁盘201;本实用新型因为只设置一个永磁盘201,输出轴轴向距离较短,可以预留制动轮203安装位置,同时因为轴向长度短,极大的避免了外设制动轮203容易带来振动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只采用一组永磁盘201,节省了宝贵的稀土资源。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导体盘103间通过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导体盘103上的销轴107,所述导体盘103套接在销轴107上;导体盘103可以在销轴107上往复滑动;所述销轴107上设有用于调节导体盘103与永磁盘201间气隙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调节导体盘103与永磁盘201之间的气隙大小,可根据需要调节,满足不同设备的使用工况;调节机构可以是多样的,理论上只要可以实现导体盘103与永磁盘201之间气隙大小调节的都是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适用的;当然为了保证解决的简单性,同时避免零部件的干涉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接在销轴107上的旋转螺母105;旋转螺母105的设置,可以改变导体盘103与永磁盘201之间的气隙大小,这时的旋转螺母105起到一个限位定位的作用,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销轴107端部设有导体盘103回位用的压缩弹簧104;压缩弹簧104的设置是为了配合旋转螺母105进行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导体盘103的回位。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销轴107上的扁螺母106,扁螺母106与旋转螺母105配合使用,所述扁螺母106设置在旋转螺母105远离导体盘103一侧;扁螺母106起到二次锁止的作用,避免旋转螺母105的晃动。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销轴107贯穿两个导体盘103设置,并且销轴107两端分别与大钢盘102和小钢盘109相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方便销轴107的连接,同时销轴107也起到连接杆的作用,使得大钢盘102与小钢盘109之间具有二次连接作用,同时在所述大钢盘102与小钢盘109上设有用于销轴107插接的插接沉槽;插接沉槽起到很好的限位和定位作用,方便了销轴107的装配。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销轴107包括中间轴1071,所述中间轴1071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轴1072与大钢盘102和小钢盘109相连接,所述中间轴1071直径大于连接轴1072直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中间轴1071与连接轴1072的连接处具有一个梯台结构,可以使得销轴107自身具有一个限位作用,在不设置旋转螺母105和扁螺母106时,也不会造成两个导体盘103内移过多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所述导体盘103通过多个连接机构相连接,各个所述连接机构沿导体盘103圆周均匀分布;连接机构主要是包括销轴107,销轴107贯穿两个导体盘103设置,销轴107为两个导体盘103的连接提供了场所,也方便了后续调节机构的布置,同时为了保证整体结构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两个导体盘103上设有多个销轴107,并且销轴107沿导体盘103边缘处设置,并且各个销轴107沿着导体盘103的圆周上进行分布;同理,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大钢盘102通过多个连接柱108与小钢盘109相连接;各个所述连接柱108均匀间隔分布;连接柱108的设置,使得大钢盘102与小钢盘109之间具有更好的连接强度,同时更好的保证了整个联轴器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具体运行状态如下:

一种带制动轮203的限矩型永磁联轴器,包括同轴安装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导体转子部件1和安装于负载输入轴上的永磁转子部件2,连接件101将导体转子部件1固定在动力机输出轴上,轴套202将永磁转子部件2固定在负载输入轴上,轴套202上安装有一组永磁盘201和一个制动轮203,导体转子部件1的大钢盘102、小钢盘109和连接柱108组成外框架,外框架内侧安装有多个销轴107,销轴107上相对永磁盘201面对面对称依次安装有两组压缩弹簧104、导体盘103、螺母、扁螺母106;

导体盘103可以在销轴107上滑动,螺母可以调节导体盘103与永磁盘201的气隙大小,压缩弹簧104可以使导体盘103靠近螺母。

通常情况下,限矩型永磁联轴器的运行状态如下:

静止状态下,导体盘103在压缩弹簧104及永磁盘201吸力的作用下,与永磁盘201之间的气隙最小。

启动时在排斥力的作用下两组导体盘103远离永磁盘201滑动,直至压缩弹簧104被完全压缩,此时由于气隙增大,转矩传递能力下降,实现电机空载启动功能。

电机启动完成后,在压缩弹簧104及永磁盘201吸力的作用下,导体盘103慢慢回复原始位置,负载逐渐加速,直至气隙恢复至最小,负载启动完成,实现负载的软启动功能。

当过载或堵转时,在排斥力的作用下两组导体盘103远离永磁盘201滑动,直至压缩弹簧104被完全压缩,此时由于气隙增大,转矩传递能力下降,负载停止,保护电机及负载设备,实现限矩保护功能。

调节气隙的情况下:

松开扁螺母106,旋转螺母105,使导体盘103向外侧滑动,直至导体盘103与永磁盘201之间的气隙增大到设定值,再将扁螺母106与螺母并紧;由于运行时的气隙大小与传递转矩能力有关,所以调节气隙可以改变传递转矩能力,从而更好的匹配设备的运行工况。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